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貝克]左側還是右側?投資股票前要先學會選邊站!|我是「股」科物理治療師?!(五)

[金牛貝克]左側還是右側?投資股票前要先學會選邊站!|我是「股」科物理治療師?!(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找到最好,或者說勝率最高「進出場點」是每個投資人都想做的,

但當股價一路跌,

有人說:落下的刀子不要接;

有人說:拉回是機會,越低越要買⋯⋯

股價高檔,

有人說:跌破支撐才能確定趨勢終止;

有人說:往上分批停利才安全⋯⋯

乍聽之下都有道理,

尤其因為如此在交易前拿不定;交易後後悔不已⋯⋯

不是因為上述作法孰是孰非,

而是單純就交易而言兩種作法都可以,

也有其利弊,

只要找到適合的「那一邊」就可以!



左側交易

以「底部及頂部」為界線,

在「左側」接近界線時做交易,

此種交易方法旨在「價格尚未如預期發生變動」時就進行交易,

為「逆勢操作」。

優點—利潤空間大:

這種作法通常較常出現在「中長線」投資者,例如:巴菲特

在股價下跌至低於價值時「分批進場」,

因此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這樣的做法能盡可能地買在相對低點

相反地,故價上漲至高於價值時「分批賣出」,

賣出價位也會相當接近相對高點

相比於左側交易者,這樣的做法更可能拉高利潤。

缺點—風險高:

因為是「逆勢操作」:越低越買、越高越賣

本身就很考驗人性,

更考驗投資人對持有股票的「信心」,

而這種信心來自對持股的了解。

此外,「時間成本」也是這種做法的風險,

因為沒有人知道真正的底部跟頂部在哪,

持有過程「等待獲利」的時間通常不短,

所以能不能創造優秀的「年化報酬率」還是要回到:

對這間公司、這類產業,甚至整體大盤風險控管的能力。


右側交易

以「底部及頂部」為界線,

在越過界線後的「右側」做交易,

此種交易方法旨在「趨勢有所改變」時進行交易,

為「順勢操作」。

優點—風險較小:

這類交易方式通常偏向「短線操作」,

在「趨勢形成」初期進場,

例如:突破整理區間、突破下降趨勢線、突破頸線......

當這些情況發生,,趨勢改變常伴隨其後,

所以時間成本相對低。

再來是賣出也是在盤勢明顯改變的時候,

相對於右側交易者來說更容易避開系統性風險

只要嚴格遵守「停損停利」,

就能做到「大賺小賠」。

缺點—利潤空間低:

因為是在一段漲幅間的「起漲、回檔」時做交易,

本身就一定已經喪失部份利潤,

再加上「技術線是主力畫出來的」,

被主力「騙線」的機會也相當高,

也就是明明已經突破卻在隔天拉回;明明已經跌破卻又漲回......

類似這些狀況其實很常發生,

也就常常使的投資人被「洗出場」、「出貨」.....

此外,短線的「頻繁交易」也會連帶造成「交易手續費變多」,

但由於利空間較小,要達到同樣的年化報酬率,

這會是必然的結果。

總結一下,

如果對於自己的

研究股票基本面、價值、產業面、價值估價......等等長線因素有興趣、自信;

耐心、持股很有信心,願意長抱等待獲利

那麼你可能比較適合「站左邊」,

但要注意「風險控管、時間成本」的因素!

但如果你

喜歡研究數據、圖形、現形......;

對於「果決」操作有信心,該砍的時候砍、該加碼時加碼;

可以以「勝率」為優先考量,不在乎一時間的虧損,

那麼你可嘗試「站在右邊」,

不過要小心「不要凹單、嚴守紀律」!

所以其實一樣回到最初的概念:

沒有最好的做法,只有最合適的,

每一種交易方式都有其利弊,

將其優點發揮然後試著將缺點無限縮小,每種交易法都能穩定獲利。

再多想一點......

其實市場上的交易也沒這麼制式就一定是左側或右側,

看完上面的分享也能知道其實這就是「風險越高,報酬越高」的道理,

所以也有辦法將左右交易的方式做調和來降低風險,

達到風險利潤較為平衡的作法,

不過那就又是更難的領域了......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 
《 收藏🧐、訂閱💰、喜歡💓、5拍👏 》
並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喔!

📜點擊連結看更多:物治貝克首頁

📜追蹤、訂閱專題:金牛貝克

📜尋找貝克分靈體:

Matters / Potato media / Liker social / 方格子 / 痞客邦


avatar-img
物治貝克的沙龍
86會員
129內容數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 「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但在這裡,希望能讓你們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專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物治貝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疫情以來, 需多工廠公司停擺、失業率大增、消費力下降、死亡率與日俱增...... 都讓資金在各市場間的流轉變慢甚至停滯, 造成「全球經濟成長低下」。 這讓本就處於「低利率時代」的我們, 再次面臨資金短缺的危機, 於是一種有別於單純「降息」的「非傳統式貨幣政策」—量化寬鬆政策(QE)便被使用。
在投資的路上常常會遇到突如其來的利多或利空消息,這些「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常常讓股價在短線掀起又急又大的波瀾,這些內容或真或假我們無從得知,唯一能做的就是⋯⋯ 「消息面」在影響股市的四大面向(基本、技術、籌碼、消息)中是很特別的存在, 因為它無法被當作操作的唯一根據, 卻是最容易影響股價的因素。
股市是情緒化的,你永遠無法預測它甚麼時候會翻臉,這就像打一場仗,或是一場球賽,在你心中要永遠有「如果它......我就.....」的Plan A B C...... 無論在甚麼樣的投資市場, 散戶永遠是「被動的」。 股票市場的波動是被「主力、大戶」掀起的浪, 這很現實, 或讓子彈飛一會兒。
疫情以來, 需多工廠公司停擺、失業率大增、消費力下降、死亡率與日俱增...... 都讓資金在各市場間的流轉變慢甚至停滯, 造成「全球經濟成長低下」。 這讓本就處於「低利率時代」的我們, 再次面臨資金短缺的危機, 於是一種有別於單純「降息」的「非傳統式貨幣政策」—量化寬鬆政策(QE)便被使用。
在投資的路上常常會遇到突如其來的利多或利空消息,這些「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常常讓股價在短線掀起又急又大的波瀾,這些內容或真或假我們無從得知,唯一能做的就是⋯⋯ 「消息面」在影響股市的四大面向(基本、技術、籌碼、消息)中是很特別的存在, 因為它無法被當作操作的唯一根據, 卻是最容易影響股價的因素。
股市是情緒化的,你永遠無法預測它甚麼時候會翻臉,這就像打一場仗,或是一場球賽,在你心中要永遠有「如果它......我就.....」的Plan A B C...... 無論在甚麼樣的投資市場, 散戶永遠是「被動的」。 股票市場的波動是被「主力、大戶」掀起的浪, 這很現實, 或讓子彈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