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戲劇|古裝劇一定要按歷史演嗎?淺談考據的定位與價值所在

2022/07/24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不曉得喜歡古裝劇的觀眾在追劇之餘,會不會對劇中的歷史、服裝或是文化產生興趣呢?會不會心血來潮查詢劇中各角色的原型與故事?或是注意起各朝代的妝容與服裝風格?
身為一個熱愛古裝劇的觀眾,我就時常因為太愛一部劇而跑去補各種背景設定。像前幾年《延禧攻略》與《如懿傳》熱播時,我就將乾隆后妃子嗣的資料翻了好幾遍,讓我直到現在都還能流暢背出乾隆所有子嗣的長幼順序和生母(超無用的知識 XD)。
不過這類參考歷史編寫的戲劇,往往會遇到許多「考據」上的爭論。像《如懿傳》對富察皇后及繼后那拉氏的渲染就曾被不少學者批判有違史實;《延禧攻略》為了製造張力而刻意忽略皇三子永璋與和敬公主的設計,也在當時受到不少質疑。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持相反態度的觀眾。許多人反倒會認為「如果戲劇都照歷史演,那幹嘛不看紀錄片就好?」、「劇好看才更能吸引人去探究歷史不是嗎?」、「要追求真實的話,那女演員是不是都要裹小腳才算敬業?」……等,兩方爭論直至現今仍未罷休。
究竟「考據」對戲劇而言重不重要?該重視真實或揮灑創意?兩者之間的平衡又該如何拿捏?今天便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歷史的考據

如同前言提到的兩個案例,只要是非架空的古裝劇,十有八九都會碰到「偏離史實」相關的批判。特別是將背景設定在宮廷的宮鬥劇,更常因人物原型著名而躲不開口誅筆伐。
針對這部分我就也不賣關子了,我自己正是「完全照歷史演就不好看」的那派觀眾
先說,我是完全不排斥接觸歷史的人,除了前面提過會在追劇後找資料以外,東森的《現代啟示錄》、YouTube 頻道 Taiwan Bar達達山姆爾也是我平時就會觀賞的節目,所以我並不是覺得歷史枯燥而對其反感的那類人。相反地,我一直很樂於瞭解這些過去的人事物,推崇鑑古知今的道理。
可即使如此,我也不認為戲劇必須因而肩負起「歷史教育」的責任
戲劇之所以讓人著迷,就在於它那不著邊際的想像能刺激人們的好奇心、精心設計的體驗能帶來感官心靈的滿足。它是娛樂,不是教材;是為了滿足觀眾不甘於無趣的欲望而生,而不是要讓大家在短暫的閒暇時光還要動腦學習。
雖然劇本大多數是虛構的,不過也因為這樣,它才能依照受眾的偏好設計起承轉合、枝微末節,而不是像史書傳記一樣,洋洋灑灑都是繁瑣無趣的流水帳。
富察皇后生平紀載(維基百科|孝賢純皇后)
我能理解熟悉歷史的觀眾在看到有違認知的劇情時多少會產生違和感,像我自己也曾因較熟悉唐代歷史,而對《長歌行》中不符史觀的描寫感到彆扭,可這並不是用來證明這些戲劇毫無價值的理由
我的確不喜歡《長歌行》對李世民、杜如晦等人的曲解與弱化,不過這不影響我欣賞李樂嫣這位虛構公主的成長故事、也不影響我喜歡李杜二人對待子女的溫暖氛圍。
不同類型的戲劇本就會帶來不同的體驗、滿足不同喜好的客群。有些人就是喜歡充滿粉紅泡泡的甜寵劇,只要 CP 嗑得起來就沒有問題;也有些人極度重視劇情邏輯與縝密程度,反而不在乎演員的演技顏值。
因此面對這些編改過的古裝劇,重視真實的觀眾自然能對史觀上的謬誤侃侃而談,可若只因有違歷史而全然否定,未免也太過可惜。
雖然《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歷史上並非跳樓身亡,可當她身穿白衣、毫無牽掛地跳下高樓時,那渴求自由的身影還是能讓觀眾紅了眼眶;
雖然《步步驚心》中的八爺歷史上沒有那麼溫潤儒雅,可當他不畏雷霆為若曦奪一個自由時,那道背影仍會讓人跟著感嘆起:「原來他還是那個重情重義的八賢王」;
雖然《御賜小仵作》中的楚楚在歷史上不可能打破性別隔閡成為仵作,可當她倚靠努力獲得肯定、偵破案情時,她的故事仍能成為打破性別偏見的一段佳話。
遍數以上作品,沒有一個有按部就班照歷史脈絡操演,卻依然沒有阻礙它們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我並不是要否定歷史考據的重要性,像是《步步驚心》的九子奪嫡、《御賜小仵作》的甘露事變都是飽滿劇情層次的重要背景考據,只是考據並非是決定品質的核心,一味追求貼近史實而忽略劇情、限縮想像,最後產出一部部如教科書般乏味的作品,那才是戲劇界最大的悲歌。
《獨孤天下》對楊麗華身世的改編,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案例

▌文化的考據

文化方面的考據大概是這篇文中較少爭議的類型。可能中華文化許多禮俗都有延用至今,就算要查找資料,範圍也較容易抓,加上陸劇劇組都會習慣聘請禮儀導師,因此文化方面的討論普遍都滿正向的。
我認為文化考據會是讓觀眾更容易入戲的關鍵,特別是參照真實朝代編寫的戲劇,只要有將文化考據做足,即使劇情不合乎史實也會非常具有「時代感」。像是先前提到的《如懿傳》和《御賜小仵作》都是我認為文化考據做得不錯的案例。
《如懿傳》中封后場面的盛大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這段戲無論禮儀流程、服裝造型、場景道具、萬人場面都可說是近年陸劇中數一數二的完善,不過場景浩大、考據繁瑣並非是我嘉賞這段戲的根本原因。
這段戲好,是因為這場封后辦得越華貴尊榮,後期如懿的落魄就越令人唏噓
它的細細考究、盛大鋪排並非只為了創造噱頭,否則大可在前期就安排相同規模的冊封禮給富察皇后,這樣不只能快速吸引觀眾目光,還能稍稍挽救前期被詬病的服化。
在經過劇情考量後,恰如其分進行禮儀安排,其實遠比空有考據卻毫無脈絡的虛華有意義得多。
而《御賜小仵作》的考據則顯現在許多細節上。比如楚楚入長安時攜帶的「過所」是唐朝通關時必須出示的證明書;蕭恆密語信上的「蘇州碼」是古代商業廣泛使用的數字;「魚腥草」、「酸湯魚」及種植「蛇滅門」都是黔州特有的飲食及習俗。
這些貼合時空背景的文化考據都會使其更具時代感及真實感,不管是單單作為場佈道具、亦或是參與劇情作為線索,都能飽滿整部作品的層次。
以蘇州碼編寫的密語信
當然我知道這兩部作品還是有其考據不足的地方,比如《如懿傳》中絲毫沒有大家閨秀儀態的嬪妃、《御賜小仵作》中不盡符合朝代的服飾等,不過對我而言,劇情精彩程度還是比符實程度更重要,我寧可追一部考據不全但劇情飽滿的好劇,也不想看一部空有考據沒有劇情的作品。

▌造型的考據

最後要聊的就是造型上的考據,不瞞各位說,這也是當初啟發我書寫這篇文章的動機。
不曉得大家熟不熟悉中國古裝的儀制,因應統治者不同,中國每個朝代每個時期的衣著都不太相同,以女裝而言,秦漢時期的曲裾、隋唐時期的襦裙與披帛、明朝的襖裙、清朝滿人的旗裝與旗頭應該是大眾辨識度較高的幾項。
(不過旗裝屬於滿人服飾而非漢服,這裡暫時不討論。)
由左至右:曲裾、襦裙、襖裙(顏紫陌|漢服怎麼穿)
然而因為中國朝代眾多、歷時久遠,相關文化又有傳入日韓等國,如今漢服領域要研究起來真的非常非常複雜,普羅大眾若沒有一定理解,將漢服、和服、韓服搞混都是家常便飯,更別提區分每個朝代甚至不同時期的服裝了。
因此現在的古裝劇就出現了許多服裝誤植、張冠李戴的情況。
中國古裝劇誤植日本垂纓冠(微博|我叫劉金鳳)
上圖作品《我叫劉金鳳》前陣子就因為誤用日本服飾而在中國吵得沸沸揚揚,甚至遭到下架。然而這個例子還算是誤植比較明顯的,若細究來說,服裝的顏色、衣物的紋路也都是陸劇古裝常發生錯誤的地方,基本上幾乎沒幾部戲沒在服飾上出過差錯,這也使漢服愛好者們常會對古裝陸劇嗤之以鼻。
而近期,我就在漢服社群看到了一則中國廣電總局發布「古裝劇不得跟風外國樣式」的新聞。
這篇貼文的留言還滿有意思的,滿推薦大家看看(Facebook|漢服歸來)
我本身算是對漢服滿感興趣的民眾,喜歡看漢服相關的歷史故事、也有特別關注幾個漢服社群;針對古裝劇屢屢誤用日韓服飾於明唐劇的狀況,我也一直覺得不妥。可硬性規定「古裝劇美術要真實還原所涉歷史的風格樣貌」真的是好事嗎?
會讓我產生此種隱憂的,是這則 Facebook 貼文下的一則留言:
現在古裝劇(武裝、仙俠)服飾,風格沒認真考究,清一色都是濾鏡、美顏、小鮮肉娘炮、整容網紅臉,沒以前的武俠劇、古裝劇好看。
先不論文中「娘炮」這樣帶著性別歧視的用詞適不適當,就一個喜愛古裝劇的觀眾角度,我雖不否認近幾年陸劇品質大多堪憂,但這些問題真是歸咎於風格沒考究、濾鏡美顏娘炮網紅臉盛行嗎?以前的武俠劇、古裝劇會好看,真的是因為沒有這些問題嗎?
我前面提過,戲劇是一場「體驗」,好的體驗一定會包含優異的內容舒適的感受。內容取決於劇本,是穩固戲劇品質的核心;感受則取決於閱聽氛圍,是吸引觀眾的第一要素。
之所以網紅臉、中性化小鮮肉演古裝會讓人反感,其實歸根究底並非是美醜問題,而是他們身上顯著的「現代審美」會讓觀眾感覺到時代斷層而不舒適,就像在熱帶雨林看到北極熊出現一樣,可這並不代表原汁原味的「古代審美」就會讓觀眾感到舒適。
就拿唐朝為例,眾所周知盛唐女性以豐腴為美,然而現代古裝劇裡女演員只要一胖就會被群起圍攻;再者,唐朝習慣敷白面、塗鵝黃、畫黛眉、貼花鈿,這樣的妝容若原模原樣放在現代古裝劇裡,只怕會嚇跑一堆觀眾。
其實《長安十二時辰》的唐妝已經很好看了,卻還是不少觀眾不買單(微博|長安十二時辰官微)
因此在妝容美感這塊,我並不認為據實考據出來的效果會好到哪去,也許它可以在漢服愛好者間成為一段佳話,卻失了大多數觀眾的眼緣,以市場導向而言的確不是好事。
再回到方才那段留言,其實這位觀眾對武裝、仙俠劇沒有做好考據的論點,我也有些疑惑,特別是仙俠劇這個類別。
「仙俠劇」顧名思義就是講述「神仙」的故事(現在的仙俠劇基本都沒什麼「俠」感了,這裡就略過不提),本身就是以虛幻神秘、亦假亦真的設定作為特點。若硬加一個歷史朝代進來考據,那虛幻何在?神秘何在?
「不似凡俗的縹緲之間,存有一絲紅塵痕跡」這是仙俠劇的魅力之處,服飾自然也該保留這樣亦虛亦實的特色,特別是飄然的層次與淺色的衣衫,更是塑造縹緲情境的一大助力。若過度追求據實考據,那跟普通的歷史古裝劇又有何不同呢?
偷渡一張自己最愛的帝君(笑)
之所以特別拉這段留言出來討論,不只因為我質疑他的論點,更因為我在這位留言者身上看見了這領域常見的「懷舊廚」問題。
這是源於 ACG 領域的一個用詞,講的就是一味沉浸於過去的美好,無法接受新事物及新改變的人,甚至會以「◯◯◯才是經典,現在都是邪門歪道」的說法貶低一切新世代文化。
時代會變遷,技術、風格、美學也會不停更迭。古舊事物要被保存下來繼續流傳,勢必會有需要因應妥協的地方。
我能理解漢服愛好者們希望復甦文化的滿腔熱血,可像玄幻、仙俠劇或是網紅臉、中性美等新興事物,也的的確確在成為新的次文化。
試著放寬心胸、捨棄固守的一些原則體會看看,或許會發現這些作品並不全然那麼不堪。
p.s. 最後還是提醒大家,在這個自由平等的年代,請不要擅自貶低或嘲諷他人的性別氣質,玫瑰少年的故事希望大家都能銘記於心。
洋洋灑灑說了這麼多,那到底服化考據的力道該如何拿捏呢?以我的角度看,我會認為「未越線便不苛求」是最佳解答。
基於對文化的基本尊重,不誤用他國(族)服飾自然是古裝劇不可越過的底線(如誤用和服、韓服儀制於中華古裝劇上);再者,有參照真實歷史朝代改編的作品,服飾貼合當朝背景也是基本配備(如唐朝身穿襦裙、清朝身穿旗裝)。
但只要這兩項考據有做好,其他細節便不過度苛求(如盛唐背景誤用初唐服飾、紋樣顏色誤植等)。如果劇組有心還原歷史最真實的模樣、營造代入感,自然值得嘉許;即使沒有做到,有將基礎視覺印象塑造出來,也不至於讓多數觀眾出戲。
畢竟戲劇仍是商業產物,能盡可能用低成本求得高效益是不變的準則。在此前提之下,保有對文化的基本尊重、順應現代審美微調視覺,然後將考據細節的功夫用在充實劇本品質上,我想會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也是我認為目前器重流量勝於一切的陸劇市場最該調整的方向。
21會員
87內容數
喜歡分享感動的小小寫作者。喜好很多、話也有點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