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紅頭山 到達悟族人家作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飛魚乾製作

早上起床下樓用餐,
發現民宿前後,
都有人在處理飛魚,
經過他們同意才能拍照。
2022.04.18蘭嶼朗島部落~天氣晴
蘭嶼人的生活作息,
跟飛魚息息相關。
其實飛魚不會振翅飛行,
飛魚的胸鰭特別發達,
張開有如雙翼,
在水面上滑翔一段後,
落回海面用尾巴快速打水,
躍出水面再次滑翔。
剛剛撈上船的飛魚~身體透著藍寶石的光
飛魚飛行中(https://www.hopetrip.com.hk/news/201403/73781.html)
飛魚季節是從
每年農曆的正月
(西曆的2月)開始,
到第八個月中旬結束
(約當農曆的八月,
西曆的9月)。
第一個月月初,
各部落陸續舉辦招飛魚祭,
開始的兩個月,
各船組合起來捕飛魚。
飛魚季祭典之一大船下水(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post/201503130029/)
招飛魚祭(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1583)
通常魚獲分配,
是以一個漁船組為單位,
由船長依照魚的形式、
種類、質量,
平均且輪流分配給船員,
輪流的順序是
依成員的輩份、年齡。
輩份越高、
年齡較大的長輩可先拿到,
最後才是年輕人。
只要是共乘一艘船出海、
共用一個漁網,
所捕到的漁獲
就由成員共同平均分配,
不論誰抓的多或少。
因船隻與網子
也是參與捕撈的成員之一,
故也會分配到一份漁獲,
並由船主收下。
漁網若屬於公家,
就不會額外收到配額。
接下來的2.5個月,
男人白天坐1
或2人乘的小船,
釣飛魚與鬼頭刀等,
夜間再坐船捕飛魚,
釣鮪魚、鯧魚等。
大船出發捕魚去(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1583)
左前的就是雙人座的小船
飛魚捕撈上岸後
立即於岸邊進行去鱗動作。
第二天一早開始處理,
在台灣看魚販殺魚,
是從腹部劃開,
達悟人殺飛魚,
是從背部劃開,
以避免將內臟弄破,
汙染了魚肉。
無魚骨那半之肉身,
在內側斜切兩刀分為三片。
這是已經去鱗的飛魚
從魚背下刀
無魚骨那半之肉身,
在內側斜切兩刀分為三片。
有魚骨那半隻肉身,
在外側斜切三刀分為四片。
清除魚腹內臟
及魚膘等臟器。
將魚眼挖下,
以便於串繩掛曬。
摘下的臟器和魚眼,
則拿來餵豬,
沒有一點浪費掉。
無魚骨那半之肉身, 在內側斜切兩刀分為三片
有魚骨那半隻肉身, 在外側斜切三刀分為四片
整條魚都有用,一點都不浪費。
準備上架曬一日干或一夜干

蘭嶼最高峰紅頭山

今天的行程是爬紅頭山,
蘭嶼舊稱紅頭嶼,
島上最高的山就取名紅頭山。
也是台灣離島群山最高峰,
列名小百岳No.97。
在椰油國小大門口等教練,
從檳榔攤對面的小徑進入。
在蘭嶼加油站補給中~順道看看椰油饅頭山與島上的精神支柱“中華電信”
椰油國小
疫情期間謝絕參觀
椰油國小旁美麗的海灣
檳榔攤對面登山口(google map)搜尋蘭嶼小白屋
往登山口
通往森林的深處

教練先說明入山儀式,
傳統達悟人進入山林前,
會以五節芒的葉子淨身。
接著提到昨晚下大雨,
山上會很泥濘。
看教練全身武裝,
尤其是穿了磯釣座墊。
入山前的路線及安全事項簡報
出發
教練全身武裝, 尤其是穿了磯釣座墊(因為他平常也在磯釣)

沿碎石產道緩上,
旁邊有水管裂開滲水。
蘭嶼自來水的接管率低,
多數還是接管引山泉水。
達悟社會中,
有三個主要的共作團體:
漁船組、粟作團體、灌溉團體。
使用同一灌溉溝渠系統
的田地之地主,
都是同一灌溉團體的成員。
且只有當共同的水道
要挖掘或修整時,
才會一起工作。
一個人所擁有的水田,
若是散佈於各地,
就有責任要維護數個灌溉系統。
近年來使用比較耐久的材料,
如水泥、塑膠水管等,
來建造灌溉渠道,
灌溉系統的修護省事很多。
但也因此減少了
團體成員間彼此互動的機會。
水管裂開滲水~後來到這算小小的case
左邊有簡易的“灌溉系統”及遠方的「相愛山」
隨著高度上升,
看見左側是尖聳的相愛山,
右側為紅頭山綿延的山稜。
回首眺望饅頭岩和蔚藍的大海。
回首眺望饅頭岩和蔚藍的大海
走到芋頭田後,
往右側走工寮旁小徑,
經過一小段算平坦的路,
在一棵番龍眼樹下,
教練解說砍樹造拼板舟,
教練說接下來的途中,
不適合再停留解說。
芋頭田工寮
蘭嶼水芋田
沒想到這是紅頭山路況最好的一段
番龍眼樹與拼板舟如何相遇
拼板舟取材紀錄

感覺路況比大天池更原始,
路徑更不清楚。
經一小溪谷濕滑,
要攀岩上水路,
教練要大家專注,
所以相機手機都收好。
到達稜線鞍部空地,
是唯一較大可休息的地區,
若要方便只能抓緊這機會。
叢林探險二~前進紅頭山
若有似無的路徑
導覽教練勘查路線安全與否
攻擊前進~雨後這裡是瀑布
潺潺流水的小溪
路~就是跟著前面走
蘭嶼是全台灣唯一被
歸類為熱帶雨林氣候的地區,
屬海洋性氣候,
年雨量常在3,000公釐以上,
年降雨日數達224天。
也就是超過一半的天數降雨,
紅頭山地質多紅土,
植被呈現熱帶雨林。
水分蒸散速度慢,
終年泥濘濕滑的時候多。
熱帶雨林(前方是原生種蘭嶼芋)
潮濕泥濘啊
誰家的「拼板舟」啊?
拼板舟取材後的樹頭(從切斷處長出新枝)
昨晚的一場大雨,
讓泥濘情況更嚴重。
教練在最前面開路,
砍下林投葉鋪在泥地上,
連續幾個人踩踏後,
林投葉就隱沒在泥水中。
蛇木
導覽教練鋪路中
導覽教練鋪路中
腳從爛泥中拔出,
鞋底的凹洞填滿爛泥,
踩踏到樹根和石塊,
一不小心就會滑倒,
登山杖在路徑留下坑洞。
有教練領頭,
同團夥伴互相提醒打氣,
才有信心堅持往前行。
番龍眼
爛泥+樹根
叢林越野障礙賽
小小天池
真不知道要從哪兒走!
吸鞋機
最後一哩路啦

終於來到山頂,
有一等三角點與三等三角點,
編號 696 號基石各一顆,
周圍有山林投灌叢圍繞。
幸好今日晴天,
視野還算良好。
大夥抬腳舉起爛泥巴鞋,
開心慶功合照。
清場登頂照
一等三角點與三等三角點, 編號 696 號基石
堅持到底的大姐登頂了~吃午餐中
俯瞰東清部落與情人洞
妳泥中有我 我泥中有你
上山辛苦下山難,
往下的路步步為營。
聰嫂上山時,
拉到中空的樹摔一跤,
下山時滑一下,
屁股撞到石頭,
體悟教練穿磯釣座墊的功用。
準備下山去
下山隊伍拉開很遠,
會懷疑是曾來時的路徑嗎?
尤其是溪谷那一段,
多虧教練在下方指導,
背對著往下找踏點,
直到踏到平地才放心。
紅頭山強烈建議,
一定要找當地教練帶路,
最好穿著合適雨鞋。
山徑泥濘下山更危險慢慢來
走到懷疑人生
盡責的導覽教練指導團員們下切溪谷
回到芋頭田時,
我們利用灌溉水洗鞋子,
走回停放機車處,
騎車回民宿梳洗。
準備到達悟族人家作客。
芋田清水浥輕塵,芋葉青青鞋色新
回到饅頭山囉
有始有終

到達悟人家作客

主人家就在民宿附近,
步行途中特別到灘頭,
拍攝晴空下的拼板舟。
早上處理的飛魚,
已吊掛在棚架上,
有些人家還加上紗網。
各種魚干
刀痕歷歷在目
衛生紗網一日干
朗島灣拼板舟
朗島灣拼板舟
蘭嶼的達悟族,
以自給自足的方式生活,
常見的家常菜為地瓜、芋頭、
刺薯山藥、小米、海鮮類,
等大自然就可以取得的食材。
根莖類主食下墊著
新鮮姑婆芋的葉子,
也將葉子蓋在菜餚上,
避免灰塵與蚊蟲靠近。
我們在分切芋頭時,
主人提醒避免切割到葉子。
蘭嶼的達悟族家常菜
男主人與女主人
今天的晚餐菜色,
就是他們的日常。
但是多了慰勞節
會烹煮的陸生蟹類,
及特製芋頭糕。
這是婦女為了感謝,
在飛魚季節
備極辛苦的男士們,
我們很幸運地品嘗到了。
飛魚祭~特製芋頭糕
陸生蟹類
代表接受
開飯
達悟人防衛性比較強,
我們不自主得嗨起來時,
主人就會提醒我們安靜,
因為鄰居會生氣罵人。
上主人家樓上俯瞰傳統屋,
有人拿出手機要拍照,
隔幾條巷子的鄰居,
又開始大聲斥責。
所以來到蘭嶼,
做生意以外的居民,
其實都很排斥觀光客。
朗島部落日落
蘭嶼目前的生活環境,
越來越方便,
和台灣本島的差異也變小,
尤其是東清商圈,
燒烤店、啤酒屋增加,
聰嫂有點擔心,
會變成多了拼板舟的墾丁。
整備中的拼板舟
餐後涼亭乘涼
風平浪靜的朗島漁港
別讓蘭嶼變成墾丁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2/04/17 水肺潛水 環島賞奇岩異石 夜觀蘭嶼角鴞
2022/04/16 蘭嶼大天池→雯雯芋頭冰→青青草原→龍頭岩→東清夜市→五爪貝民宿→火鍋晚餐
2022/04/16 民宿→朗島祈禱山→蘭嶼氣象站→午餐
2022/04/15 後壁湖→蘭嶼開元港→五爪貝民宿→地下屋導覽→朗島部落灘頭→晚餐
2022/04/17 水肺潛水 環島賞奇岩異石 夜觀蘭嶼角鴞
2022/04/16 蘭嶼大天池→雯雯芋頭冰→青青草原→龍頭岩→東清夜市→五爪貝民宿→火鍋晚餐
2022/04/16 民宿→朗島祈禱山→蘭嶼氣象站→午餐
2022/04/15 後壁湖→蘭嶼開元港→五爪貝民宿→地下屋導覽→朗島部落灘頭→晚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觀音山 夏季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透過專業機構建議、指導,預計施放的物種包含黃雀鯛、藍鰭雀鯛、藍雀鯛、小丑魚、黑鯛、黃錫鯛、水晶鳳凰螺、海膽及淡水魚種 (草魚、鯉魚)等。此期間的功德殊勝,歡迎一同響應!
Thumbnail
順著黑潮公路一路往北,在高速的暖流中帶來飛魚,像是信守承諾一般,潮來潮往,是永恆的約定。 在蘭嶼湛藍的海面上,每每看到躍身於天際的閃光便知道那是飛魚對生命的奮力一搏,有恐懼有冒險有勇敢。達悟人稱黑夜裡的星星為「天空的眼睛」,那白天凌空航行天際的飛魚就是「大海的眼睛」。
釣客出海,殊不知等待他的究竟是豐收,還是未知的命運...
Thumbnail
鏢刺漁法,最古老的捕魚技法之一,卻也最考驗漁人的勇氣與耐心。 一艘鏢魚船上需要三名「海腳」: 後方掌握節奏、追趕魚群的舵手,追蹤魚群並居中傳達的二手, 以及前方抓準時機給予旗魚奮力一擊的鏢手。 同船獵魚,各司其職,心意相繫,缺一不可。  海湧伯,以海為家的孤居老討海人,在漁獵產業紛紛邁入大
即使不需要進入褪羽季,海岸依然吹拂強勁的冷風,生長於沿海一帶的草本植物隨著風勢摩娑作響,打在礁岩浪潮所激起的水花到處飛散。距離海岸不遠處、位於狹小海灣的漁港聚集了大量漁工。他們忙著替剛回港的漁船卸載魚貨,送上外地商隊帶來的大型貨車。海面上仍有數艘漁船忙著作業。正逢季節變換之際,此刻海洋到處都有豐富的
Thumbnail
觀音山於2024年3月1日與政府單位合作舉辦船載放流烏鰡活動,放生善行功德倍增,持續合法推動保育放流、放生善行,歡迎有相同理念者參與,共同拯救更多生靈。
Thumbnail
2024年2月19日欣逢偉大 蓮師成道紀念日暨大成就者 湯東佳波聖誕吉祥日,及藏曆神變月與 蓮師節日,當日所做善惡業功德10億×10萬倍增長。觀音山 特別在此殊勝吉祥日,與政府機關合作舉辦「神變月十億倍 天天護生‧保育放流」施放烏鰡苗逾12000尾。 烏鰡俗稱「青魚、鰡仔」,為本土鯉科淡水魚,棲息
Thumbnail
蘭嶼的地下屋、拼板舟、飛魚文化,只是聽說的故事們。
Thumbnail
關於春節圍爐必備的年菜,台灣人偏好「佛跳墻」,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華人則鍾愛「撈生」。「撈」是攪拌,「生」是魚生,撈生意即將生魚片跟其他食材攪拌在一起,因此又名「撈魚生」。另外,撈生的佐料通常會有七種顔色的蔬果絲,所以也有人會稱之為「七彩撈生」。
Thumbnail
自日治時期台灣便不斷精進烏魚子的製作技術,烏魚子不僅是年節送禮的珍品,也是台灣代表性的水產品。 你知道 #什麼是烏魚子嗎?有職人堅持烏魚子的製作工序,足以媲美手工精製的名牌包。 #烏魚子怎麼吃?如何品嚐烏魚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觀音山 夏季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透過專業機構建議、指導,預計施放的物種包含黃雀鯛、藍鰭雀鯛、藍雀鯛、小丑魚、黑鯛、黃錫鯛、水晶鳳凰螺、海膽及淡水魚種 (草魚、鯉魚)等。此期間的功德殊勝,歡迎一同響應!
Thumbnail
順著黑潮公路一路往北,在高速的暖流中帶來飛魚,像是信守承諾一般,潮來潮往,是永恆的約定。 在蘭嶼湛藍的海面上,每每看到躍身於天際的閃光便知道那是飛魚對生命的奮力一搏,有恐懼有冒險有勇敢。達悟人稱黑夜裡的星星為「天空的眼睛」,那白天凌空航行天際的飛魚就是「大海的眼睛」。
釣客出海,殊不知等待他的究竟是豐收,還是未知的命運...
Thumbnail
鏢刺漁法,最古老的捕魚技法之一,卻也最考驗漁人的勇氣與耐心。 一艘鏢魚船上需要三名「海腳」: 後方掌握節奏、追趕魚群的舵手,追蹤魚群並居中傳達的二手, 以及前方抓準時機給予旗魚奮力一擊的鏢手。 同船獵魚,各司其職,心意相繫,缺一不可。  海湧伯,以海為家的孤居老討海人,在漁獵產業紛紛邁入大
即使不需要進入褪羽季,海岸依然吹拂強勁的冷風,生長於沿海一帶的草本植物隨著風勢摩娑作響,打在礁岩浪潮所激起的水花到處飛散。距離海岸不遠處、位於狹小海灣的漁港聚集了大量漁工。他們忙著替剛回港的漁船卸載魚貨,送上外地商隊帶來的大型貨車。海面上仍有數艘漁船忙著作業。正逢季節變換之際,此刻海洋到處都有豐富的
Thumbnail
觀音山於2024年3月1日與政府單位合作舉辦船載放流烏鰡活動,放生善行功德倍增,持續合法推動保育放流、放生善行,歡迎有相同理念者參與,共同拯救更多生靈。
Thumbnail
2024年2月19日欣逢偉大 蓮師成道紀念日暨大成就者 湯東佳波聖誕吉祥日,及藏曆神變月與 蓮師節日,當日所做善惡業功德10億×10萬倍增長。觀音山 特別在此殊勝吉祥日,與政府機關合作舉辦「神變月十億倍 天天護生‧保育放流」施放烏鰡苗逾12000尾。 烏鰡俗稱「青魚、鰡仔」,為本土鯉科淡水魚,棲息
Thumbnail
蘭嶼的地下屋、拼板舟、飛魚文化,只是聽說的故事們。
Thumbnail
關於春節圍爐必備的年菜,台灣人偏好「佛跳墻」,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華人則鍾愛「撈生」。「撈」是攪拌,「生」是魚生,撈生意即將生魚片跟其他食材攪拌在一起,因此又名「撈魚生」。另外,撈生的佐料通常會有七種顔色的蔬果絲,所以也有人會稱之為「七彩撈生」。
Thumbnail
自日治時期台灣便不斷精進烏魚子的製作技術,烏魚子不僅是年節送禮的珍品,也是台灣代表性的水產品。 你知道 #什麼是烏魚子嗎?有職人堅持烏魚子的製作工序,足以媲美手工精製的名牌包。 #烏魚子怎麼吃?如何品嚐烏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