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健檢,妞一路跟著我。
當我進去檢查時,她緊抱著我的衣物
靜靜地在旁邊陪著、觀察著。護士笑著說:「她是天使寶嗎?」
我笑了:「對…她是。」
護士與我小聊:「妳還有別的孩子嗎?」
我脫口而出:「有~~還有一隻”惡魔寶”呢。」
走出診間後,才意識到…
自己剛剛是用「惡魔」來形容燁。
雖然不是認真的,
只是想表達相較於天使寶妞,
還有一個「較令人頭痛的孩子」,
但,下次我肯定得要換個說法:
叫他「調皮寶」會更貼切。
數小時後,我的手臂越來越疼
似乎是因為抽血技術不好。
妞新奇地和燁分享媽媽抽血時血還噴出來
我卻因為手臂的疼痛,
無法陪孩子們一起餵羊、奔跑。
這時,燁不斷關心我:
「媽咪,妳手還痛嗎?」
「媽咪,還會很痛嗎?」
就連晚上回到家,下車前,他又再問了一次。
忽然間,我被觸動了。
在他調皮搗蛋的外表下,
有一份只獻給最在乎之人的溫柔。
燁小小的身驅,拿著自己的包包和水壺
還堅持要幫忙拿水果和雜物,不讓我提;
回家後立馬替我獻上冰塊
洗好澡後還拿來撒隆巴斯要我趕快貼上;
甚至睡前,知道自己睡相差,
怕打拍踢壓到我瘀青的手,
燁竟用床上的眾娃娃們,疊成一道「防護牆」,
測試了幾次,確定他會撞到娃娃而不是我。
誰說孩子沒有同理心?
他只是把最深的在乎,都傾注在他愛的人身上。
愛的展現有很多種形式
妞的溫柔是天使般的守護,
燁的,則是調皮背後的小小騎士。
若只單一期待孩子「表現良好、順從聽話」
那我可能就只會看見天使孩子的體貼
卻會錯過許多倔強的小騎士背後的心意
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愛著身邊的人,
這…真是育兒日常中,最美的風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