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沒教的40堂醫療必修課:40個真實法院判決攸關病人安全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很久沒心得,一次出清很多篇的概念。真的是斷斷續續地讀了一些書,然後很剛好的最近告個段落。一個貌似規律每天寫,其實只是湊巧。
這本書說的就是各種不湊巧,以及生死有命的故事。醫師總被認為應當妙手回春,進了醫院就是離了太平間,殊不知只是樓層轉換,都在同個建築中。書中提供了國內40個案例,並且加上常見醫療行為的簡要說明,讓這些可能致命或重傷的疾患,在預後通常不錯,實際上倒楣遇上機率小的事件時,能更充分的掌握。
就跟中樂透的機率很像,只是剛好在趨避的二端。不常見的併發症以及不良反應,通常都不是醫師樂見的。多數的醫師都希望能發揮專長,解決病人主訴,協助病人重建有品質的生活。然而,天不從人願、醫師也是人。遇上了麻煩事,有些碉型病患家屬或病患本人就會開始選擇性失憶、選擇性失聰以及選擇性失明等各種幻覺,最後走上醫療訴訟的路。
首先必須認知的是,醫療跟投資一樣都是選擇也都有風險,是否詳閱公開說明書,以及是否明確了解風險並選擇承受就是重點了。病患和醫師都應善盡自己的責任,掌握充分的訊息之後,下好離手。賭一把能夠治得好,概率上機會大或值得一試,都該面對最後可惜不是你的結果。
接著是千萬不要標新立異譁眾取寵。每個人都很特別沒錯,但有沒有特別到要用特別的方法讓你往死裡去,恐怕就是重要爭點。醫療常規和鑑定意見,都是左右判斷的後見之明。早知道會被開罰單,當然就不會省這麼幾秒紅燈右轉。只是醫療當下的決定並不能仙姑般預知結果。多數時候,法師就是比法官、醫師都賺得多,能這麼準誰當什麼醫師。
最後,減少遺憾選擇較佳解而不是最佳解應該是大家要面對的。有一好就沒二好,三好加一好就是死好。現實的人生,遺憾總是存在。纏訟是為了解決爭端,調解各退一步,或許是較佳解。
碩班跟著吳志正老師學了一個學期的醫療訴訟,整體深度當然比這書來得完整、深入,但作為淺顯易進入的介紹,這書已經盡力。書中除了東邪西毒南帝那篇應該是有誤植之外,訊息應該都是正確的,書後還附上40篇判決字號,有興趣的可以去查,千萬不要再看到不喜歡的判決就無腦要求公開法官姓名了,通常都是公開的。本來也期待自己能夠在碩論時好好的弄一些判決解析,但量化做完就沒力氣了。期待其他先進努力,每個專業領域恐怕都相當需要這樣的專業結合。
推薦給身邊的每位朋友,人生難免生老病死,而這過程除非有特殊的信仰或信念,不然通常是要去醫院解決的。重大醫療決定簽的一整疊同意書,你還是最好知道一下同意了哪些。急事緩辦,通常也比較不容易真的太後悔。醫師通常是希望藥到病除,也願每一個進到醫院的不舒服都得到緩解,地獄點說,或許真的預後不佳,離苦得樂也不見得是太壞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8會員
450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