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山...巨人之手在招手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活動時間:2021.12.19

天氣:大晴天

參加隊伍:祥雲

路線行程:台北→苗栗→巨人之手→登山口→百川山(原路來回)→台北

巨人之手這兩年變成打卡的景點,畢竟在山裡出現奇怪且略為破損的巨人塑像也是蠻獵奇的,看起來就像當初要設計成某個觀光景點,但是大家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看過他營運。百川山的登山口,會經過巨人之手,所以我總不能說我是為了要看巨人之手才參加活動的吧!(被領隊退隊)。
先說重點,百川山的登山路徑,一開始就要下到溪邊且沿著溪床走一段,所以請在枯水期時去拜訪,避免於下大雨或是夏天溪水量多時前往。

百川山位於苗栗和台中交界的雪山坑溪,我查不到山名取名為"百川"的由來,只知道下面那條是雪山坑溪,而且整個登山路線都沙土,哪來的百川啊~(百川之名總會產生匯集百川的想望)登山口有點隱密,但是這兩年因巨人之手的盛名,在咕狗地圖上已經有標示了,可以先用咕狗導航到巨人之手啦!

9:07 當天早上快7點才從台北出發,進入雪山坑產業道路(車主開著車咖啦咖啦說:這是農路吧?),進來有一段路況很爛,建議要底盤高一點的車子。不過這兩年因為巨人之手的盛名,其實路有整理過(本來更爛的意思),大多數路段已經鋪了水泥。抵達巨人之手,另一車還沒來,我們先下車當網美拍照打卡啦!下車看看巨人之手與之腿,被埋在地下的大巨人雕像,露出手、腳和彷彿朝天吶喊的臉。整個巨人雕像周圍有環形步道和椅子,像個小庭院。

raw-image

(打電話)保安!保安!有人被埋到土裡了,可以來處理一下嗎?(剛好另一部車打電話來問,就出現了這個畫面)
據說在40年前,有業者在此要開發經營雪山花園農場所設立的裝置藝術,不過因土地產權等問題無法取得使用執照。所以看起來就是沒開發完的樣子。

raw-image

9:21 從巨人之手再往前喀拉喀拉行駛一小段路,就會看到左側有個像停車棚的寮(據說是廢棄香菇寮?),路邊還有一塊白色板子,棚子裡面很大,我們看裡面已經停了一輛發財車,疑似上山工作中?就喬好停車位置避免擋住該車進出。登山口就是從這邊下去溪邊。奇妙的是電線桿上有著本來以白漆寫百川山和箭頭及三角點符號,但又被紅漆塗掉,反正就~你知我知登山客看得懂。

raw-image

9:31 整裝好,出發。先一路礫石地形陡下坡過乾溪溝,再往河床方向走。

raw-image

9:37 來到靠近溪邊平地,被雜草淹沒的一行人,穿過草原,不過草原中還是被走出一條小路徑的,而可以注意一下布條。

raw-image

在草原中順著溪往內走時,隊友指著左邊的山坡上:有觀音像耶~(有被埋在土裡的巨人、有觀音,是不是越來越像台灣民間故事)

raw-image

到雪山坑溪邊,要沿著溪邊往裡面走,都沒有過溪去對岸喔!

raw-image

經過一處比較少流動的水潭,小池子已生長不少綠苔,我們這幾位都市阿土伯還蹲著看說:有好多蝌蚪耶~

raw-image

10:00 因為要爬上爬下大石頭,邊找著疊石選比較好走的路,或是有時石岸不好走,需走進去草叢中高繞

raw-image

溪中有個小瀑布,前人已經貼心的在岩石上畫了行走的箭頭,走大岩石旁欣賞瀑布。

raw-image

10:08 左方有很多巨岩,爬上這巨岩,右側的草叢中就是登山口,本來以為看上去那個尖尖的就是山頂,但走久了就知道,看得到的都是假山頭啦!

raw-image

10:10 石頭上噴了登山口的字眼,鑽入草叢中

raw-image

進入登山口,都先在比人高的芒草中穿梭

raw-image

10:17 總算鑽到進入雜木林區域,至少視線可以看到前方隊友,不會一閃神隊友的身影又被芒草淹沒。

raw-image

10:19 來到一處林間空地,地勢雖平緩,但地上很多大岩石,中間有棵大樹,樹林中多有布條指路,其實路徑蠻清楚的。

raw-image

就是這棵大樹,很顯眼啦~從大樹旁的路經過。

raw-image

才走一小段之字上坡(山徑旁整片冷清草)後,就是沒在跟你客氣的直接陡上啦~

raw-image

10:27 部分路段有架繩,而且都是大石塊和小石塊並列的陡坡,這種礫石坡,往上走時怕會踢下一些落石,我們隊友間也是盡量隔一些距離(反正這一天只有我們小隊伍在爬這座山)以策安全。

raw-image

10:45 爬上去有一片較平緩的雜木林地,稍微休息緩一下。繼續前進又是往上爬,跨過像龍鬚糖的樹幹耶~

raw-image

往百川山的登山路徑其實蠻清楚,除了有布條外,就是一路都在陡上,幾乎就是直直陡上,所以抬頭往上看,就會看到路啊~若是一邊爬一邊不小心製造了些砂土和小石塊給後方的隊友,要記得喊:有落石喔!

raw-image

11:04 而且因為很多陡坡都是細細小小的礫石,還有堆積著樹葉,有時爬一爬會倒退嚕,所以前人在很多路段都已經有架繩,我們拉著繩子時真是感恩,不然下山時一定超剉賽啦!

raw-image

喘了就抓著樹自己歇一下,反正這種陡坡,只能依照自己的速度慢慢往上爬,換個角度安慰自己,拉著繩子走也不會迷路啦!只是大家心裡都想著:錯賽!等等下山你就知。

raw-image

11:15 抬頭看上方有個大石頭耶~路竟是從岩石旁經過。

raw-image

11:23 過大岩石後的森林坡度變和緩,上稜了,雖然稜線上樹幹比較雜亂些,不過都可以看到樹枝上綁的布條。順著路徑來到崩塌山崖邊的空地,此處高度1285M,被取名為觀景台(或是航跡圖上可能稱為1285峰)。

raw-image

觀~景~台~當然要賞景,站在山崖邊看向對面,左邊馬拉邦山,右邊雪山坑山。

raw-image

11:47 從觀景台旁沿著山崖邊的路徑繼續往上走,走來至芒萁陡坡。

raw-image

走上來時,我以為要從這塊裸岩上爬過去,驚了一下,我又不是在走劍龍稜!幸好仔細看路是在它下方橫渡。

raw-image

11:59 從岩石基部橫渡後,順著山徑走,有時轉個彎就會出現廣闊的視野,站在陡坡上眺望,下方雪山坑溪的溪谷,以及馬拉邦山和雪山坑山。

raw-image

12:04 好幾段的拉繩陡上,一人一人分開上比較好,免得下方拉繩晃到上方的人,也是接近直上的陡度。

raw-image

12:15 上去後是坡度比較緩的稜線樹林。

raw-image

12:21 我走在好美的(騙人的)平緩落葉稜線路,跟領隊說:從頭到尾只有這段路像樣!(可是這段不到50公尺啊~兄弟)

raw-image

12:24 像是被廣告騙來只好硬著頭皮上一般(上一張),我們又進入了爬坡路。我...快...沒...力...了...(肚子好餓)

raw-image

經過大樹我都要拍拍大樹撫慰自己。

raw-image

12:32 終...於...到...了...(趴在地上喘一喘才把我的小椅子拿出來)
百川山,H1597M,三等三角點(No.6592)。山頂有片空地,雖然地不平,很多樹跟和岩石,反正就把這些當椅子坐。繼續往前還有個百川山東峰,是森林點,雖然我喜歡森林點,但我吃著午餐時,搖頭:好累啊~才不要去!(東峰來回要1.5~2小時。)大家也都攤在樹幹旁煮麵吃麵,沒有人有行動的慾望。
但我們仍要假意的說:時間會來不及啊~這種陡坡如果摸黑很危險的,更何況我們還要車程回台北,不要讓車主太累啊。

raw-image

13:23 中午吃完飯要趕下山,路程中有一些紅色、黃色的落葉表現秋色,可是累到懶得拍。

raw-image

從這裡看才驚覺,我們要下到溪谷耶~

raw-image

突然:欸~那個白白空地是不是巨人之手?拉近一看果然是啦!

raw-image

再播放一次,溪邊一塊小小的空地,就是巨人之手(招招手)

raw-image

從大岩山的腰部走,百川山了路徑是原路來回,路徑也蠻清楚,下山問題就是一個陡字。

raw-image

14:11 回到H1285M的觀景台。
14:29 反正怎麼上來就是要反著怎麼下山,拉著繩子半滑半走下山。

raw-image

14:57 要下靠近整片冷清草的碎石土坡了。這一天,其實有個新聞事件,就是讓大家好幾天晚上都不忍睡等著看八卦的事件,當天則是女主角說:如果下午3點沒出來道歉,就公布XXX。
雪山坑溪內的訊號不好,常常沒訊號,我們一邊爬山一邊閒聊,下山腳步更是飛快(因為陡下啊~沙土常常用屁股滑),我們就喊著:快!快!要三點了,看宏宏出來道歉沒。
就這樣,我們下山的速度其實蠻快的,果然八卦是人生的原動力(攤手)。

raw-image

15:17 出登山口後走在雜草林裡,領隊看不到路差點走過頭,我們剛好出來站在岩石上,居高臨下喊:右轉,右轉喔~

raw-image

坐在登山口的大亂石堆休息(可是溪谷中手機還是沒訊號啊!蕾蕾),往水源頭看,有個小瀑布耶!

raw-image

15:35 經過瀑布水潭處了。這時節(12月)的雪山坑溪也好冷耶~走在溪邊寒風簌簌發抖。

raw-image

溪邊的亂石路就是這樣,常常走來的和走回去選的石頭路有點不一樣,反正抓住方向,走自己覺得好走的路(石頭)。

raw-image

回頭看,此時終於明白,這個尖山頭,是觀景台處1285峰,因為旁邊整片都是崩壁。爬百川山上去的方式就是:垂直陡上兩公里,上升約600公尺,是不是很清楚明瞭啊~

raw-image

15:53 回到觀音嬤身邊了

raw-image

要進入爬上產道的乾溪溝前,看到路旁有可以吃的小莓果

raw-image

16:06 從溪底爬回路邊登山口,換乾淨的衣服和鞋子,出發回台北(其實是要到外面有訊號的地方,趕快滑手機看八卦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4會員
126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挑戰台北市「象山親山步道」,沿途經過巨人指縫一線天、怪石嶙峋老萊峽,在象頂遙望那過往風景秀麗的永春陂,順利的一舉登頂象山峰,沿途多變的山林景觀,令人目不睱給。
Thumbnail
挑戰台北市「象山親山步道」,沿途經過巨人指縫一線天、怪石嶙峋老萊峽,在象頂遙望那過往風景秀麗的永春陂,順利的一舉登頂象山峰,沿途多變的山林景觀,令人目不睱給。
Thumbnail
​ 仙跡岩名列台北市列管親山步道之一。仙跡岩有著二等三角點、一等衛星控制點,山岳重要性由此可知,可看出這裡的山岳值得你來半日遊。 仙跡岩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文山區景華街241號 ​電話: 02 2936 5522 ​備註: 山岳 仙跡岩由來傳說 ​ 仙跡岩又名景美山,
Thumbnail
​ 仙跡岩名列台北市列管親山步道之一。仙跡岩有著二等三角點、一等衛星控制點,山岳重要性由此可知,可看出這裡的山岳值得你來半日遊。 仙跡岩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文山區景華街241號 ​電話: 02 2936 5522 ​備註: 山岳 仙跡岩由來傳說 ​ 仙跡岩又名景美山,
Thumbnail
2023/07/27 大天井山莊的海拔為2650公尺,槍岳山莊的海拔為3020公尺。這兩個點之間的海拔差距並不多,但其實是頗累人的路徑,因為之間有陡下之後的陡上,相較之下,昨天大天井山莊前的陡上下都算是小巫了。領隊對於今天的大巫已經做了預告,且建議登山杖收起來,因為這段路程基本上是手腳並用的機會比
Thumbnail
2023/07/27 大天井山莊的海拔為2650公尺,槍岳山莊的海拔為3020公尺。這兩個點之間的海拔差距並不多,但其實是頗累人的路徑,因為之間有陡下之後的陡上,相較之下,昨天大天井山莊前的陡上下都算是小巫了。領隊對於今天的大巫已經做了預告,且建議登山杖收起來,因為這段路程基本上是手腳並用的機會比
Thumbnail
清明連假前每天注意天氣動向, 在確定連假第一天全台幾乎都下雨後, 我們決定捨棄原來的行程, 改探訪全台少數沒有下雨的神秘岩雕群, "高雄茂林萬山岩雕"!!!!
Thumbnail
清明連假前每天注意天氣動向, 在確定連假第一天全台幾乎都下雨後, 我們決定捨棄原來的行程, 改探訪全台少數沒有下雨的神秘岩雕群, "高雄茂林萬山岩雕"!!!!
Thumbnail
想留一點時間給大三的靈魂。 抓著大三的空檔,留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給自己、給山、給夥伴。 好幾個月以來,要爬的山不是下雨、就是因為疫情攪局而取消,這是久違親近山的機會。這次夜爬金面山,讓我在繁忙的課業中,能稍稍喘息一會。
Thumbnail
想留一點時間給大三的靈魂。 抓著大三的空檔,留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給自己、給山、給夥伴。 好幾個月以來,要爬的山不是下雨、就是因為疫情攪局而取消,這是久違親近山的機會。這次夜爬金面山,讓我在繁忙的課業中,能稍稍喘息一會。
Thumbnail
沒有體力耐力爬山,就選擇登山步道吧,也是可以運動
Thumbnail
沒有體力耐力爬山,就選擇登山步道吧,也是可以運動
Thumbnail
巨人之手這兩年變成打卡的景點,畢竟在山裡出現奇怪且略為破損的巨人塑像也是蠻獵奇的,看起來就像當初要設計成某個觀光景點,但是大家從以前至今都沒有聽過也沒看過營運。百川山的登山口,會經過巨人之手,我其實是為了看巨人之手才來爬山。一開始就要下到溪邊沿著溪床走一段,請在枯水期時去拜訪,避免於下大雨時前往。
Thumbnail
巨人之手這兩年變成打卡的景點,畢竟在山裡出現奇怪且略為破損的巨人塑像也是蠻獵奇的,看起來就像當初要設計成某個觀光景點,但是大家從以前至今都沒有聽過也沒看過營運。百川山的登山口,會經過巨人之手,我其實是為了看巨人之手才來爬山。一開始就要下到溪邊沿著溪床走一段,請在枯水期時去拜訪,避免於下大雨時前往。
Thumbnail
<照片待補> 位於三峽盛名的鳶山,易達性相當高,開車直達大鐘的停車場,就有不錯的視野,還可以快速的登上鳶山岩,大漢溪對岸的鶯歌一覽無遺,三鶯大橋和二高的夜景更是百看不膩。 此次不從大鐘這方向上山,改由「茅埔路」,「永安宮登山口」起登,開始到山頂幾乎都是階梯,但維護得不錯,不會略有濕意就易滑。
Thumbnail
<照片待補> 位於三峽盛名的鳶山,易達性相當高,開車直達大鐘的停車場,就有不錯的視野,還可以快速的登上鳶山岩,大漢溪對岸的鶯歌一覽無遺,三鶯大橋和二高的夜景更是百看不膩。 此次不從大鐘這方向上山,改由「茅埔路」,「永安宮登山口」起登,開始到山頂幾乎都是階梯,但維護得不錯,不會略有濕意就易滑。
Thumbnail
日期:2021/10/31 今天早上提了申請要去爬南港山,太太允許之後,下午吃完飯,小睡一下之後,就趕緊出發了。 這次登山口是選在年初時去探查的糶米古道。
Thumbnail
日期:2021/10/31 今天早上提了申請要去爬南港山,太太允許之後,下午吃完飯,小睡一下之後,就趕緊出發了。 這次登山口是選在年初時去探查的糶米古道。
Thumbnail
坐在雪山南峰頂點 望著眼前矗立如同巨人的雪山主峰 遙望雪山西稜跟雪劍線 震撼感如山風襲擊一樣強烈 此刻 終於感受到雪山山脈的霸氣外露 心跳尚未平緩前 下一刻 卻必須要手腳並用沿著溪谷往上爬
Thumbnail
坐在雪山南峰頂點 望著眼前矗立如同巨人的雪山主峰 遙望雪山西稜跟雪劍線 震撼感如山風襲擊一樣強烈 此刻 終於感受到雪山山脈的霸氣外露 心跳尚未平緩前 下一刻 卻必須要手腳並用沿著溪谷往上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