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我在~清明節談香港的義莊與墳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香港,是自己的故鄉。娘家祖先是香港新界原居民,有大清戶籍、屋契、地契及族譜,比「維尼國」政權早存在以百年計。祖屋大廳置有祖先牌位,每年春秋二祭,各房都要派人出席祭典。娘家男丁散居海外多年,只剩下我這個「外嫁女」做代表。近兩年因疫情關係,只能從簡處理,自己也樂得清閒。

香港自開埠已是華洋集處之地,過客眾多。開埠初期,很多由外地來港的謀生者,倘若客死異鄉,無親無故,遺體都會寄存在「義莊」待人認領。落地生根的異鄉人,都會按自己的宗教信仰下葬於特定墳場。香港的義莊與墳場,歷史悠久,極具特色,或許引證此地也曾是個國際大都會。

中學時,曾跟老師參觀位於大口環的『東華義莊』,知道義莊在早期香港社會殮葬服務上擔當重要的角色,為本地居民及海外僑胞提供靈柩或骨殖暫存的地方。2003年東華三院為義莊進行修復工程,後來更獲得香港「2004文物保存及修復獎」榮譽大獎與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2005亞太區文物修復獎」優越大獎。

raw-image

這間『東華義莊』原址在堅尼地城牛房附近,故被稱為『牛房義莊』,至1899年才遷至現址,並正式由東華醫院 (東華三院前身) 管理,曾寄厝的名人有北大前校長蔡元培與廣東軍閥陳炯明。

raw-image

『東華義莊』環境不像疆屍電影般陰森恐怖,反而周圍的傳統中式牌樓及涼亭相當清雅。現在已沒有存放靈柩,只提供骨灰存放服務,歷史建築物是可預約參觀。

raw-image

香港的墳場種類繁多,公營墳場最為市民熟悉,至今共十二個公眾墳場,全由「食衛局」管轄,只要是香港永久居民就可申請。公眾墳場最經典莫過於「和合石墳場」,後期更為殉職公務員修建「浩園」。最引起公憤的應該是「將軍澳墳場」,這條「天梯」每年春秋二祭,為難不少孝子賢孫。

合和石墳場

合和石墳場

將軍澳墳場天梯

將軍澳墳場天梯

離島的墳場比較特別,申請人如欲將死者以土葬方式葬於長洲、大澳墳場,必須先出示有關「鄉事委員會」發出的證明書,證明死者是島上居民,申請方獲批准。

在新界鄉郊,專為原居民而設的墳地多不勝數,大戶大族傳統掃墓時節,都會派發「拜山利是」,鼓勵鄉里參與拜祭,放的鞭炮更大得驚人。

環境最優美的,應該是為於赤柱的「軍人墳場」(Stanley Military Cemetery),最初主要安葬英國駐港英軍及其家屬。墳場曾關閉,1942年重開迄今,以安葬當時為香港犧牲的「香港保衛戰」死難者、戰俘、平民、香港義勇軍及英軍服務團(British Army Aid Group,BAAG)成員。

Stanley Military Cemetery

Stanley Military Cemetery

「跑馬地墳場」是最像「聯合國鬼域」的墳場,是各樣人種與信仰的人最後的歸宿。跑馬地墳場包括紅毛墳場(即香港墳場)、回教墳場、印度教、猶太教、袄教(拜火教)與天主教墳場,各有特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香港有兩個回教與印度教墳場,分別在跑馬地與柴灣歌連臣角。回教信徒堅持土葬,墓塚還要規定南北向,呈魚脊狀。印度教徒以跑馬地的印度廟為中心,廟會提供主持殯殮儀式,並安排火葬和有關事宜。拜火教墳場相當神秘,位於銅鑼灣禮頓道的拜火教會址是香港袄教教徒的聚腳地。

波斯教墳場

波斯教墳場

猶太教墳場專為居港猶太人而置,墓地非富則貴。他們拜祭時會把石頭放在墓地,意思是敲醒先人的亡魂,與他們溝通,並會誦唸猶太教的經文,香港歷來的猶太富豪都在此地長眠。

raw-image
raw-image

香港的佛教、道教、天主教與基督教墳場都是私營墳場,遍佈香港各區,專為教徒而設。當中以最早(1907年)開設的「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最有特色,大門外的對聯「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最能表現天主教的生死觀。墳地各處的天使雕像,安祥平和,讓人對死亡變得豁達。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墳地沒甚麽可怕,中國人重視喪葬禮儀,並不因為怕鬼魂,是對先人的眷戀與懷念,香港墳場更細訴著香港的歷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言有感的沙龍
88會員
307內容數
以前多看日劇,近年多看韓劇,間中會開美劇、英劇、德劇、西班牙劇....,只要是好劇都會看,偶爾會寫劇評。
無言有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16
自己有個壞習慣,除了在香港家裡才會煲影視作品,在其他地方會讓眼睛徹底休假,盡量少用電子產品,因此令『方格仔』地盤『無言有感』停擺近兩月,顯見潛在的極端性格始終沒變。
Thumbnail
2024/03/16
自己有個壞習慣,除了在香港家裡才會煲影視作品,在其他地方會讓眼睛徹底休假,盡量少用電子產品,因此令『方格仔』地盤『無言有感』停擺近兩月,顯見潛在的極端性格始終沒變。
Thumbnail
2023/11/28
認識在港工作多年的台灣朋友,每次選舉投票日前都會全家總動員回台投票,對手持選票的認真度令人感動拜服,台灣幾代人用血汗換來的政黨輪替成果,太平盛世或歲月靜好時更要守著得來不易的權利。
Thumbnail
2023/11/28
認識在港工作多年的台灣朋友,每次選舉投票日前都會全家總動員回台投票,對手持選票的認真度令人感動拜服,台灣幾代人用血汗換來的政黨輪替成果,太平盛世或歲月靜好時更要守著得來不易的權利。
Thumbnail
2023/10/26
歲月留痕,從2022年元旦首次上載韓國電影《偉大的隱藏者》觀後感至今,在『方格仔』經營〔無言有感〕已近22個月。猶記當初被動落戶『方格仔』,理由是被香港某傳媒屬下的Blog突然封鎖帳戶,理由不明。後來得悉是上傳的劇評《黑道律師文森佐》內容用上「香港禁語」~「私鳥」。
Thumbnail
2023/10/26
歲月留痕,從2022年元旦首次上載韓國電影《偉大的隱藏者》觀後感至今,在『方格仔』經營〔無言有感〕已近22個月。猶記當初被動落戶『方格仔』,理由是被香港某傳媒屬下的Blog突然封鎖帳戶,理由不明。後來得悉是上傳的劇評《黑道律師文森佐》內容用上「香港禁語」~「私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靈魂及肉身終於從忙碌的工作中回來了,抽個空來學習一下慢步觀察這個熟悉的城市。 先從黃大仙出發,這個地方是以黃大仙祠命名的,一出地鐵站無論那個出口都能看得到這座祠。黃大仙祠是由嗇色園(宗教慈善團體)管轄,於1921年開始動工興建。內裡建築金碧輝煌,很有中國特式,在某些特別的節慶(如:中秋節)甚至會舉行
Thumbnail
靈魂及肉身終於從忙碌的工作中回來了,抽個空來學習一下慢步觀察這個熟悉的城市。 先從黃大仙出發,這個地方是以黃大仙祠命名的,一出地鐵站無論那個出口都能看得到這座祠。黃大仙祠是由嗇色園(宗教慈善團體)管轄,於1921年開始動工興建。內裡建築金碧輝煌,很有中國特式,在某些特別的節慶(如:中秋節)甚至會舉行
Thumbnail
【清訊新聞/ 新北報導】 在北台灣新北市,也有許多團體正在號召,要求新北市政府應立即【停止】所有公墓遷葬,撤除所有遷葬公告。並發動連署,呼籲將已有兩百年歷史的尖山公墓應全區保留,希望將尖山公墓規劃為「新店、中和墓葬文化保留區」,而不是在陡峭的山坡地興建「兒童森林公園」,犧牲的是公義與本土的文化。
Thumbnail
【清訊新聞/ 新北報導】 在北台灣新北市,也有許多團體正在號召,要求新北市政府應立即【停止】所有公墓遷葬,撤除所有遷葬公告。並發動連署,呼籲將已有兩百年歷史的尖山公墓應全區保留,希望將尖山公墓規劃為「新店、中和墓葬文化保留區」,而不是在陡峭的山坡地興建「兒童森林公園」,犧牲的是公義與本土的文化。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位於傳統大街(中山路)後面的舊巷底,外型為一幢華麗壯觀的三層紅磚洋樓,混合了文藝復興時期與日本明治維新末期風格,屋頂仿效法式風格圍繞精緻鐵欄杆,搭配中央山牆浮雕上繁複華麗的草花,兩側各為一座對稱八角圓頂衙樓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位於傳統大街(中山路)後面的舊巷底,外型為一幢華麗壯觀的三層紅磚洋樓,混合了文藝復興時期與日本明治維新末期風格,屋頂仿效法式風格圍繞精緻鐵欄杆,搭配中央山牆浮雕上繁複華麗的草花,兩側各為一座對稱八角圓頂衙樓
Thumbnail
香港自開埠已是華洋集處之地,過客眾多。開埠初期,很多由外地來港的謀生者,倘若客死異鄉,無親無故,遺體都會寄存在「義莊」待人認領。落地生根的異鄉人,都會按自己的宗教信仰下葬於特定墳場。香港的墳場與義莊,歷史悠久,極具特色,或許引證此地也曾是個國際大都會。
Thumbnail
香港自開埠已是華洋集處之地,過客眾多。開埠初期,很多由外地來港的謀生者,倘若客死異鄉,無親無故,遺體都會寄存在「義莊」待人認領。落地生根的異鄉人,都會按自己的宗教信仰下葬於特定墳場。香港的墳場與義莊,歷史悠久,極具特色,或許引證此地也曾是個國際大都會。
Thumbnail
義民靈地埋 一二十年以後還是イ厓 恩介家園土地生養イ厓 斬頭就像風大吹帽跌 紅花唔驚變成泥                           ─〈義民塚〉  馬修連恩、謝宇威、陳永淘
Thumbnail
義民靈地埋 一二十年以後還是イ厓 恩介家園土地生養イ厓 斬頭就像風大吹帽跌 紅花唔驚變成泥                           ─〈義民塚〉  馬修連恩、謝宇威、陳永淘
Thumbnail
《香港老美》預購連結:https://bit.ly/3gNPFpH 在香港土生土長,也未必認識到香港。香港雖說是個多元文化之地,但集百家之大成,延伸一套自己的文化,也有一套自己的美學。 時代進步,環境不停地轉變,我們由纜車發展到電車,然後出現巴士和海底隧道,到今日屯馬線開通了,
Thumbnail
《香港老美》預購連結:https://bit.ly/3gNPFpH 在香港土生土長,也未必認識到香港。香港雖說是個多元文化之地,但集百家之大成,延伸一套自己的文化,也有一套自己的美學。 時代進步,環境不停地轉變,我們由纜車發展到電車,然後出現巴士和海底隧道,到今日屯馬線開通了,
Thumbnail
爬升中的老舊電梯發出嘎啦嘎啦的響聲,被「叮」一聲打斷。伴著震動打開電梯門,入眼的是幽微日光燈照亮的老舊空間。大樓樓層裡分成眾多單位,有公司行號、旅舍,也許還有民宅,我嗅了嗅,這裡的空氣冷冽中帶著灰塵味,看來我接下來幾天得努力適應。
Thumbnail
爬升中的老舊電梯發出嘎啦嘎啦的響聲,被「叮」一聲打斷。伴著震動打開電梯門,入眼的是幽微日光燈照亮的老舊空間。大樓樓層裡分成眾多單位,有公司行號、旅舍,也許還有民宅,我嗅了嗅,這裡的空氣冷冽中帶著灰塵味,看來我接下來幾天得努力適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