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讀後感:是否真能換明天?

60. 《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讀後感:是否真能換明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前陣子因為聽到作者陶曉嫚的演講,勾起了我對八大行業的興趣,所以便買了她這本介紹八大的《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

我喜歡閱讀,一個原因就是我可以不用實際經歷,也能有屬於自己的小小冒險,透過別人的文字體驗不同的世界。

也是看了這本書,我也才有機會一窺這個對我來說有點神秘的八大世界。畢竟我這輩子估計也不太可能實際體驗⋯⋯嗯嗯,沒意外的話?

看完此書後,我的第一個感想就是——有好多以前聽都沒聽過的名詞啊!

明配、暗配、魚訊、三光、素股啥的各種神秘的「行話」。有些行話雖然沒聽過,但細想又覺得挺有意思,好比對應奧客的「奧懶覺」,想想她們的行業,感覺這樣的稱呼似乎挺有道理?另外許多行話似乎都和「水」有關,想想也是不言而喻,這裡也就不列舉了。

但說實話,我初讀此書時,莫名一直覺得讀起來有點卡卡的。總覺得文章段落、分段和順序不太合理,感覺有點像散文,但又覺得有點不太對勁?不過我畢竟不是什麼文學評論家,沒法評判好壞,只能說我和作者可能波長不太合吧?也是一直到看到比較後期的章節感覺才比較好,可惜了好的內容。

不過我嘗試了幾番,還是慢慢摸索出一點作者的思路。書的結構約略就是開頭的前言介紹、關於八大世界的規則說明、分男女的訪談和最後的問題集。

規則的部分作者談到了這個世界的分工結構,包含經紀人、行政、幹部等,還提到各種不同的店分類,如便服店、禮股店、制服店、手槍店、養生會館、按摩店等等。

不過這本書寫的比較大略,沒有深究不同類別的差異,而這個部分我曾在《酒與妹仔的日常》辦的講座聽講者談過這些細節,有很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話我覺得相當推薦。

酒與妹仔的日常 Diary of the Hostess

我想其中的差別在於作者關注的角度和《酒與妹仔的日常》講者有所不同,比起介紹這個產業運作的邏輯和職務分工,她更在意的是其中具體的人,他們的想法、思考方式甚至是抱怨。

所以也更多著墨其中相當「細節」的部分,所以才會談到前面提的很多奇怪的「行話」。

「叫牌即保底!」

「麻豆級!」

剛好前陣子《華燈初上》很夯,這本書其實也有提到相關的內容。對我來說印象深刻的是原來酒店賣的是「曖昧」,而我也才知道酒店小姐很多時候賣的其實更多是「情緒勞動」,而不是單純的肉體,對此有了更深的認識。

對我而言,這本書最有意思的點便是關於酒店中人訪談的部分,不知為何我感覺他們都特別有個性。

不知是否因為會願意接受訪談而且作者會特別提及的人本來就比較特殊?又或是因為他們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環境就是和我太過不一樣,造成他們的價值觀和想法和我有本質的不同?

也許不然,也許都有。

這些故事的主人翁大多與家庭和貧窮有關,我想也是,畢竟有好的環境,多數人也不會想做這種事,甚至還能形成這麼一個產業鏈。

也是看了這些故事才會知道,確實是有人仍隱藏在社會的底層,有人甚至連身份證都拿不到,在無法工作的情況下走入八大。

當然,其中確實也有例外,有人成功逆襲成功,成為老闆娘;也有人純粹就是糟糕,成為這樣的人。

總之,因為總總原因,造成了他們的想法與許多人完全不同,很多血淋淋的過去,甚至會讓她們開始弱弱相殘,而競爭的紅海也讓她們會做出一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像是為了拚業績免費送的情形,感覺自己肉體的價值對他們來說似乎已所剩無幾。

雖然一開始多少有抱著一點獵奇的心態看這本書,但其實內容多少有點沈重。

故事的主人翁拿了青春也不一定換得到明天,更多的是過一天算一天,未來什麼的,可能也不是他們思考的問題,這樣一想,不免令人感到惋惜。


喜歡我寫的文章也可以去我個人部落格逛逛:類米生活趣
也可以去我和女友的粉專:尼是我的大狗勾
avatar-img
變態小日子
28會員
358內容數
用繩子連結妳我,緊緊綁在一起。 我和微米是開放式關係的實踐者也是 BDSM 玩伴,有很多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變態小日子 的其他內容
當初破完二代後,我和女友幾乎是立刻便接續玩起了三代 《新槍彈辯駁V3 大家的自相殘殺新學期》。
當初槍彈辯駁一代給了我很好的印象,所以意猶未盡的我便接續玩起了下一代《超級槍彈辯駁2 再會了絕望學園》。
前陣子聽到 DLsite 台灣站其實早已經和日本站合併,而且已經有中文版了,於是便決定上去瞧瞧……
前陣子我在找一款好玩,而且操作要求較少的推理類型遊戲,以便達成和女友一同打電動的夢想。 正巧那時我平時就有在追,一個專門講遊戲評測賞析的 Gamker 剛好介紹到《槍彈辯駁》這個系列。 因為看來似乎不錯,所以便決定嘗試一下這個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槍彈辯駁 希望學園與絕望高中生》
大約是年初的時候,我和女友一同去北投散步,在各種因緣際會下,我們來到了一個叫法鼓山農禪寺的地方。 這裡相當漂亮,寺中有一個廣場,中間有一片淺淺的池塘,叫做「水月道場」,光聽名字就覺得非常有意境,據說是非常著名的打卡景點。
第一次接觸精靈寶可夢,記得是在小學的教室裡。 忘記是什麼原因,反正老師在課堂上放了整整兩集神奇寶貝(那時精靈寶可夢還叫做神奇寶貝)。那時就迷上了那個世界,後來因為電視有播,所以之後就在家裡持續看了好長一段時間。
當初破完二代後,我和女友幾乎是立刻便接續玩起了三代 《新槍彈辯駁V3 大家的自相殘殺新學期》。
當初槍彈辯駁一代給了我很好的印象,所以意猶未盡的我便接續玩起了下一代《超級槍彈辯駁2 再會了絕望學園》。
前陣子聽到 DLsite 台灣站其實早已經和日本站合併,而且已經有中文版了,於是便決定上去瞧瞧……
前陣子我在找一款好玩,而且操作要求較少的推理類型遊戲,以便達成和女友一同打電動的夢想。 正巧那時我平時就有在追,一個專門講遊戲評測賞析的 Gamker 剛好介紹到《槍彈辯駁》這個系列。 因為看來似乎不錯,所以便決定嘗試一下這個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槍彈辯駁 希望學園與絕望高中生》
大約是年初的時候,我和女友一同去北投散步,在各種因緣際會下,我們來到了一個叫法鼓山農禪寺的地方。 這裡相當漂亮,寺中有一個廣場,中間有一片淺淺的池塘,叫做「水月道場」,光聽名字就覺得非常有意境,據說是非常著名的打卡景點。
第一次接觸精靈寶可夢,記得是在小學的教室裡。 忘記是什麼原因,反正老師在課堂上放了整整兩集神奇寶貝(那時精靈寶可夢還叫做神奇寶貝)。那時就迷上了那個世界,後來因為電視有播,所以之後就在家裡持續看了好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