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納整理

含有「收納整理」共 15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整理,不只是把東西收一收,而是一場與自己對話的練習。當我們學會減少、留下剛剛好,生活不會空洞,反而更清爽、更自由。
想讓生活每天都更輕鬆,其實不需要大掃除,只要養成五個簡單的整理習慣:物品即用即歸位、每天五分鐘小整理、建立固定清理節奏、保持少即是多的心態、每天留一點空白。這些習慣不只讓環境整潔,更能帶來心靈的安定,幫助你打造真正舒適的簡單生活。
很多人覺得「丟掉就是浪費」,但其實丟掉不是浪費,而是生活的智慧。本文分享為什麼丟掉是對自己更好的選擇,包含空間的留白、心靈的整理,以及「少即是多」的生活哲學。勇敢放手,才能為真正重要的東西留位置,讓生活更自由。 我們為什麼會堆積這麼多東西? 原因往往是「以後可能用得到」、「花錢買
房間的狀態,就是財務的狀態。環境越亂,金錢越留不住。本文帶你解析「房間亂=漏財」的原因,揭開富人偏好簡單生活的真相,並提供五個具體整理步驟,幫助你從房間開始累積財富,邁向財務自由。
越買收納盒,家裡越亂?其實問題不在收納,而是「買太多」。本文整理10種千萬別再帶回家的東西,包含廚房小物、季節裝飾、一次性用品、贈品與情緒購物。從源頭減少,少買就是最好的收納,讓生活真正簡單清爽。
衣櫃裡,80%的衣物只是占空間!
Thumbnail
4/5衣櫥減法
在瓶頸時,我發現家裡東西還是很多,突然之間覺得——這收納整理會不會真的遙遙無期?那種「整理怎麼永遠都做不完」的感覺湧上來,不知道何時才會看到出口和光亮。但我也知道,什麼都不做才是最可怕的,尤其是在「一進一出」這件事上,雖然時常提醒自己,卻也常常會不小心忽略
習慣養成,不是靠意志力撐出來的,而是靠一套幫助自己啟動的方法與環境設計,但這需要一點一滴地摸索,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我發現我需要的不是責備自己做不到,而是設計一個我可以做到的情境。 只是我需要一點起點,需要一種方法。
朋友梓竹的房間雜亂不堪,反映出她生活中缺乏秩序感。透過整理房間的過程,我們發現好的收納方法並非使用「收納神器」,而是建立符合自身生活習慣的擺放邏輯。文章從實際案例出發,探討空間整理與內在狀態的關聯,並分享收納技巧與心得,最終帶出「坦誠地面對自我、建立符合事實的生活樣態」的重要性。
Thumbnail
莫測小築-avatar-img
2025/05/27
「空間是內在的延伸」 凌亂的空間除了透露著空間的主人對自己的空間掌握不足,會不會有另一種可能,就是空間主人由衷的不在乎,所以也就沒有刻意去維持,也沒有刻意去破壞?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8
莫測小築 我想莫測提到對自己的空間掌握度不足,或許是梓竹焦慮的來源。我也覺得有另一種空間主人由衷的不在乎(笑)如此便不會有維持的焦慮或破壞的念頭了吧~想像起來倒也自在:)
收納習慣實驗的第 73 天,這週有兩個想法,讓我想記下來 第一,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才能讓腦袋安靜下來 我發現,當我「覺得」有空時,反而更容易拖延。 像是週末,明明時間比較多,卻一直想說「反正等一下也可以做」,結果就擱著沒動、越拖,內心越掛念,像有一塊東西一直壓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