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全球每年有70.3萬人死於自殺;而韓國自2018年後,自殺率連續2年高居世界第一,之所以自殺率如此高的原因,推想和它高壓的競爭環境、極端的貧富差距、僵固的社會階級意識⋯脫離不了關係,由電影戲劇如《天空之城》《寄生上流》《魷魚遊戲》,皆可以略窺一二,而前幾年的電影《與神同行》,陰間使者解怨脈更直接說《下輩子投胎要當財團富二代,因爲如果不是,在韓國更像在地獄》。至於台灣,雖然自殺率自2006年後逐年下降,但若與2019年相比,2020年兒童和青少年族群及75歲以上老年族群自殺人數卻不減反增,值得關注!
自殺,ㄧ直被視爲禁忌的話題,尤其在華人社會,非常忌諱談論死亡,何況是自殺。因此當看到韓劇《還有明天》竟然勇於與這個議題直球對決,冒著收視率可能因議題性質而受影響的風險拍攝,其充滿社會關懷的用心讓我頗為感動,也讓我好奇它會以什麼樣的角度演繹⋯
故事從路雲飾演的男主角路過漢江大橋碰巧遇到一名意圖自殺的人開始揭開序幕;而漢江大橋正是韓國著名的自殺地點,原本首爾市府在大橋的欄杆貼上防止自殺的暖心標語,沒想到卻造成反效果,自殺率反而成長6倍!主要因為有些標語語意不明,如:《你很會游泳嗎?》《試著做一次吧》,相信出發點是想以詼諧樂觀的語氣鼓勵人,但反而讓看的人解讀為《試著跳下去吧》,所以後來市府將標語全部撤下,同時加高橋樑欄杆到1.65公尺。語言文字的力量真是不容小覷,有時隻字片語就可以左右一條生命,字字珠磯成為字字誅機,誠如劇中金句:《ㄧ句話能夠救人也能殺人,如果你知道這句話的份量,就能夠理解我的意思,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擔那個份量》。
劇中陰間使者《跑馬燈》集團會長為了想降低自殺率,新成立《危機管理小組》部門,負責拯救意圖自殺的人,但會長轄下其他部門成員並不認同,他們有人說:《自殺的人都覺得自己很辛苦,但我每天也很辛苦啊》,也有人說:《人生的本質就是痛苦,在苦痛中掙扎前行就是活人的宿命》,這些說法乍聽義正言辭,實則很冷淡也很高傲啊!捫心自問,自己的心念是否瞬息萬變,從不覺得旁人能真正理解自己所思所想?那麼我們又如何能用自己的思惟邏輯去評判他人呢?何況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很忙碌,天天生活在ㄧ起的家人也不一定能完全了解對方經歷或承受了什麼啊…能真正的感同身受並不容易,因此,若能靜靜陪伴、傾聽、不批評,或許就已是最暖心的溫柔。
其實,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昰人? 能好好活著,誰不想呢?自殺者真正想結束的並不是《生命》,而是《痛苦》! 而對於痛苦,每個人經歷到的和感受到的都不同,如同劇中霸凌者覺得被霸凌者個性很軟弱,看不起她,但一旦角色互換,變成自己被霸凌,沒幾分鐘就受不了,不禁令人反思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強者?
這部劇有很多值得沈澱心情、細細品味的故事,其中ㄧ個故事特別觸動我的心:ㄧ名戰場退役老兵從戰場歸來後如同很多經歷戰事的人ㄧ樣患了創傷症侯群,無法正常生活,只能以撿拾回收為生,日子過得十分辛苦,原本相依為命的母親也過世了,他覺得自己的生命沒有任何意義,再加上年邁體衰,萌生了自殺ㄧ了百了的念頭,所幸《危機管理小組》適時出現,他們讓他再次看到自己曾經身為軍人保家衛國的榮耀,並讓他知道當初戰場斷腿的同袍原本萬念俱灰,因有他適時鼓勵的話語重拾面對人生的勇氣,後來兒孫滿堂,內心ㄧ直對他充滿感激。這位老兵最後在沒有任何後悔遺憾的心情下安然往生。或許有些人會懷疑日復一日的平凡生活,自己的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其實生命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有意義,ㄧ句話、ㄧ個微笑,都可能深深影響他人,甚至只是活著本身就已意義非凡;例如近年很流行的直播陪讀,直播主並沒有和觀眾互動,只是靜靜地在螢幕彼端讀書,簡單的存在著卻也有不可思議的療愈力量。
《還有明天》雖然探討嚴肅的生命議題,但主角們的高顏值,讓畫面有十足的美感!而路雲真誠討喜的演技,讓陰間使者不但沒有黑白無常的恐怖感,甚至還頗為親切可愛,他們拿著會顯示憂鬱指數的先進手機,可以判斷自殺危險程度,可惜現實中我們還沒有這樣的手機app,但人多半不是有了自殺念頭就立馬付諸執行,通常會歷經反復糾結掙扎的過程,如果我們都能成為摯愛親友的《危機管理小組》,效仿劇中陰間使者,以關懷取代批判,是不是就能減少很多撼事呢? 最後,分享我很喜歡的劇中金句: 《失敗就是要讓你再次嚐試》,明天,永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