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創作|如何將碎片靈感,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我有個@#¥的點子,你看是不是特別棒!」這是淩晨1點,某位作者發來的激情短訊。

「我是不是特別笨,為什麽總是寫不好,嗚……」同樣在淩晨1點,某位作者朋友哭泣著撥通了我的電話。

……

在我任編輯的時候,會經常面臨以上的場景。

當某個點子、靈感、創意,這些忽然而至且碎片化的想法出現時,身為寫作者的我們很容易在短時間內陷入興奮迷狂的狀態,這時我們會嘗試留下它們,記在隨手抓來的紙片上,手機備忘錄中,或者恰好身邊有個可以傾訴的人,不吐不快。

raw-image

然而一週,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後,靈感還是靈感,並未被我們所用,最後徒留「靈感常有,而故事不常有的」唏噓悵然。

「如何將靈感轉變為故事」,這是在和眾多作者接觸過程中經常被提起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反過來問——

「為何我的靈感沒有轉變為故事」

1、空有靈感,不動手。

即便我們是「靈感小天後」,也架不住這麽「糟蹋」吧。有靈光閃現了,最好的行動是趕緊以此為基礎去創作。

別猶豫,別偷懶,別曬網,別說沒時間,別給自己找理由,別說我明天再寫。寫,馬上寫,不停寫才是轉變的基石。

2、太把靈感當回事了。

生怕靈感被別有用心的人剽竊走了,即便是在轉變為故事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仍然捂在自己口袋裏,不足為外人道也。不交流,不尋求幫助,久而久之,靈感捂出黴味了,不新鮮了,好故事也指望不上了。

3、對靈感的價值期望太高。

靈感在某些時候,很容易讓寫作者處於亢奮、自嗨、膨脹的懸浮狀態,受此影響,不自覺地給自己定下了「憑這一口就能吃個胖子」的錯誤目標。結果在創作的過程中問題頻出,又不去及時進行調整和止損,導致對靈感或自身產生懷疑,嚴重的,甚至放棄寫作。

4、如果我們把靈感當做種子,想要獲得好收成,得學會如何播種、施肥澆水、驅蟲防病,直至收割。

這個過程,需要各方面的積累沈澱,同樣也需要一定的方法論(創作思維)加持。

當我們不是那種只靠靈感、激情就能寫出好故事的天賦型寫作者時,掌握一定的方法論,並在寫作上形成屬於自己的「條件反射」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接下來,也將以這一點為切入口,來和大家聊聊——

「如何將靈感轉化為故事」

一、確定故事的基本結構,並嘗試把靈感放入合適的位置

在前三篇中,我曾對故事內核、人設、背景進行過簡單的探討。

將靈感轉化為故事的過程,實則就是寫作者「以靈感為切入口,將推動劇情發展的主要元素(內核、人設、背景等)進行排列組合,進行合理且最優化的劇情推演,完成基礎性的創作表達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實現。

raw-image

剛開始嘗試進行故事創作的寫作者,可將這個過程進行「最小化目標」處理——即,如何將靈感擴成一個短篇故事。

我們知道,一個完整的故事結構,最起碼會包含三個階段:「開始——發展——結尾」。

在一些寫作創意課中,可能會用「起——承——轉——合」來表述結構。當然還有人習慣用「開場——開端——展開——遞進——高潮——結尾」來完成結構的搭建。

raw-image

以上三種或者更多的結構,本質上都是線性思維的結果,看起來和電路連接的串聯方法也很像。

許多不知道把靈感轉化為故事的寫作者,只顧著為靈感而雀躍,為散亂的想法歡呼,卻忘了創作故事最基本的邏輯和思維方式。這是通向(大綱)寫作之路的第一步。

第二步,可嘗試把我們選定的結構部分再進行同樣的、更細碎的結構化(模塊化)。在最小模塊的結構單位中,完成一個最小劇情單位的設計。比如:

raw-image

以這種變大為小,變復雜為簡單的方式去「套路和安排」故事的劇情,常常適合新手朋友。這種方式的最大好處,在於讓寫作者明白自己正處於故事創作的哪個階段,可幫助我們迅速上手,最快化出成果——哪怕是由靈感轉化來的再普通不過的故事,最起碼它是完整的。

當然了,「文無定式」,有許多小說會呈現出多線頭,甚至更復雜的敘事結構。但若你有興趣將其一一拆解,你會發現,這種「開始——發展——結尾」的既簡單又穩定的小結構,往往也鑲嵌其中。

達成第二步的關鍵在於「練習,練習,再練習」。

二、從人物和困境切入,進行合理的劇情推演

首先來梳理兩個基本的認知。

1、絕大部分劇情的發展,都是由人物來推動的;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決定了劇情發展的方向及復雜程度;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故事的完成是建立在如何搭建人物關系上的。

2、不停地給故事中的人物製造困境,並嘗試解決困境,然後再次製造和解決新的困境,如此反復,且把這些困境合理分配到故事結構的各個版塊中,使其看起來自然貼切,直到故事完結。

以上有兩個關鍵詞:人物、困境

我們可以嘗試先從人物入手,盡量讓彼此都存在某種社會關系,或者精神情感上的關聯,且環環相扣,組成閉環。

然後以此為基礎,盡可能多的去勾勒出這些人物之間的共同目標或者矛盾沖突,從中找到對推動劇情發展有用的部分。這是一個從發散到收縮,到有用的思維過程。

而困境,一定不要是那種隨隨便便就能解決的問題,那不叫困境,那叫人物炮灰或者劇情炮灰。

困境的出現一定是伴隨著爽感出現,一定會對故事中的人物關系產生較大的影響,一定要能體現和折射人物的成長(變化),一定是對推動劇情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中,主人公的情緒困境是找到活下去的動力和信念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中,主人公的情緒困境是找到活下去的動力和信念

困境的存在,對於作者來說,它還具有完成劇情推演之外的文學表達、審美表達、精神表達的更深層次作用。

困境可以是某個人物製造,也可以由某些綜合因素導致,它是「一波三折」的直接體現。所謂「患難(困境)見真情」,通過困境,可見故事中人物之間的真情,見內核展示的真情,見文以載道的真情。

那麽如何設置困境呢?以下用兩個關鍵詞來舉例說明:

我們可以換個詞來琢磨困境——需求。大家都知道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目前已經從五階擴大到八階),從是否滿足需求的角度出發,去構建人物困境。

raw-image

還有一個詞——性格。從人物性格的不同和有可能引發的矛盾沖突去構建困境。

需要註意的是,無論是需求還是性格,雖然有其穩定性在,但並非完全固定,具有流動性和可塑性,是可變的,這種變化對於困境的構建和劇情的推演是非常有利的。

無論是需求,還是性格,最終還是表現在人物上,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交往上,歸根結底,困境的設置,一定是要在吃透人物的基礎上,自然且符合邏輯的生發。

類似的關鍵詞還有很多,比如我們在做人設時,也會去寫諸如某個人害怕的是什麽,他害怕什麽就讓對手給出害怕的東西,這樣害怕者就得直面自己的恐懼,困境不就來了嗎,互為對手的劇情不冒頭了嗎?

《小醜回魂》中,小醜可以幻化成人內心最恐懼的東西,迫使他們直面應對

《小醜回魂》中,小醜可以幻化成人內心最恐懼的東西,迫使他們直面應對

三、確定故事主線,為劇情的推演找到主心骨

劇情的推演,必須以主線為主,不能背離這個原則。主線即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內容和最終目標。

有小夥伴說,我知道我的故事的主線是什麽,但感覺太空太大了,不知如何下手。好的,仍然是最簡單最原始的方法,先讓思維發散然後再收縮。我們把主線進行擴充,然後再進行拆解。

有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將主線「任務化」,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合理的去攻略每一個任務,最終達成主線任務的完成。

當然,「無法從靈感完成故事的寫作」「不會寫故事大綱」的難點並不在於對主線的拆解,而在於,如何將故事元素合理的融合進這些模塊中。

比如主要人物應該在主線的哪個階段出場才合理?在起承轉合的某一個階段中,人物或者矛盾沖突應該處於一個怎樣的狀態?

如果擔心焦慮的是這個,那我能給的答案就只能是:多嘗試去進行排列組合,就像搭積木一樣找到你認為的最優搭配即可——哪怕這個最優搭配在別人看來仍然漏洞百出,但做與不做,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raw-image

無論是將靈感轉化為故事,還是把短篇擴成長篇,首選需要進行轉變和加強的是思維模式。

✔第一,不要只靠靈光一閃和激情去寫作。這些短暫的興奮點,是無法支撐起寫作這種修行的,那麼多寫作課工具書,說白了,底層邏輯就是思維模式的訓練。

✔第二,勤能補拙,古人誠不欺我。別給自己不寫那麼多理由。不寫就沒變化,不寫就不知道自己長處在哪,短處在哪。不寫就永遠會以廢柴的方式仰視別人的牛叉。

✔第三,一定要自我消化總結。在寫作的道路上或許有其他寫作者和編輯能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能給到很多中肯的意見,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消化總結。

寫作,有著非常私人化的特質,你之外就是外圍,你是全世界。外在的所有是需要完全轉化為內在的、自我的東西,才能有幫助。

當我們在學習如何寫好一個故事時,不妨多讀讀一些文學性較高的作品,不要只盯著「爆款」「流行」「現象級」。慢下來,別被裹挾,獨立思考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完——

這是大綱篇的最後一文,後續我還將分享更多的故事創作乾貨,喜歡的記得點個「追蹤」哦~每週與你不見不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oric故事研究所的沙龍
47會員
36內容數
走在創作的道路上,我們一直在探尋什麼是「好故事」?故事好在哪裡?應該怎麼寫好故事? 在這樣的思考下,「這樣寫出好故事」專題應運而生,我們將在這個專題中,與你探討故事創作的方方面面。
2022/07/06
你在決定故事中主要人物時,記得主角和主視點角色不必是同一個人。絕大多數把「主人公」視作主角的同義詞。但我們現在經常把一個反面人物作為主要角色或是主角,你最好記得兩者之間的差別。 但主人公不一定便是主角。 M.J.英格(美國科幻作家、學者)的傑作《阿斯蘭》是最好的例子。 一、主角 誰最受傷害? ——
Thumbnail
2022/07/06
你在決定故事中主要人物時,記得主角和主視點角色不必是同一個人。絕大多數把「主人公」視作主角的同義詞。但我們現在經常把一個反面人物作為主要角色或是主角,你最好記得兩者之間的差別。 但主人公不一定便是主角。 M.J.英格(美國科幻作家、學者)的傑作《阿斯蘭》是最好的例子。 一、主角 誰最受傷害? ——
Thumbnail
2022/07/01
在故事創作中,人物塑造常常是令寫作者抓狂的問題。 如何塑造一個生動的主人公形象?如何用人物性格推動事件發展?真是抓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難題。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塑造人物,我們特別製作了今天的闖關遊戲。你只需要放輕松地閱讀,每一個「關卡」都會有錦囊助你通關。
Thumbnail
2022/07/01
在故事創作中,人物塑造常常是令寫作者抓狂的問題。 如何塑造一個生動的主人公形象?如何用人物性格推動事件發展?真是抓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難題。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塑造人物,我們特別製作了今天的闖關遊戲。你只需要放輕松地閱讀,每一個「關卡」都會有錦囊助你通關。
Thumbnail
2022/06/29
新人作者創作科幻作品時,總會面臨一個問題:在故事中,究竟應當如何應用科學要素?用到什麽程度算是合適?會不會在高手面前貽笑大方? 今天,我將為大家解開這些疑惑。 其二,讀者需要我們預測嗎? 第三,故事要收束到人性上 ——
Thumbnail
2022/06/29
新人作者創作科幻作品時,總會面臨一個問題:在故事中,究竟應當如何應用科學要素?用到什麽程度算是合適?會不會在高手面前貽笑大方? 今天,我將為大家解開這些疑惑。 其二,讀者需要我們預測嗎? 第三,故事要收束到人性上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 蓄勢待發的創意種子。 回想一下,上一次你寫出一篇故事之前的靈感是從哪裡誕生的? 可能是你看了某一部精彩絕倫的電影、戲劇或是小說後開始的,可能是你洗澡到一半、或你散步走在路上時忽然冒出來的異想。 那是你的心靈發揮想像力的時刻,一開始可能只是個具有魅力的人物、一個突發奇想的情節,或是新穎的背景設定
Thumbnail
一. 蓄勢待發的創意種子。 回想一下,上一次你寫出一篇故事之前的靈感是從哪裡誕生的? 可能是你看了某一部精彩絕倫的電影、戲劇或是小說後開始的,可能是你洗澡到一半、或你散步走在路上時忽然冒出來的異想。 那是你的心靈發揮想像力的時刻,一開始可能只是個具有魅力的人物、一個突發奇想的情節,或是新穎的背景設定
Thumbnail
當我們不是那種只靠靈感、激情就能寫出好故事的天賦型寫作者時,掌握一定的方法論,並在寫作上形成屬於自己的「條件反射」,顯得尤其重要。
Thumbnail
當我們不是那種只靠靈感、激情就能寫出好故事的天賦型寫作者時,掌握一定的方法論,並在寫作上形成屬於自己的「條件反射」,顯得尤其重要。
Thumbnail
靈感來源 有人說 靈感 很重要沒有靈感 就不會寫作 在開始要做 內容創作,沒有靈感會是一開始讓自己停下來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才會有源源不絕的 靈感呢? 靈感是抽像的,而想法是可以寫出來的 靈感來源 1. 思考 2. 靜下心來 3. 聽無字輕快音樂 4. 閱讀新書 5. 吸收新知識 6. 有新的想法
Thumbnail
靈感來源 有人說 靈感 很重要沒有靈感 就不會寫作 在開始要做 內容創作,沒有靈感會是一開始讓自己停下來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才會有源源不絕的 靈感呢? 靈感是抽像的,而想法是可以寫出來的 靈感來源 1. 思考 2. 靜下心來 3. 聽無字輕快音樂 4. 閱讀新書 5. 吸收新知識 6. 有新的想法
Thumbnail
若是我們真的想要保住隨機靈感的時效,那我們就必須及時梳整基本骨架、添補血肉,初步規劃好它提供的故事願景;在這種時候,如果手頭上有筆記本或手機,就會是你最好的輔助工具;然而該怎麼記才能更有效且穩定地保住靈感呢? 其實一點也不難:先寫再說。
Thumbnail
若是我們真的想要保住隨機靈感的時效,那我們就必須及時梳整基本骨架、添補血肉,初步規劃好它提供的故事願景;在這種時候,如果手頭上有筆記本或手機,就會是你最好的輔助工具;然而該怎麼記才能更有效且穩定地保住靈感呢? 其實一點也不難:先寫再說。
Thumbnail
因此說什麼靈感會自己誕生、靈感會突然冒出來,那都是話唬爛。就跟以為自己坐在原地都不講話還一直四處亂看,就會有女孩子突然來跟自己告白一樣天真又可笑。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提出「等靈感自己來」是對文字、以及對自己最不負責任的話? 因為會說這種話的人,通常沒有花太多時間進行思考、培養靈感。 永遠不要空等靈感。
Thumbnail
因此說什麼靈感會自己誕生、靈感會突然冒出來,那都是話唬爛。就跟以為自己坐在原地都不講話還一直四處亂看,就會有女孩子突然來跟自己告白一樣天真又可笑。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提出「等靈感自己來」是對文字、以及對自己最不負責任的話? 因為會說這種話的人,通常沒有花太多時間進行思考、培養靈感。 永遠不要空等靈感。
Thumbnail
分享找靈感的經驗,公開群眾募資文案的部分初稿,靈感仍沒有刪修過的原貌。
Thumbnail
分享找靈感的經驗,公開群眾募資文案的部分初稿,靈感仍沒有刪修過的原貌。
Thumbnail
大多數想寫作的你,不是沒靈感,所以沒產出,沒有創作產出的原因,是卡在不知道怎麼把腦中的想法,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當你受到外在刺激,一本書、一部電影、工作心得等,因而產生想法時,第一時間腦中的想法會發散至各種方向,怎麼才能把腦中混亂的想法,轉換成一篇篇有重點的文章!
Thumbnail
大多數想寫作的你,不是沒靈感,所以沒產出,沒有創作產出的原因,是卡在不知道怎麼把腦中的想法,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當你受到外在刺激,一本書、一部電影、工作心得等,因而產生想法時,第一時間腦中的想法會發散至各種方向,怎麼才能把腦中混亂的想法,轉換成一篇篇有重點的文章!
Thumbnail
當靈感來臨時,你有沒有辦法,將它抓在手中?人的大腦每天都在接觸許多新事物,如果沒有找到把握靈感的方法,而執意將它存在腦中,那它有可能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忘記。生活俯拾是靈感,不要拘限自己的思想,保持好奇心及想像力,也是源源不絕的創作來源喔!
Thumbnail
當靈感來臨時,你有沒有辦法,將它抓在手中?人的大腦每天都在接觸許多新事物,如果沒有找到把握靈感的方法,而執意將它存在腦中,那它有可能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忘記。生活俯拾是靈感,不要拘限自己的思想,保持好奇心及想像力,也是源源不絕的創作來源喔!
Thumbnail
靈感藏在生活的小角落,靈感通常不是來自命運的大方向,而是生活中的小點子,所以,養成筆記的習慣,非常重要。 對小說家而言,「靈感筆記」是成功完成長篇小說的大支柱,尤其原創性小說。
Thumbnail
靈感藏在生活的小角落,靈感通常不是來自命運的大方向,而是生活中的小點子,所以,養成筆記的習慣,非常重要。 對小說家而言,「靈感筆記」是成功完成長篇小說的大支柱,尤其原創性小說。
Thumbnail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苦於「靈感該從哪裡來」,上網google搜尋後,會得到各式各樣的答案,有的還很類似,但自己照做了,靈感依然不來,然後就開始放置自己的作品,放到最後就棄坑了。
Thumbnail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苦於「靈感該從哪裡來」,上網google搜尋後,會得到各式各樣的答案,有的還很類似,但自己照做了,靈感依然不來,然後就開始放置自己的作品,放到最後就棄坑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