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貝克】升息股市就跌!?這隻「鷹」真有那麼「派」?|我是「股」科物理治療師?!(九)

【金牛貝克】升息股市就跌!?這隻「鷹」真有那麼「派」?|我是「股」科物理治療師?!(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全球股市近期聞「升息、鷹派、縮表、通膨」色變,目光集中在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上,原因是利率的變動影響著市場「資金多寡」,牽動著「匯率、物價、進出口貿易」等重要經濟指標。隨著一場延燒2年多的疫情逐漸穩定,雖之而來的是恐怖的「通膨」,在全球股市草木皆兵的情況下,美國聯準會的一舉一動都令人矚目......


疫情以來,

需多工廠公司停擺、失業率大增、消費力下降、死亡率與日俱增......

都讓資金在各市場間的流轉變慢甚至停滯

造成「全球經濟成長低下」。

這讓本就處於「低利率時代」的我們,

⚠️低利率時代
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美國利率趨近於零,原因便是「市場資金太少」(升息→市場資金變少;降息→市場資金變多),本該逐漸透過 「QE —> 縮表QE —> 停止QE —> 升息」讓世界經濟回穩,但疫情一來打亂步調,該回來的利率沒回來,反而造成無限制的「QE」。

再次面臨資金短缺的危機,

於是一種有別於單純「降息」的「非傳統式貨幣政策」—量化寬鬆政策(QE)便被使用。

⚠️量化寬鬆政策(QE)
當短期利率已經很低的時候(趨近0),市場資金仍然不足時,中央會開始向民間大量購入中長期資產,並設定購買目標,讓更多的自己從中央流入市場,進而提振經濟成長來達成同樣的目的。


簡單來說,

其實就是除了讓一般民眾將自己的錢從銀行拿出來

政府再更積極地將資金灌注。


但物極必反,

市場資金過度充沛的情況下,加上當時還有嚴重的「塞港」問題,

本就應該居高不下的「物價」,

又因為「運輸成本上升」而雪上加霜,

停滯性通膨」便成為現代經濟最大的噩夢!

⚠️停滯性通膨
經濟成長停滯、失業率上升但同時物價上升造成嚴重通膨的現象。


這一正一負的差距無疑是巨大的,

尤其當你因疫情被迫休息、減班減薪、甚至失業的同時,

還要被購買價格逐漸高昂的民生用品......

那既然如此,

「升息」會不會是個好方法呢?

如果是,為什麼當美國聯準會發言偏向「鷹派」時,股市總是大跌呢?

⚠️鷹派
形容主張採取強勢外交手段或積極軍事擴張的人士或團體。若以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來說,偏向採取加息的緊縮型貨幣政策的發言就會被稱作「鷹派發言」。

升息之必要?

各國「中央銀行」會透過調整「利率」來因應世界經濟變動。

這裡的利率包含活存、定存利率,也包含借款利率

也就是說:利率上升是「配的多也還得多」。


收回市場資金

所以不難想像「升息」會讓市場更趨向把錢拿來「存在銀行」,

畢竟比起風險較高的其他投資市場(股票等等),

如果「儲蓄」這種「幾乎沒有風險」的方式就能提供不錯的報酬,

當然就能吸引資金回流到銀行。


貨幣價值提升

結果就是「市場的貨幣數量變少、資金變少」,

但在「物以稀為貴」的原則下,錢變得更有價值、匯率提升

代表更有利於進口(可以換的外幣變多),

對於疫後重建、物資購買有優勢。


借貸成本增加

因為利率政策本身就是雙面刃

配息上升的同時也代表「借錢」要還得更多,

不只是大家關心的「房貸」,企業貸款利息的提高也會讓經濟成長受影響:

當老闆必須承擔更多成本,

這些多出來的風險就會被轉嫁到產品售價,甚至是員工薪資、福利

也就是說,「升息」有其必要

但出現在現階段是無疑是「火上澆油」,

或者說單靠升息並不能有效解決停滯性通膨的問題

原因還是在「經濟成長」依然提至不前......



對股市的影響

最根本的原因

2008年金融風暴起因來自系統性「金融」危機,

這個炸彈摧毀的是金融圈,

所以在當時對各市場的衝擊「又快又強」,

不過也因為原因單純(經濟成長低下),

當時就是打開水龍頭往市場灌注資金(低利率、QE)

後續只要能循序漸進將利率調整回來就能讓「時間」消化這些後遺症。


反觀目前的經濟危機來自「疫情」這個系統性、全面性的「原子彈」,

波及範圍廣泛,時間長,還會造成很多難以修復的問題

這是一次性造成「通貨膨脹和經濟成長低下」的大型危機,

僅透過單純的貨幣政策並不能明顯改善,甚至還會加重病情

而我們目前正面臨這樣「進退兩難」的地步。


所以究其根本,

在全球還未完全擺脫「疫情」陰霾之前,

升息的手段都會造成不小衝擊,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聯準會只要提及,甚至是不小心透漏「鷹派」發言

都會讓股市劇烈震盪,甚至大跌。


但有趣的是,

前陣子有過明明聯準會的決議較偏向「升息」,

股市卻大漲的奇特現象,

原因是當時「疫情明顯趨緩」,

在Omicron出來之前,大多數國家疫情都已經得到穩定控制,

全球氣氛逐漸好轉,大家都認為「經濟」會開始變好的情形下,

升息」就變成了單純解決「通貨膨脹」這個最後的敵人的手段

當然樂觀其成......

但後來的事大家也經歷過了,

疫情再次延燒,升息又變得讓人恐懼......


我們的心態

許多專家對於日後疫情的看法都傾向「流感化」,

也就是雖然病毒會不斷變種,

但每次進化卻都會讓「毒性減低、傳染力變強」,

這其實才是「物競天擇」下必然的結果:

病毒也想讓自己在世界上「存在久一點」,

一直將宿主殺死其實是違反初衷的,

就跟當時「SARS」一樣:致死率高,但其實並不能傳播太遠、太久,

結果就是只造成了短時間的影響。


所以疫情影響一定會隨時間不斷降低

那麼「升息」就變得必然,

只是這段時間股市依舊會因為聯準會的說法、媒體的渲染而大起大落

這些波浪也會隨時間震幅越來越小

等到真的要升息的時候,經濟也許已經回穩,

到時這隻老鷹就不再如掠食者般嚇人;或許能順著向上飛升的經濟,帶著我們飛吧!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 
《 收藏🧐、訂閱💰、喜歡💓、5拍👏 》
並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喔!

📜點擊連結看更多:物治貝克首頁

📜追蹤、訂閱專題:金牛貝克

📜尋找貝克分靈體:

Matters / Potato media / Liker social / 方格子 / 痞客邦

avatar-img
物治貝克的沙龍
86會員
129內容數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 「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但在這裡,希望能讓你們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專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物治貝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投資的路上常常會遇到突如其來的利多或利空消息,這些「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常常讓股價在短線掀起又急又大的波瀾,這些內容或真或假我們無從得知,唯一能做的就是⋯⋯ 「消息面」在影響股市的四大面向(基本、技術、籌碼、消息)中是很特別的存在, 因為它無法被當作操作的唯一根據, 卻是最容易影響股價的因素。
股市是情緒化的,你永遠無法預測它甚麼時候會翻臉,這就像打一場仗,或是一場球賽,在你心中要永遠有「如果它......我就.....」的Plan A B C...... 無論在甚麼樣的投資市場, 散戶永遠是「被動的」。 股票市場的波動是被「主力、大戶」掀起的浪, 這很現實, 或讓子彈飛一會兒。
其實不難發現,無論是上一篇文章所說的 「左側或右側」, 都沒有哪一種交易方法可以「買最低、賣最高」, (當然市場本來就沒有「絕對」的高或低,所以這裡的高低是指在自己的「週期」內的「波段高低」) 原因除了這個價格通常只有主力「有機會」做到之外, 最重要的是做到「降低風險、保證獲利」! 報酬由正轉負,
在投資的路上常常會遇到突如其來的利多或利空消息,這些「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常常讓股價在短線掀起又急又大的波瀾,這些內容或真或假我們無從得知,唯一能做的就是⋯⋯ 「消息面」在影響股市的四大面向(基本、技術、籌碼、消息)中是很特別的存在, 因為它無法被當作操作的唯一根據, 卻是最容易影響股價的因素。
股市是情緒化的,你永遠無法預測它甚麼時候會翻臉,這就像打一場仗,或是一場球賽,在你心中要永遠有「如果它......我就.....」的Plan A B C...... 無論在甚麼樣的投資市場, 散戶永遠是「被動的」。 股票市場的波動是被「主力、大戶」掀起的浪, 這很現實, 或讓子彈飛一會兒。
其實不難發現,無論是上一篇文章所說的 「左側或右側」, 都沒有哪一種交易方法可以「買最低、賣最高」, (當然市場本來就沒有「絕對」的高或低,所以這裡的高低是指在自己的「週期」內的「波段高低」) 原因除了這個價格通常只有主力「有機會」做到之外, 最重要的是做到「降低風險、保證獲利」! 報酬由正轉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