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我的出走日記 》EP 1~3 :一部寫給社畜的溫暖療癒之作

劇評|《我的出走日記 》EP 1~3 :一部寫給社畜的溫暖療癒之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美貞是所有內向者最好的代名詞。(圖片來源:JTBC官網)

美貞是所有內向者最好的代名詞。(圖片來源:JTBC官網)

我的出走日記,一部寫給社畜、內向性格、想改變現狀卻沒有勇氣的人的溫暖療癒之作。

台詞句句寫實,句句打進你的心坎裡,給你在現實不斷壓迫之下,仍有一絲喘息的出口。

這部劇特別的地方在於,用一個緩慢述說故事的方式,將你生活中的那些失落和壓抑作連結。劇情其實很簡單,住在離首爾通車要一個半小時的昌錫、吉貞、美貞三兄妹,與一位神祕外地人四個人在現實不斷打壓下,人生到達了極限,尋找解放的溫情故事。

在第一集到第二集中,劇情非常寫實卻壓抑的描述了那些:主管畫紅筆的碎屑聲、在公司中午「不得不」吃飯的尷尬、辦公室讓人窒息的人際關係......等不斷壓抑生活感受的瞬間。同好會重要嗎?為何所有人都想要將「內向的人」推回外向人的正軌裡?而美貞(金智媛飾)的那句:「所有的關係,都像在工作;清醒的瞬間,都在勞動。」更是打進了無數社畜心裡,產生了巨大卻靜默的漣漪。

出走日記中公司的內向三人組。(圖片來源:JTBC官網)

出走日記中公司的內向三人組。(圖片來源:JTBC官網)

人生活著數十年過去,好不容易熬過難受的學生生涯(雖然對於某些人來說是很「值得眷戀」的學生生涯),出了社會、擁有自己的空間和全然獨立的生活,卻發現,考驗卻迎面而來。日以繼日的9-10小時,卻因為做不完的事情被迫在惱人的辦公桌前一秒又一秒的過,時間就這麼被迫停滯。

有時候加班,並不是真的想加班(我相信所有加班的人都是)、或有多麼喜歡工作,而是希望減少自己因為犯錯反倒因此擔心受怕的時間。我希望在一整天被工作佔據之後,還有一些能全然留給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劇集邊往前推進的瞬間我也懂了,為什麼很多人出社會之後會有明顯的「二分法」:不是去那些明明不想去的場合一再拋頭露面,就是寧願安靜也不想逼自己必須交際應酬。

我想,這也是具先生出現了緣由。他象徵著每一個被壓迫不已的生命體中,那讓人無所畏懼,「愛」的象徵。這部劇中也用非常、非常獨特的方式闡述了愛,不像以往韓劇中熾熱又無怨無悔愛的靈魂,更多的是使對方不再孤獨,有一個屬於自己開心的時間和空間,得以闡述自己的心事的「崇拜」(這段真的很絕,留給大家細細去品味)。

「崇拜」究竟是......?(圖片來源:JTBC官網)

「崇拜」究竟是......?(圖片來源:JTBC官網)


此外,對於內向人心裡世界的探討也是獨樹一幟。

還記得,以前小學時有某堂課要像別人用三個形容詞形容自己的人格,我總愛用「活潑開朗」來形容自己。一直活到了大學末期、出社會、再測了火到不行的十六型人格之後,才驚覺:我是個不折不扣的內向型人格。但從以前到現在我卻逼迫自己要用外向者的姿態活者,為的是那些關注和厚愛。雖然這個社會或許某部分的架構真的對外向者比較有愛,但我相信內向者也在積極的尋找,屬於一絲可以喘息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會畏懼溝通,是因為害怕那些傷人的話語;有些時候我們敏感不已,是因為內心深處,早就在他人提醒我們以前,就有了無數的波瀾躁動。而這一切,我想能使自己重新擁有毫無畏懼的勇氣,莫過於:愛和自己建構的獨一無二價值觀。

在前兩集極度的壓抑過後,第三集就像是撥雲見日般,留給了我們能夠看見一些光明的希望。美貞和公司同事創立了出走同好會、大姐好像對於愛漸漸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至於二哥昌錫呢,這位行走又可愛、偶爾多話的思想家我想也是讓觀眾不會討厭他的緣故。具先生好像也漸漸變得更透明化,但不得不說真的是個非常有魅力的大叔。總之近期很推薦的劇就是《我的出走日記》,上班族想獲得一些喘息機會的都應該來看看,金句連發,樸實卻動人。而且,還是#INFJ人格看了會超有感的神劇喔。

可愛的「話撈」哥哥昌熙。(圖片來源:JTBC官網)

可愛的「話撈」哥哥昌熙。(圖片來源:JTBC官網)

最後放上幾句我很愛的對白,實在是喪到爆:

社畜一定懂:

「我累了,不知道從哪裡出了問題,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像在工作,清醒的瞬間都在勞動。什麼好事都沒有發生,也沒有人喜歡我」

話語的珍貴,言語之力量:

「人們好像真的都很擅於說話,只要過個某個點,就開始用話撒嬌,開始用話吸引人們的視線為樂,那就是坐上末班車了。 我的人生中,沒有一句話是有用的,所以我希望你不要越過那個點,因為走不了正道,所以走了小路的感覺。因為沿著小路走了太遠,已經沒有回頭的勇氣了。」

內向者的溝通方式:

「你記得我說過的話,有哪一句是有意義的嗎?一句都沒有。所以我希望你不要越過那個臨界點,那有種因為沒自信走對的路,而繞遠路的感覺;因為繞了太遠的路,現在已經沒有回頭的打算了。因為你不會想用話語迷惑人,我才會喜歡你,妳說過的每一句話都很珍貴。」

(這段配上畫面+運鏡簡直絕了)


社會上的群體生活對內向者真的很不友善:

「他們就不能放任內向的人,待在自己的小角落嗎」

敏感性格的人都會有的悲傷輪迴:

「我雖然不至於不幸,但也不快樂。」
avatar-img
夜半の故事備忘錄的沙龍
82會員
132內容數
透過一部劇或電影,豐富枯燥乏味的生活;再留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用文字帶你回味所有影視中的點滴美好。 每個月會定期更新 1~2 篇關於一部劇或電影的心得,希望能讓看到的每一個你,用感性的力量帶領你走更長遠的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是什麼樣子的家庭,會養出 13 歲的殺人犯? 「家」,註定先誕生、賦予,才是創造。懞懂的我們,大多沒有選擇的權利,出生宛如命中註定的博弈,大小傷痕可能會留下、可能不會;但放眼到社會上呢?留下的,除了別人的生活、別人的認同、別人的世界觀,還有什麼,會在一個 13 歲的孩子身上,留下不屬於他的惡意
母親的死、地下街三人組的死、里維班的死、艾爾文的死、部下的死、肯尼的死、漢吉的死,看似冷靜直視死亡的背後,里維每一次都在心底無止盡拉扯。他的力量,使他成為自己的奴隸,身為調查兵團最後一位生存下來的人,等著他的結局,究竟是什麼?
《外傷重症中心》感動之處,來自於那些不言而喻。戲中,肛門問白教授為什麼選擇自己,白教授並沒有用長篇大論或引人遐想的方式讓肛門尋找答案,只是說,你很會奔跑,那是多麼純粹的本質。兩人之間不存在讓人厭煩的說教,取而代之的,是一連串真材實料的演練。
是什麼樣子的家庭,會養出 13 歲的殺人犯? 「家」,註定先誕生、賦予,才是創造。懞懂的我們,大多沒有選擇的權利,出生宛如命中註定的博弈,大小傷痕可能會留下、可能不會;但放眼到社會上呢?留下的,除了別人的生活、別人的認同、別人的世界觀,還有什麼,會在一個 13 歲的孩子身上,留下不屬於他的惡意
母親的死、地下街三人組的死、里維班的死、艾爾文的死、部下的死、肯尼的死、漢吉的死,看似冷靜直視死亡的背後,里維每一次都在心底無止盡拉扯。他的力量,使他成為自己的奴隸,身為調查兵團最後一位生存下來的人,等著他的結局,究竟是什麼?
《外傷重症中心》感動之處,來自於那些不言而喻。戲中,肛門問白教授為什麼選擇自己,白教授並沒有用長篇大論或引人遐想的方式讓肛門尋找答案,只是說,你很會奔跑,那是多麼純粹的本質。兩人之間不存在讓人厭煩的說教,取而代之的,是一連串真材實料的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