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創作|什麽?我搞錯了自己的小說主人公?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你在決定故事中主要人物時,記得主角和主視點角色不必是同一個人。絕大多數把「主人公」視作主角的同義詞。但我們現在經常把一個反面人物作為主要角色或是主角,你最好記得兩者之間的差別。

主人公,是指那個觀眾希望其獲得成功、願望成真的角色——這是個讓大家支持的角色,是一種道德判斷。我們不僅關心他身上發生的事,也希望他獲得勝利。

但主人公不一定便是主角。

有時最重要的、推動故事進展的角色,其選擇和掙紮構成了主題的角色,可能是個混賬之徒。而我們帶著懼意註視著他的行動,期望有人能阻止他。有時我們甚至同情他、可憐他,甚至崇拜他個性的某些方面——但我們就是不希望他達到他的目的。

M.J.英格(美國科幻作家、學者)的傑作《阿斯蘭》是最好的例子。

這是一個阿斯蘭征服了整個世界的故事。故事開篇,他的暴行和恐怖手段令人難忘,他是暴虐的獨裁者。我們希望他失敗,但也理解他,關心他,並為他著迷,有時甚至覺得敬畏。在故事末尾——我認為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文學作品最棒的結尾之一,我們解開了現代生活中一個重大謎團:為何人們愛戴和擁護歷史上那些臭名昭著的獨裁者,以及其他比其顯得更殘酷無情的人。阿斯蘭絕不是「主人公」或者「英雄」,但他卻絕對是全書的主角。

但在故事開篇,你可能並未註意這一點,因為故事是從一個地方高中校長的角度寫的。我們從他的眼中看到阿斯蘭的首次暴行,隨後他把阿斯蘭視為敵人。校長和阿斯蘭的關系對情節非常重要,我們對校長也抱了極大的同情心。但是,在故事的三分之一處,當主視角轉換到另一個人身上時,我們已經有所準備。校長是我們的眼睛和耳朵,有一段時間他是主人公,我們也盼望他取得勝利——但這部小說的中心絕不是他。

這並非公式,但如果你的主角是個反面人物,讓次要角色成為你的讀者同情的對象(也就是主人公)是個不錯的主意,他不一定站在舞臺的中心,但會是道德評判的準繩。

當然,如果你的故事裏沒有正面角色,那麽這條建議不適用。集合你的流浪漢、敲詐者、流氓、渾球和騙子們,開始幹吧。

一、主角

在選擇主角時,你需要考慮如下問題——

誰最受傷害?

在你創造的世界中,誰最苦大仇深?你可能會在最受傷的人物中找出主角,因為你的讀者會對一個苦難的角色抱以同情,也因為這樣的人物會尋求事物的改變。他更有可能行動。當然,讓一個飽受折磨然後死去的角色當主角可沒什麽建設性,除非你打算寫發生在他鬼魂身上的故事。但你應當描寫痛苦。關於心滿意足者的故事一般都味同嚼蠟。

誰擁有行動的權力與自由?

你也應當註意行動。沒本事的角色不大可能做出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來。你的主角應該比較活躍,有能力改變世界——即使需要通過奮鬥。

記住,你需要的是同時擁有權力與自由的角色。太多時候——特別是在中世紀背景的奇幻小說中——作者以為應該寫統治者們的故事。國王和王後,公爵與夫人。他們可能位高權重,但一般毫無自由可言。如果你了解人類社會中權力運作的方式,你會知道通常在遠離權力中心的地方,才會有最大的自由,做出出人意料的行動。

給你舉一個例子:電視連續劇和電影《星際迷航》。

raw-image

這個系列的始作俑者想讓領導者做主角,把故事集中在船長和這艘軍事飛船的長官們身上。不幸的是,任何對軍隊略知一二的人都會告訴你,這些將官們不會有什麽有趣的冒險。他們總是在艦橋上運籌帷幄、發號施令,讓下面的人執行有危險性的任務。

換句話說,指揮官們(還有國王)太高高在上。最吸引人的冒險故事只會發生在最前沿的人群中間:前線士兵、偵察員,還有為了調查任務而在星球表面被射殺的戰士們。

一艦之長或任何高級官員要離開崗位去做常規偵察,都是不可想象的。

真正的星際艦隊中一定配備了整隊訓練有素的探險家、外交人員和科學工作者,隨時預備受命去冒險。如果《星際迷航》中有這樣一支隊伍,其情節從本質上會更可信,在探險隊和艦長的矛盾之間,故事也更能展開。這會讓故事脈絡更為豐富,但卻未被采用。

《星際迷航》的情節卻是圍繞掌握最高權力的人們展開的,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自由最少,表現得就像個指揮官的指揮官會讓電影索然無味,於是編劇幹脆讓這些角色去探險,讓他們經常愉快地離開飛船上的職守,四處被綁架、失蹤、打鬥,或是做任何劇情要求的事情。隨便哪個艦長或是司令官若是像寇克船長這樣,定會被終生剝奪指揮權。但《星際迷航》系列卻只得如此。

看到這裏你也許會想,「我如果跟《星際迷航》一樣好運,我也能寫出最暢銷的書。」

但我要指出的是,《星際迷航》如果讓寇克船長表現得符合其身份,便不可能獲得成功。讓指揮官做《星際迷航》系列的主角大錯特錯,因此劇中立刻做出改正,絕不讓寇克船長的舉止像個船長。

raw-image

電視劇可以走野路子,讓船長像個探險隊長,科幻小說的讀者可不會忍受這種胡編亂造。如果你的主人公要表現得像個冒險王、工業間諜或是戰場大兵,你最好別讓他做艦隊司令、集團 CEO 或者將軍。

沒有經驗的作者總是犯這一錯誤,把沒有(或者不應該有)足夠空閑的人選作主角。如果小說描寫的是一場大戰,作者便以為主人公應該是司令官或者國王。但最好的選擇可能是由一個中士或普通士兵,一個做出自己的選擇,並將其付諸實施的人來作為主角,並講述故事。主角甚至可以是一個卷入歷史洪流、生活被徹底改變的平民。

當然,有時候主角必須是指揮官,但不要抱此成見。事實上,最好是一開始就假定你的故事並非關於國王或總統,艦長或將軍,CEO 或是醫院院長的。只有在情非得已時,才把故事轉到當權者那裏。這時你得非常確信你了解領導人物如何做決定,權力在生活中如何運作。

你的故事是關於誰的?一個有強烈願望要讓情況改變的人——而且是有權力與自由去嘗試做改變的人。

二、主人公

我們希望誰獲勝?

一般你會讓你的讀者同情你的主角,因為成功描寫反角對作者來說難度要大得多。但有時你也不能逃避現實,故意改變故事走向。如果所有重要的、有趣的選擇都由反角做出,特別是如果反角的作用決定故事的高潮,那麽也許他才是你故事的主角,無論你願意與否。

看看《星球大戰》電影的第三部《絕地歸來》。前兩部電影的焦點是盧克·天行者、莉亞公主和韓,但很清楚,整部電影是關於盧克·天行者的。電影大獲成功,滲入了美國的文化。

但一件很古怪的事發生了。很多孩子看來更崇拜那個恐怖的壞蛋——達斯·維達。

為什麽他們會對這個冷血殺人犯產生代入感呢?

我猜這是因為,無論好人們怎樣忙忙碌碌,他們只是跟在達斯·維達後面轉。達斯·維達才是一切的操縱者,他才有權力與自由去行動——而且,他也得到了人們的同情,因為他的身體早已毀壞,要靠一部呼吸機器得以生存。

達斯·維達也是最神秘的角色——他怎麽會變成現在這樣?他為什麽轉投到原力的黑暗面?他怎麽會變得如此強大?你在決定故事的主角時,一定要考慮這種神秘感和敬畏感。讀者會被陌生、強大、無法了解的事物吸引。

在第三部中,也許作者也未曾意識到,雖然盧克、莉亞公主和韓仍是主人公,但達斯·維達已經成為主角。盧克他們仍然經歷了冒險,也更了解彼此(莉亞和盧克姐弟相認),但所有這些都只是讓他們最後能面對達斯·維達的橋段,是達斯·維達的選擇造就了這一切,他是影片的中心,這個故事是關於他的,可是我們永遠不會期望他獲勝。

三、主視點角色

通常——也許我應該說絕大部分時候——你的主角也就是主視點角色。主視點角色是指我們借之觀察情節發展的人物。如果是第一人稱小說,那麽「我」就是主視點角色。如果是第三人稱小說,那麽主視點角色是我們最接近地觀察的角色,我們不但可以看到他所看的,還能知道他所想的。

下面是個例子,取自奧克塔維亞·E.巴特勒的小說《野種》138 頁:

「安彥舞說你現在有張美洲豹的臉。」艾薩克評論道。
多羅聳了聳肩。他知道安彥舞會說什麽,也知道她把他和各種動物相提並論時的含義。她曾經因為害怕或者憤怒說過這樣的話,但現在她會帶著冷酷的怒意。她幾乎是他的敵人。她會順從,會有禮貌,但她內心對多羅的憎恨從未在其他人身上見到過。

這裏的主視點人物是多羅,所以我們不僅看到他們說了什麽,還知道多羅想些什麽。引文描述了艾薩克和多羅的一段對話,但主要是關於一個不在場的角色安彥舞。顯然,她對主視點角色多羅非常重要。實際上,她是整篇小說的主人公,是我們同情、支持並希望獲得勝利的角色。而多羅則是類似阿斯蘭和達斯·維達一樣的角色,他的選擇決定故事的走向——而他的選擇經常是負面的、可怕的,因此我們希望正面角色們能勝過他。他是主角,一個反英雄角色,我們只是逐漸地認識到這一點的。

《野種》描述了主角多羅和主人公安彥舞之間的鬥爭。作者巴特勒在兩人間適當地切換主視點角色。有些章節是以安彥舞為視點,讓我們了解她對事物的理解、她的需要、她的理由;也有些是從多羅的視角,這樣我們也可以知道他眼中世界的樣子,對他的目的有些概念。小說也可以只從一人的視角展開,但我們要了解和同情另外一個人就會困難得多。

主視點角色對讀者總是很重要的,因為相對而言,讀者對他(她)了解最深。通常來說,這意味著你應當把主角作為主視點角色,就像你通常讓你的主人公做主角一樣。

但有時你卻不能這樣做。比如在解謎小說裏,當故事的焦點集中在誰是兇手時,一般都把主視點角色設為偵探的助手。

為什麽呢?

因為偵探一般在故事結束前很久就已經知道兇手是誰。如果他是主視點角色——如果我們是他肚子裏的蛔蟲的話——那謎底揭開得就太早了。所以尼洛·伍爾夫的故事要由阿爾奇·古德文(二者是美國著名偵探小說家列克斯·斯塔烏特筆下人物)來講,而福爾摩斯的故事要由華生來講。

raw-image

不過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讓偵探作為主視點角色,但不是主角。這是羅斯·麥克唐納(美國推理作家,代表作《地下人》。)和其他「硬漢派偵探小說」作家的手法。我們從偵探的眼中看到一切,但書中重點卻是和謀殺案相關的人們——那些生活遭遇變故、經受痛苦的人們。

偵探雖然經常在感情上牽扯進案子,但他並不需要從此改變一生。全書的懸念於是(至少部分地)從案件的真兇轉移到這些人將如何重建自己的生活。雖然我們會比較早地知道兇手的身份,但還是會急切地繼續閱讀,去了解整件事的結果。

即使主視點角色不是小說的主角,他也至少是個重要人物,因為讀者對他更為了解。因此需著力塑造此人物,小說結尾應當也交代他個人的結局,否則讀者會覺得受到了欺騙。

你應該選誰做主視點角色?如果不是主角或主人公,你的主視點角色也應該是能夠旁觀——通常也參與——小說中主要事件的人物。如果你的主視點角色總是在重大事件結束後才由旁人轉告一切,那你肯定是選錯了人。

以下是不選主角做主視點角色時需要註意的規則:

1、重大事件發生時主視點角色一定要在場。
2、他也應該積極參與情節的發展,而不是總是恰巧目睹。
3、結局雖然取決於主角的選擇,但主視點角色也應當有一份努力。

當然,跟所有的規則一樣,你也可以違反它們。你可以寫一個從未參與主要事件的主視點人物——如果你的小說主題便是寫他總是錯過大事,因此非常失敗。這會讓你的小說變成喜劇,希望那正是你的目的。讀者的註意力將集中在主視點人物的缺席,而非發生的事件本身。

違反規則並沒有問題,但你得確信你了解後果,並知道如何反而將其轉化為你小說的優勢。

(完)

——

本文內容節選自雨果獎、星雲獎雙獎作家,《安德的遊戲》作者奧森·斯科特·卡德所著《如何創作科幻小說與奇幻小說》(How to write science fiction&fantasy)。本人發佈時已受出版社許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oric故事研究所的沙龍
48會員
36內容數
走在創作的道路上,我們一直在探尋什麼是「好故事」?故事好在哪裡?應該怎麼寫好故事? 在這樣的思考下,「這樣寫出好故事」專題應運而生,我們將在這個專題中,與你探討故事創作的方方面面。
2022/07/01
在故事創作中,人物塑造常常是令寫作者抓狂的問題。 如何塑造一個生動的主人公形象?如何用人物性格推動事件發展?真是抓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難題。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塑造人物,我們特別製作了今天的闖關遊戲。你只需要放輕松地閱讀,每一個「關卡」都會有錦囊助你通關。
Thumbnail
2022/07/01
在故事創作中,人物塑造常常是令寫作者抓狂的問題。 如何塑造一個生動的主人公形象?如何用人物性格推動事件發展?真是抓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難題。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塑造人物,我們特別製作了今天的闖關遊戲。你只需要放輕松地閱讀,每一個「關卡」都會有錦囊助你通關。
Thumbnail
2022/06/29
新人作者創作科幻作品時,總會面臨一個問題:在故事中,究竟應當如何應用科學要素?用到什麽程度算是合適?會不會在高手面前貽笑大方? 今天,我將為大家解開這些疑惑。 其二,讀者需要我們預測嗎? 第三,故事要收束到人性上 ——
Thumbnail
2022/06/29
新人作者創作科幻作品時,總會面臨一個問題:在故事中,究竟應當如何應用科學要素?用到什麽程度算是合適?會不會在高手面前貽笑大方? 今天,我將為大家解開這些疑惑。 其二,讀者需要我們預測嗎? 第三,故事要收束到人性上 ——
Thumbnail
2022/06/22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行業故事,這個類型的小說。 行業劇,顧名思義是以一個特定行業為主要背景和故事發生地的電視劇,人物是相關從業人員,故事緊緊圍繞該行業。 有些行業劇卻會比較容易看進去。 為什麽會這樣呢? 如果行業內容看起來枯燥,有個思路,就是在人設上下功夫。 一、小白主角+大神向導 (完)
Thumbnail
2022/06/22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行業故事,這個類型的小說。 行業劇,顧名思義是以一個特定行業為主要背景和故事發生地的電視劇,人物是相關從業人員,故事緊緊圍繞該行業。 有些行業劇卻會比較容易看進去。 為什麽會這樣呢? 如果行業內容看起來枯燥,有個思路,就是在人設上下功夫。 一、小白主角+大神向導 (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看了幾部所謂的「仙俠小說」 我看完的感受請見下圖 天啊,怎麼跟我想像中差那麼多! 我以為我會看到仙氣滿滿、正氣爆鵬的主角主持正義、拯救蒼生 結果是殺人奪寶、打怪、盜墓,就這! 這是強盜犯吧,哪門子主角??? 主角應該要品德高尚、起碼要做好事吧,不求拯救蒼生,至少要窮則獨善其身吧 我相信好人有好報
Thumbnail
最近看了幾部所謂的「仙俠小說」 我看完的感受請見下圖 天啊,怎麼跟我想像中差那麼多! 我以為我會看到仙氣滿滿、正氣爆鵬的主角主持正義、拯救蒼生 結果是殺人奪寶、打怪、盜墓,就這! 這是強盜犯吧,哪門子主角??? 主角應該要品德高尚、起碼要做好事吧,不求拯救蒼生,至少要窮則獨善其身吧 我相信好人有好報
Thumbnail
ㄧ. 小說裡的「人」 「他/她」是虛無的,但在你內心裡卻真實存在著。 每當你翻開一本小說就會想到他/她,打開電腦裡的Word也是他/她。 那個「他/她」就是你故事裡的主角,在王國建立起來以前,就應該先登場的人物。創造角色是最簡單的事,然而一個能夠吸引人的主角卻是形形色色,可說是難以掌握的核心。你真的
Thumbnail
ㄧ. 小說裡的「人」 「他/她」是虛無的,但在你內心裡卻真實存在著。 每當你翻開一本小說就會想到他/她,打開電腦裡的Word也是他/她。 那個「他/她」就是你故事裡的主角,在王國建立起來以前,就應該先登場的人物。創造角色是最簡單的事,然而一個能夠吸引人的主角卻是形形色色,可說是難以掌握的核心。你真的
Thumbnail
世界很喜歡跟人們開玩笑。尤其是,每每你以為自己是保護別人的英雄時,事實就會提醒道:被保護的人其實是自己。這些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事,總令我十分困擾。因為,我討厭欠下人情。尤其是,曾經作為我情敵,而現在卻變成了我伴侶的他──義呆利同人。米英香。未來架空。阿爾視點。
Thumbnail
世界很喜歡跟人們開玩笑。尤其是,每每你以為自己是保護別人的英雄時,事實就會提醒道:被保護的人其實是自己。這些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事,總令我十分困擾。因為,我討厭欠下人情。尤其是,曾經作為我情敵,而現在卻變成了我伴侶的他──義呆利同人。米英香。未來架空。阿爾視點。
Thumbnail
你在決定故事中主要人物時,記得主角和主視點角色不必是同一個人。絕大多數把「主人公」視作主角的同義詞。但我們現在經常把一個反面人物作為主要角色或是主角,你最好記得兩者之間的差別。 但主人公不一定便是主角。 M.J.英格(美國科幻作家、學者)的傑作《阿斯蘭》是最好的例子。 一、主角 誰最受傷害? ——
Thumbnail
你在決定故事中主要人物時,記得主角和主視點角色不必是同一個人。絕大多數把「主人公」視作主角的同義詞。但我們現在經常把一個反面人物作為主要角色或是主角,你最好記得兩者之間的差別。 但主人公不一定便是主角。 M.J.英格(美國科幻作家、學者)的傑作《阿斯蘭》是最好的例子。 一、主角 誰最受傷害? ——
Thumbnail
在故事創作中,人物塑造常常是令寫作者抓狂的問題。 如何塑造一個生動的主人公形象?如何用人物性格推動事件發展?真是抓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難題。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塑造人物,我們特別製作了今天的闖關遊戲。你只需要放輕松地閱讀,每一個「關卡」都會有錦囊助你通關。
Thumbnail
在故事創作中,人物塑造常常是令寫作者抓狂的問題。 如何塑造一個生動的主人公形象?如何用人物性格推動事件發展?真是抓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難題。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塑造人物,我們特別製作了今天的闖關遊戲。你只需要放輕松地閱讀,每一個「關卡」都會有錦囊助你通關。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 確定主角後,才能釐清故事主線 2. 主角在三幕劇結構中的各個節點所展現的意涵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 確定主角後,才能釐清故事主線 2. 主角在三幕劇結構中的各個節點所展現的意涵
Thumbnail
莊子提出了思考的方法:「物無非彼,物無非是。」 萬物沒有一個不是「他方」,也沒有一個不是「己方」 你以為的正義,也許只是他人眼中的恐怖份子
Thumbnail
莊子提出了思考的方法:「物無非彼,物無非是。」 萬物沒有一個不是「他方」,也沒有一個不是「己方」 你以為的正義,也許只是他人眼中的恐怖份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