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新北市長侯友宜(翻攝自自由時報)
侯友宜無疑是目前藍營最有力而低調的中興之主,2018選舉藍營在六都勝出的「三子」,漢子、燕子、禿子,如今不到兩年,禿子已經殞落,燕子也是在民調後段班掙扎,只有漢子始終挺立,在這場疫情風暴中,新北市的防疫滿意度也一直名列前茅,相對於柯文哲競逐2024大位的意圖昭然若揭,儘管陳時中因為防疫成功擁有高人氣,柯文哲還是要不斷去講些酸溜溜的話來搏聲量,侯友宜儘管也是被視為在野陣營有機會角逐大位的人選,卻表現得非常低調,而這也讓他成為藍營在這場防疫作戰中少數有得分的政治人物。

圖:新北市基本盤

表:2001~2020新北市單一席次選舉

圖:立委羅致政(翻攝自蔡英文競選官網)
回到2022 侯友宜目前幾乎可說是藍營官位和聲望最高的政治人物,據說也相當受到美方重視,對他本人來說2024也是進可攻退可守,如果屆時民進黨聲勢差,登高一呼必可取而代之,反之也可堂而皇之的說自己要把市長做好做滿 等待2028的機會,對民進黨而言,筆者認為最好的策略不是派大將2022和他對幹,硬把他拉下來,一來成功率不高,二來傾全黨之力去擋侯友宜連任,也容易讓侯友宜越打越大尾,坊間有2022派陳時中選新北之議,這無論對陳時中或民進黨都是雙輸的策略,民進黨應該還是要回歸推派在地中生代,穩穩扛一場,並讓這個人備戰2026,吳秉叡在2018的無能,累及他的師父蘇貞昌必須拖老命出來打仗 這輩子是與這個位子無緣了,羅致政與蘇巧慧應該是較有可能的兩個人選,但兩人也各自有致命傷,羅致政的部分自然是婚外情屆時還遺留多少殺傷力,蘇巧慧的原罪就是她是蘇貞昌的女兒,台灣人現在對世襲政治厭惡,特別是蘇貞昌在2018才剛選完一次的情況下,新北市幅員廣大、人口眾多,市長候選人應該還是會從有一定民意基礎的現任立委中產生,當然民進黨有機會拿回來的時間點在2026,屆時是否有新的黑馬出現,現在也很難說。
台灣目前的政治發展趨勢,藍綠萎縮、中間選民佔比成長,應是大眾不會懷疑的事實,只是板塊位移的速度不會像部分人士認知的那樣劇烈,依年初總統和立委政黨票結果交叉分析,筆者認為台灣目前中間選民有25~30%的比例,如果第三勢力如時力和民眾黨在2022整合成一股力量在各地推出吸引人的人選參選,不僅能帶給藍綠兩黨很大的壓力,甚至有攻下一兩個縣市的可能,所以如前篇罷韓之後的分析,民進黨沒有能力兩面開戰,對一些立場較為中立的第三勢力代表人物開戰抹紅,只會無端增加自己的敵人,這是最不智的作法,對於第三勢力,拉攏立場親綠人士,不得罪中立派,才是明智之舉。

圖:前立委黃國昌(翻攝自自由時報)
不同於台北市因為民眾黨目前是執政黨,黃珊珊也早已就接班戰鬥位置,新北市第三勢力參戰的狀態目前就顯得較為渾沌,黃國昌是新北出身,也當過立委,但一來自己棄選連任卻讓賴品妤當選,他要再出來選新北市長顏面並不好看,二來對他來說比較有挑戰價值的是台北市長,若黃國昌在新北參選,應該仍有四十萬票以上實力,但並不足以當選,時力在下屆地方選舉中扮演的角色應該仍會以推出青年代表深耕地方議會為主,現況看起來時力與民眾黨無論價值或利害取向均不一致,應難取得合作共識,更遑論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戰力,新北市是全國人口第一大市,也具指標意義 推出人選不夠重,推人就沒有意義,黃國昌應該不會想出來打這場不會贏還平白拉抬黃珊珊的仗,反觀民眾黨方面要為柯文哲選2024鋪路,六都有可能提好提滿,至少新北市的部分要與黃珊珊呼應,應該不會缺席,只是要找到夠重的人來坐這頂轎也不容易,兩年的時間還很長,或許屆時會有意想不到的人選出現,筆者目前是認為民眾黨不會在新北市長選舉缺席,但要找到能與兩黨鼎足而三的A咖可能性不高。

圖:台北市長柯文哲(翻攝自自由時報)
柯文哲本來曾是台灣最受年輕和中間選民愛戴的政治人物,但筆者認為他對2018這一仗結果的解讀與事實有所差距,才讓他一步步與蔡英文死亡交叉,與總統大位擦身而過,柯文哲一直認為2018他力壓藍綠,成功突圍,但實質上丁守中與連勝文的得票率都是40%左右,也就是說柯文哲超越藍綠的訴求,實際還是只有拿到綠的這一邊支持,換言之柯文哲並未如自己認為的厲害和偉大,姚文智請辭後的大同士林區立委補選 陳思宇得票不如預期,也證明了柯文哲的光芒無法移轉到支持的候選人身上,這一仗也該讓柯文哲清醒,自己不是當年的宋楚瑜,無法喊水會結凍,柯文哲或許認為自己能複製台北市長的勝果到總統選舉,只需要持續打擊民進黨,弱化蔡英文,綠的這邊就會靠到他這裡,但也就因為香港的事件讓蔡英文止跌回升,至今柯文哲仍認為蔡英文只是運氣好撿到槍,但這把槍同時也有掉到柯文哲眼前, 柯文哲是不想撿?還是不敢撿?過去的一年柯文哲是持續在扣分玩掉自己的資本,儘管年初的總統大選柯文哲選擇留得青山在,保留戰力四年後再戰,但現在的柯文哲已難拿到淺綠甚至全部的中間選票支持,柯文哲的本就是年初拿到的11%,要更多只能往藍的這邊搶,也剛好藍營這邊在韓國瑜這顆流星殞落之後缺乏明星帶動,也給了柯文哲趁虛而入的機會,侯友宜如果有志更上一層樓,未來幾年也勢必不能獨善其身,顧好新北市之外還是要顧國民黨。
侯友宜連任新北市長應該是沒有懸念的事情,對民進黨而言,下策是派陳時中過來硬幹,以戰養戰推派2026有機會光復新北的中生代才是上策,就第三勢力角度而言,時力應不會參戰,民眾黨戰略上不會缺席,但也難找到A咖,因候選人方面只有侯友宜這方是明確的,且勝負已定,只是各方在操作上有一些戰略意義,筆者在初探篇就先不做估票,未來的發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