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乾製作
早上起床下樓用餐,
發現民宿前後,
都有人在處理飛魚,
經過他們同意才能拍照。
蘭嶼人的生活作息,
跟飛魚息息相關。
其實飛魚不會振翅飛行,
飛魚的胸鰭特別發達,
張開有如雙翼,
在水面上滑翔一段後,
落回海面用尾巴快速打水,
躍出水面再次滑翔。
飛魚飛行中(https://www.hopetrip.com.hk/news/201403/73781.html)
飛魚季節是從
每年農曆的正月
(西曆的2月)開始,
到第八個月中旬結束
(約當農曆的八月,
西曆的9月)。
第一個月月初,
各部落陸續舉辦招飛魚祭,
開始的兩個月,
各船組合起來捕飛魚。
飛魚季祭典之一大船下水(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post/201503130029/)
招飛魚祭(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1583)
通常魚獲分配,
是以一個漁船組為單位,
由船長依照魚的形式、
種類、質量,
平均且輪流分配給船員,
輪流的順序是
依成員的輩份、年齡。
輩份越高、
年齡較大的長輩可先拿到,
最後才是年輕人。
只要是共乘一艘船出海、
共用一個漁網,
所捕到的漁獲
就由成員共同平均分配,
不論誰抓的多或少。
因船隻與網子
也是參與捕撈的成員之一,
故也會分配到一份漁獲,
並由船主收下。
漁網若屬於公家,
就不會額外收到配額。
接下來的2.5個月,
男人白天坐1
或2人乘的小船,
釣飛魚與鬼頭刀等,
夜間再坐船捕飛魚,
釣鮪魚、鯧魚等。
大船出發捕魚去(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1583)
飛魚捕撈上岸後
立即於岸邊進行去鱗動作。
第二天一早開始處理,
在台灣看魚販殺魚,
是從腹部劃開,
達悟人殺飛魚,
是從背部劃開,
以避免將內臟弄破,
汙染了魚肉。
無魚骨那半之肉身,
在內側斜切兩刀分為三片。
無魚骨那半之肉身,
在內側斜切兩刀分為三片。
有魚骨那半隻肉身,
在外側斜切三刀分為四片。
清除魚腹內臟
及魚膘等臟器。
將魚眼挖下,
以便於串繩掛曬。
摘下的臟器和魚眼,
則拿來餵豬,
沒有一點浪費掉。
蘭嶼最高峰紅頭山
今天的行程是爬紅頭山,
蘭嶼舊稱紅頭嶼,
島上最高的山就取名紅頭山。
也是台灣離島群山最高峰,
列名小百岳No.97。
在椰油國小大門口等教練,
從檳榔攤對面的小徑進入。
在蘭嶼加油站補給中~順道看看椰油饅頭山與島上的精神支柱“中華電信”
檳榔攤對面登山口(google map)搜尋蘭嶼小白屋
教練先說明入山儀式,
傳統達悟人進入山林前,
會以五節芒的葉子淨身。
接著提到昨晚下大雨,
山上會很泥濘。
看教練全身武裝,
尤其是穿了磯釣座墊。
教練全身武裝, 尤其是穿了磯釣座墊(因為他平常也在磯釣)
沿碎石產道緩上,
旁邊有水管裂開滲水。
蘭嶼自來水的接管率低,
多數還是接管引山泉水。
達悟社會中,
有三個主要的共作團體:
漁船組、粟作團體、灌溉團體。
使用同一灌溉溝渠系統
的田地之地主,
都是同一灌溉團體的成員。
且只有當共同的水道
要挖掘或修整時,
才會一起工作。
一個人所擁有的水田,
若是散佈於各地,
就有責任要維護數個灌溉系統。
近年來使用比較耐久的材料,
如水泥、塑膠水管等,
來建造灌溉渠道,
灌溉系統的修護省事很多。
但也因此減少了
團體成員間彼此互動的機會。
隨著高度上升,
看見左側是尖聳的相愛山,
右側為紅頭山綿延的山稜。
回首眺望饅頭岩和蔚藍的大海。
走到芋頭田後,
往右側走工寮旁小徑,
經過一小段算平坦的路,
在一棵番龍眼樹下,
教練解說砍樹造拼板舟,
教練說接下來的途中,
不適合再停留解說。
感覺路況比大天池更原始,
路徑更不清楚。
經一小溪谷濕滑,
要攀岩上水路,
教練要大家專注,
所以相機手機都收好。
到達稜線鞍部空地,
是唯一較大可休息的地區,
若要方便只能抓緊這機會。
蘭嶼是全台灣唯一被
歸類為熱帶雨林氣候的地區,
屬海洋性氣候,
年雨量常在3,000公釐以上,
年降雨日數達224天。
也就是超過一半的天數降雨,
紅頭山地質多紅土,
植被呈現熱帶雨林。
水分蒸散速度慢,
終年泥濘濕滑的時候多。
昨晚的一場大雨,
讓泥濘情況更嚴重。
教練在最前面開路,
砍下林投葉鋪在泥地上,
連續幾個人踩踏後,
林投葉就隱沒在泥水中。
腳從爛泥中拔出,
鞋底的凹洞填滿爛泥,
踩踏到樹根和石塊,
一不小心就會滑倒,
登山杖在路徑留下坑洞。
有教練領頭,
同團夥伴互相提醒打氣,
才有信心堅持往前行。
終於來到山頂,
有一等三角點與三等三角點,
編號 696 號基石各一顆,
周圍有山林投灌叢圍繞。
幸好今日晴天,
視野還算良好。
大夥抬腳舉起爛泥巴鞋,
開心慶功合照。
上山辛苦下山難,
往下的路步步為營。
聰嫂上山時,
拉到中空的樹摔一跤,
下山時滑一下,
屁股撞到石頭,
體悟教練穿磯釣座墊的功用。
下山隊伍拉開很遠,
會懷疑是曾來時的路徑嗎?
尤其是溪谷那一段,
多虧教練在下方指導,
背對著往下找踏點,
直到踏到平地才放心。
紅頭山強烈建議,
一定要找當地教練帶路,
最好穿著合適雨鞋。
回到芋頭田時,
我們利用灌溉水洗鞋子,
走回停放機車處,
騎車回民宿梳洗。
準備到達悟族人家作客。
到達悟人家作客
主人家就在民宿附近,
步行途中特別到灘頭,
拍攝晴空下的拼板舟。
早上處理的飛魚,
已吊掛在棚架上,
有些人家還加上紗網。
蘭嶼的達悟族,
以自給自足的方式生活,
常見的家常菜為地瓜、芋頭、
刺薯山藥、小米、海鮮類,
等大自然就可以取得的食材。
根莖類主食下墊著
新鮮姑婆芋的葉子,
也將葉子蓋在菜餚上,
避免灰塵與蚊蟲靠近。
我們在分切芋頭時,
主人提醒避免切割到葉子。
今天的晚餐菜色,
就是他們的日常。
但是多了慰勞節
會烹煮的陸生蟹類,
及特製芋頭糕。
這是婦女為了感謝,
在飛魚季節
備極辛苦的男士們,
我們很幸運地品嘗到了。
達悟人防衛性比較強,
我們不自主得嗨起來時,
主人就會提醒我們安靜,
因為鄰居會生氣罵人。
上主人家樓上俯瞰傳統屋,
有人拿出手機要拍照,
隔幾條巷子的鄰居,
又開始大聲斥責。
所以來到蘭嶼,
做生意以外的居民,
其實都很排斥觀光客。
蘭嶼目前的生活環境,
越來越方便,
和台灣本島的差異也變小,
尤其是東清商圈,
燒烤店、啤酒屋增加,
聰嫂有點擔心,
會變成多了拼板舟的墾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