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甲的前幾天,因為沒腳踏車,便選擇在市區閒晃。在滑google map時,看到附近有個地名很有趣,便決定試試臺南的大眾運輸,前進大小腳腿地區。
話說六甲的大眾交通真的很不方便,舉例來說晚上六點到八點之間,林鳳營火車站幾乎是沒有公車到六甲的。而新營那班黃3經過小腳腿到六甲,最後一班是6:10分,很不想搭貴貴的計程車啊,還算我兩百塊。(抱怨一下)
小腳腿位於柳營與東山的交界,查看google map才發現柳營的範圍還挺大的。市區與新營市區幾乎相接壤,但東半邊還有一大塊,延伸至與東山、六甲纏繞的山區。交通對我來說一直是個問題,如何進到那邊山區走踏,我還在思考。
小腳腿應該是周圍較大的聚落,司機把我放在工業區林道的公車站牌,總覺得那邊有些味道。在國小圍牆旁有一台農用車,它不是開車進農田,而是改裝賣起了手搖冰。
別看招牌新穎,這可是國小旁的老攤車,可能校友們都曾經在放學鐘響時,掏起零錢,衝到攤車前點一杯綠豆沙。手搖冰的視覺設計是老闆女兒畫的,長者小腳腿的綠豆,非常可愛,據說是最近才換上。
不知道是不是臨近科技工業區關係,小腳腿這小小的聚落,有兩間便利商店。全家的這棟建築長得頗奇怪,不像一般路邊的便利店,還有個旋轉梯到二樓,好奇以前是不是工廠。
科技園區的進駐,雖讓聚落有了便利和錢潮,卻同時帶來無法抗衡的環境污染,這或許讓小腳腿跑得比別人更慢一些。
不是小腳腿地區的朋友,應該都很好奇這個地名的由來吧!據說康熙年間,先民到腳腿地區開墾,因長途跋涉,致使小腿酸痛,便在此休息,而稱呼此地為「小腳腿」。
這則故事賊深深有感,就像我到處旅行小腿時常痠痛一樣,會在路途上休息,捏捏自己的小腿穴道。只是這緣由還是不太能信服我,畢竟旁邊還有一個大腳腿,那到底是先大腿痛,還是小腿酸呢?
另外一種說法是「小家屯」的意思。不過我認為腳腿地區的地名應該要一起了解,畢竟大腳腿的地名由來也很獵奇。
明聖殿為小腳腿的信仰中心,主祀文衡聖帝。從廟裡面的匾額和捐贈人士來看,「連」應該是這裡的大姓。而早期來此開墾的連家,僅簡單用紙、竹片塑造關聖帝君的神像膜拜。
後來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才用庄內的榕樹刻成關聖帝君像,為大關帝。咸豐六年,來自中國的關帝金身由信徒捐獻,而稱為二關帝;三關帝金身則是光緒十八年在鹽水所雕。
小腳腿的主街過去稱為「夜市」,不太清楚是過去商家燈火通明,晚上還有人來逛街,還是真的有攤位而形成夜市。要說服我在這樣一個小聚落,過去曾有夜市,我還真不敢相信。
問了一下便當店的阿姨,她說她只知道過去稱為夜市,但畢竟是嫁過來的,沒看過那時候的盛況,無法為我詳細說明。不過查了資訊,發現小腳腿禮拜一還真的有夜市,只不過是在明聖宮前。
在小腳腿看到最精彩的古厝,並非合院,而是街屋形式,這些有著閣樓的街屋證明了小腳腿過去應該是周邊聚落的中地,而有商店街存在。
若不是用走路的好好看這些街屋,可能就會錯過這有著古典山水畫陪襯的老屋。當我在看畫時,一旁店家的姊姊好奇走過來,我詢問她關於這棟老屋的事。她表示她是從後壁來這裡工作,如果我沒說,她都沒發現這老屋的精彩之處。
便當店阿姨說這是連家的老宅,此棟建築興於昭和三年(1928年),也有快百年的歷史。之前三連棟,中間為祖祠,旁邊有開藥房和冰店。那這樣小腳腿的冰店還挺多的,這間消失的冰店、手搖冰,還有涼惠冰果室。
有看到新營美食地圖的田哥曾寫過,「冰果室曾受惠於手搖冰第一代,而將製冰技術傳授」,代表涼惠冰果室可能是小腳腿第一家冰店。不過作為小腳腿兩間夏日解暑㊙️,沒有互相競爭,品項也賣得不盡相同,實在是地方人口福啊!
店內還保有阿摩尼亞製冰機,雖然是二手的,卻也足以成為這家老店之寶。我倒是第一次在台南看到這台機器,花蓮反而比較多。
冰果室老闆很好聊天,她跟我說小腳腿雖然不會淹水,但周邊聯外道路會成為水鄉,而小腳腿就成為一座孤島。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關係,先民才會選擇在小腳腿拓墾成聚落?
小腳腿的香蕉冰真的很好吃,吃完涼惠再走到手搖冰外帶,是單車或走路客的好選擇。老闆也跟我推薦東山的吉貝耍國小,她女兒在那學習到不同於一般國小的原住民知識。這也讓我花了一下午走到吉貝耍,然後就大小腳腿都痛到流涕了。
小腳腿在日治時期就形成規模挺大的聚落,而在圓環旁(雖然現在很難看出這是圓環),有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設立的市場。現在似乎沒剩幾攤,但總覺得官方網站的年份給的有點晚,總覺得在更早之前應該就有市集存在,只是沒有建築物。
說到沒有建築物,小腳腿作為附近聚落的中心,除了從便利商店、郵局、市場的設置可以看出外,這裡還曾經有露天戲院。不過戲院應該很早就歇業,自助餐阿姨說她嫁來時,戲院就沒有了,只是聽說。
其他街屋或多或少可以找到資料,但在圓環旁巷子內藏有一間看起來像日式宿舍的建築,卻沒人知道他曾經是什麼。有時候大白天在聚落要找人問還真難,畢竟大熱天可能只有賊才會在外面!?
日式宿舍對面的老鞋店也很有意思,原本想問鞋店老闆,但卻遍尋不著他,可惜啊可惜!巷子內過去還有豆餅工廠,真是讓人感到驚喜的鄉村聚落啊
因為要走到吉貝耍,就想說繞到地圖上的大農看看,看到路標才發現原來大農就是大腳腿啊!大腳腿聚落規模相較於小腳腿要小,真是與他們的地名相反。
大腳腿的地名由來與小腳腿的緣由差距也很大,但同樣有兩種說法:其一是日治時代航空照相時,飛行員發現空中俯瞰此聚落,很像美人腿而取名;另一則為此區農民勤於耕作,致使大腿粗壯而獲名。不知道大家相信哪一種說法呢?
不知道臺南人都怎麼說「碾米廠」的台語,我好不容易在嘉義鹿草學會了這詞彙,在大腳腿問阿姨們竟然沒人聽得懂。我只好說「吃飯」、「工廠」,他們才勉強聽懂。
會問這問題的原因,是因為看到這棟建築,認為他過去可能是碾米廠而想找阿姨們確認,我可能以後真的要自帶臺語翻譯機。蠻好奇這碾米廠的機具是否還留著?
在聚落北方的溝渠旁,有一座石敢當,這或許能證明這裡過去以農為生的日子。再加上碾米廠,那第二種地名由來的說法,可能比第一種更讓人信服!?
不過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在此處設置一間大農場,而將農場與大腳腿各取一字,改稱「大農」。賊賊又來亂想了,那為什麼不是叫大場、大腳農!!
看完了腳腿地區,是不是也該讓自己鍛鍊一下大小腳腿呢?不妨去柳營走走吧!下一篇潛逃文,帶你走到吉貝耍,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