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下的多個面向 / 面相 / 面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同事A - 同樣被要求居家隔離,但隔離地點在不同區,收到當地衛生單位通知後,下午兩點開始等候防疫計程車通知準備接送去指定醫院進行PCR檢測。最終等候五個小時,防疫計程車司機才輪到同事A,上車出發前往不遠的醫院,醫院人數眾多,在現場上百人聚集在一起等候篩檢,由於湧入人數過多讓採檢變得量能不足崩潰,於是每一個動作都要無止盡的等待,最終在現場滿是等候採檢的環境中待滿三個小時才回到住處,一到家裡還收到「關懷」短信提醒離開居家範圍過久,請儘速回家。
同事B - 被要求居家隔離時確認自己無法滿足一人一室的指引,最終被安排入住防疫旅館。從原本同住處到防疫旅館折騰一整個下午,最終住進房間已是晚上八九點鐘,此時才拿到晚餐開始進食。不過同事B很覺得有這麼大的房間可以獨自居住生活,還是頗興奮。
同事C - 因為密切接觸是故馬上被外地衛生機關安置到集中檢疫點。由於當地環境條件較為嚴苛,同事C也算是入境隨俗。三餐送去的飯盒看起來很有「純樸」風味,睡覺的床沒有床墊,就是個木板上面鋪了簡單的軟墊。檢疫點沒有提供無線網路,因此都靠自己的手機與外界聯繫!窗外風景看起來頗有監獄風景。所幸同事C大風大浪也是見多了,自己怡然自得的。
就在上述事件發生的同時,自己覺得怎麼獨自在屋子裡隔離卻都沒有被安排作PCR的採檢?於是開始聯繫當地衛生所,電話撥了十多分鐘都無人接聽,想想可能太忙,於是又想聯繫一下1922(指揮中心設置的統一處理電話中心)。電話打通之後等待接聽又是十分鐘過去,本來等的有點沒耐心,但當聽到接聽者的聲音時,馬上心軟了。
接聽人員明顯聲音充滿疲憊,且聲帶感覺已經過度使用,講起話來很是吃力。但依然努力詢問著情況。在快速說明自己的狀況後,對方說了解決方案馬上就跟對方說我了解了,請他好好休息辛苦了。
不過解決方案其實沒有什麼意義,也是要重新聯絡衛生機關,想想也只有繼續等了。到了更晚時,一通陌生電話打了進來,總算是被組織造冊追蹤到了。詢問了接下來該做的事情,對方要求加個通訊 APP 相互聯繫比較快。
想不到當問到隔日該怎麼去醫院作 PCR 時,對方居然回覆是「自行騎車或開車去」!看著螢幕呆了一分鐘,再次確認後才知道是真的權宜之計。
這段時間的整體匡列與配套量能應該是嚴重的不對稱,導致每天激增的隔離者擠爆了配套該跟上的資源,不僅是防疫計程車不足,快篩劑應該要在隔離過程中用到的數量也無法一次配足,這也讓隔離的規範根本無法落實了。
給所有為了防疫奮鬥的工作人員與民眾多點善良與耐心,至少是讓所有人可以更愉快優雅的度過這段時間的好方式之一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管理機關都會希望大家皆能誠實告知與配合揭露接觸史,但近日的新聞中會看到即使身為執法人員的警察也會在配合調查的情況下因為太多「不方便」有所隱瞞,最終影響造成更多的問題。在疫情情勢正在階段轉換的當下更是難題了。
疲憊的睡了一宿醒來後,才覺得這奇幻的一天實在略顯不真實,事情發生的又快又急又多,疫情與病毒也沒有在休假似的,恐怕我們都得更適應這樣的新生活節奏了。
疫情時代不斷變化的形勢,也迫使所有人都更要能快速有彈性的調整自己的應對方式。病毒會威脅我們,但不應該要被其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步調。這或許會是這個時代下最重要的一種適應方式了。
所以有時候放自己一馬,別硬是在不合適的時候非要固執的去爭取什麼,退一步說不定真的就海闊天空了。
今年美國幾項重大頒獎典禮基本上都因為 Will Smith 的掌摑事件而被蓋掉新聞。(或許該事件也正是因為看到逐年下滑而慘不忍睹的收視率才設計的橋段?)即使所有人都「感覺」得到現在這世代還有人會開著電視或者手機直播第一時間觀看頒獎典禮嗎?但透過收視率調查機構的統計來分析就更能體現出巨大的收視行為變化
那些可以把話說的漂亮卻最終反正成敗不在自己身上者,其實往往才是用著迎合的方式希望爭取到預算,但對於真正應該完成的事情本質根本不用心者。但這就是社會的殘酷,與經營者的智慧了。
管理機關都會希望大家皆能誠實告知與配合揭露接觸史,但近日的新聞中會看到即使身為執法人員的警察也會在配合調查的情況下因為太多「不方便」有所隱瞞,最終影響造成更多的問題。在疫情情勢正在階段轉換的當下更是難題了。
疲憊的睡了一宿醒來後,才覺得這奇幻的一天實在略顯不真實,事情發生的又快又急又多,疫情與病毒也沒有在休假似的,恐怕我們都得更適應這樣的新生活節奏了。
疫情時代不斷變化的形勢,也迫使所有人都更要能快速有彈性的調整自己的應對方式。病毒會威脅我們,但不應該要被其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步調。這或許會是這個時代下最重要的一種適應方式了。
所以有時候放自己一馬,別硬是在不合適的時候非要固執的去爭取什麼,退一步說不定真的就海闊天空了。
今年美國幾項重大頒獎典禮基本上都因為 Will Smith 的掌摑事件而被蓋掉新聞。(或許該事件也正是因為看到逐年下滑而慘不忍睹的收視率才設計的橋段?)即使所有人都「感覺」得到現在這世代還有人會開著電視或者手機直播第一時間觀看頒獎典禮嗎?但透過收視率調查機構的統計來分析就更能體現出巨大的收視行為變化
那些可以把話說的漂亮卻最終反正成敗不在自己身上者,其實往往才是用著迎合的方式希望爭取到預算,但對於真正應該完成的事情本質根本不用心者。但這就是社會的殘酷,與經營者的智慧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發生了疫情這種需要全部人一起配合的事情,就好像在現代生活放下一道閘門,平常 隱藏在多樣性外表下每個人繽紛的日常,突然要被一致的標準檢驗,我也因此發現自 己的非典型。  首先是三級警戒全天要待在家裡,雖然沒有小孩在家要照顧的困擾,也沒有和父母同 住全天相處的問題,也不是一人家庭要儲備糧食,但我突然愣
Thumbnail
我在他身上看見了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孤單、存活的壓力, 讓他不由得武裝自己,掙扎地在這個外地生存。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Thumbnail
停車格被暫停,心裡暗譙連連,甚不開心。店門口被佔停,馬上報警,最好拖吊大隊一起來。家門口老是被鄰居佔了一半曬棉被,祈求百坨鳥屎從天而降。如果我們的地盤被臨時佔用,心會不悅,覺得不被尊重,覺得吃了虧,覺得少一塊肉。其實,如果不覺得自己被佔便宜,不覺得吃虧,身上的肉半斤沒掉,只要心不生是非,就不會心懷惡
他和她,是半夜被疾控中心的人帶上車的。 為了這一天,他們等了8天了。   他還記得,那天他接到電話的時候人是懵的,他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落到自己身上,自從這個城市有了疫情以來,他一直在她的的叮囑下努力的做著各種防護,在他看來他們的防疫是做的比較好的,但是先是她然後作為密接者的他都確定為陽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5/11全國二級警戒→5/16雙北三級警戒→5/19全國三級警戒→5/24 A公所爆出主管確診、本局實施異地辦公(分第一、二辦公室)→6/2 B公所爆出員工確診→6/14本局實施分流居家辦公(135或24居家,隔周輪流)→7/12微解封→7/20本局1名員工確診,全局PCR→列入7/21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發生了疫情這種需要全部人一起配合的事情,就好像在現代生活放下一道閘門,平常 隱藏在多樣性外表下每個人繽紛的日常,突然要被一致的標準檢驗,我也因此發現自 己的非典型。  首先是三級警戒全天要待在家裡,雖然沒有小孩在家要照顧的困擾,也沒有和父母同 住全天相處的問題,也不是一人家庭要儲備糧食,但我突然愣
Thumbnail
我在他身上看見了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孤單、存活的壓力, 讓他不由得武裝自己,掙扎地在這個外地生存。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Thumbnail
停車格被暫停,心裡暗譙連連,甚不開心。店門口被佔停,馬上報警,最好拖吊大隊一起來。家門口老是被鄰居佔了一半曬棉被,祈求百坨鳥屎從天而降。如果我們的地盤被臨時佔用,心會不悅,覺得不被尊重,覺得吃了虧,覺得少一塊肉。其實,如果不覺得自己被佔便宜,不覺得吃虧,身上的肉半斤沒掉,只要心不生是非,就不會心懷惡
他和她,是半夜被疾控中心的人帶上車的。 為了這一天,他們等了8天了。   他還記得,那天他接到電話的時候人是懵的,他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落到自己身上,自從這個城市有了疫情以來,他一直在她的的叮囑下努力的做著各種防護,在他看來他們的防疫是做的比較好的,但是先是她然後作為密接者的他都確定為陽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5/11全國二級警戒→5/16雙北三級警戒→5/19全國三級警戒→5/24 A公所爆出主管確診、本局實施異地辦公(分第一、二辦公室)→6/2 B公所爆出員工確診→6/14本局實施分流居家辦公(135或24居家,隔周輪流)→7/12微解封→7/20本局1名員工確診,全局PCR→列入7/21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