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前男友◯号:出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我好像生來就注定要與我的生理性別劃清界線,彷彿我錯生在這個身體上,所有人都急著幫我貼上標籤;我降生在父親那個重男輕女嚴重的家族,還在母親身體裡時,就帶著「這胎應該是個男生」的期待來到這個世上。
那些關於我「如果是一個男生就好了」的碎語,從我聽得懂人話的年紀開始,總是在我被展示於長輩前,不斷地支解我的靈魂:「這麼好動,怎麼不是一個查甫?」「啊!一定是投胎時跑太快,把懶叫漏掉了。」「伊若係查甫,他爸就不會想要娶細姨。」「伊就嘸係查甫,不然伊爸母就不會離婚了。」⋯⋯長輩們總是邊說邊笑,我幾乎快要被他們的訕笑給吞掉了。
台語解釋:這麼好動怎麼不是一個男生。一定是投胎時跑太快,把老二漏掉了(老一輩的人總是沒有太含蓄的把懶叫或懶趴放在嘴上,但它的確是男性生殖器在台語通俗的語詞。)她如果是男生,她爸爸就不會想要討小老婆。他就不是男的,不然他父母就不會離婚了⋯⋯
我總是一次又一次從厭惡到練習「習慣」這些長輩們「無心的玩笑話」。我沒有真的相信是因為我的生理性別是造成父母離異的原因,也沒有期望過自己「如果我是男生就好了!」但這些大人的無心,還是在我心裡造成巨大的後遺症:我想我是不被期待的,不只是性別,而是整個人都是不被這個世界期待的。
——
我好像生來就不需要出櫃,除了親友長輩外,無數關於跟別人不一樣而被貼上的標籤我從來都不用「說」,旁人就一一幫我貼上了:人妖啦~~變態啦~一定是陰陽人啦~不男不女啦~⋯⋯這些校園裡「無心的玩笑話」在缺乏性別教育的年代裡,像鋒利的劍,一次又一次地朝我揮來;不像在親友長輩面前,在同儕裡我可以逃、我可以反擊、我可以不搭理,但我也一樣練習著「習慣」這些無心。
我的確是生來就不需要出櫃,所有人替長得越來越高壯的我,貼上了那個T的貼紙(女同志裡,行為模式偏男性角色)我撕了又被貼,哪怕我極力否認,但我的身材、體型、穿著、打扮都讓我擺脫不掉這個標籤,就像從來沒有人制止過長輩間的玩笑話,或是在女廁裡遇到旁人質疑我的性別時,同行的友人只會跟著笑「啊妳又被認錯了!」而沒有像我一樣直接告訴對方:「我/她是女生。」都逼得我得往角落站去,我只得好好貼著那個標籤,假裝我就是個T。
——
慢慢,我習慣了。
我習慣了,除了父親以外,可能「大多數人都以為我是男生」吧?不論男女同誰被欺負了需要打架才會來找我(我不想打架啊!);學校裡的粗重活,其他女同學不用做,但我一定會被指派跟男生一起(為什麼不讓所有的人一起呢?);女生圈圈裡那些秀秀氣氣的活動,沒有人邀我(但我家政活明明比大多數女生擅長);男同學常常莫名其妙想跟我扭打在一塊,連我都常混淆自己到底是不是像那句「投胎跑太快沒帶上懶趴」所以才會那麼不男不女?
我習慣了。
習慣像東方家庭中那種安靜溫柔的慈父、像父親呵護我的那樣:我習慣成為照顧別人的人、習慣伸出援手、習慣成為溫暖呵護的角色;而我所需要的溫暖、照顧,都消失在我的人生中,我仿照著自己所期待別人照顧我的模式,專心扮演好那個照顧者的角色;我除了生來就被迫拋棄自己的生理性別,連說「這個我不會」「那個你幫我」的需求都被迫拋棄了,好像我生來就「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懂」⋯⋯
——
第一次坐上學長的摩托車,他在南部上學。那個是個將要進入暑假的夏天,學長補滿學分後就要畢業回到北部。那年的暑假我和學妹、學姊組隊去打三對三的籃球賽,比賽那天學長意外地出現在比賽現場。那天比賽從初賽一路打進總決賽,最後在總決賽時臨時成軍的我們已經用盡力氣只拿到第二名,比賽結束後我問學長:「可不可以載我回家?」
「學長應該知道我喜歡他吧?」我小鹿亂撞坐上學長的摩托車,雙手緊握著車後座的扶把。女校的同學們此時還在青春肉體探索自己的性向,我卻對外校的學長、同校的學姊,都有了看到會很開心、沒看到會想見的心情。
*
蛋頭應該是從小到大除了父母外,載過我最多次的人。我的摩托車像極了計程車,誰招了我就可以隨時從車廂裡拿出安全帽,讓人坐上我的車。只有蛋頭在每個星期四沒課的午後,只要我開口,或是他會記得來問我,住校的他就會騎著摩托車送我去搭客運回家,不用等著放學校車開車,在學校度過漫長的午後。
我有跟蛋頭說過「我喜歡你」嗎?我不確定蛋頭知不知道?只記得他是極少數極少數讓我有分清楚自己性別座位在哪的男孩,而我終於在成年以前感受到那麼一點點「自己不用假扮男性」的輕盈。
或者,那是我在「不男不女」「什麼都要會」的人生中,稍微感受到有人願意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照顧我。
——
「前男友◯号」是沒有完成試用期的胖胖(所以只能是◯号)。一個比我高大、年紀比我小的男孩,性格有點扭捏,舉止帶著沒有長大的青少年模樣,是會扭著身體拉住我要我陪他的男孩,但也是個盡力想要成為「溫柔體貼」的男人。
若說「網路交友」我應該算是那個網路剛起的年代很早就網戀的人。胖胖就是在BBS上認識的,再早之前,九◯年代的最末幾年,剛有網路時,少男少女們才不水球來水球去,上網很貴,都是在網上要了地址,手寫信把自己的照片寄給對方,當起了筆友,爾後才開始相約見面。(見面那天決定要不要跟這個人繼續往來!)
我完全不記得跟胖胖的交往過程、認識經過,連他的名字我也徹底的忘記了。
數年後,我回看與胖胖的那段不到三個月的戀情,他努力的表現著自己對我的關心和照顧,像極了我跟女孩交往時的模樣:總是害怕失去,極力表現自己的在意,以為只要扮演好接送的角色,在任何節日、紀念日準備著矬到不行的禮物或是安排著尷尬的行程,戀人就會買單,戀情就會長久。
也許是在他身上看到自己跟女孩交往時,連自己都難以接受的樣貌,於是狠心地推開努力想要表現自己的胖胖:不要每天來找我、不要黏在我身上、不要一定要來接送我⋯⋯
年紀太輕,我還學不會跟胖胖說:「關渡太遠了我自己搭車去,你到捷運站接我就好!」「我不喜歡一直被靠著,你可以坐在我身邊就好」「我們不用天天見面也很好,要有點想念的空間。」像後來戀情裡的女孩們,我們總是學不會拿捏「戀愛中的距離」,要一直到進入中年,才想起原來戀愛應該要適切地表達自己的需要、聆聽對方的想要。
——
不少我那年代的同志在近入中年後都慢慢地跟身邊的人「出櫃」說自己喜歡的是同性,而我是不斷地想要撕走身上那個「T」(甚至「鐵T」)的標籤,我不用出櫃,所有的人都幫我定義好了,我連開口說:「其實我也喜歡男生啊!」都沒有機會(還會換來更難以下嚥的回答:你長成這樣不男不女有誰想跟你在一起啦?你打扮得像女生一點啊!你就是個男的啊~
很多還困在櫃裡的人,想從別人口中得到「出櫃」的魔法、活得像自己的法寶到底是什麼?
我說不上來。
但我知道「跟別人不一樣」,某種程度是「你必須忍受一定的孤獨」、「你必然會走過沒有什麼人給你參考、也沒有太多經驗談的路」「你必須比大多數一樣的人,有著更強大的、照顧自己的能力」「你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你甚至不用尋求家人的諒解」,你應該要做的是「讓自己活得更強壯」,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外面的聲音影響自己,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憤世嫉俗、自我憐憫的人,可以的話成為一個溫柔善良的人,讓跟你一樣的人知道「跟別人不一樣」還能活出這種選項。
多年後的台灣,已經朝向性別平權、性向多元的方向前進。人在某些年歲確實需要多一點點勇敢,堅持自己所選擇的,除了堅定的心之外,要能理解「不理解的人」的困惑與恐懼,接受自己不被某一種不認同接納,有時還必須將自己敏感與敏銳的心伸進人群裡尋找,尋找那些友善的溫暖,你會發現願意擁抱的溫柔很多!
我好像真的沒有跟任何人出櫃過?
也許二十多年前,我給學長在BBS上的那封站內信,是唯一一次,那是在跟一号女友分手後的某天,我在BBS約當兵休假的學長見面,我想知道我到底能不能像其他人「變成正常」(只跟異性在一起的正常),只是那時我滿腦子還是分手的難過,覺得不能這樣「利用」學長,來讓我分清楚「我到底是不是能夠正常。」於是我寫信告訴學長:
學長,對不起,我想我應該是真的只喜歡女生,對不起!
我再也沒有登入那個BBS,也沒回應任何學長再來的簡訊和電話。
——
後來在網路上,我多半用著「不男不女」的方式書寫(不寫任何女字邊的人稱:妳、她),原因無他,這是我從小到大在人群中的樣貌,我習慣在人與人互動中觀察「人是否會以性別決定自己對待他人的方式」?
沒有意外的,大部分人還是會依「性別」(還有年紀)左右自己對對方的友善與否,這也是性別教育要再繼續努力的部分了,但台灣確實是在這一塊很努力著!
如果遇到會禮遇我:幫我開門拿東西的,主動在約定的時候提出讓我方便的,當我說我想吃什麼會真的買給我吃的,在路上要挪動機車來幫我喬其他車的,主動問我需不需要幫忙或直接幫我的,主動說「我去載你吧!」的⋯⋯我都會感動涕零!而這之中,男女皆有,而我終於可以選擇再也不要扮演那個全能、照顧者的角色!
題外話,那支手機也二十多年沒換呢XDDDD
圖:20080824豆皮花吃了那女孩活動,Nikon Coolpix P5100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64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線線的生活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3.9K會員
867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你真心要透過圖片傳達你要說的事,千萬不要忽略「能不能讓人一眼就看到訊息」這件事!
對一個手工達人來說,家裡有幾把好用的美工刀來說其實是最基本的配備,而其他與美工刀必然一起存在的切割墊、尺/鐵尺,也都是無所不在的存在於家中、工作檯的每一個角落。
貓弟過世之後,我有好長一段時間不想畫牠。一直都想畫一組貓弟的貼圖,卻好難畫出「比較開心」的貼圖。朋友說:「欸,你這個生日快樂的貓弟笑了耶!」坐在電腦前修圖的我看了一眼,牠不只會笑了,臉還變得更圓了,哈哈哈哈!
這是一則跟母親有關的故事!那個威權時代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是母親的少女時代,而今她已經年滿七十了!
不要問靈感從哪裡來?要問自己用心生活了沒有,尤其是好好休息了沒有!如果你腦子沒有空間,成天想著靈感哪裡來,塞滿了這種焦慮感,怎麼會有靈感?
運動這回事,不妨從「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開始思考起,當你的肌群練壯了、體脂相對的減少了,你的身體回應你的就不只是「體重」或是「體型」的改變,它同時也帶動了你生活所有節奏的變化:什麼時候開始都不嫌晚,從少量的時間,到持續不間斷的運動,你的身體和心理都會有所變化。
如果你真心要透過圖片傳達你要說的事,千萬不要忽略「能不能讓人一眼就看到訊息」這件事!
對一個手工達人來說,家裡有幾把好用的美工刀來說其實是最基本的配備,而其他與美工刀必然一起存在的切割墊、尺/鐵尺,也都是無所不在的存在於家中、工作檯的每一個角落。
貓弟過世之後,我有好長一段時間不想畫牠。一直都想畫一組貓弟的貼圖,卻好難畫出「比較開心」的貼圖。朋友說:「欸,你這個生日快樂的貓弟笑了耶!」坐在電腦前修圖的我看了一眼,牠不只會笑了,臉還變得更圓了,哈哈哈哈!
這是一則跟母親有關的故事!那個威權時代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是母親的少女時代,而今她已經年滿七十了!
不要問靈感從哪裡來?要問自己用心生活了沒有,尤其是好好休息了沒有!如果你腦子沒有空間,成天想著靈感哪裡來,塞滿了這種焦慮感,怎麼會有靈感?
運動這回事,不妨從「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開始思考起,當你的肌群練壯了、體脂相對的減少了,你的身體回應你的就不只是「體重」或是「體型」的改變,它同時也帶動了你生活所有節奏的變化:什麼時候開始都不嫌晚,從少量的時間,到持續不間斷的運動,你的身體和心理都會有所變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伊的身軀是查埔,伊認為伊是查某;人看伊是查某,毋過伊講伊是查埔。通常in佇細漢的時陣家己就知影,攏講是幼稚園的時,遮仔人叫做「跨性別」。   逐家看in感覺誠怪,毋過這毋是in願意按呢的,in的一世人行甲足艱苦的。逐工目睭擘金,出門就有問題(厝內面的人無接受的,踏出房間門就有問題),伊放尿嘛去查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自己出櫃之後,便是將父母關進櫃子裡面。」年幼的我第一次向家人出櫃時,對這句話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走出櫃子的人是我,為什麼是父母被關進櫃子裡?       後來,隨著時間拉長,我漸漸成長,也漸漸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出櫃之後,我的父母便成為了「櫃父母」,而櫃父母不但要在
我可以,或者說,我能夠 好好地喜歡個男生嗎?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以前求學時代,女同學若是留短髮,加上言行舉止像男生一樣不修邊幅,就會被歸類為男人婆,代表沒有女性魅力,只能當男同學的哥兒們。以前覺得男人婆沒人愛很可憐,現在卻覺得那是一個無比大優點。 不管是《地藏經》,還是《藥師經》,都有提到「轉女為男」這句話,女人的苦難不知比男人多出多少百倍。苦難是習氣所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成長經歷,從小時候對愛情和婚姻的抗拒,到出社會後遇到一位學妹的故事。作者透過與學妹的互動,改變了對感情和提供協助的觀點。
Thumbnail
昨天晚上,只有正男和我在家,一邊吃晚餐一邊聊天,他說:『媽媽,今天我們班同學問我以後長大要當什麼?』我很好奇他的答案,我說:『喔,那你怎麼說?』正男:『我說,你的問題好奇怪喔,我長大當然還是想當正男啊!』我在心裡噗叱一笑,果然,這麼無厘頭的答案就是我們家會養出來的小孩!我表情正經地說:『對呀,當然呀
Thumbnail
多虧於爺爺輩重男輕女的觀念,從小到大我一直拼命想證明:男生能做成的事情女生也可以。 越多人往我身上貼「女生該這麼做」的標籤,我就刻意塑造越多男生特質在自己身上。 於是,我看哥哥們喜歡玩什麼,我就一起。 大多同齡女生在玩什麼…(完了,我根本沒印象) 我玩大多男生愛玩的戰鬥陀螺、
我出生的年代,社會上還有很深的一定要生個男孩的觀念。所以許多家庭都是很多姐姐直到有一個弟弟了,才停止生孩子的努力。 碰到這樣的男孩子,嫁不嫁呢?婚前可能覺得,這位男士好了解女性啊!但是沒有考慮到的是,初二妳要怎麼回娘家?公婆俱在,要不要幫忙?公婆雙亡,妳回娘家了,那些出嫁的姑姑們,是不是就沒娘家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伊的身軀是查埔,伊認為伊是查某;人看伊是查某,毋過伊講伊是查埔。通常in佇細漢的時陣家己就知影,攏講是幼稚園的時,遮仔人叫做「跨性別」。   逐家看in感覺誠怪,毋過這毋是in願意按呢的,in的一世人行甲足艱苦的。逐工目睭擘金,出門就有問題(厝內面的人無接受的,踏出房間門就有問題),伊放尿嘛去查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自己出櫃之後,便是將父母關進櫃子裡面。」年幼的我第一次向家人出櫃時,對這句話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走出櫃子的人是我,為什麼是父母被關進櫃子裡?       後來,隨著時間拉長,我漸漸成長,也漸漸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出櫃之後,我的父母便成為了「櫃父母」,而櫃父母不但要在
我可以,或者說,我能夠 好好地喜歡個男生嗎?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以前求學時代,女同學若是留短髮,加上言行舉止像男生一樣不修邊幅,就會被歸類為男人婆,代表沒有女性魅力,只能當男同學的哥兒們。以前覺得男人婆沒人愛很可憐,現在卻覺得那是一個無比大優點。 不管是《地藏經》,還是《藥師經》,都有提到「轉女為男」這句話,女人的苦難不知比男人多出多少百倍。苦難是習氣所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成長經歷,從小時候對愛情和婚姻的抗拒,到出社會後遇到一位學妹的故事。作者透過與學妹的互動,改變了對感情和提供協助的觀點。
Thumbnail
昨天晚上,只有正男和我在家,一邊吃晚餐一邊聊天,他說:『媽媽,今天我們班同學問我以後長大要當什麼?』我很好奇他的答案,我說:『喔,那你怎麼說?』正男:『我說,你的問題好奇怪喔,我長大當然還是想當正男啊!』我在心裡噗叱一笑,果然,這麼無厘頭的答案就是我們家會養出來的小孩!我表情正經地說:『對呀,當然呀
Thumbnail
多虧於爺爺輩重男輕女的觀念,從小到大我一直拼命想證明:男生能做成的事情女生也可以。 越多人往我身上貼「女生該這麼做」的標籤,我就刻意塑造越多男生特質在自己身上。 於是,我看哥哥們喜歡玩什麼,我就一起。 大多同齡女生在玩什麼…(完了,我根本沒印象) 我玩大多男生愛玩的戰鬥陀螺、
我出生的年代,社會上還有很深的一定要生個男孩的觀念。所以許多家庭都是很多姐姐直到有一個弟弟了,才停止生孩子的努力。 碰到這樣的男孩子,嫁不嫁呢?婚前可能覺得,這位男士好了解女性啊!但是沒有考慮到的是,初二妳要怎麼回娘家?公婆俱在,要不要幫忙?公婆雙亡,妳回娘家了,那些出嫁的姑姑們,是不是就沒娘家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