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天災對策室

2022/05/1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以下是我吃了誠實豆沙包的發言,不喜勿入。微雷。
  這本書剛出版的那一陣子話題性很高,大家都說好看呢——
  抱著期待的心情讀到一半,我覺得可能是自己還沒看到精采的地方吧,然後繼續讀了下去,直到故事越接近結束,我就越是覺得奇怪;於是讀完之後,我猶豫了很久,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把心得整理出來。
  因為我覺得……
  欸……這個……好……看……
  好看嗎?
  看到大家狂推,我卻沒辦法理解箇中滋味,其實我是覺得蠻懊惱的;況且身為文手,本來多少是抱著想知道「大家喜歡的口味是怎麼樣的呢?」的好奇心在讀的。但是結果我無法理解。
  故事發生於平行時空下的台灣,提到在四、五十年前,台北受到一種名為「天災」的力量摧殘,後來經由重建,分成了「空橋都市」與「陸地都市」兩大類型。這邊的天災指的跟一般我們所說的暴雨、洪水、颱風等等的完全不同,而是一種會造成一般人難以預期的後果的現象,例如周遭景物瞬間瓦解、出現類靈異事件、人類憑空消失……自從四、五十年前首次發生之後,就一直在空橋都市的範圍內頻繁出現。
  為了處理這些天災,軍方成立了一個名為「災區警察」的單位,而在他們調查某個案件時,意外將主角鐘灰的爸爸捲入,使鐘灰在解救爸爸沈磷蛾的同時,陰錯陽差也成為了災區警察,並且調查爸爸被捲入的事件的真相。
  好了,我要開始吐槽了。
  首先,上面所說的天災,設定上起因是某種被稱為「克氏能量」的崩潰所造成,但引發的現象類型太過廣泛、難以捉摸;這種感覺在我理解上有點像是《哈利波特》裡面,即使是鄧不利多那樣厲害的角色,可能都不知道某些咒語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那樣無可預測。我本來就很不喜歡類似這樣毫無章法的世界設定,因此成為了我個人很不吃的一個關鍵。就算故事裡面聲稱災區警察已經能夠掌握天災發生的時間點與規模,只要民眾及時疏散就不會鬧出人命了,可是依然會有誤差;事實上在故事一開始,主角剛買沒多久的房子就因此這麼沒了——
  ……好喔,我實在沒辦法想像有誰會想要在會發生天災的空橋都市置產?台灣除了房價較高的台北陸地都市,難道是真的都沒其他地方好去了嗎?非要犯這種人身財產都有可能會在瞬間失去的風險住在台北?甚至是我也沒能想像究竟有哪個陸地都市的居民會願意在假日的時候到空橋都市去玩——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概念呢。
  另一方面,還有一處我覺得太過誇張的地方——裡頭提到在四、五十年前造成大災變的能量,相當於六千顆原子彈。嗯……嗯……依據廣島原子彈的損害程度來推斷,六千顆原子彈要說把整個台北都轟掉也不奇怪,能夠留下陸地都市,簡直堪稱奇蹟了吧。
  或許是因為天災的範疇超出人類所能理解,所以故事裡面政府統一以「天災」概稱,並且將上面所述的天災的起因隱瞞於大眾。因此雖然災區警察常活動於空橋都市,但是居民根本不懂他們到底在幹嘛,只知道他們擁有特別的權力,就連警察都不敢違抗他們。好的,這真是一個充滿專制與特權、以及愚民的時代啊。
  如前面所說,從天災第一次發生於台灣到故事的時間點,已經經歷了四、五十年的時間,且世界各地也都有相同的問題,並非台灣為單一個案,再加上某位主要角色黑子就有從學生時代便開始接觸相關研究的案例……普遍發生的天災的真相,真有辦法在民眾之間壓得下來嗎?我很懷疑故事裡是否真的是網路普及、資訊發達的二十一世紀……當然也有可能是發生了大災變之後的民情,跟此刻的我們也已經是平行時空了……
  只是我也無法理解這麼重大的世界觀,究竟有什麼理由要隱瞞大眾?災區警察與支援他們的HCRI其實有很多無法掌控的事件,既然如此,我以為才更應該要集結民間的有力人士去集思廣益才對。況且天災的能量有可能在事物之間轉移——包含人類——為了避免災情擴大,更應該在民眾間建立起相對應的知識。結果故事裡的政策卻是反其道而行,造成了沈磷蛾在缺乏天災相應知識的情況之下,該說的不說,拖過了整本書才把他早就應該說的事情給說出來。每次其他角色對他強逼軟問,最後都不得而終時,我都看得超級不耐煩。
  再來,因為故事設定在台灣,簡介裡提到災變以及信義區,因此我本來想像在趨近於我們的社會裡,信義區的某個角落會有某個運籌帷幄的集團在處理某些地下事件……等等,太帥了吧!太讓人興奮了吧!
  但是事與願違,結果跟我想像的真的非常不同;不只這個單位對天災現象的掌握度很低,一點也不帥(欸),反而比較狼狽(欸),差異最多的,大概就是這個台北已經不是我所認識的台北了吧。雖然出現了我們所熟知的地名,但是作者完全只是利用了這些地名所構成的地圖以及相對位置,與我們所在的現實是完全脫節的——例如,即使故事中提到大稻埕,它也已經是重建之後的「空橋都市」的樣貌了。那種感覺就好像《魯魯修》裡雖然會出現「不列顛」與「日本」,但這些詞彙都已經跟我們所認知的現實是兩回事了,僅僅是一個套用了既有名詞的地名或是國家。當然光只是看到名字,就以為會跟現實的模樣相去不遠,這點只能說是我個人的誤解所造成的了。不過說到空橋都市,故事裡雖然花費了許多篇幅在描述它的樣貌,但我還是覺得非常難以想像。
  話說回來,這篇故事畢竟還是發生在台灣社會,文化上的價值觀應該還是難以動搖的……吧……我想說的是,在我們台灣人裡,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孩子取作「鐘灰」這種名字吧!一般人不會,沈磷蛾基於自己長年所隱瞞的真相,更不可能把他的小孩取名成這樣。雖然明白這是作者為了某種暗示才會如此命名,但實在是本末倒置了。除此之外,我們也沒有人會把小孩取做「沈磷蛾」和「沈迷蝶」這種名字,就算說是平行時空,也……嗯……(語塞)
  接著有關角色的某些行為,則是常常讓我匪夷所思。最一開始是看到鐘灰明明討厭他爸,在沈磷蛾被抓走後,卻冒著風險一路追蹤到充滿危險的災區警察的據點——要是真的討厭,未免也太過積極了吧?雖然多少能夠理解她還是有著親情上的連結,但是看到這種言行表現完全相反的情況,還是覺得這部分的敘述是否太過兩極。而且當她獨自殺到災區警察的據點之後,看到打扮成一副像是自殺炸彈客的黑子抱著長槍緊急往樓梯衝出去,她竟然跟著追出去了……
  追出去了!她追出去了!
  What!?誰會在那種情況下追出去啊!?
  不光如此,基於同樣的原因,在故事中後段她為了她爸所冒的風險,也是讓我無法理解。不只鐘灰,我對沈磷蛾也是理解不能……他的行為太過矛盾,雖然知道其動機與隱瞞的事情都涉及事件的真相,可是到最後那種「身為藝術家所堅持的毛」,老實說我還是有點討厭,而且種種行為都只有考慮自己,即使明白背後原因,依然讓人覺得是個非常自私的人。但至少最後他與鐘灰的和解確實讓人感動,那一部分是少數會讓我覺得這本書好看的地方。話說回來,楊戟這個角色我也是不太懂——關於那種一定要親手解決天災的堅持、甚至強過於一切人倫道德,儘管在故事的最後真相大白了,但直到最後的 5% 才講出來,實在是太晚了,要知道這本書可是長達四十幾萬字啊……
  而之所以這本書會這麼厚,似乎是因為作者塞了太多不同角色的支線在裡頭,但這些支線不見得都跟主線有強相關;此外即使跟主線相關,其實也都有更精簡的表現方式,但是作者選擇了鉅細靡遺的寫法,造成故事長達將近六百頁,而且字很小、排版很滿——一開始還不習慣,總覺得看得很辛苦,也導致我後來在看《黑色皮箱》時,突然覺得裡頭的字怎麼大成這樣w
  不過我蠻喜歡黑子的故事的。除了她對鐘灰的信任以及態度上的轉變太過唐突,我覺得她是整部作品裡面最能讓人看見(合理)人性的角色;而且一路走來充滿波折,到後來看到她的堅強都讓人有點不捨了。而最後她出面與鐘灰對恃的那幕也很棒,可靠度和帥氣程度都爆表了。如果她是男的,可能今天和鐘灰曖昧的就是她了吧。
  大概就是以上,沒辦法理解大家所說的這本書有多麼好看,其實讓我蠻困擾的。這大概代表我的審美果然跟大眾的差異很大w
  至少知道了這點,大概也算是好事吧www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會員
127內容數
記錄我的閱讀書籍,也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