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重藥輕」好比俗諺「草螟弄雞公」,劑量輕的藥物,好似在逗弄癌症而已,極有可能會被反噬。
癌症以中醫或西醫的方式治療,要同步進行或分別行之?
77歲的楊先生,黝黑消瘦的外形下沈默寡言,101年10月由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確診為右肺非小細胞肺癌,並持續追蹤腫瘤標記SCC與CEA。七個月內,SCC由5.3上升到28.7,CEA由10.40上升到53.86。患者自覺雖然年紀有一些,但並無其他疾病纏身,除了睡前易咳、有黃痰外,對生活影響不大,所以無意願接受西醫治療,只有定期到醫院抽血追蹤腫瘤標記。
後經人介紹,於102年6月中旬來診所尋求中醫治療,開立的處方為:一、柴苓湯 黃芩 黃連 青蒿 知母 地骨皮 茯苓 澤瀉 葶藶子 防己 麻黃。 二、萬靈丹。 三、育生丸。 四、川七粉。
之後回診,持續加重劑量,並酌入山楂以開胃。最後一次就診為102/11/28,仍以柴苓湯為主方,開立21帖(註一)。
102/07/06血檢:WBC:13060,CEA:49.54,SCC:13.6(數值下降)。 08/16血檢:Glucose(AC):89,CEA:47.86,SCC:5.4(數值下降)。 08/30子女安排作全身健康檢查,發現大腸瘜肉,切片為良性,但仍有四顆須作微創手術切除。 11/07 血檢:Na:139,CEA:36.15,SCC:4.9(數值下降)。 12/23 於新竹榮總進行大腸瘜肉切除手術。 12/24 腹腔積液。 12/25 抽吸1000cc腹水。 12/26 仍積液,作引流。
103年開始應家人期待接受化療,於04/18去世。
【後記】
此病例在服用中藥的半年間,僅回醫院作追踪檢查,其本人無意願接受西醫治療,腫瘤標記穩定下降。單獨使用中藥來治療腫瘤時,藥物劑量的使用,須參酌病人的體能狀況,在不傷胃氣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重用,以免有「病重藥輕」之虞,好比俗諺說的:「草螟弄雞公」,劑量輕的藥物,好似在逗弄癌症而已,極有可能會被反噬。
另一方面,關於癌症要以中醫或西醫的方式治療,要同步進行或分別行之? 也是大家比較有疑慮的地方。好比手術階段,中藥可以續服嗎? 化/放療期間,中藥要不要停用? 就手術而言,禁食期間當然無法喝中藥,但在手術之後,只要可以開始喝水,就必須趕緊服用中藥。
化/放療在治療的當下,不只殺死了癌細胞,同一時間,正常細胞、皮膚、血管或鄰近的組織,也會因化/放療而折損及燙傷,中藥此時是負起清理戰場的功用,當然越快服用越好,此時因為中、西藥的著力點不同,並不會有互相衝突的疑慮。
該採取積極或保守的治療方針,主要還是以本人的意願為主,醫生只能提供治療選項、盡可能地說明處理程序、可能的副作用,以及對於生活品質的影響。是不是罹癌以後就一定要將體內的癌細胞消滅殆盡才能安心? 以我的立場而言,遇年長或多病體衰者,會以其生活品質為優先考量點。
「帶病延年」一詞出自清代醫家王孟英《王孟英醫案》,書中認為,一旦患了慢性病(痼疾),雖難以治癒,但只要能改善不舒服的症狀、緩解病情惡化,與疾病和平相處也是一種治療的方式。
一旦罹癌,絕大多數國人沒有看西醫都會心存不安,而近年來許多臨床案例,也逐一證實了中醫藥對於緩解化/放療後所產生的副作用,有很大的助益。因此,只要是對病人有好處,多一種治療選項也是好的。中醫藥介入之後,再經由微觀診斷,無論是血液或是影像檢查,都能夠客觀評估追踪成效,所以不論是中西醫一起協同治療,或者只找中醫治療,能夠採用客觀、量化的方式來評估療效,對病人就是一種負責的態度。
註一 : 此病例為102年跟診李政育醫師時所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