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劇場1990-2020(2021.06)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2021的上半年,因應大學課程的需要,我試寫了一部份關於高雄劇場歷史的報告,也是興趣使然,除了網路和書籍相關文獻資料外,同時也詢問了幾位資深的前輩能否和我分享有關自己在劇場經歷的故事,而「高雄劇場1990-2020」便是當時的其中一個構想,以類似雜誌的形式寫人物專訪和空間介紹。雖然時隔近一年,有些時效性的內容已過時,但仍想將這篇嘗試性的文章放上來,也督促自己再提起筆繼續完成這項計畫。
壹、前言
  • 高雄人,紀錄高雄的故事
甫自踏入劇場藝術的圈子後,我受到高雄這塊土地和前輩們的滋養,得以在這裡感受來自劇場的魔力、接收來自藝術的刺激,卻也使我不禁好奇這棵藝文的巨木究竟經歷了什麼才能長成今日這般模樣?這樣的好奇心使一個十八歲的少年有了拿起相機和筆,開始記錄下屬於高雄劇場的故事的想法,於是一個懵懂且粗糙拙劣的計畫在那年開始了,我採訪了南風劇團的姿仰團長、豆子劇團的資深前輩子斌、橫跨高中教育圈和藝文圈的俊佑老師、資深的演員和聲音表演家明宏等人。但缺乏經驗和劇場史背景的一介高中生實在難以將這些前輩的故事深入、且有脈絡的挖掘出來,於是這一個小小的夢想便在大學的忙碌裡漸漸被淡忘。
時光飛逝,轉眼我也即將離開給予我劇場觀點和系統的大學,然而二十多年待在高雄的藝術學子能為家鄉做些什麼卻是我十分懷疑的,於是「書寫高雄的故事」這樣的想法又再次盤旋在我的腦中,這次,希望能以一個更具系統和觀點的方式看待這段由許多前輩用盡心血堆積出來的時間,「高雄劇場1990-2020」的構想由此而生。
除了「紀錄」之外,在這系列的研究裡,我更貪心的定下了小小的目標──是不是能透過高雄劇場的歷史,讓我們能試著窺視(甚至是更大膽的展望)高雄劇場的未來?──這是一個來自劇場藝術系的科班生對於未來的徬徨所掙扎出的小小想法,想著能透過自己的一小步,推動這塊土地往下一個階段前進。
就像我為標題下的註解「紀錄高雄的故事,展望劇場的未來」。
下一個十年,我們該往何方?
  • 高雄劇場三十年
自1980年台灣第二波「小劇場運動」起,台灣劇場一掃過去受黨國影響的政令宣導劇,逐漸走向「萬家爭鳴,百花齊放」之姿,由吳靜吉、金士傑等人所經營的蘭陵劇坊(前身為台灣第一個實驗劇場「耕莘實驗劇坊」)於「第一屆實驗劇展」所搬演的《荷珠新配》喚醒了六零年代後沉寂數十年的台灣劇場,同時,也培育出了許多影響這個時代深遠的劇場人才,如優人神鼓的劉若瑀、屏風表演班的李國修……等。由此可見,現代台灣劇場的生態某層面可說是一脈相承,組成西元2000年後劇場產業環境現況也有跡可循。
因此,若要了解「高雄」劇場史,不免須將視角拉廣至全台灣(至少無法避開現代劇場發跡地台北)納入討論範圍,若以1990年高雄草創的劇團像是南風、豆子、台灣戲劇表演家……等,皆與當時北部藝文風氣興盛有關,尤其是高雄老字號的「南風劇團」,其前身「南風表演坊」便是由一群熱愛藝文活動的青年邀請北部的李國修南下授課,爾後才創立的。
再將時間看回現代,南風早已轉型成社區形式的小型劇團,豆子劇團相對穩定的定期展演,台表則是已消聲匿跡,當時許多活絡的劇團也不復存在,高雄不再有把持大量資源的大型劇團,取而代之是更多的小型劇團瓜分原先的資源,其背後的原因究竟為何?這個問題的解答鮮少有人討論,這也反映了學者們對於高雄藝文活動的考究其實不多,大多仍是以北部為主要探討方向,這也是「高雄劇場三十年」的存在價值,期望能以「高雄」為主要焦點,爬梳台灣南部的劇場歷史,也試圖解析這個時代的面貌究竟從何而來?又該往什麼方向前進?
那麼該怎麼研究呢?
如上文所說,現有的資料大多是以北部作為研究方向,高雄相關資料自然如鳳毛麟角,所幸高雄劇場尚處年輕,當時開路的前輩們也多半年紀不大(當然,多半也年過六十)仍有實際對談,蒐集資料的可能,所以我想把握這個尚有可能獲得第一手資料的時間,將高雄的故事重新拼湊起來。
  • 研究目標
在「高雄劇場1990-2020」的研究報告裡,將採用大量田野調查之資料,再以劇場歷史、高雄歷史……等歷史文件的資料做佐證,試圖拼湊出過去三十年高雄劇場的演變,並以田調過程中受訪人對於未來的展望,以及我自身對於未來的想法做個總結,期望能做一個「以過去和現在的對話,遙想未來的方向」。
具體呈現方式為「歷史簡述」、「人物專訪」、「空間介紹」、「藝文地圖」等四大項,「歷史簡述」是文獻資料的統整、「人物專訪」是田野調查的紀錄、後半段的「空間介紹」和「藝文地圖」則是希望能將此研究報告延伸做成具有一定時效性(換言之,也是具有紀錄「現在」的特性)的藝文雜誌,將高雄的各個藝文空間做個逐一介紹,並以地圖的方式展現各地遍布的藝文空間(甚至能在地圖裡標示近期該空間的展演項目)。
一個「以人物專訪作為紀錄,以空間地圖作為展演資訊整合」的藝文雜誌便是高雄劇場三十年研究計畫作為實際展現的構想了!
貳、人物專訪-前台灣戲劇表演家 團員  吳家豪(MO)
至今已有十五年劇場經歷的資深高雄劇場人吳家豪(以下稱為MO),曾是「台灣戲劇表演家劇團」的第一屆儲備團員,也陪著這樣一個在高雄劇場史寫下重要的一頁的劇團走過了長達十年的興衰,於是在「高雄劇場1990-2020」計畫的初次採訪,便邀請了MO來為我們分享這段回憶,讓筆者試圖記錄下這筆第一手資訊,作為高雄劇場史料的參考,也能視為一個資深劇場前輩對於從事劇場事業的一點經驗談,供對於這個產業有興趣的人們參考。
  • 小劇場風潮席捲高雄,「用南部的演員,演南部的戲,傳遞到世界」
台灣戲劇表演家劇團成立於2000年,由原先任教於中華藝校的李宗熹和其同事、學生所組成,團長李宗熹擔任藝術總監,副團長擔任行政總監,在創作和行銷上並行的經營模式,大多數的作品亦是李宗熹所編導,直至2005年以前是以創作原創作品為主的職業劇團,2005年開始了第一屆的「儲備團員訓練班」,讓非科班但對表演有興趣的人們也能受到表演訓練,有演出的舞台,也是在這個時候,MO開始了他的劇場之路。
「當時可以說是賣票最輕鬆的時候,演出資訊一出去,沒什麼推票就賣完了,不像現在怎麼推都推不出去」MO說道,在那個劇場風行台灣的時代,他一個月有多達二十場的商業演出,還不包含台灣戲劇表演家每年固定製作的作品的演出費,教學、帶活動的收入,雖說不能稱為高薪,和現在比卻綽綽有餘,然而這樣的盛況卻維持了僅僅不到五年的時間……
  • 劇團規模快速膨脹的背後,卻隱藏著危機
2010年,台灣戲劇表演家迎來創團的十周年,MO回憶道,「當時我的老師(李宗熹)開始把製作的規模越弄越大,北中南巡迴年年跑,但是戲裡面的演員都不是我們(儲備團員),而是一些大明星,我們只能去幫這些所謂的大戲跑跑校宣,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們跑一間學校的校宣,底下的學生就問是不是可以在台上看到我們,當時就很尷尬,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是這部戲的演員」,即將邁入下一個階段的台表開始製作一系列更商業、更大規模的作品,演出人員也漸漸脫離了原先自己培養的儲備團員,轉而跟影視圈的明星們合作,但這樣的選擇卻默默地將台表推進了高雄劇場的歷史洪流之中,「商業化的作品卻不被大眾喜歡,原本固定來看我們戲的觀眾也覺得我們變了,就失望不再來看戲,只能說他漸漸忘了原本的初心了吧」MO遺憾的表示,當時內部的團員們漸漸失去向心力,台表也流失了大量的戲迷,更糟糕的是,大規模的製作卻票房慘澹造就了台表的營運體系出了大問題,演員們的人事費往往需要拖欠好幾周才能拿到,行政人員則是拖得更久……
  • 時代的更迭,小劇場風潮走入歷史
「我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我跟其他儲備團員正在跑校宣,結果演到一半就看到訊息說下個月開始劇團就停止營業,當下就覺得整個人都空了,我們跑這個校宣沒有意義啊,跑校宣就是為了推廣劇團的戲,可是沒有戲了,我們跑這個幹嘛?」MO說道,當時台表的兩岸巡迴演出,同時也是倒數第二檔製作《愛時尚》斥資上百萬卻票房慘澹,這樣的失敗正式將台表這棵大樹攔腰折斷,劇團裡的夥伴們紛紛樹倒猢猻散,轉行的轉行,不想轉的,便各自創立了劇團做自己的戲,而團長李宗熹則是轉而投入中國的劇場市場,只留下了在戲迷們心中的一絲遺憾。當談到台表結束營運的理由時,MO表示「這就像一場賭博,當一部十萬塊的戲大獲成功,下次劇團就會挑戰五十萬、一百萬等更大規模的製作,然而爬的越高就摔的越重,當一部斥資千萬的製作搞砸了,很可能賠上的就是整個劇團。」
除了內部營運的問題外,MO也提到,約莫2015起,高雄劇場的產業就開始漸漸的萎縮,票房和工作都逐漸在減少,「或許是自媒體的出現吧,大家開始習慣新型態的娛樂,劇場就被排除了」。或許台表當時並不是選擇了商業的作品,而是試圖抓住時代的洪流前進,卻不慎跌落,埋沒在歷史當中……?
叁、後記
  • 小劇場林立的現代
從台灣戲劇表演家劇團的興起到衰落,我們彷彿看見了高雄劇場史的縮影,順應著時代而起的大規模劇團因為無法適應觀眾的喜好,亦或是劇場作為娛樂產業無法抵抗來自新型媒體娛樂產業的膨脹而紛紛萎靡,老字號劇團的轉型和倒閉造就了原先身處其中的劇場工作者們只好各自奔走,除了往北部尋求機會的人以外,剩下的只能各自創立劇團。原先劇團享有的人脈、資源便因此被瓜分成數等分(當然其中原因也離不開觀眾數量銳減的因素)造就了高雄劇場生態的「小型劇團林立」的現況,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值得去細細思考──劇場作為「娛樂產業」是否有存在的價值?當然,藝術本身的價值無法和一般商品相提並論,現今也發展出了沉浸式劇場、參與式劇場等企圖強化劇場作為商品的特色「臨場感」的演出形式,但3C產品的快速發展卻使得這個優點也逐漸被科技媒體所擁有,「商業導向的職業劇團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將會是接下來的十年,也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劇場工作者要去思考的問題。
  • 後續規劃
台灣劇場史的研究將會是一條漫漫長路,筆者期待能將這樣的採訪持續做下去,以現有文獻所整理出來的大脈絡逐一在現實生活中找出連結逐個考察,希望能以這樣的形式拼湊出一份完整的高雄劇場史,並且以雜誌的形式結合藝文史教育和藝文資訊分享(其中之一便是接下來的「附錄」裡所做的藝文地圖和藝文空間介紹),筆者相信,唯有對過去發展的脈絡有個全盤的理解,才能使高雄的藝文工作者們找到高雄劇場的未來,下一個十年。
伍、附錄
  • 藝文空間介紹
位於高雄市前金區七賢二路249號的「響座劇場」,創立於2019年,其前身是以藝術行政為主的團隊「群藝藝術行銷工作室」,在群藝解散後,原創意總監黃琦勝改組劇團「響座劇場」,以「具有獨立排練展演空間及行政創作團隊,堅持以創作述說在地故事,致力於戲劇教學與推廣,持續推出作品並開設專業表演課程同時深耕校園表演藝術課程與社團」為團隊特色,每年推出多達三部原創戲劇作品,更是舉辦藝術季、書展、座談……等不同藝文活動。
響座劇場每年推出三部原創作品,圖為二號作品《塵》之劇照
響座劇場除了舉辦各類藝文活動外,也開放排練場租借作為排練、教學、演出、活動……等,除了有大、小兩個排練場外,還貼心的準備小點心和茶水供租借團隊使用,團長黃琦勝表示,「推動高雄藝文活動一直是響座劇場的目標,如同響座的名字,『成為高雄這座城市裡的一個發出聲響的座標』,希望能盡微薄之力讓高雄的藝術燈火亮起」。
圖為響座劇場四號作品《再見了,瑞北》劇照
目前響座劇場仍持續持續營運中,十月將會有四號作品《再見了,瑞北》的演出(原先演出日期為五月,因疫情延後至十月),年底也將推出五號作品。響座劇場這個藏身於高雄一隅的藝文秘密基地究竟還能為我們帶來什麼不同的聲響呢?這十分值得期待!
「藝文空間介紹」第一期以響座劇場為主題,簡介團隊緣起和營運方針,並且介紹藝文空間之特色以及近期演出資訊。此一主題筆者希望能收錄在未來推動之藝文雜誌中,讓不同的藝文空間能作為景點供民眾參考,也順道推動各種中、小型藝文展演。                         -2021.06
3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H-Chang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人說劇場就像煙火,所有的美只能在觀看的當下綻放;若要這樣說,那這篇文章便是貪心的想藉由文字、圖片、音樂、影像、文本...等片段的素材,將那本該逝去的保存下來,甚至讓某些偶然看見它的人能從中感受到,屬於那個時刻的餘韻。 關於第二季的編寫過程 我想大部分的原因來自第一季的成功以及劇評所給的建議。
位於高雄市左營區緯十路54-13號的「萬事屋」 「萬事屋做萬事,一群人一起做萬事」這是一個讓你肆意妄為的藝術空間 與萬事屋的緣分說來也挺巧的,自高中結識了一群熱愛劇場的夥伴後便一起賴在劇場,轉眼也過了好幾年
有人說劇場就像煙火,所有的美只能在觀看的當下綻放;若要這樣說,那這篇文章便是貪心的想藉由文字、圖片、音樂、影像、文本...等片段的素材,將那本該逝去的保存下來,甚至讓某些偶然看見它的人能從中感受到,屬於那個時刻的餘韻。 單元情境喜劇《THE HOUSE四房一廳兩衛浴》第一季 認真就輸了,胡搞瞎搞的笑
有人說劇場就像煙火,所有的美只能在觀看的當下綻放;若要這樣說,那這篇文章便是貪心的想藉由文字、圖片、音樂、影像、文本...等片段的素材,將那本該逝去的保存下來,甚至讓某些偶然看見它的人能從中感受到,屬於那個時刻的餘韻。 這是屬於《尋找星空》的緣起。 時光飛逝,距離《尋找星空》的呈現至今已過二年,我也
有人說劇場就像煙火,所有的美只能在觀看的當下綻放;若要這樣說,那這篇文章便是貪心的想藉由文字、圖片、音樂、影像、文本...等片段的素材,將那本該逝去的保存下來,甚至讓某些偶然看見它的人能從中感受到,屬於那個時刻的餘韻。 關於第二季的編寫過程 我想大部分的原因來自第一季的成功以及劇評所給的建議。
位於高雄市左營區緯十路54-13號的「萬事屋」 「萬事屋做萬事,一群人一起做萬事」這是一個讓你肆意妄為的藝術空間 與萬事屋的緣分說來也挺巧的,自高中結識了一群熱愛劇場的夥伴後便一起賴在劇場,轉眼也過了好幾年
有人說劇場就像煙火,所有的美只能在觀看的當下綻放;若要這樣說,那這篇文章便是貪心的想藉由文字、圖片、音樂、影像、文本...等片段的素材,將那本該逝去的保存下來,甚至讓某些偶然看見它的人能從中感受到,屬於那個時刻的餘韻。 單元情境喜劇《THE HOUSE四房一廳兩衛浴》第一季 認真就輸了,胡搞瞎搞的笑
有人說劇場就像煙火,所有的美只能在觀看的當下綻放;若要這樣說,那這篇文章便是貪心的想藉由文字、圖片、音樂、影像、文本...等片段的素材,將那本該逝去的保存下來,甚至讓某些偶然看見它的人能從中感受到,屬於那個時刻的餘韻。 這是屬於《尋找星空》的緣起。 時光飛逝,距離《尋找星空》的呈現至今已過二年,我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大叔自行練習高爾夫的心得分享,建議長期打高爾夫的新手花錢找教練上課,並介紹了球具品牌、球具介紹、服裝介紹和球場介紹等。
Thumbnail
現點現烤的串燒,招牌雞肉串外脆內多汁,肉質極佳完全不乾澀,食材新鮮沒有腥味,針對食材特性搭配不同的佐料,每一口的滋味都令人驚艷!
Thumbnail
店名:日本再生酒場富民店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富民路108-1號 營業時間:[每日:5:30-22:30] 前陣子跟著一群好久不見的朋友相聚用餐 ​剛好那一陣子蠻想吃燒烤的 所以就交給友人訂了一間很不錯的燒烤店 店外店內的裝潢很有日本的味道非常適合任何的聚會享用 店內播放的音樂也
Thumbnail
和《親愛的,熱愛的》一樣,這部<很想很想你>也是墨寶非寶的小說改編劇,由前陣子因為「長相思」火了一把的檀健次和「為有暗香來」的周也主演,有看古偶長相思的朋友應該知道這位檀健次當時的角色人設等有多迷人,我自然也是被劇中的他給吸引了,否則也不會看這部很想很想你了。
Thumbnail
晚上的駁二,是怎樣的感覺?在劇場裡遊蕩,又有怎樣的感受?
Thumbnail
公車、捷運、火車、最後是公車,到了集合地,一樣的陰雨綿綿,細緻的好像可以把雨吸進鼻子裡,又一邊慶幸著自己有戴著口罩。 - 一行人坐上遊覽車之後,就是故事的開始、音樂會的主體、與觀眾、與大家、與音樂創造回憶的前奏曲。
Thumbnail
享受完攤販美食和漁港景色,我們開始往魚市場內部進軍。走了一段路之後,來到了市場入口,我們被一群圍觀的人潮給吸引住了。上前一看,原來是一個叫賣大哥在喊賣自己帶來的魚貨。看著攤子上一籃一籃的種類不同的魚貨,老闆有趣的叫賣表演,我們也不禁好奇地駐留觀看。
週六的中正路,車流量隨時都和下班時段一樣,計程車花了十分鐘才到達指定地點載我們。三把琴、三盒效果器、小鼓與鈸袋,和好多行李都陸續塞上計程車後車廂,一行人上車後開往我家,現在是下午四點半。 計程車往我家前進,窗外是高雄市區的街景,司機隨意聊天,在高雄我不會勾選「禁止聊天」的功能。吉他手阿東看起來昨晚沒
Thumbnail
201年高級中學台語文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培訓(第一梯次高雄場) 《國家語言發展法》於2019年1月9日公布,台語、客語、原住民語以及手語都與北京話地位相同,正式列為台灣的國家語言。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大叔自行練習高爾夫的心得分享,建議長期打高爾夫的新手花錢找教練上課,並介紹了球具品牌、球具介紹、服裝介紹和球場介紹等。
Thumbnail
現點現烤的串燒,招牌雞肉串外脆內多汁,肉質極佳完全不乾澀,食材新鮮沒有腥味,針對食材特性搭配不同的佐料,每一口的滋味都令人驚艷!
Thumbnail
店名:日本再生酒場富民店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富民路108-1號 營業時間:[每日:5:30-22:30] 前陣子跟著一群好久不見的朋友相聚用餐 ​剛好那一陣子蠻想吃燒烤的 所以就交給友人訂了一間很不錯的燒烤店 店外店內的裝潢很有日本的味道非常適合任何的聚會享用 店內播放的音樂也
Thumbnail
和《親愛的,熱愛的》一樣,這部<很想很想你>也是墨寶非寶的小說改編劇,由前陣子因為「長相思」火了一把的檀健次和「為有暗香來」的周也主演,有看古偶長相思的朋友應該知道這位檀健次當時的角色人設等有多迷人,我自然也是被劇中的他給吸引了,否則也不會看這部很想很想你了。
Thumbnail
晚上的駁二,是怎樣的感覺?在劇場裡遊蕩,又有怎樣的感受?
Thumbnail
公車、捷運、火車、最後是公車,到了集合地,一樣的陰雨綿綿,細緻的好像可以把雨吸進鼻子裡,又一邊慶幸著自己有戴著口罩。 - 一行人坐上遊覽車之後,就是故事的開始、音樂會的主體、與觀眾、與大家、與音樂創造回憶的前奏曲。
Thumbnail
享受完攤販美食和漁港景色,我們開始往魚市場內部進軍。走了一段路之後,來到了市場入口,我們被一群圍觀的人潮給吸引住了。上前一看,原來是一個叫賣大哥在喊賣自己帶來的魚貨。看著攤子上一籃一籃的種類不同的魚貨,老闆有趣的叫賣表演,我們也不禁好奇地駐留觀看。
週六的中正路,車流量隨時都和下班時段一樣,計程車花了十分鐘才到達指定地點載我們。三把琴、三盒效果器、小鼓與鈸袋,和好多行李都陸續塞上計程車後車廂,一行人上車後開往我家,現在是下午四點半。 計程車往我家前進,窗外是高雄市區的街景,司機隨意聊天,在高雄我不會勾選「禁止聊天」的功能。吉他手阿東看起來昨晚沒
Thumbnail
201年高級中學台語文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培訓(第一梯次高雄場) 《國家語言發展法》於2019年1月9日公布,台語、客語、原住民語以及手語都與北京話地位相同,正式列為台灣的國家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