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去愛你愛的Ch.02——媽媽問我:「要不要變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原題:身體與外表的認同

那是我與同性交往數次之後,年過三十好幾有交往的對象但同性不能結婚,媽媽突然問出的問題,我瞪大了眼,提高音量沒看媽媽的回問:「呃,妳在想什麼?」

關於「性別認同」在性別「絕對」「二分」的社會裡,大部分跟我一樣陽剛性的女孩與部分陰柔的男孩,應該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質疑:妳/你是不是想變成男生/女生?或者在同儕間,會遇到任何跟性別有關的嘲笑:那個誰啦不男不女、娘娘腔沒雞雞、男人婆、人妖、變態啦⋯⋯這種「無知的玩笑話」充滿了我的童年。

我降生在一個「等一個男孩」的家庭裡。據媽媽說,早逝的外公是個相當疼愛孫女的男人,我沒來得及被捧著疼惜,反倒是在爺爺的重男親女觀念中,成了大人們口中「可惜又是女生」,而我過於中性的行為,經常性的被遺忘我原有的性別,讓大人們常常拿著我的性別開著玩笑,彷彿我是被神懲罰的人,因為犯了什麼罪,失去我應該擁有的男性生殖器,成為不男不女的男人婆。

從來沒有人問過我:「你的性別認同是什麼?」所有人依著我所選擇的穿著、玩具、行為,將我安放在「想要變成男生」的位置上,從來不顧慮我的感受,好像我內在多麼渴望自己真的從身上長出雞雞、鳥鳥、弟弟、蛋蛋⋯⋯這些不屬於我生理性別的生殖器。

我的性別認同一直是「女性」,這個答案很可能會顛覆從小看我長大的任何親友對我的想像(甚至後來認識我的所有人)若更精準的說,我認為性別在「器官」之外,是相當多元的,不會是男、女的二分法,將性別徹底的畫出一道分明的界線;如果身分證的欄位上可以選擇「中性」,我應該會毫不猶豫的將它成中性,而不是生理性別的「女」或是大部分人對我的歸類「男」。

在女同志偏男性這個光譜上,有更多人是幾乎沒有好好從心裡去區分清楚:我是想成為男生所以把自己變得很男性化?我是因為長得也不漂亮身材也不好(而自卑)所以讓自己很男性化?我是因為被期待成為男生所以只好扮演男生?

而這幾個問題常常成為了「自我認同」的關鍵。

時間拉回我的童年。

媽媽經常需要拿五十元收買我穿裙子,她沒有問過我「為什麼不喜歡穿裙子?」,我也不太能表達「為什麼我不穿裙子?」或是大人們經常歪頭看著我的言行,也像與我同齡的孩子們,一起對我開著那些很無知的性別玩笑,他們一邊要求我「像女孩子一點」,一邊又認定我「希望自己是男生」,常常讓我很困惑,怎麼一下子要我好好端莊的走路,一下又談論起「這個孩子不是男的真可惜!」(到底想要我怎樣?)

但我最常想問的是:為什麼女生就一定要把自己弄得像公主一樣是個漂亮的女娃娃?我不能是一個帥氣的女生嗎?而且我很討厭被男生掀裙子,也不喜歡「是女生」就要被限制所有的動作要端莊、要慢、要靜、要⋯⋯一堆規矩;我也想知道為什麼女生就只能玩洋娃娃?梳芭比的頭髮、玩家家酒,而玩積木、由零件組裝的玩具、車子、飛機,就是男孩的權利?

當然,沒有任何人知道我心裡的這些碎語,總是粗暴的將我從群體裡推出,既無法走入女孩的團體中,又不願意像男孩彼此之間大量的肢體碰撞,所以我總是落單在人群中。

而我不男不女(亦男亦女)的中性,成為我與世界所有為性別設下標準的對抗。

當同儕用著那些「無知沒有惡意」的形容嘲笑我的時候,我曾經感到害怕(但不是自卑自己不夠女性化),我害怕自己的生理特徵是不是會從陰部再長出另一個性別的器官,而提心吊膽希望我青春發育的時間快點到來。

當有些女同學上了國中前就隆出了她們的生理特徵、羞怯地從書包拿出衛生棉時,我甚至因為到了國一都還沒有看見自己的身體起變化,太過緊張「自己會不會是人妖?(孩童時候不知道有兩種性器官應該稱為「雙性人」)」而感到肚子痛,央求媽媽帶我去看婦產科;我沒有將心裡的害怕與擔憂確實的向大人表達出來,倒是男醫生劈頭就問:「有沒有性行為?」嚇得我日後不敢再跟媽媽說:「我肚子痛。」

直到我開始長出生理性別的所有特徵後,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我是女生,我是女生啊!」但我始終還是在心裡憂慮著會不會某日突然發現自己有男生的雞雞啊啊啊!(這個陰影直至成年的很久很久以後,會做惡夢那種!)

媽媽在我的成長過程總是不斷恐嚇我:「妳這樣那麼像男生怎麼嫁得出去?」、「妳不穿裙子以後結婚怎麼辦?」

我總是童言童語答著媽媽這些問題:「要娶我的人就要喜歡我的樣子啊!」「我結婚才不要穿婚紗呢!我要穿牛仔褲。」(不是每個女生都想拍婚紗照、都想要自己想公主,也沒有每個人都想要浪漫的求婚!怪尷尬的啊~)

我想我的體內有著某一種頑劣反抗的基因。也許我只是想要對抗所有套在「性別」上的規則,我既不願意依著所有物化女性的方式成為一個漂亮公主,也不願意成為後來大多數時候只要我不開口就被喚作的「先生。」所以我選擇了一切看起來在常人眼中的特立獨行。

我喜歡自己身上所有兩種性別的特質,也喜歡父母給我的身體、身材以及那些奇奇怪怪難搞的、跟別人不一樣的所有(雖然常常不喜歡自己太高成為焦點),不願意為了某些標準改變自己的樣貌,更不願意「為了有人愛」「有人喜歡」而改變父母賦予且我喜歡的自己。

很難跟任何還在性別泥淖裡爬不出來的人傳授「到底要怎麼樣不顧旁人的眼光?」「究竟要怎麼擁有自信的認同自己的選擇?」的祕訣!絕對不是那句「做自己就好」可以含糊帶過,在好好享受「成為自己」之前,人需要「更了解自己」「更喜歡自己」才能有著面對任何「他們都覺得他們沒有惡意的無知玩笑」而不感到受傷的能量!

「我沒有想變性啊!」後來我這樣對媽媽說。

我很喜歡父母給我的身體。雖然我總是因為太過高大被誤認為男性使得我每次在外上廁所都很緊張的快速進入快速離開,免得總是有人投以不友善的眼光,但我還是很喜歡我自己。

女生,為什麼一定要是美的,而不能是帥的呢?

真心再說一次:「頭髮的長度」跟「別人覺得你是男生」沒有絕對關係。

一個壯碩且骨架大得像棒球員的女生跟一個像林志玲一樣身材的女生,同時把頭髮剪成男性的流行髮型,百分之九十以上不會有人認為身材像林志玲的女性是男生喔!這是一種迷思,難不成壯碩且骨架大的那個女生要削骨?還是想盡辦法變瘦就不會被當男生看了?這又進入了性別的刻板印象了!

除了生理性別可以準確的被劃分之外,每個人身上都有擁不同的特質,不會那麼剛好一定是男或一定是女。

圖:20101229駁二,我。Canon EOS 450D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50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線線的生活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20.5K會員
916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如果透過手動來修正,把ChatGPT當作圖片統一格式及風格確認的前製作業,對於像我這種不太會畫圖或畫口很慢但有想法的人來說,算是有幫上一點忙。
Thumbnail
2025/04/27
,如果透過手動來修正,把ChatGPT當作圖片統一格式及風格確認的前製作業,對於像我這種不太會畫圖或畫口很慢但有想法的人來說,算是有幫上一點忙。
Thumbnail
2025/04/23
與年輕的孩子最大的不同是,與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革命運動)的自己相比,年紀還是有讓人稍微變得還算可以安撫自己:不焦慮,往前走就對了!不慌張,相信自己、相信隊友!如果感到無力,就休息一下,找件可以補充能量的事做吧!至少年紀有教會我這樣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4/23
與年輕的孩子最大的不同是,與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革命運動)的自己相比,年紀還是有讓人稍微變得還算可以安撫自己:不焦慮,往前走就對了!不慌張,相信自己、相信隊友!如果感到無力,就休息一下,找件可以補充能量的事做吧!至少年紀有教會我這樣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3/20
跟旁人說著天天去騎飛輪也不覺得腳痠或痛,都會得到一句「你好強!」其實運動就是這樣:你去運動了,你發現沒有很難你也做得到,你今天完成了,明天進步了,就會喜歡它了!一旦你喜歡它,身體就會被訓練起來了!
Thumbnail
2025/03/20
跟旁人說著天天去騎飛輪也不覺得腳痠或痛,都會得到一句「你好強!」其實運動就是這樣:你去運動了,你發現沒有很難你也做得到,你今天完成了,明天進步了,就會喜歡它了!一旦你喜歡它,身體就會被訓練起來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是答客問:不是每個人在性向和性別認同都那麼強烈地需要外來的認同,或是那麼絕對的需要被區分開放在一定的位置上!但這絕對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不一樣的形狀,沒有特定的、一定的模樣!
Thumbnail
這篇是答客問:不是每個人在性向和性別認同都那麼強烈地需要外來的認同,或是那麼絕對的需要被區分開放在一定的位置上!但這絕對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不一樣的形狀,沒有特定的、一定的模樣!
Thumbnail
也是現在,我才能慢慢喜歡自己外在的某些角度顯現特別女性的線條,也漸漸不害怕自己不陽剛、不擔心自己經常軟弱得需要求助!
Thumbnail
也是現在,我才能慢慢喜歡自己外在的某些角度顯現特別女性的線條,也漸漸不害怕自己不陽剛、不擔心自己經常軟弱得需要求助!
Thumbnail
原生家庭能影響的、扭曲的人性有很多,在我身上對人的不安、對「依賴他人」的害怕、對某些情緒的糾結,幾乎都有跡可尋地能夠在我的成長過程裡找到那個「最開端」,唯獨這個「被同性吸引」我找不到任何一個起始!喜歡也就喜歡上了!
Thumbnail
原生家庭能影響的、扭曲的人性有很多,在我身上對人的不安、對「依賴他人」的害怕、對某些情緒的糾結,幾乎都有跡可尋地能夠在我的成長過程裡找到那個「最開端」,唯獨這個「被同性吸引」我找不到任何一個起始!喜歡也就喜歡上了!
Thumbnail
原題:身體與外表的認同 那是我與同性交往數次之後,年過三十好幾有交往的對象但同性不能結婚,媽媽突然問出的問題,我瞪大了眼,提高音量沒看媽媽的回問:「呃,妳在想什麼?」 而這幾個問題常常成為了「自我認同」的關鍵。 * 時間拉回我的童年。 「我沒有想變性啊!」後來我這樣對媽媽說。
Thumbnail
原題:身體與外表的認同 那是我與同性交往數次之後,年過三十好幾有交往的對象但同性不能結婚,媽媽突然問出的問題,我瞪大了眼,提高音量沒看媽媽的回問:「呃,妳在想什麼?」 而這幾個問題常常成為了「自我認同」的關鍵。 * 時間拉回我的童年。 「我沒有想變性啊!」後來我這樣對媽媽說。
Thumbnail
我好像生來就注定要與我的生理性別劃清界線,彷彿我錯生在這個身體上,所有人都急著幫我貼上標籤;我降生在父親那個重男輕女嚴重的家族;還在母親身體裡時,就帶著「這胎應該是個男生」的期待來到這個世上。
Thumbnail
我好像生來就注定要與我的生理性別劃清界線,彷彿我錯生在這個身體上,所有人都急著幫我貼上標籤;我降生在父親那個重男輕女嚴重的家族;還在母親身體裡時,就帶著「這胎應該是個男生」的期待來到這個世上。
Thumbnail
本篇補充「出櫃前」幾個月的反覆對話與提問。
Thumbnail
本篇補充「出櫃前」幾個月的反覆對話與提問。
Thumbnail
註:這是訪談文 小時候我家有傭人,幫忙照顧我們小孩,他領薪水時會買東西給我們,我要求他買男性化的衣服給我。那時候社會觀念保守,喜歡女生不敢表達,只用暗戀的方式。 稍大之後,我到圖書館找書看,像心理學的書,看它怎麼說?有一個說法是父母將女兒當男生養,長大後女兒是同性戀,這只講到T,至於說到婆,有的說
Thumbnail
註:這是訪談文 小時候我家有傭人,幫忙照顧我們小孩,他領薪水時會買東西給我們,我要求他買男性化的衣服給我。那時候社會觀念保守,喜歡女生不敢表達,只用暗戀的方式。 稍大之後,我到圖書館找書看,像心理學的書,看它怎麼說?有一個說法是父母將女兒當男生養,長大後女兒是同性戀,這只講到T,至於說到婆,有的說
Thumbnail
至於出櫃,她說她連想都沒有想,在學校就寫了一封出櫃信給媽媽。 「那是2005年的事,我超沒種的,那時候我根本連女朋友都還沒有交過,我不知道我是在百分百確定什麼的,總之我在學校的時候寫了一封很長很長的信,寫完我覺得我的手好痠痛,然後我回家之後,把信拿給我媽,還跟她說要等我去洗澡,有聽到水聲了才可以打
Thumbnail
至於出櫃,她說她連想都沒有想,在學校就寫了一封出櫃信給媽媽。 「那是2005年的事,我超沒種的,那時候我根本連女朋友都還沒有交過,我不知道我是在百分百確定什麼的,總之我在學校的時候寫了一封很長很長的信,寫完我覺得我的手好痠痛,然後我回家之後,把信拿給我媽,還跟她說要等我去洗澡,有聽到水聲了才可以打
Thumbnail
作為非異性戀的族群,很可能都要經歷過一個「出櫃」的歷程。而且大多數總是驚天地泣鬼神,可能家庭革命情緒勒索啦高潮迭起,但我的比較像是「透過長期的洗腦感化我媽讓她漸漸地看破紅塵發現她沒辦法改變她女兒不如就順應自然吧」的漫長過程。
Thumbnail
作為非異性戀的族群,很可能都要經歷過一個「出櫃」的歷程。而且大多數總是驚天地泣鬼神,可能家庭革命情緒勒索啦高潮迭起,但我的比較像是「透過長期的洗腦感化我媽讓她漸漸地看破紅塵發現她沒辦法改變她女兒不如就順應自然吧」的漫長過程。
Thumbnail
從開始想要談戀愛的年紀之後,我一直很害怕自己「不像個女人」。 我記得小學五年級被男同學取笑胖之後,我就開始拒絕穿著比較女生的衣服,因為會覺得自己沒有資格穿。本來我以為這個現象是因為被男同學取笑就造成我的心靈創傷,但現在想想覺得那個男同學只是投出了一個刺激,展現了我自己本來就有的對自己的不安全感。而
Thumbnail
從開始想要談戀愛的年紀之後,我一直很害怕自己「不像個女人」。 我記得小學五年級被男同學取笑胖之後,我就開始拒絕穿著比較女生的衣服,因為會覺得自己沒有資格穿。本來我以為這個現象是因為被男同學取笑就造成我的心靈創傷,但現在想想覺得那個男同學只是投出了一個刺激,展現了我自己本來就有的對自己的不安全感。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