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推特(Twitter)的「毒藥丸」,能夠嚇阻馬斯克(Elon Musk)的公開收購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Tesla 與 SpaceX 的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先是在今年(2022)四月初公布,他個人收購推特(Twitter, NYSE:TWTR)的持股已經來到9.1%,這個數字遠高於推特的創辦人Jack Dorsey的2%。馬斯克是Twitter的大用戶,他的帳戶有超過八千萬名的追隨者。他在Twitter上直言無隱,不但經常公布產品動向與經營策略,也經常批評Twitter的言論管制措施。

正當外界猜測馬斯克公布此一訊息的真正動機時,他於四月14日又發了一則簡短的推文:「I made an offer」,連結到美國聯邦證券管理委員會的申報:馬斯克計劃以每股54.2美元的價格,收購Twitter百分之百已發行的股份。馬斯克的開價,比他自己進場買股之前的Twitter股價,高出54%;如果是跟馬斯克公布自己持股部位前的最後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相比,高出了38%。

作為申報文件的一部份,馬斯克必須揭露他與Twitter之間關於收購案的聯絡內容。聯絡內容簡短有力,反映了馬斯克特立獨行的一面。Twitter一開始,發信邀請馬斯克進入Twitter的董事會,但顯然在溝通過程中,馬斯克改變了想法,認為僅是擔任Twitter的董事,並不能實現他對Twitter的願景,於是用手機簡訊(!)發給Twitter現任董事長Bret Taylor,表明他將收購Twitter全部股份,並讓Twitter下市。

作為回擊,Twitter隨即在下一天公佈,將啟動所謂的「毒藥丸」,以對抗馬斯克的收購計畫。


什麼是「毒藥丸」(Poison Pill)?

「毒藥丸」是俗稱,學名叫做「股東權益計畫」(Shareholder Rights Plan),在美國是上市公司對抗敵意併購(hostile takeover)的法律工具之一。以最白話的方式解釋,在「毒藥丸」方案下,每一個股東都會拿到有著一定行使價格的新股認購權,但如果有股東發動大規模的敵意併購,則除了收購股東以外,其他的股東都可以透過非常優惠的折價,行使新股認購權,使得公司的股本大幅膨脹,收購股東的持股比例被大幅稀釋,而且必須要付出更多代價才能實現收購的目標。


推特的「毒藥丸」長什麼樣子?

根據美國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申報資料,Twitter的「股東權益計畫」是以分配股息的方式,給予每一普通股持有人,「認購千分之一股的A類特別股(Series A Participating Preferred Stock)的權利」做為股息,認股權的行使價格是210美元。如果有股東直接或間接取得Twitter的15%股份時,這個行使價格允許認購權人取得「市值相當於行使價格二倍的普通股股數」。(“Each Right will entitle the holder . . . to purchase, for the Exercise Price, a number of shares of Common Stock . . . having a then-current market value of twice the Exercise Price.”)但是,收購股東的認購權會立即失效,也就是收購股東無法買到Twitter增發的普通股新股。

用一個現實的例子來估算一下這個毒藥丸的威力。假定有人以每股45美元的市價買下了Twitter的15%股權,毒藥丸正式生效。剩下來的85%股東,每一普通股持有人,就有權以210美元的價格,買到Twitter發行的9股普通股($210*2 / $45 = 9)。到2022年2月底,Twitter的流通在外普通股股份總數是800,641,166股,扣掉前來收購的大股東持有部位,還有680,544,991股。假設每一普通股都行使這個認購權,Twitter的普通股總數就會膨脹為680,544,991 *(1+9) + 120,096,175 = 6,925,546,085。換算一下,收購人的持股部位立即就從原來的15%,稀釋為2%(120,096,175 / 6,925,546,085)。

收購人手上的股票價值也會因為毒藥丸的作用而受到損失。毒藥丸生效之後,Twitter的權益價值是178,943,300,580美元,這個數字是「毒藥丸生效以前Twitter的市值」與「毒藥丸新股發行後收到的對價」之和(800,641,166*$45 + 680,544,991 x $210)。將這個權益價值除以總股數,Twitter每股的權益價值將跌到每股25.84元,等於收購股東手上的股票價值,每股少了將近20美元。如果收購人也像現實生活中的 Elon Musk 一樣,要以每股54.2美元收購Twitter全部股份,那麼收購人必須準備將近三千七百億美元(而不是三百七十億美元)才有辦法完成目標。

依據Twitter的毒藥丸方案,董事會在收購方到達15%持股門檻後的10個營業日內,得以每一認股權0.001美元的價格,贖回所有的認股權,並且可以用配發普通股新股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董事會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代價取消「毒藥丸」。收購方若想避免毒藥丸的效力,就必須坐下來與董事會談判。

「毒藥丸」能有防御敵意併購的作用,另外一個關鍵,是德拉瓦州公司法第203條對於「事業結合」(business combination)的規範。這條規定,設立於德拉瓦州的公司,在股東成為15%大股東之後三年內,未經董事會的批准,公司不得與該股東進行任何「事業結合」的交易。「事業結合」的定義極為廣泛,除了一般常見的合併、資產收購以外,也包括任何導致大股東增加對公司持股的交易。

Twitter是註冊在德拉瓦州的公司(如同絕大多數的美國本土上市公司),即使Twitter的上市法令是依據美國聯邦的證券交易法,但Twitter仍要遵守德拉瓦州公司法的規範。


馬斯克如何回應Twitter的毒藥丸?

依照現有資訊,馬斯克對Twitter的持股比例,尚未達到15%的門檻,因此Twitter的毒藥丸雖然已經由董事會通過,但還沒有正式啟動。

如果馬斯克無法說服Twitter董事會批准他的收購方案,馬斯克仍然可以依據聯邦證券法令發動公開收購(tender offer),直接訴諸股東,並且將「Twitter董事會取消『毒藥丸』」列為完成公開收購的先決條件。如果有足夠多的股東願意參與這種條件式的公開收購,馬斯克就取得可以壓迫Twitter董事會的籌碼。

如果要說服Twitter董事會支持收購下市的提案,馬斯克可以與私募基金合作,說明收購案的財務規劃、下市後的整頓、以及未來對Twitter的願景,比方說,馬斯克到底如何解放Twitter做為「全球言論平台」的潛力?

最後,還有「法院見」的招數。作為Twitter的大股東,馬斯克可以主張Twitter董事會通過的毒藥丸方案,是損害股東的最佳利益,應該予以取消。


台灣的上市公司沒有「毒藥丸」的方案,法律規定差異在哪裡?

一直以來,台灣法律界公認的結論,是台灣的上市公司無法執行「毒藥丸」方案,理由包括:

  • 認股權憑證的發行方式及對象

細究Twitter的毒藥丸方案,Twitter是將「認購特別股新股的權利」當作是一種股息,向所有的普通股股東進行分派。《公司法》關於股息分派的規定,僅提及「發放現金」及「發行新股」,不及於「其他財產」,因此台灣法律下,無法以此種方式讓所有普通股股東取得「認股權」。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法》下雖然允許公開發行公司,依據證券主管機關之規定發行「認股權憑證」,公司法下亦未明確限定「認股權憑證」的發行對象,但依據《證券交易法》訂定的「發行人募集與有價證券處理準則」,準則附件的各項有價證券發行申報表單,僅有「員工認股權憑證」的發行申報;換言之,台灣上市公司如果想要發行單獨的「認股權憑證」給原股東,亦將面臨「無從申報」的困境。

在台灣,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可以發行分離型附認股權特別股。然而,分離出來的認股權憑證必須單獨申請上市,且其訂價方式亦有一定規範,是否能有美式「毒藥丸」的稀釋效果尚未可知。

  • 股東平權原則

《公司法》第267條第3項規定「公司發行新股時」,除了保留給員工優先承購的部份以外,應公告及通知原有股東,按照原有股份比例儘先分認。有些人(例如金管會前主任委員陳冲)即認為,美式「毒藥丸」在一定條件下「消滅」特定股東的認股權,與本規定不合,也就是說,台灣上市公司無法採用「毒藥丸」。

然而,陳前主委此一主張,最多只能代表「證券主管機關」歷來對公司法規定的見解。「發行」一詞,在公司法內並無定義;在證券交易法內,「發行」係指「發行人於募集後製作並. . . 交付有價證券之行為」,而「募集」係指「發行公司於發行前,對非特定人公開招募有價證券之行為」。

按照證券交易法的定義,認股權憑證的持有人向發行公司要求行使認股權時,公司在收到「持有人」繳納的行使價格後,有向該持有人核給新股的義務。認股權憑證的持有人是「可以確定」的特定人,而不是「非特定人」,因此這一行為並非「募集」,公司交付新股自然也不是「發行」。而不論公司法或證券交易法,均未要求公司發行認股權憑證時,必須優先保留給原股東,認股權如果可以分離並單獨轉讓,行使人也未必均是原股東。陳前主委(或金管會)以第267條做為不能發行毒藥丸的理由,法理上的說服力並不充分。

如果以「股東平權原則」做為理由,真正的關鍵在於:如果新股認購權可以獨立轉讓,那麼公司在發行新股認購權時,可否附加「新股認購權」的失效或消滅條件,並將其與特定股東的收購或持股門檻綁定?台灣目前沒有任何法院判決回答此一問題。

但由於上市公司發行有價證券的申報程序,掌握在金管會之手,即使設計出「技術上可以排除特定股東」的認股權憑證,金管會仍然可以實質介入審查相關規定,自行判定此種條款不合法。

  • 董事會的決議程序

台灣公司法並沒有類似於德拉瓦州公司法第203條關於「事業結合」的規範,因此,在台灣,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如果要增加其持股,除了證券交易法下應履行的申報義務以外,並不需要董事會的決議。

結語:敵意併購在台灣的未來

單從字面上的法律規定來看,台灣的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不利於董事會鞏固經營或防衛敵意併購,也就是說,更有利於經營權的變更。美國常見的防衛敵意併購的手段,在台灣,與其說是法律規定不允許而無從仿照或參考,還不如說是證券主管機關先入為主的管制立場堵塞了這種可能性。

從過去二十年的實務來看,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了防衛敵意併購,使用的「法律外手段」卻日益翻新,而看似合法的手段,也都有損害股東權益的效果。

不從最根本的理念層次,思考「董事會維持經營策略、防衛有害的敵意併購」的需求,和「維護小股東平等權益」的良善理念之間的輕重、緩急、先後,表面上有利於經營權變更的條文只是具文,但實務上花招百出、真的影響到小股東的時候,主管機關卻只能兩手一攤說「請循司法途徑解決」,行政指導之手無所不在的體制問題,就是中華民國台灣成不了亞太金融中心的真正關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aheng Seetoo的沙龍
242會員
43內容數
這份電子報的初衷是帶領讀者看懂重大財經新聞背後的法律議題,以北美地區為主,但不局限於一般人愛看的高科技巨頭或新舊獨角獸,以深入(但不一定淺出)的方式,解釋重大交易案中出現的各種縮寫,從SPAC、Going Private到毒藥丸。作者偶爾也會寫一些與企業併購無關,但絕對與商業模式有關的新聞分析。
2024/10/11
契約中的承諾事項(covenant),包括正面承諾與負面承諾。在企業併購的案例中,承諾事項的設置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具有重要影響。以換股方式進行的「新新併」,承諾事項竟然不是雙向而是單向,差異何在?
Thumbnail
2024/10/11
契約中的承諾事項(covenant),包括正面承諾與負面承諾。在企業併購的案例中,承諾事項的設置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具有重要影響。以換股方式進行的「新新併」,承諾事項竟然不是雙向而是單向,差異何在?
Thumbnail
2024/10/01
本文探討2024年迪士尼的委託書徵求戰爭,這場事件涉及迪士尼與外部投資者之間的激烈競爭,尤其是老牌行動派投資人Nelson Peltz的介入,對迪士尼未來的經營方向及股東會決策造成影響。文章分析了委託書的法律背景、各方力量的博弈以及未來的展望,並指出美國與臺灣在委託書徵求程序及資訊揭露上的差異。
Thumbnail
2024/10/01
本文探討2024年迪士尼的委託書徵求戰爭,這場事件涉及迪士尼與外部投資者之間的激烈競爭,尤其是老牌行動派投資人Nelson Peltz的介入,對迪士尼未來的經營方向及股東會決策造成影響。文章分析了委託書的法律背景、各方力量的博弈以及未來的展望,並指出美國與臺灣在委託書徵求程序及資訊揭露上的差異。
Thumbnail
2024/09/20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的合併傳言,在2024年八月終於看到了確實的結果。中信金控開出更高價格,以「公開收購」方式進行的敵意併購,其實是台灣法制對於「併購交易中董事會的義務」規範不明的結果。
Thumbnail
2024/09/20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的合併傳言,在2024年八月終於看到了確實的結果。中信金控開出更高價格,以「公開收購」方式進行的敵意併購,其實是台灣法制對於「併購交易中董事會的義務」規範不明的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位智者說過:深度不足的演說家,會以長度來表示。😂這是拖台錢的意思嗎,期望紫微先生的社群,🌈可以言簡意賅,讓你醍醐灌頂。 幾乎絕大部分的大企業,都會有股權設置,讓CEO清楚分別出資金額,持份金額,當然最重要的,是處置公司的權力,股份多,📣說話就特別大聲。 股權,📒就可以看作一間公司的所有權,
Thumbnail
有位智者說過:深度不足的演說家,會以長度來表示。😂這是拖台錢的意思嗎,期望紫微先生的社群,🌈可以言簡意賅,讓你醍醐灌頂。 幾乎絕大部分的大企業,都會有股權設置,讓CEO清楚分別出資金額,持份金額,當然最重要的,是處置公司的權力,股份多,📣說話就特別大聲。 股權,📒就可以看作一間公司的所有權,
Thumbnail
[#台股只是個弱勢效率市場] 白話文: #透過研究公開資訊就能讓你賺到超額報酬 有很多例子,我先舉: 達邦蛋白(6578) 📷新聞公開資訊整理: 2023/1/4 【公告】達邦蛋白董事會決議112年第1次私募普通股相關事宜 2023/3/2 達邦蛋白明股臨會將過私募案;盼成本降促營運回升 2023
Thumbnail
[#台股只是個弱勢效率市場] 白話文: #透過研究公開資訊就能讓你賺到超額報酬 有很多例子,我先舉: 達邦蛋白(6578) 📷新聞公開資訊整理: 2023/1/4 【公告】達邦蛋白董事會決議112年第1次私募普通股相關事宜 2023/3/2 達邦蛋白明股臨會將過私募案;盼成本降促營運回升 2023
Thumbnail
在2023年初我就大膽的提出「2023年大牛市」概念,並把這個概念付諸實行推出實務專題,而這次我們就要來一窺這個大牛市概念的「核心邏輯」,到底要如何在眾人盲目時做到清楚掌握市場實際狀況不被割草機帶風向呢?就讓我們跨越時空夢一場吧
Thumbnail
在2023年初我就大膽的提出「2023年大牛市」概念,並把這個概念付諸實行推出實務專題,而這次我們就要來一窺這個大牛市概念的「核心邏輯」,到底要如何在眾人盲目時做到清楚掌握市場實際狀況不被割草機帶風向呢?就讓我們跨越時空夢一場吧
Thumbnail
本週週報內容:(1)未來風險警示:不要FOMO追高、注意風險、(2)關注聯發科衰退,分享操作觀點、(3)關於材料-KY的操作檢討、(4)營收追蹤:濾能、八貫、京城銀、台燿(含台光電以及銅箔基板產業前景看法)。
Thumbnail
本週週報內容:(1)未來風險警示:不要FOMO追高、注意風險、(2)關注聯發科衰退,分享操作觀點、(3)關於材料-KY的操作檢討、(4)營收追蹤:濾能、八貫、京城銀、台燿(含台光電以及銅箔基板產業前景看法)。
Thumbnail
推特用來對抗Elon Musk的收購計劃的「毒藥丸」,只是俗稱,學名叫做「股東權益計畫」(Shareholder Rights Plan),在美國是上市公司對抗敵意併購(hostile takeover)的法律工具之一。
Thumbnail
推特用來對抗Elon Musk的收購計劃的「毒藥丸」,只是俗稱,學名叫做「股東權益計畫」(Shareholder Rights Plan),在美國是上市公司對抗敵意併購(hostile takeover)的法律工具之一。
Thumbnail
Twitter 宣布,其董事會一致通過了一項限期一年的「股東權利計劃」,此類計畫通常被稱為「毒丸」,用以爭取時間思考馬斯克的「430 億美元」的收購出價,同時希望能夠分析和談判任何其他潛在的收購交易。
Thumbnail
Twitter 宣布,其董事會一致通過了一項限期一年的「股東權利計劃」,此類計畫通常被稱為「毒丸」,用以爭取時間思考馬斯克的「430 億美元」的收購出價,同時希望能夠分析和談判任何其他潛在的收購交易。
Thumbnail
如果你是優秀的主動選股者那更要 buy and hole 波段進出市場只是突顯主動選股者拙劣的眼光而已 ===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737188 劉冠軍盜國安秘帳買百張台積電 500萬變1.3億元
Thumbnail
如果你是優秀的主動選股者那更要 buy and hole 波段進出市場只是突顯主動選股者拙劣的眼光而已 ===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737188 劉冠軍盜國安秘帳買百張台積電 500萬變1.3億元
Thumbnail
這些散戶的投資方式當然是完全不理性的,這次行動之所以會成功,只是因為他們的力量太大了,不過呢......憑甚麼散戶投資不理性就應該被限制,難道那些投資公司之前的投資就是理性的嗎?
Thumbnail
這些散戶的投資方式當然是完全不理性的,這次行動之所以會成功,只是因為他們的力量太大了,不過呢......憑甚麼散戶投資不理性就應該被限制,難道那些投資公司之前的投資就是理性的嗎?
Thumbnail
這幾天美股上演了散戶大戰華爾街的戲碼 就連馬斯克 Musk也都跳下來參一咖 來了解一下這齣可能翻拍成好萊塢的大戲吧!
Thumbnail
這幾天美股上演了散戶大戰華爾街的戲碼 就連馬斯克 Musk也都跳下來參一咖 來了解一下這齣可能翻拍成好萊塢的大戲吧!
Thumbnail
為甚麼一直說金融市場處處都是龐氏騙局呢?因為人性,或許一開始大家會一起把這塊餅做大,大家一起成長(變有錢),這也是推動科技革命的原動力,當然這一切依然有前提,就是我們必須將利潤再投資於提高產量,但我們現在用這些印出來的鈔票做了甚麼?我們多半將他們撒在華爾街中,進行無生產力的活動上(炒股)。
Thumbnail
為甚麼一直說金融市場處處都是龐氏騙局呢?因為人性,或許一開始大家會一起把這塊餅做大,大家一起成長(變有錢),這也是推動科技革命的原動力,當然這一切依然有前提,就是我們必須將利潤再投資於提高產量,但我們現在用這些印出來的鈔票做了甚麼?我們多半將他們撒在華爾街中,進行無生產力的活動上(炒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