《華燈初上》,比誰是兇手更懸疑的事

《華燈初上》,比誰是兇手更懸疑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不算《華燈初上》的鐵粉,一開始甚至因為羅雨儂與蘇慶儀二女一男三角戀的老梗,而幾乎棄劇。直到後來我對此劇關注的命題,從到底誰是殺人兇手,轉變為到底閨蜜為何不能天長地久之後,找到了動力。

羅蘇兩人在高中相遇,一起經歷叛逆青春,一路相依相隨,跟許多青梅竹馬的閨蜜一樣。但兩人緊緊相連的基礎是什麼?每對閨蜜就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了。在劇中,兩人初識結緣在於俠女個性的羅,搭救了邊緣人蘇,羅甚至俠女到幫蘇撫養她不想要的小孩。

救世主情結遇上了自我厭棄者,這樣的組合,很容易相互吸引,就像正極與負極的磁鐵,配得剛剛好。但是,最終兩人都得回去面對自己性格上的極端所帶來的人生挑戰。

兩人反目成仇時,蘇慶儀指控羅雨儂說,「你從來就不懂我,如果你懂就不會總是高高在上一副施捨的樣子。」憤怒之情排山倒海而來,狠心想要擊倒這個高高在上的勝利者。這個憤怒的底層,是自憐。蘇慶儀內在的自棄自憐沒有消失,任何人提供的善意與協助,都可能被她解讀成施捨,讓她感覺低對方一等。

內在圓滿,自我肯定的人,有辦法判斷自己何時需要援助,何時不需要。在不得已必須接受別人援助時,真心充滿感謝。但是很可能就不會像蘇慶儀這樣,明明不想要生下孩子,這種重大人生決定上,竟採納了朋友鼓吹生下來,還把孩子扛去照顧,這種荒唐的建議。(把孩子當什麼啊?兩位!)

而救世主性格的人,就是很容易展現出這類異於常人勇敢、大器的胸襟,但有時會過度熱心,超越界限,不自覺強行介入與操控別人人生。於是雖抱善意,卻終成憾事。

所以說這對閨蜜為何無法天長地久?

因為有時南轅北轍的兩人,之所以親近,看似互補,其實是交叉線。兩人逐漸靠近時誤以為是得救了,但其實沒有人是另一人的解藥,不慎越病越重的兩人,必然再度分岐。

在邁向成熟大人的過程中,很重要的是分辨歸屬感與依存感的不同。我們努力把自己活得完整,允許自己受傷,也想辦法學會照顧自己。

avatar-img
半熟大人身心地圖/米娜的沙龍
21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跟身邊很多人相比,我屬於很不會算的那種人,經常做出一般人會覺得很不符合投資報酬率的事。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般人皆認同「最佳」「最聰明」的路徑與版本。那個「好」,背後是服務什麼標準?我想不外乎省錢省力,獲勝獲利,趨吉避凶,顯而易見的經濟原理。
星期一症候群,作為一種「病」,發病時間,甚至經常早於星期一。我常是在星期日下午就會開始略略焦躁,週日晚上更是處於生人勿近,厭世情緒一觸即發的狀態。
前幾天跟朋友聊天,她說她很害怕聽到同事朋友發生不好的事。因為這時總是明明很想關心,又因不知怎麼表達而不敢靠近,結果卻顯得好像漠不關心。特別是近年來,大家都說絕對不能說「加油」。這樣一來,連本來唯一會的、最直接而簡便的方法都被切斷了,更是不知該說什麼好。 1.心懷善意,比什麼都重要
跟身邊很多人相比,我屬於很不會算的那種人,經常做出一般人會覺得很不符合投資報酬率的事。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般人皆認同「最佳」「最聰明」的路徑與版本。那個「好」,背後是服務什麼標準?我想不外乎省錢省力,獲勝獲利,趨吉避凶,顯而易見的經濟原理。
星期一症候群,作為一種「病」,發病時間,甚至經常早於星期一。我常是在星期日下午就會開始略略焦躁,週日晚上更是處於生人勿近,厭世情緒一觸即發的狀態。
前幾天跟朋友聊天,她說她很害怕聽到同事朋友發生不好的事。因為這時總是明明很想關心,又因不知怎麼表達而不敢靠近,結果卻顯得好像漠不關心。特別是近年來,大家都說絕對不能說「加油」。這樣一來,連本來唯一會的、最直接而簡便的方法都被切斷了,更是不知該說什麼好。 1.心懷善意,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