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小丑》:社會底層的喜劇人生,渴望被愛、被關注,卻總是一再的失望...。

2022/04/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改編自 DC 經典反派角色的《小丑》,瓦昆·菲尼克斯無疑將小丑的角色詮釋引領到表演藝術的極致,因為整個觀影過程中,小丑的喜怒哀樂、一舉一動瓦昆都完美的融入角色,彷彿整部是個詳實的紀錄片,敘述著人性轉變的過程,你會看見在小丑的生命中經歷了多少痛苦和失望,導致他一步步走向更無盡的黑暗。
圖片引用自電影劇照
小丑存在本意是帶給大家歡樂的象徵,但在這犯罪、龍蛇混雜的高譚市由亞瑟 (瓦昆·菲尼克斯飾)所扮演的小丑卻承受著極大的痛苦。認真工作卻慘遭街頭巷尾的小孩的暴力羞辱,想求援卻無處可循。可有可無的心理諮商師,每次的會見也未曾真的理解他的心情。生活處處不順遂,家裡年邁的母親體弱多病,每日除了照顧母親之餘就是討生活,只為尋求一個得來不易的表演機會。
先天的精神疾病也伴隨著他,常不由自由的發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旁人看來或許瘋癲,但這也是他人格的一部分,應該是說,這樣的精神狀態是時時刻刻與亞瑟共存的存在。身為人當然還是渴望被愛、被關注和重視,這樣的狀態也投射在亞瑟時常的幻覺裡,幻想自己和鄰居搭上線開始戀愛、幻想自己上了知名脫口秀,令人心酸的是幻覺終究不是現實,清醒後的悵然若失,那種空虛龐大的能將人吞噬。
小丑的身世也是多舛,原來自己的父親可能是高譚市的市長,卻在追隨父愛的過程中再度被狠狠的拒絕甚至是羞辱,在知道了真相之後也幾乎成了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自己也許是孤兒,也許從頭到尾跟這世界格格不入的原因是來自己找不到任何歸屬和認同感。
DC 的角色總是刻畫的深刻,而終究離不開最基本的人性,也是因為這樣而將英雄主義電影拉升到另一個自我認同的層次,因為我們每一天也在找尋自我的認同、同時也渴望被愛被關注。我想這也是瓦昆為什麼能憑著這部超級英雄電影拿到最佳男主角的殊榮原因之一,這個角色不僅僅是角色,而是帶出了社會上某些不被關注的人,他讓這些小人物的故事被看見。高譚市不只是一個虛擬城市,他更反映出人類一直以來的問題:階級對立、歧視、犯罪...,這些都讓高譚市的定位更加立體真實,因為這些問題就存在你我每日生活之間。
For my whole life, I didn’t know if I even really existed. But I do, and people are starting to notice.
能被人們看見對於亞瑟來說有多重要?或許只要生活有一點點的善意,或許只要任何一個他希望寄託之處有所回應,是不是這些悲劇就不會發生了?是不是他就不會瘋狂的成為一個犯罪份子?在知道了小丑的處境之後,雖不能合理化他的犯罪行為,卻能理解他的世界崩壞至此,真的已經一無所有,沒有什麼能失去的了。
本該要為這世界帶來歡樂,最後卻成為了令人心碎的犯罪者。社會的真相總是壓著人喘不過氣,每天有太多悲傷的、沈重的事正在發生,如果能保持善良、如果能將一些美好的事分享給身邊的人,或許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
喜劇常常說是被建立在痛苦之上,在笑容背後有太多我們不知道的悲傷,但在當下,小丑只是想逗樂觀眾,因為在那一刻,他能感覺自己實實在在的活著。瓦昆身為表演者,整部電影精湛的表情和喜悲讓人動容,最後還是要來推薦一首這部電影很重要的主題曲 Jimmy Durante - Smile,歌詞一字一句都耐人尋味,也是這部電影最貼切小丑的心聲。Smile even though it's breaking...
**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點個愛心或留言交流唷~謝謝你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6會員
101內容數
所有喜歡的電影,我都想分享給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