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遠距離

疫情下的遠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平時的我不太會在公共場合(網路也算是公共場合)表態有關於感情方面的事情,一方面覺得這是我與對象的隱私;另一方面總覺得怪彆扭的。

與YJ在一起了兩年的時間,是我目前人生中最長的戀情,因此決定想要再來認真記錄一下當下的心情,或許在未來的日子,這裡,是成為提醒我們初衷的地方也說不定。

2020/2月,原本計畫著出國慶祝週年及生日的我們,很幸運的在疫情爆發時還沒購買機票,因此不需要為了退票的事情煩惱,當下的我們還在討論著還有什麼方式讓我們能見面,至少能在彼此身邊就好。

2020/3月,全球疫情越來越嚴重,我們雙方的國家也都禁止外國人入境,就此幻滅了我們能夠見面的想像。

YJ曾經在2018/5月,也就是我們剛在一起後的一個月,偷偷地買了機票到我辦公室下給我一個下班後一起吃晚餐的驚喜。對於一般的情侶來說,一起吃晚餐是很理所當然,但對我來說,卻是到目前為止都無法實現的日常。於是那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他拖著行李箱,背著我送他的背包以及迎接我的陽光笑容時,我的反應是驚嚇大於驚喜!就連到現在我都還能回想起當下的心情,是一個很不實際的感覺,真的很像在做夢一樣⋯⋯沒想過我也能有這樣子偶像劇般的經歷,更重要的是原本只在銀幕中的他竟然就在站在我面前!還來不及反應過來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他還在猜我會有怎麼樣的反應?是否會感動大哭?結果完全沒有,我一直對他說:「這真的很不真實、很不真實耶!」幸福到太不真實,後來自己在走那段路,偶爾還是會想他會不會突然出現。

那次他突然來找我,我也來不及事先請假,有幾天我正常上班,他就在家幫我整理我的衣櫥、自己去逛街晃晃,下班後來公司樓下等我,只為了想完成我一個很簡單的心願:「下班後一起吃晚餐。」(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感動想哭啊啊啊)

2020/4月,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確定無法在這個月相見的我們,我們減少了下班後及假日的聚會,隔著銀幕想給對方更多的陪伴。趁這段時間做一些平時沒有的規劃,也好好思考未來的方向。

YJ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這也是我很欣賞他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我們一開始交往,他就告訴我:「樂觀一點嘛!我們只是和一般人見面的交通工具不太一樣而已,他們是騎車開車高鐵火車,我們是飛機,就這樣的差別而已。」

網路上已經有很多關於遠距離如何維繫感情的分享文章,但在這裡,我想,不管距離近或遠,雙方都有心去經營一段關係,這是最重要的。我跟J的工作是天壤之別,但我們還是會和對方分享每天生活中的小細節(這點要非常感謝J,他真的是每天都有很多話題跟各種細節會自己主動分享的人,不需要我開口問你今天過得如何,會自己產出豐富的內容);懂得和異性的分寸及避嫌;還有最重要的:「說出真心話。」

我是從和J在一起後,才慢慢學習這件事情。以前的我在面對不開心的情緒時,只會用悶氣及不講話表達我的不悅,但這樣會只會讓對方更生氣,對事情也於事無補。於是我慢慢的學習講出內心不開心的原因及在意的地方是什麼。(請再給我一些時間,不講話的每分每秒我都是在思考要怎麼把心裡話說出來。)

表達是需要練習的,尤其是真心話的表達,真的要講出自己的內心情緒需要慢慢地練習,這也是我在這段感情中學習到最多的地方吧,謝謝J無止盡的包容我每一次的沈默。

不確定下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但希望在那天來臨之前,我們都能夠好好的把自己照顧好,並且,在未來能夠每天見面的日子裡,珍惜那得來不易的時光。

兩週年快樂。2020/4/18

avatar-img
業務人生教我的事 By Uma的沙龍
11會員
2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後來,我才能體會曖昧的美好。 是不是會說:「曖昧比較美。」的那種人,都是因為經歷過感情的酸甜苦辣,才會輕易的說出這句話。 要是五年前的我看到這篇文章,應該會想要打我自己。 我是一個不喜歡「曖昧」的人, 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就別靠近,就是這麼簡單。 我也是一個會直接表明心意的女生,
會寫這個話題,是因為最近正在讀的書「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其中一部分完全描述出我大學畢業時選擇工作的情景。有讀過OKR理論的人對於葛洛夫應該不陌生,這本書用QA的方式來分享在什麼情境下該如何做決策,推薦給想要在職場上坦率溝通、樂在工作的你。
在台北生活了將近五年。 我常常說我是一個「偽台北上班族」,一到週末就回家鄉陪家人。這五年在台北待過的週末應該兩隻手數得出來。 每次回家,遇到親朋好友,總是會「好意提醒」: 「台北有什麼好~房價物價這麼貴,算一算也沒有真的賺錢吧?」 「去台北上班也沒有不好啦,只是沒辦法陪家人,這樣值得嗎?」
徐是我大學時期的好閨蜜。 我們倆除了上課時間以外,都在打工兼職,或許這是我們兜在一起的原因。 我到新加坡實習的那一年,她陪我經歷了我適應新環境的一切,距離也並沒有將我們的情誼打散。 也就在這期間徐遇上了她的真命天子,我回台灣後,她即到北方的另一個國度找他。
選擇。 每個人從出生,除了原生家庭及國家無法選擇,剩下的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被家人情緒勒索是你的選擇,每天工作累得半死薪水又少也是你的選擇,男友對你沒有承諾兩人沒有未來也是你的選擇。 我選擇例外。 現在,今年,24歲的我,還擁有著不將就的人生, 願我帶著這份不將就的靈魂,繼續擁有最獨特的人生。
創業是什麼模樣,我還是個菜鳥。 在職場將近7年,遊說了幾百個客戶創業、幫想行銷策略、商業模式後,終於來到了自己動手做的這一天。 常常在想,如果我這麼會講,這麼會給建議,不曉得自己做了會如何? 因為真的很想解開這個謎,也是我決定創業的原因之一。
後來,我才能體會曖昧的美好。 是不是會說:「曖昧比較美。」的那種人,都是因為經歷過感情的酸甜苦辣,才會輕易的說出這句話。 要是五年前的我看到這篇文章,應該會想要打我自己。 我是一個不喜歡「曖昧」的人, 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就別靠近,就是這麼簡單。 我也是一個會直接表明心意的女生,
會寫這個話題,是因為最近正在讀的書「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其中一部分完全描述出我大學畢業時選擇工作的情景。有讀過OKR理論的人對於葛洛夫應該不陌生,這本書用QA的方式來分享在什麼情境下該如何做決策,推薦給想要在職場上坦率溝通、樂在工作的你。
在台北生活了將近五年。 我常常說我是一個「偽台北上班族」,一到週末就回家鄉陪家人。這五年在台北待過的週末應該兩隻手數得出來。 每次回家,遇到親朋好友,總是會「好意提醒」: 「台北有什麼好~房價物價這麼貴,算一算也沒有真的賺錢吧?」 「去台北上班也沒有不好啦,只是沒辦法陪家人,這樣值得嗎?」
徐是我大學時期的好閨蜜。 我們倆除了上課時間以外,都在打工兼職,或許這是我們兜在一起的原因。 我到新加坡實習的那一年,她陪我經歷了我適應新環境的一切,距離也並沒有將我們的情誼打散。 也就在這期間徐遇上了她的真命天子,我回台灣後,她即到北方的另一個國度找他。
選擇。 每個人從出生,除了原生家庭及國家無法選擇,剩下的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被家人情緒勒索是你的選擇,每天工作累得半死薪水又少也是你的選擇,男友對你沒有承諾兩人沒有未來也是你的選擇。 我選擇例外。 現在,今年,24歲的我,還擁有著不將就的人生, 願我帶著這份不將就的靈魂,繼續擁有最獨特的人生。
創業是什麼模樣,我還是個菜鳥。 在職場將近7年,遊說了幾百個客戶創業、幫想行銷策略、商業模式後,終於來到了自己動手做的這一天。 常常在想,如果我這麼會講,這麼會給建議,不曉得自己做了會如何? 因為真的很想解開這個謎,也是我決定創業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