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有很多二搭 CP 劇上線,剛好討論度比較高的幾部我最近都看了一輪 XD,想說也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今天我主要會討論《珠簾玉幕》、《永夜星河》和《國色芳華》中六位主演的演技表現,那在開始前還是強調一下,一個演員的演技好不好是很看個人感受的,或許我覺得差強人意的表現看在其他人眼中沒什麼問題,也可能我不在意的地方會是其他人最看重的點,總之大家看得開心就好了!也不需要太在意我的評價高低。
(微博|電視劇珠簾玉幕、永夜星河官微、電視劇國色芳華)
一搭《長歌行》李樂嫣×皓都
二搭《珠簾玉幕》端午×燕子京
最一開始就先從我曾經很看好的兩位演員來說說吧(笑)!若是追蹤比較久的讀者應該知道,我當年非常喜歡《長歌行》的皓嫣 CP,也因此對兩位演員抱有相當高的期待。
不過《珠簾玉幕》播出後,我必須說兩位主演的表現都低於我的預期,當然這部作品本身就有很多問題,但兩位演員的演技跟《長歌行》時期相比真的都變化滿大的,勢必得來好好聊聊。
先從趙露思聊起好了。說實話比起失望,我對她的感覺更多是「感慨」。露思最一開始吸引我的地方是她表演時很有靈氣,情緒渲染能力很好,所以不管搞笑或哭戲,她都可以演得很討喜很自然。
電視劇《我喜歡你》
電視劇《長歌行》
可是最近幾年,我發現她的靈氣好像消失了。
我自己是從《偷偷藏不住》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她演大學生桑稚問題不大,可是演高中生(包括後期幾場比較幼稚的戲)就有非常重的表演痕跡,少了過去的自然和親和力。
其實靈氣這個東西很難具體說明它是什麼,真要說的話,我覺得那是一種基於真誠而自然流露的吸引力,是一個人在不作偽、不矯飾的情況下,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天真。
通常大部分年輕演員演戲都會很有靈氣,像我之前在聊角色脈絡那篇介紹到的蘇曉彤跟鄧恩熙都是近年很典型的例子,雖然她們的演技也還沒到非常專業,但她們澄澈的眼神、靈動的表情和自然流露的可愛,就是有辦法快速吸引觀眾的目光。
靈氣消失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它說到底只是人身上的一種「氣質」而已,本就會隨著年紀增長慢慢消失,那為什麼我會說趙露思的靈氣消失了很令人感慨?
那是因為,我覺得她的靈氣消失得太快了。
正常來說,一個演員年輕時會更適合演偶像劇,因為偶像劇的角色設定通常也比較年輕,相近的年紀搭配演員身上的靈氣,詮釋起角色來會加更討喜,而且偶像劇的角色通常沒那麼複雜,對閱歷不充足的年輕演員來說,也是更容易駕馭的。
電視劇《杉杉來了》
而當演員年歲增長,少了靈氣多了閱歷後,他們就需要演一些更複雜、更現實的角色去和演員的氣質共鳴。
電視劇《幸福到萬家》
上面這兩張圖是趙麗穎早期和近期的表演。從截圖裡應該也能明顯感覺到,她演《杉杉來了》的時候很有靈氣,眼裡閃爍著天真的光彩;而在《幸福到萬家》中就明顯變得沉穩,眼中取而代之的是閱歷感與故事性。
反觀趙露思現在的處境就很尷尬,她現在演那些天真可愛的角色會有種藏不住的刻意感,包括剛剛說的《偷偷藏不住》還有《神隱》裡的阿音都是,不是說她演的不可愛,而是你能明顯感覺到她在刻意演得可愛。
討喜的可愛一定是基於演員的真誠,一旦演員是抱持著「我要演得很可愛」的想法去演戲,那這種可愛是會非常不自然的。
相較之下,《珠簾玉幕》的端午因為不是傳統傻白甜的女主角,趙露思演起來確實沒那麼違和。可是這種複雜的角色會更考驗演員對角色的深入理解,顯而易見這一直是趙露思的弱項。
就拿《珠簾玉幕》最一開始,八娘帶著端午逃跑的劇情來說好了。前半段趙露思的表演是合理的,在聽到老是苛待她的八娘說自己是她阿娘時,她反射性地不信任和警戒。
包括後來八娘伸手想碰她的臉,她也是下意識地閃避,能看出她對八娘的戒心。
可就在閃避八娘的觸碰後沒過幾秒,她就突然之間痛哭了出來,瞬間把劍拔弩張的畫風硬轉成母女訣別的場面(?)。
我自己是覺得,這時的端午應該要有三個情緒過渡點才比較合理。
在警戒之後,她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困惑,她會困惑八娘道出的真相究竟是真是假,會拼命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想搞清楚現在發生什麼情況;第二是矛盾,在知道八娘真是她阿娘後,端午一開始一定沒辦法接受,但又沒辦法真拋下八娘不管,所以可能會話中帶刺地把八娘拽上船;直到最後看見八娘拋下自己獨自擋住追兵,她的情緒才會真正迎來崩潰。
可是趙露思表演的時候,是直接從一開始的警戒跳到最後的崩潰,而且完全沒有情緒觸發點,就是八娘講話到一半,她的情緒就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這就顯得相當突兀。
老實說,我覺得趙露思的年齡(目前 26 歲)是可以繼續演偶像劇的,像趙麗穎演《花千骨》的時候 27 歲、楊紫演《親愛的熱愛的》的時候 26 歲、譚松韻演《以家人之名》的時候 29 歲。
照理來說,她不該這麼早就碰到氣質改變而需要轉型的問題,可能她現實中碰到了一些困境吧,現在就陷入了一個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尷尬處境。她的靈氣消失了,所以不太適合再演回那種古靈精怪的角色;同時,她的演技也還沒有進步到足以撐起角色的複雜度,沒辦法很好地表現出角色的故事感。
好接下來就是這篇文章裡我的砲火開得最猛烈的一位了,粉絲務必先撤離喔(笑)。
在《長歌行》時期我曾多次說過,劉宇寧是我很期待未來發展的一位演員。那是因為從他的直播裡我能感覺到他對演員一職抱有很認真謙遜的態度,比如他知道自己實力不夠,所以婉拒了演主角的機會;知道眼睛才是表演的精髓,所以不該用臉或嘴巴去演。再加上《長歌行》的皓都跟《安樂傳》的洛銘西他都沒有單單照著劇本演出喜怒哀樂,而會思考角色背後的故事邏輯,這些自我認知都給了我很多好感。
那他的問題出在哪?講難聽一點,就是說的好聽但沒做到。
基本上他當初說的話有一大半都可以拿來打臉他現在的表現,演戲的時候一直動嘴巴、眼神表現不到位,還一直接演戲分吃重的主角,直接把專業度不夠的問題暴露地一覽無遺。
為什麼演員通常需要從配角慢慢演到主角?那是因為演戲是非常吃經驗的一個工作。軟實力面來說,你必須擁有足夠的見識和閱歷,才能設身處地理解不同角色的不同境遇;硬實力面來說,你也必須擁有成熟的肢體控制能力,才能熟練地將你的理解傳傳達給螢幕前的觀眾。
而劉宇寧現在的狀況就是,他的表現力遠遠跟不上角色理解,就算他對角色情緒的理解正確,卻沒有辦法將理解準確傳達出來,所以只要一到需要控制表情的大場面,他的表演就會徹底失控,從《長歌行》的告白戲、《一念關山》的痛哭戲,到《珠簾玉幕》的崩潰戲都是如此。
明明這個橋段應該很令人悲傷,被他一演反倒覺得很可笑
配角的戲份雖然少,但少也有少的好處,他表情管理的問題早在《長歌行》就有了,那時之所以沒被群起圍攻,正是因為角色戲份少、問題還不明顯,觀眾衝著角色光環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主角就不一樣了,主角戲份非常多,同個問題觀眾可以忍你一次,但五次、六次甚至十幾次,絕對沒有哪個重視演技的觀眾還能接受得了。
而且這還只是他身上的一個問題,劉宇寧還有另一個致命的問題是他演戲時的習慣動作真的很多,多到非常影響我的觀劇體驗。
比如要調動情緒的時候,他都會習慣性地眼神閃爍;要表現角色的狠戾時,都會習慣性地嘴巴用力;講完話的時候,嘴巴都會習慣性地微微開著。
如果是看他作品不多的觀眾,應該不會注意到這些習慣,不過我從《長歌行》之後已經看了他起碼五六部戲,所以當我又在《珠簾玉幕》看到這些動作時真的特別煩躁 XD。因為這擺明了就是演員自己的習慣動作,而非角色該有的反應。
說實在的,演員多少都會有個人習慣,只要不要放得太明顯,也不至於帶來那麼大的反感,可是劉宇寧的習慣實在多到非常影響觀看,基本上你只要看過兩三部他的戲,就會馬上知道他什麼時候習慣做什麼動作,而且他也完全沒想要隱藏,肆無忌憚地把習慣帶到角色上,這對角色來說是很不尊重的。
作為一個曾經很看好他表現的觀眾,我真的不理解劉宇寧是碰上什麼契機才覺得自己有辦法駕馭一部作品的主角 XD。明明他的角色理解還 OK,不會有那種別人說話他站在那發呆,或該驚訝的情景演成憤怒、該高興的時候笑不出來這種狀況。
如果他直到現在還是按部就班地飾演配角,就算演技沒有什麼進步,口碑也不至於差成現在這個樣子。
只可惜他現在的狀況反了過來,硬實力還沒起來就開始演主角,把自己的硬傷暴露地乾乾淨淨,只能說滿可惜的吧!
一搭《月光變奏曲》初禮×晝川
二搭《永夜星河》凌妙妙×慕聲
我之前寫過兩篇關於《永夜星河》的文章,不過當時比較沒有深入聊到演技這部分,剛好也趁今天來補談一下。
那也先說一下,這組演員是我今天提到的二搭 CP 中唯一一個我沒看過一搭劇的搭檔(我知道《月光變奏曲》很好看,我也確實很想看,但目前串流平台上沒有啊 QQ),所以我主要還是會 focus 他們在《永夜星河》的表現上。
我覺得虞書欣一開始的發展跟趙露思有點類似,表演的時候靈氣很足、演起甜寵劇來很討喜。只是她們這幾年像走了兩個極值 XD,趙露思是靈氣消失演技卻沒跟上,所以一演跟她目前境遇反差大的角色就會暴露短版;而虞書欣剛好相反,她幾乎都在演舒適圈內的角色,可是每部劇幾乎一模一樣的表演方式看起來非常膩,都知道她會怎麼演了,沒什麼新鮮感。
跟趙露思相比,我認為虞書欣現在還是有靈氣的,像《永夜星河》前半段妙妙各種ㄎㄧㄤㄎㄧㄤ的場面要不是她來演,說不定不會那麼有喜感;還有像「謝謝你啊慕聲」跟把臉放在慕聲手上的兩幕經典場面,她也的確演得非常可愛。
只是虞書欣的問題是她演的角色真的太像了,連她自己都演到有點敷衍的感覺。
《永夜星河》前半段因為劇情還算有新意,所以這個問題並不明顯,很多地方笑著笑著也就過去了;可到了後期,劇情開始走比較正經的路線後,她的表演都像在過場式的輸出,該笑就笑,該哭就哭,沒什麼層次在,就連她原本得心應手的感情戲也演得差強人意,幾乎是靠丁禹兮在吊著兩人的 CP 感,感覺不太到妙妙對子期的感情。
就隨便拿個例子來說好了,竹林四俠要進問心之陣前,柳拂衣幫慕聲下了避陣符來幫他掩蓋身分,這是劇裡柳拂衣第一次透露自己知道慕聲的半妖身分。這對將身分視為心結的慕聲來說是非常敏感、等於被直擊痛處的劇情,因此這時的慕聲跟妙妙都應該要有一個突然從嘻嘻哈哈轉變為認真警戒的態度才對,就像丁禹兮演的那樣。
但虞書欣這場戲就只給了一個驚訝的表情,還是特別搞笑的那種,完全感覺不出她對這件事有多重視。
而且她聽見後的第一反應居然不是先看向慕聲,而是把目光往外瞥,這也削弱了妙妙對子期的情感
再說了,妙妙明明那麼清楚慕聲有多介意半妖的身份,這場戲裡她應該要把注意力全都放在慕聲身上才對,就像當初慕聲顯露妖身時,她會連忙衝上去抱他,或是低下身到他面前誠摯地鼓勵他,安撫他的自卑一樣。
然而虞書欣這場戲卻只是一直盯著前方不知所措,連一個眼神都沒有給到慕聲,這其實很不合理。
說實話,我並不認為虞書欣在《永夜星河》演得很爛,至少她沒有趙露思那麼刻意的表演痕跡,也沒有劉宇寧那種表情管理失敗的大問題,我第一次看的時候,頂多就是覺得《永夜星河》後期妙聲的 CP 感變得有點弱,不像前期那麼好看而已,若不是後來重播了 N 次,搞不好我也不會發現虞書欣過場式演戲的狀況。
但這也可能是因為她過去的作品我看得比較少(只有看過《蒼蘭訣》跟《雲之羽》),所以我串戲的地方不算太多,不過我能想像若是看過她更多作品的觀眾,串戲問題應該會非常地嚴重(笑)。
和虞書欣一樣,丁禹兮也是演這麼多戲到現在還是很有靈氣的演員,不過他的演技實力要比前面幾個人穩定得多,至少在偶像劇領域裡,他的演技絕對稱得上前段班。
我覺得丁禹兮的演技強在兩個地方,一是他可以很徹底地融入角色,像《永夜星河》的慕聲身上有著強烈的少年感,所以他走路時會甩甩衣服上的鍊子、會把馬尾盪得高高的、眼裡會藏著一絲天真和狡黠,整個人的氣質就跟《長樂曲》中性格沉穩的沈渡很不一樣。
電視劇《長樂曲》
二則是他的眼神表現很細膩,像《長樂曲》後面我基本都是衝著演員的表現去看 XD。就算劇本再爛,丁禹兮的表演也不會給你敷衍或空洞的感覺,可以感覺他是很認真在對待自己的每一場戲。
而且他對表情的控制也相當精準,我們可以很明確知道他在演什麼、想傳達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他的角色理解和表現力是互相契合的,不會有理解跟不上表現力的情況。
在《珠簾玉幕》跟《永夜星河》熱播的時候,我看到很多人拿丁禹兮的表現來嗆劉宇寧之前說「偶像劇不需要演技」的論點。
關於「偶像劇需不需要演技」這件事,其實我覺得正反兩方都有他的道理。偶像劇跟懸疑劇、醫療劇這些現實題材比起來,確實不需要深厚的演技,因為偶像劇的角色幻想色彩偏重,大部分角色身上沒有太多現實氣息,對演員一不要求貼近生活,二不要求閱歷,演起來的難度自然低了不少。
可即便如此,這也不代表偶像劇就完全不需要演技。
即便幻想色彩重,角色依然是角色,他仍有自己的故事,作為演員,你還是得把角色完整呈現出來,他的成長經歷如何?性格和價值觀如何?在故事裡的變化又如何?這些層次不是單靠劇本去寫的,更需要演員的演技將它一步一步堆出來。
就像《永夜星河》的慕聲雖然設定上是半妖,會捉妖、會使用術法,但你並不會覺得這個角色不真實;相反地,慕聲從小時候被人拋棄、冷眼,到後來因為妙妙而逐漸解開心結,最後能夠坦然接納自己半妖的身分,整條故事線要多紮實有多紮實。
總而言之,我認為丁禹兮的演技駕馭偶像劇是完全綽綽有餘的,甚至能幫忙彌補一些劇本上的缺陷,讓作品更具可看性。不過後來我有看了一些他演《黑白森林》的片段,感覺貼近現實的角色他還有點 hold 不太住,這可能也是他之後可以慢慢精進的地方。
一搭《親愛的熱愛的》佟年×韓商言
二搭《國色芳華》何惟芳×蔣長揚
想當初看到楊紫李現二搭的消息時我真的超!興!奮!當年我就超喜歡童顏 CP,而且兩位認識多年又演技穩定的好友再次合作,肯定會帶來非常不同的火花,所以《國色芳華》大概是我這一年來最期待的作品了 XD。
關於這部作品的簡評之前有發篇貼文聊過,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今天我就專門聊聊演技表現這塊。
楊紫的演技我一直覺得很不錯,畢竟童星出身又受過專業的訓練,硬實力當然不在話下。
不過她近年的作品偶爾會不太穩定,像《女心理師》跟《長相思》裡都有一些角色理解不太夠、表演流於表象的地方,這也是《國色芳華》開播前我比較擔憂的一點,不過看完後我必須說,她在這部的表現是真的非常好。
我自己最印象深刻的是牡丹差點被袁將軍設局的那段。最一開始牡丹看著被她下藥的幾名士兵時,神情姿態仍舊帶著一如往常的堅韌;
可一當見到蔣長揚,她的眼中瞬間就出現了光。
接著被他帶出去的一整路上,牡丹都一直不可置信地望著蔣長揚,眼神從沒有離開過他的身上;
然後隨著確認眼前的情景不是幻象之後,她隱忍的脆弱和委屈逐漸釋放了出來,淚水一點點浸滿了眼眶;
最後在淚水盛滿眼眶的瞬間,她露出了一抹像是看到曙光般的笑容。
這整段表演的完成度都非常高,就算你沒看過劇,單單看這一個場面也能大概知道這段故事在說什麼、牡丹經歷了什麼、見到蔣長揚又代表了什麼,這就代表楊紫的表現是相當可圈可點的。
而且不只這段,整部《國色芳華》裡我幾乎沒有看到她失手的地方(《錦繡芳華》還沒播出先不討論 XD),從玉露死後因極度憤怒而泛紅的眼眶、刻意在眾人面前演戲時的做作和反差、她對蔣長揚從不屑、害怕到視為知己的變化,基本上每段情緒眼神都相當到位。
跟趙露思一樣,我覺得現在的楊紫可能更適合演牡丹這種有層次有邏輯的角色,不太適合再演回傳統偶像劇裡扁平的女主角,不然就會有種過場式輸出的感覺,滿期待未來她能帶來更多現實複雜的角色。
跟楊紫相比,《親愛的熱愛的》時期我對李現的印象其實不太多,不過他在《國色芳華》裡的表現超驚艷我的!真的把蔣長揚賤萌又暗藏鋒芒的性格表現地超好。搞笑的時候活潑、欠揍的時候可愛、認真的時候神祕、狠戾的時候又令人不寒而慄。
像我起初看到牡丹誤會蔣長揚殺了徐祭酒的劇情時,雖然有先猜到蔣長揚應該是出現救人而非殺人的,但那幾場戲(包括後面恐嚇牡丹的時候)他真的把蔣長揚演的像個徹底的壞人一樣,害我都有點懷疑自己的猜測到底對不對(笑)。
還有就是他在《國色芳華》裡的微表情也比《親愛的熱愛的》時更加細膩,之前演韓商言的時候其實他會有點ㄍㄧㄥ,一直緊皺眉頭,放鬆不太下來的感覺;反觀蔣長揚的每個情緒動作就都很流暢、舒服,無論是弄臣與忠臣的反差、對牡丹從欣賞到喜歡的改變,他都過渡地滿自然的,沒有什麼畫風突變的突兀感。
真要說的話,李現身上我比較擔心的問題應該是大情緒場面,因為我很少看他詮釋張力大的痛哭戲或崩潰戲,所以不太清楚他演起來的效果如何,這或許也是之後《錦繡芳華》播出後可以觀察看看的地方。
楊紫李現這組二搭 CP 應該是今天提到的搭檔中,最沒給我串戲感的一組。一來是他們一二搭的角色相差夠大,從造型到性格基本上沒一處相同;二來他們也的確把各自的角色演得很好,牡丹滿多大情緒場面楊紫都 hold 得不錯,蔣長揚豐富的色彩李現也把力度拿捏地很好,加上兩位演員認識多年的默契又很貼合芳名遠揚靈魂伴侶的設定,沒意外是這幾部劇看下來,演技表現最令我滿意的一組了!滿期待他們在《錦繡芳華》的表現!
最一開始我有說到,演技好不好其實很看個人感受,像我有看到滿多觀眾說楊紫的臉很僵、李現的台詞語調很怪、虞書欣的配音很嗲之類的,只是可能我比較重視演員的眼神和角色理解,這些地方我雖也有注意到,但都不太影響我追劇的體驗。
今天說的三部劇中,除了《珠簾玉幕》我後來真的看不下去所以棄追以外 XD,《永夜星河》和《國色芳華》我都有完整看完。老實說我覺得這兩部的劇情都滿可惜的,都有一個很好的基底,卻被編劇玩得差強人意。不過好在它們除了劇情以外的部分都很有亮點,主演的演技、CP 感、導演的拍攝手法、富含美學的造型場景和道具等,都是吸引我繼續追下去的理由。
至於《珠簾玉幕》從製作班底就不盡如人意,劇本太多 Bug 加上氛圍太過壓抑,入戲門檻本就不如搞笑輕鬆的《永夜星河》高;即便是拿同為經商劇的《國色芳華》對比,《珠簾玉幕》又沒有深厚的美學或精湛的演技加乘,就變成觀眾整部劇都只能看著端午一路受難,沒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而且《國色芳華》裡至少還有蔣長揚或大福這種甘草人物能夠降低追劇時的抑鬱感,《珠簾玉幕》幾乎沒有。)
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我本就偏好輕鬆、沒那麼壓抑的作品 XD,所以《珠簾玉幕》才不在我的好球帶裡,若是喜歡《珠簾玉幕》的讀者也不用太在意,畢竟喜好也是很主觀的,一部劇只要你看得開心就行了,不用太在意其他人的評論。
由於篇幅很有限,今天講的內容比較精簡,如果大家還希望我更深入聊聊哪些主題或作品的話,也歡迎使用作者信箱敲碗你想看的文章喔!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