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卡在時代交界的聲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前碎碎唸

雖然對於懷舊,我們這一世代的人,在定義上可能會有些模糊,畢竟隨著科技進步,人類的生活模式也是飛快的在演變,過去可能一樣新產品推出後,還能在市場上撐個數年或數十年,但如今可能今年推出的技術,隔了一年就因為有了新的突破而作古。

不過到底什麼才是懷舊呢?是那些曾經風靡,如今卻不復存在物品?還是那些曾經為了自己的過去,帶來回憶的東西呢?

嗯⋯帶來回憶的懷舊啊⋯不如就來分享一下那樣東西吧~

正文開始

我是一個很愛「聽聲音」的人。

從每天上下學時,家人在車上的老歌及民歌輪播,到深夜偷聽廣播的DJ嗨歌,再到家中客廳那台老音響經常播放的義文聲樂,我的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存在著這類悅耳的聲音可以欣賞。

不過,除了音樂以外,其實還有另一類的聲音也使十分吸引我的。過去家裡面,除了家人收藏滿架的音樂CD以外,客廳的抽屜裡,也還有收著許多以錄音帶形式保存的故事集。由於是家中獨子,而家人又常因工作而無法陪我,因此我經常在獨自一人時,在房間中用著一台手提音響,沈醉的聆聽那些故事。

在我長大一些後,正好來到了一個傳統媒體與新式數位音樂交替的時期,而那時家人也送了我一台MP3隨身聽做禮物。雖然我的聆聽習慣,因為這台隨身聽,逐漸由傳統媒介轉向數位音樂,聆聽也不再受限於那台笨重的手提播放器,但我依然還是有些放不下這些過去喜愛的故事。

人生中第一台MP3播放器

然而這些故事,畢竟還是存在於錄音帶上,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轉換,當時的我,甚至還為了想隨時聆聽,還刻意使用隨身聽的破錄音功能,免強錄了幾段來保存(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慚愧,這種算是盜版的行為風氣真的不可長XD)。

不過,這種轉錄的模式,就在某一次我在家中雜物間尋寶的時候,有了轉變,就在家中某個角落的抽屜中,躺了這麽一個黑色盒子般的機器,一個我過去只在書中看過的東西。

卡帶式隨身聽。

沒錯,那是一台卡帶式的隨身播放器,當初應該是老爸買來做學習用的,雖然已經有些老舊,但意外的可以相容使用普通的乾電池,而且還能正常運作。

對當時大多數人來說,這可能並不是十分新奇的東西,但對小時候的我來說,那可是如寶藏般的神奇產品,因為它的出現,就代表著我不需要再受到設備的拘束,也能隨時聆聽自己喜愛的錄音帶了!

於是,這台從老爸手中「傳承」的卡帶隨身聽,也伴隨著那台MP3,陪我度過了好一段童年,一直到某天,它再也轉不動為止。

現在回想起來,有時還真的會懷念過去那個媒體單純的時代,單單只是找到一個新的方法能聽到自己喜愛的聲音,哪怕只是短短的故事單集,就能感到滿足。

然而,到了網路串流媒體繁榮發展的現在,雖然許多內容已變得垂手可得,但我們每天仍汲汲營營於獲得最新的資訊,不論是喜愛的歌手發表的最新專輯也好,又或是YT訂閱中,來自於不同創作者的各種直播也罷,一切變化都是如此快速,無限的追逐,甚至已讓人感到心靈的疲勞。

或許某天,在這個大家都遺忘錄音帶是什麼的年代,還是有機會,能再找到方法,回味純真的過去的吧。

raw-image

《全文。終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2/04/04
難怪你的創作會先從「聲音」下手! (Podcast) 期待你的新作品~
Mercteria-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04
說真的,要從一個「閲聽者」轉變成「創作者」,我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所以一起加油吧😆
avatar-img
偽命名培養體
47會員
310內容數
偽命名並非無名,是為了意識的生存,取得身份的代號,成為數位生命的新載具。
偽命名培養體的其他內容
2023/09/29
對於這種超越科學範疇的事物,我通常都是抱持著一種寧可信其有的尊重,只是要說親身撞鬼經驗,我還真沒遇過幾次,或許是背後總有神佛保佑,又或是單純天生就是個缺乏靈氣的大麻瓜吧。
Thumbnail
2023/09/29
對於這種超越科學範疇的事物,我通常都是抱持著一種寧可信其有的尊重,只是要說親身撞鬼經驗,我還真沒遇過幾次,或許是背後總有神佛保佑,又或是單純天生就是個缺乏靈氣的大麻瓜吧。
Thumbnail
2023/09/08
來到方格子寫作已經一年多了,雖然還是無法頻繁的產出,但也還算是重拾了過去隨手輸出想法的感覺,而其實對於創作的初心,我自己也是思考了許久。
Thumbnail
2023/09/08
來到方格子寫作已經一年多了,雖然還是無法頻繁的產出,但也還算是重拾了過去隨手輸出想法的感覺,而其實對於創作的初心,我自己也是思考了許久。
Thumbnail
2023/08/15
自從開始寫作以來,我都是以「雜貨型」自稱,在影音部分,我過去也曾嘗試過影片剪接等形式,不過要說真正有規畫的創作,應該也就只有 Podcast 了。
Thumbnail
2023/08/15
自從開始寫作以來,我都是以「雜貨型」自稱,在影音部分,我過去也曾嘗試過影片剪接等形式,不過要說真正有規畫的創作,應該也就只有 Podcast 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前不懂哪裡珍貴,現在知道長輩多珍藏,它年齡比我大,小時候常聽爺奶播放日文歌,讀書時爹娘播放台語歌,
Thumbnail
以前不懂哪裡珍貴,現在知道長輩多珍藏,它年齡比我大,小時候常聽爺奶播放日文歌,讀書時爹娘播放台語歌,
Thumbnail
隨著串流媒體的興起,不少人都選擇轉向網路平台,來收聽自己喜愛的內容,然而那些隨時代封存的實體專輯,又有什麼機會,能再次被拿起欣賞呢?
Thumbnail
隨著串流媒體的興起,不少人都選擇轉向網路平台,來收聽自己喜愛的內容,然而那些隨時代封存的實體專輯,又有什麼機會,能再次被拿起欣賞呢?
Thumbnail
印象是卡匣吧!還未上幼稚園前,每每父親一早拉起鐵門準備營業時,純電子情境演奏的卡匣音樂帶已入機就位,為工作日拉開序幕,對不懂曲風類型的我來說,這些缺乏靈魂的定點節奏,卻也督促著按部就班開始一天的忙碌。有時黑膠唱盤也流洩出溫潤飽滿的空間縈繞感,當然來一盤炒豆子,似乎也是每片必備技倆,如果我可以縮小同
Thumbnail
印象是卡匣吧!還未上幼稚園前,每每父親一早拉起鐵門準備營業時,純電子情境演奏的卡匣音樂帶已入機就位,為工作日拉開序幕,對不懂曲風類型的我來說,這些缺乏靈魂的定點節奏,卻也督促著按部就班開始一天的忙碌。有時黑膠唱盤也流洩出溫潤飽滿的空間縈繞感,當然來一盤炒豆子,似乎也是每片必備技倆,如果我可以縮小同
Thumbnail
前陣子我迷上了音樂卡帶。 卡帶,是一個很特殊的物品,我認為他承載著一個時代、一種儀式感。 認真來說,卡帶他不像是數位音樂那樣隨手可得,使用起來也並不方便,需要專門的機器,還沒有藍芽,倒帶重聽想聽的部分還需要自己抓感覺,一卷卡帶的音樂數量也不多,只能反覆聽個幾首歌。 但是卡帶機總是有種特別的情感在,當
Thumbnail
前陣子我迷上了音樂卡帶。 卡帶,是一個很特殊的物品,我認為他承載著一個時代、一種儀式感。 認真來說,卡帶他不像是數位音樂那樣隨手可得,使用起來也並不方便,需要專門的機器,還沒有藍芽,倒帶重聽想聽的部分還需要自己抓感覺,一卷卡帶的音樂數量也不多,只能反覆聽個幾首歌。 但是卡帶機總是有種特別的情感在,當
Thumbnail
聽音樂的方式實在變得太多元,不過由於載具日新月異,格式多如牛毛,因此透過載具所呈現出來的聲響有好有壞,音質有高有低,但消費者耳朵是雪亮的,但荷包確是緊閉的。而你又喜歡哪種方式呢?數位或傳統?免費還是付費呢?
Thumbnail
聽音樂的方式實在變得太多元,不過由於載具日新月異,格式多如牛毛,因此透過載具所呈現出來的聲響有好有壞,音質有高有低,但消費者耳朵是雪亮的,但荷包確是緊閉的。而你又喜歡哪種方式呢?數位或傳統?免費還是付費呢?
Thumbnail
大姊拿著一卷有著兩個孔洞的白色塑膠盒,走進要跟我借用收音機,我眼睜睜看著姐姐把收音機的嘴巴打開,放進了那兩個孔洞的白色塑膠盒,接著按下一個按鍵,過沒幾秒鐘,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大姊拿著一卷有著兩個孔洞的白色塑膠盒,走進要跟我借用收音機,我眼睜睜看著姐姐把收音機的嘴巴打開,放進了那兩個孔洞的白色塑膠盒,接著按下一個按鍵,過沒幾秒鐘,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