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助攻,消滅難纏頭頸癌,醫師圖文解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免疫治療助攻 患者人生幸福翻篇

頭頸癌是原發於頭部、頸部惡性腫瘤的統稱,可分為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年僅30多歲的楊先生雖然沒有嚼檳榔,但抽菸、喝酒的習慣,卻已讓他在四年前被確診為口腔癌第三期。因發現時已為中晚期,進行手術治療已無法根除腫瘤,使用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的情況下,因本身帶有p53基因突變,卻在間隔不到一年的時間,再次復發。在諮詢醫師意見後,最後決定以手術治療,搭配標靶與免疫治療。至今停藥超過兩年,無復發跡象。目前患者已在準備結婚,可謂人生幸福翻篇!

抽菸、喝酒、嚼檳榔,讓頭頸癌風險大增

頭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6、死亡率第5的癌症。一般而言,頭頸癌好發年紀在五十五歲到六十歲之間,若本身如上述個案帶有p53基因突變,罹患癌症的機會則相較高出許多。「除了基因影響,常見造成頭頸癌的危險因子包含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及腫瘤內科連銘渝醫師進一步說明,「而部分頭頸癌則與病毒感染有關,例如鼻咽癌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口咽癌與人類乳突病毒HPV(Human Papillomavirus)感染有關。除了習慣上的改善,也需要注意病毒上的感染。」

raw-image

頭頸癌常見症狀,不只口腔潰瘍

頭頸癌的症狀與腫瘤的位置有關。出現長期不癒合的口腔潰瘍,可能是罹患口腔癌;若腫瘤長在咽喉,患者則可能出現喉嚨痛、喉嚨卡、聲音沙啞、吞嚥困難的情況。如果長在鼻咽,影響到鼻腔與旁邊的耳道,則可能出現鼻塞、流鼻血、耳鳴,或是聽力受損的情況。

raw-image

當癌細胞轉移到淋巴結時,可能在頸部摸到一些不明原因的腫塊。連銘渝醫師表示:「因為摸到頸部腫塊而到醫院檢查的患者不在少數。由於癌症初期的症狀通常不明顯,而抽菸、嚼檳榔的人常有口腔黏膜破損的狀況,容易忽略口腔潰瘍可能是罹患了頭頸癌。」連銘渝醫師建議: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以及吸菸者,可以每2年做1次免費口腔癌篩檢。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免疫治療助攻中晚期治療困境,提升頭頸癌治療成效

目前的頭頸癌的抗癌藥物依據期別可分為早期與中晚期治療。早期治療包含手術治療、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等。在手術治療上,除了外觀考量,也會影響到講話、吞嚥功能,因此多半患者選擇化療與放射治療,雖有機會根治癌症,然而也可能波及其他細胞與器官,引發治療時的副作用,也常有復發的可能性。

連銘渝醫師進一步說明,頭頸癌中晚期包含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標靶治療對其他器官影響雖然較小仍有副作用,如皮膚紅疹、口腔或腸道黏膜潰瘍等。而免疫治療,則是利用患者自己的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同時恢復患者免疫細胞的功能,在副作用較小的情況下,除了能夠提升癌症存活率,更能加成其他治療方式,提升生活品質。」

raw-image

免疫治療優勢多,但為發揮其成效,仍需要針對適合的族群去使用。腫瘤四周的免疫細胞多,進行免疫治療的效果較好。連銘渝醫師進一步表示:「患者可進行腫瘤細胞表現量檢測,若表現量較高,在中後期治療,如二線治療時,可與專家醫師討論使用免疫療法,通常有不錯的療效」。

貼心小提醒

抽菸、喝酒、嚼檳榔是非常關鍵的致癌因子,連銘渝醫師強調,戒除致病習慣為上策,且最好定期接受癌症篩檢。隨著醫療技術進展,頭頸癌中後期的治療成效已經提升許多,免疫治療除了能夠降低治療發生的副作用,更能同時提升患者治療期間的免疫力。連銘渝醫師也提醒,若出現難癒合之口腔潰瘍、喉嚨卡、喉嚨痛、吞嚥困難、鼻塞等症狀,或摸到頸部腫塊,建議民眾積極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避免病情復發,賠了夫人又折兵!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免疫治療助攻,消滅難纏頭頸癌,醫師圖文解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8會員
739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請蔡俊明教授說明。
Thumbnail
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請蔡俊明教授說明。
Thumbnail
「狀況還好嗎?」醫師問。 「傷口都很好,我已經回去上班了呢。」因為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發現左肺有顆早期肺腫瘤,上週剛接受單孔胸腔鏡手術的 40 多歲李先生,週三手術、週五出院,恢復相當順利,很快便回到工作崗位。 檢視過傷口後,醫師說:「接下來可以準備做術後輔助治療囉。」
Thumbnail
「狀況還好嗎?」醫師問。 「傷口都很好,我已經回去上班了呢。」因為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發現左肺有顆早期肺腫瘤,上週剛接受單孔胸腔鏡手術的 40 多歲李先生,週三手術、週五出院,恢復相當順利,很快便回到工作崗位。 檢視過傷口後,醫師說:「接下來可以準備做術後輔助治療囉。」
Thumbnail
【肺癌基因預防】 最近咳嗽者增加很多, 咳肺咳久,容易變成空洞化、纖維化 要小心用中藥保養,才免影響心肺功能長期性失常,甚至變成腫瘤。 我們家族長輩包括父母,有三位是肺癌去世,一開始也是咳痰不順。 所以銓師積極研發肺癌新保健法 運用〔公腫〕,提早保健布局。 * 【動念招邪風】 上週銓也因某理事動念,
Thumbnail
【肺癌基因預防】 最近咳嗽者增加很多, 咳肺咳久,容易變成空洞化、纖維化 要小心用中藥保養,才免影響心肺功能長期性失常,甚至變成腫瘤。 我們家族長輩包括父母,有三位是肺癌去世,一開始也是咳痰不順。 所以銓師積極研發肺癌新保健法 運用〔公腫〕,提早保健布局。 * 【動念招邪風】 上週銓也因某理事動念,
Thumbnail
不抽菸也會得肺癌!雙標靶接力突破治療瓶頸,請胸腔專科醫師講解說明。
Thumbnail
不抽菸也會得肺癌!雙標靶接力突破治療瓶頸,請胸腔專科醫師講解說明。
Thumbnail
肺癌在呼吸道最常見的症狀是咳嗽,因為腫瘤可能會對呼吸道造成刺激,部分患者會因腫瘤的分泌物而產生痰。若腫瘤已壓迫到呼吸道,可能影響肺功能,造成患者會喘,也可能引發感染,而有發燒、胸痛等症狀。當腫瘤壓迫到神經,部分患者會有聲音沙啞的現象。腫瘤比較嚴重時還可能有胸痛、咳血的症狀。
Thumbnail
肺癌在呼吸道最常見的症狀是咳嗽,因為腫瘤可能會對呼吸道造成刺激,部分患者會因腫瘤的分泌物而產生痰。若腫瘤已壓迫到呼吸道,可能影響肺功能,造成患者會喘,也可能引發感染,而有發燒、胸痛等症狀。當腫瘤壓迫到神經,部分患者會有聲音沙啞的現象。腫瘤比較嚴重時還可能有胸痛、咳血的症狀。
Thumbnail
抽菸、喝酒、嚼檳榔,讓頭頸癌風險大增
Thumbnail
抽菸、喝酒、嚼檳榔,讓頭頸癌風險大增
Thumbnail
57歲的翁小姐在2年前確診為右扁桃腺癌,隨即於台大醫院做手術全切除,一個月後開始每周1次的化療與每周5次的放療,為期七周。手術後即開始中醫偕同治療,以降低化、放療副作用與癌症復發機率。化放療後半段出現了口舌乾燥、味覺減弱、右耳悶塞感、右側頭痛、迎風落淚、喉中炙臠、畏寒等症狀。
Thumbnail
57歲的翁小姐在2年前確診為右扁桃腺癌,隨即於台大醫院做手術全切除,一個月後開始每周1次的化療與每周5次的放療,為期七周。手術後即開始中醫偕同治療,以降低化、放療副作用與癌症復發機率。化放療後半段出現了口舌乾燥、味覺減弱、右耳悶塞感、右側頭痛、迎風落淚、喉中炙臠、畏寒等症狀。
Thumbnail
「病重藥輕」好比俗諺「草螟弄雞公」,劑量輕的藥物,好似在逗弄癌症而已,極有可能會被反噬。 癌症以中醫或西醫的方式治療,要同步進行或分別行之? 77歲的楊先生,黝黑消瘦的外形下沈默寡言,101年10月由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確診為右肺非小細胞肺癌,並持續追蹤腫瘤標記SCC與CEA。七個月內,SCC由5.3上
Thumbnail
「病重藥輕」好比俗諺「草螟弄雞公」,劑量輕的藥物,好似在逗弄癌症而已,極有可能會被反噬。 癌症以中醫或西醫的方式治療,要同步進行或分別行之? 77歲的楊先生,黝黑消瘦的外形下沈默寡言,101年10月由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確診為右肺非小細胞肺癌,並持續追蹤腫瘤標記SCC與CEA。七個月內,SCC由5.3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