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自己去發覺的認知,而不是一段文字

給孩子自己去發覺的認知,而不是一段文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由,是一種狀態,而不是一個答案。

和孩子一起書寫,最為難的不是「寫」做為工具或者技巧地被執現,而是找到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的文字,成為祈使,甘願的臣服於生命對自己的召喚。

「我要在我也同意的敘述裡」藉由書寫去擴張心裡的那份自由,在書寫裡自由,然後帶回到生活。


安靜

就是在反省錯誤的事

(寫自 睦潤《要有》)

#閱展書寫

#用文字認識你的心


給孩子自己去發覺的認知,而不是一段文字。

寫作課,到底怎麼寫?又到底寫出了什麼?我們每一堂課都在回答這個問題,也在每一次的回答中,一再顛覆我們以為就是如此的認知,沒有盡頭,不能成為形容,那是每一場書寫裡,企今仍沒有真正實現過的有始有終。

因為總有更好玩的。

從一片葉子,到一伐踏步,腿牽引身體行動,帶到了眼睛,看見肥滿的鴿子,以為能飛的是自己,沒有翅膀只是夢裡的瞻妄,但在現實醒來,我們徒有的,就是把所歷書寫下來。

上述,都可以告訴,但無法從我的眼睛,到孩子的眼睛。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他們的眼睛,有被他們必須著迷的東西,有入了心才有聲音、形體、氣味,甚至才產生了愛,得有感情心緒,去映照自己,內心一團模糊可有名有姓的存在與指稱。因而,我們從不告訴,我們談論,我們身體力行,我們用行動引動,帶孩子到現場,讓他們與自己的全知覺察,真實對壘,一隻鳥選擇從左邊劃過天際,和選擇從右邊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孩子的看見,每一個都是原創與唯一,而我們使之產生的方式,便是讓孩子自己親身在場。

在自己的生命現場,就是回答。

原本要帶孩子看的展,因清消之故,臨時閉展了。能有的選擇只有書畫與石雕展,孩子們選了後者,想著就看看石頭的獵奇,卻沒想到在其中撞出了孩子自己人生的哲理。

我們進行書寫的方式非常簡單,主題是閱,那就端看孩子選擇用哪一副感知去相遇。通常都不會是眼睛,而以為會是用心的,都是更為後來的回應。更多時候,孩子是用耳朵、皮膚、行走的關節,或者是靜默的站立,在一個作品前遊蕩,或者坐下來抬頭看,又或者與人攀談,在聆聽與表述自我的觀察與意見間,觀點形成了,認知的邏輯及其被選擇表達的方式,自然的水道渠成。那些我們覺得不可思議,富含哲理的見解,其實無論是作用在七八十歲,還是七八歲的孩子身上,本質都始自於,親身去與之相遇,讓生命在場,那原本就蘊含其身的內在智慧,被碰觸了而緣事生發。並不是什麼神奇的事,我們只是帶孩子去到每一件事物的面前,讓其相遇,而文字恰到好處的契中了核心,讓我們有了各種可以閱讀以及被閱讀的方式,而這些的原初,都不是來自於給孩子一段文字而已。

我們給的,是時間,能自由自在的時間。

自由自在,想幹嘛就幹嘛,不想做任何就什麼都不做,這是寫作課最勇敢也始終被堅持下的核心。我們不是因為知道或是相信孩子是不可能什麼都不做的,刻意反其道而行,而是我們真的就讓孩子想幹嘛就幹嘛,不想就什麼都不做也沒關係。但我們總是非常幸運的在每一場堅守讓孩子在寫作中自由探索,遇見想寫的再提筆的理念中,幾乎沒有孩子是被文字拒絕的。他們總有對應內心與之召喚的告訴,那份只屬於一個孩子的指定,被認定就是要由他來寫出的文字,一次都不會錯過並成功的獵下孩子的心與意願,心甘情願將之寫下,這不是寫作課做到的,是文字與寫下文字的孩子,對書寫真誠召喚的回答。

「不要懷疑別人,可能別人沒有錯。」

無從用告訴的,在孩子的心裡抄寫,那是他原生的哲思,是他的價值觀、他對世界的理解、他表達自己二元的態度,他與生就俱來,而不是教、不是誰去告訴,是他在一樽石像面前,十分鐘、二十分鐘、三十分鐘的凝視,一再由有人走過他的身邊再離開,但孩子沒有離開。當他再次邁開腳步的時候,他已不是原來的人,從這場安靜的對望裡,在身體裡的悟道被找見,形成了意念滑過心裡,出口的瞬間擁有文字具形,從此成為孩子記在心上,這是我這個人如是觀照世界的方式。

僅只是一個句子的,這堂寫作課不用已知的眼睛去告訴,而是讓孩子真實的去相遇與在場,文字就是這樣被虔誠與慎重以待,而願意現身存在,陪伴孩子永遠,長成他自己喜歡並同意的屬於。


小文青,把寫作帶進生命,讓孩子帶著書寫長大,長成自己同意也喜歡的人。

FB: https://www.facebook.com/%E5%B0%8F%E6%96%87%E9%9D%92-397148307075286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oet_kids/


2022。夏。自由書寫營隊

。不。想。用。寫。的寫作課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Z1-n3axWJZmiEL-HPz_pwvqXM9TtetRQLU2AoSX35BLRAJA/viewform?vc=0&c=0&w=1&flr=0

。無框書寫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aV5_XnTdXYpvUKeMZvskgpcHx3icYvELxQehAFb5kRqZ7RA/viewform?vc=0&c=0&w=1&flr=0


avatar-img
吳愛栗的沙龍
11會員
108內容數
想要有一個空間,放生活裡放不下的。 不是放不進去,而是放不下來。一直懸在心上,坐也不適站也不適,只好寫出來,像是把孩子生出來,看他歪圓皺扁,再決定要取什麼名字。 取名腎蕨,是紀念一次不被記得的生日,沒有被任何人想起,卻也不悲傷的,在得知花語是善良後,開心了一個下午,就當成人生禮物了。 以此命名我的書寫,當成第二份禮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愛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孩子寫夢,初始不過記述而已,但夢的纏繞,是在入境真實以後,潛意識才開始運作。似曾相識的,都有擦身而過的靠近,那些走向自己又遠離的人,以及話語,散落於心的,夢用出場的亂序,在身體的各個角落,安差進將來就會懂得的謎底。寫下的現在,我們只是猜謎的人。
自由書寫慣的孩子,不輕易進入書寫。他們雖然想寫,但更想看是什麼要他們寫,來到面前,彼此同意了,就同路一段,而不強求的,在任何不想再一起的時候停止。
長時間自由書寫練養於身,是對自己的洞察,而且極其敏銳。大量的意識流,與非線性直觀的表述主訴,能夠堅定的越過集體意識,所帶來龐大的共融壓力,和而不同,是孩子在書寫裡,用文字淘洗過的禮與溫柔。
寫作是為閱讀碰觸後的延伸,而不是轉述。從書裡讀見的,碰觸到閱讀者的生命經驗,想到了誰或是遺忘在記憶但被身體記得的所有事情,都透過閱讀這場召喚,發現自己擁有的痕跡。
女孩從平底鍋寫到了桌球,從習慣了吃食的早晨,到陌生於未境的身體,她沒有隱蔽還可以自持的部分,因為她不知道下一次能再寫作,酣暢淋漓的時候,還會不會再來,她還有沒有力氣,奢侈的在書寫裡,浪費那些百無聊賴卻重要至極的文字,而不會讓自己在錯過一個想寫的句子面前後悔。
寫一句,就是收穫一句,產值的本身是質而非量,一場書寫產出一句在此刻的人生裡,對自己五體投地,那是非常勇敢的事情。除了全心全意的進入寫的勇氣,更強大的是,和自己的同意站在一起,我也可以寫出交差了事了就行,但我不敷衍自己,我對我自己的虔誠與敬,就是我邁行於文字的朝聖之履。
孩子寫夢,初始不過記述而已,但夢的纏繞,是在入境真實以後,潛意識才開始運作。似曾相識的,都有擦身而過的靠近,那些走向自己又遠離的人,以及話語,散落於心的,夢用出場的亂序,在身體的各個角落,安差進將來就會懂得的謎底。寫下的現在,我們只是猜謎的人。
自由書寫慣的孩子,不輕易進入書寫。他們雖然想寫,但更想看是什麼要他們寫,來到面前,彼此同意了,就同路一段,而不強求的,在任何不想再一起的時候停止。
長時間自由書寫練養於身,是對自己的洞察,而且極其敏銳。大量的意識流,與非線性直觀的表述主訴,能夠堅定的越過集體意識,所帶來龐大的共融壓力,和而不同,是孩子在書寫裡,用文字淘洗過的禮與溫柔。
寫作是為閱讀碰觸後的延伸,而不是轉述。從書裡讀見的,碰觸到閱讀者的生命經驗,想到了誰或是遺忘在記憶但被身體記得的所有事情,都透過閱讀這場召喚,發現自己擁有的痕跡。
女孩從平底鍋寫到了桌球,從習慣了吃食的早晨,到陌生於未境的身體,她沒有隱蔽還可以自持的部分,因為她不知道下一次能再寫作,酣暢淋漓的時候,還會不會再來,她還有沒有力氣,奢侈的在書寫裡,浪費那些百無聊賴卻重要至極的文字,而不會讓自己在錯過一個想寫的句子面前後悔。
寫一句,就是收穫一句,產值的本身是質而非量,一場書寫產出一句在此刻的人生裡,對自己五體投地,那是非常勇敢的事情。除了全心全意的進入寫的勇氣,更強大的是,和自己的同意站在一起,我也可以寫出交差了事了就行,但我不敷衍自己,我對我自己的虔誠與敬,就是我邁行於文字的朝聖之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