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
從前線逃離的大批難民帶來了德軍大規模槍殺與折磨戰俘的消息,如果曾經有蘇聯人覺得「只要能夠和平,誰統治都無所謂」,現在也開始堅定了「要復仇,要抵抗」的決心。曾經蘇聯廣大的領土讓人民誤以為戰爭還有時間,還有退路,但當戰線逐漸逼近蘇聯的重要大城市後,所有人都開始感覺危機迫在眉睫,「為國家而戰」的口號以前覺得很空虛,現在也變得真實起來,人們開始體認到德軍是在打一場滅絕戰爭,沒有人能夠倖免。
1942 年史達林再度發布了一道命令,下令全體將兵「一步也不許後退」,紅軍在軍隊的後方設置督導小隊,如果士兵逃離戰場,就直接射殺,所以前方是敵人戰火,後方是自家子彈,讓士兵別無選擇。除了棍子,共產黨也祭出紅蘿蔔,開始在軍隊裡設立洗衣隊,幫忙士兵清洗骯髒的衣物與修補軍靴,整潔的儀容讓軍人士氣大增。軍隊也頒發各種勳章,獎勵戰場上的專業表現,獲得獎勵的士兵家人還可以領到額外的肉品配給。共產黨甚至同意讓沙皇時代的肩章回到軍人制服上,讓軍人的位階一目瞭然,指揮權再度回到軍官身上,不用再看政治指導員的臉色。比起過去只有「進攻」的戰略,紅軍領導階層開始務實的規劃防守,軍民一起合作搭建防守的地下屋,每間地下屋都可供數百人住在地下,度過寒冬,設立大量的戰地醫療站,準備接收前線傷兵,城外遍布反坦克與反步兵地雷,避免德軍突襲攻城。原本被摧毀的軍工廠已在後方重建,馬不停蹄的生產子彈,炮彈,坦克,坦克小組有了專屬的坦克可以密集訓練,坦克過去拋錨的狀況也大大降低,恢復榮耀的紅軍開始相信這一切努力真的可以獲得勝利。
衝突
隨著紅軍開始看到勝利的契機,德軍的士氣正在迅速崩潰中,他們一步步撤出曾經佔領過的土地,解放佔領區的人民固然是件喜事,但蘇聯對於曾經被敵人統治過的區域充滿戒心,任何身強體壯的男人都很可疑。他們成立反間諜小組,過濾解放區的人民,拘留可能的叛徒,如果一個人被逮捕以後,就會被假定有罪,除非他可以提出證人,證明他並未通敵,不然就會被送去「懲戒營 」,懲戒營的人會被前線派去執行自殺任務,例如清除敵人的機關槍,在機關槍子彈用罄之前,所有人都只是活箭靶,即使有機會活下來,在軍隊裡面,懲戒營的人也會受到差別對待,例如只能領到一半的食物。有些靠近歐州的地區,例如現在烏克蘭的西部,在開戰之前,它們甚至都不是蘇聯的土地,但隨著紅軍一路向西,他們全部被紅軍 「解放」了,還被迫加入紅軍的隊伍,替蘇聯打仗。
一路追著潰敗的德軍,現在紅軍正式踏上歐洲的領土。在此之前的二十幾年期間,所有人都被共產黨教育資本主義不好,只有共產社會才能讓每個人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當他們第一次看到歐洲的農莊,心頭真是百感交集,這些農家子弟從小被分派到集體農場,因為共產黨說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但是相較之下,很明顯資本社會的農場比較富有。他們先是著迷,然後有些嫉妒,但等到他們踏上德國之後,憤怒的情緒油然而升:「這些德國人的生活明明過得比我們好,為什麼還要來侵略我們?」這些憤怒全部轉成在歐洲土地上的瘋狂報復與掠奪。
紅軍洗劫每一個經過的地方,並且把搶來的戰利品寄回家,軍隊默許這些行為,甚至訂出規定,士兵每個月能寄五公斤的包裹,軍官可以寄十公斤。最受歡迎的是食物與衣服,但有時也會寄一些沒有太大用處的物品,例如腳踏車,打字機,手錶,只為了做為戰利品炫耀,帶不走的物品就會被破壞。另一種報復行為是強暴,到處都可以聽到受害者的尖叫求救聲,這些女人作為德國的化身,成為士兵發洩仇恨的對象,女人不分老少都有可能被輪姦,很多士兵更喜歡在德國丈夫面前強暴他的太太或女兒,可以達到雙重目的,既發洩了慾望,也羞辱了男人。如果有軍官想要維持軍紀,喝止這些暴力,還會被抱怨,怎麼可以同情敵人? 關於這些罪行,當然不可能出現在官方戰史中,就連被標註「機密」的軍事檔案裡,記錄也寥寥可數,受訪的老兵也拒絕談論,他們宣稱,幾乎所有的德國城鎮都是空城,德國人早就逃難走光了。關於戰爭的黑暗面,就這樣在眾人的沉默裡消失了。
戰後
戰爭結束後有個大問題需要處理,就是戰俘。在戰爭期間有數百萬紅軍成為戰俘,雖然其中只有少部份能夠活到戰爭結束,但數量仍然非常龐大。這些戰俘曾經以為終於可以回家與家人團聚,殊不知大錯特錯,這些被德軍歸還的戰俘立刻被送往另一個拘留營, 因為蘇聯要「過濾」他們,找出藏在裡面的間諜,懦夫與叛徒。這些人全都被當定罪者,他們必須證明自己無罪,例如提供三個證人,證明自己不是逃兵,也沒有為敵人工作。審判的過程長達數月甚至數年,大戰在 1945 年結束,然而直到 50 年代,都還有戰俘還在等待審判。等待審判的期間,他們會被派去做各種苦力,他們受盡污辱而且不會有任何報酬,因為他們全被當成背叛祖國的犯人看待,史達林政權的猜忌文化寧可錯殺一百,也不願放過一人。
很多軍人在戰勝之後,開始想像,他們的犧牲一定能換來一個較美好的世界,而且在這場大戰中,蘇聯與英美成為盟友,很多人都相信在這之後會和西方有更多往來,出國旅行唸書都有可能。他們寫了各式各樣的建言給黨中央,例如希望取消集體農場,把土地還給人民,想要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教育機會,在這麼多的建言裡面,還是沒有人觸及政治改革,要求民主,但即使他們的要求這麼溫和,這麼小心翼翼,史達林政權還是一點希望都沒給,事實上,戰後滿地瘡夷的國家正需要大量的強迫勞動,每個人民都會被政府放到他應該在的位置上,沒有個人自由可言,所有士兵在回家之前,都會被警告,有些戰爭的事情必須三緘其口,不然退伍的生活津貼就會取消。
在經歷過這麼殘酷慘烈的戰爭後,這些退伍軍人必須相信他們有個高尚的目標,才能說服自己一切犧牲都是值得,不然很多倖存下來的軍人都會陷入一種情緒,懷疑為什麼是我活下來,為什麼我的朋友都死了。之前他們的目標是對抗法西斯,當共產黨是國家代表時,他們繼續擁護共產黨,即使共產黨實行的是暴政也支持,因為他們的目標是愛國,而國家與黨綁定在一起,如果要愛國就得愛黨。對共產黨來說,人民就是這部國家機器裡可替換的零件,每個人都是可以犧牲的,伊凡在經歷巨大的犧牲之後,生活還是沒有改變。
感想
在官方的戰史中,史達林是帶領蘇聯打贏二戰的領袖,但實際上史達林的決策卻是把蘇聯帶向悲劇的源頭。在戰爭前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不惜把鬥爭伸進軍隊,換掉有威脅性的將領,這讓德軍逮住機會,敢於進攻蘇聯。然而即使是在戰爭期間,史達林還是沒有放棄猜疑軍隊,表面是做反間諜的工作,但實際上就是監視士兵,明明軍隊最應該建立信任感向心力,但史達林寧可犧牲軍隊的團隊,也要讓士兵彼此猜疑。曾經被佔領的地區人民,或是被俘擄的戰俘,好不容易擺拖德國納粹,卻又要再次面對蘇聯的質疑,除非自證清白,不然就是有罪之身。戰後不到三年的時間,史達林已經開始清算二戰的英雄,包括當年攻下柏林的將軍也被降職監禁。
伊凡們在戰場上喊「為國家而戰,為史達林而戰」,但國家與領袖心中根本沒有人民,真的很諷刺。我們很希望自己是為了正義而戰,為了一個高尚的理由死去,所以把口號中的領袖美化,合理化他所有的行為,但他根本就不是我們期待的那個人,那個理由,有時候唯有勇敢戳破國王的新衣,才能好好活下去。如果當時戰勝的紅軍,在見識過西方社會的繁榮,見識過共產黨神話破滅以後,提出政治改革,要求史達林下台,一切會不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