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有關跳舞的poin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嗯...其實我一直覺得『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到底是哪來的結論呢?

不論是跳舞還是運動員,頭腦都是要非常靈活的。

就拿跳舞來說吧,需要快速記住舞步,理解老師的要求(舞蹈老師都擁有某種意識流思考的能力,要你想像這是我們卻又不是我們,人是個體也是群體等),如何在做動作時注意安全,如何解決在舞台上的突發狀況(例如衣服掉了、道具掉了、走錯位置、音樂跳針)

對於舞者,最需要花心思去注意、解決狀況的地方就是舞台。

因為它沒有第二次機會,一切都必須要呈現都最完美的模樣,可是人算比不過天算,誰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呢?

所以,跳舞不只需要發達的四肢,更需要一顆靈活聰明的頭腦


都是因為功課不好才去跳舞?

並沒有,其實。

就如前一點所說的,會跳舞的人,都是有著一顆聰明的腦袋。

雖然不能說聰明的人一定功課好,但舞者絕不是因為功課不好才去跳舞的。

拿我舉例吧,我國中是舞蹈科班生,我們班無論是師資還是課業,都會比其他班級更加要求,因為我們並不是只有跳舞這條路。

跳舞是我們所選擇的專業,但不代表放棄學業。


跳舞的人會學壞?

並不會,真的。

從學生時期開始,若是從國小一路念到大學的舞蹈科班,不僅會比其他同學晚放學(因為晚上要跳舞)也不會有假日(因為要練舞)更不會有寒暑假(因為有寒暑訓),整個生活都會花在練舞上,根本沒有餘力和時間去學壞。



跳舞會受傷,骨頭會變形?

坦白說,我在練舞的時候的確受過很多傷,有些的確會留下一點後遺症。但如果注意安全,以及遵從老師的指令要求一步步慢慢來,是不會受傷的。

跳舞雖然有時會違反人體工學,但並不會傷到骨頭,反而會拉長肌肉,達到塑身的效果。



跳舞的人以後都沒出路?

其實我覺得這是看個人怎麼想的。

我可以給你很制式化的答案:

它有。

舞者、編舞家、舞蹈老師、舞監、幕後人員、乃至設計師、演員

但我並不想這樣回答。

因為藝術這種東西是很難說明白的,它不像商科、不像理科、不像醫科,有一定的出路與方向,它就像是深入骨髓的養分,在無意之間釋放出來。

它不是剛硬的金屬,是柔軟的水。

能夠便做很多的模式,成為供給你未來的養分。

出路不是現成的,它可以製造的。

世界瞬息萬變,誰知道未來會發生甚麼呢?(笑


我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您們的閱讀🧡🧡

撰寫者:璃璃(Twitter:@lili039010)

編輯者:璃璃、胡椒一隻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赫琋-avatar-img
2022/10/27
我來交流啦^^(?)藝術和文史哲真的常常被當作出路不好的學科,但換個角度來說,其實有無限可能。也就像妳說的,很多東西是涵養、是底蘊,那些東西雖然不容易被看見,但其價值懂的人就會明白。
璃璃-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28
沒錯沒錯!藝術就是如此,千絲萬縷的和生活息息相關!!謝謝交流~~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2/07/24
我年輕的時候喜歡欣賞舞蹈,這幾年開始學跳舞,我的姿態舞技無法跟長期練習的舞者相比,但是我很享受隨著旋律舞動身體的感覺!
璃璃-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26
和舞蹈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好呢~無論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
Red-avatar-img
2022/07/11
行行出狀元^_^
璃璃-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12
沒錯!!每個行業都能夠闖出一片天的~~
avatar-img
璃璃的沙龍
52會員
116內容數
一些創作的掉落,外加閒聊自己的生活點滴。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行頭是第一步。開始上課後其實沒人會互相注意,但對的衣服在走進教室第一步就贏了。嘻哈要用oversize蓋住全身,house喜歡古著式的寬襯衫,waacking是無袖或緊身長袖,女舞是bra top 的地盤,想加點飄逸氣質就罩上薄衫。就算隨興練習風也不是真的隨興,短版上衣配灰棉褲──
Thumbnail
行頭是第一步。開始上課後其實沒人會互相注意,但對的衣服在走進教室第一步就贏了。嘻哈要用oversize蓋住全身,house喜歡古著式的寬襯衫,waacking是無袖或緊身長袖,女舞是bra top 的地盤,想加點飄逸氣質就罩上薄衫。就算隨興練習風也不是真的隨興,短版上衣配灰棉褲──
Thumbnail
舞蹈菜鳥的常見迷思就是:核心練強,關節拉開,動作記熟,跳舞就好看。 怎麼培養表演性?
Thumbnail
舞蹈菜鳥的常見迷思就是:核心練強,關節拉開,動作記熟,跳舞就好看。 怎麼培養表演性?
Thumbnail
在自己真正感知「身體」之前,對於舞蹈的理解,僅只達展示,並不能體會觸發心神的共鳴。所以過去看戲劇比看舞蹈節目來得多。直到在舞團工作,和舞者們變成朋友,我近身觀看他們的身體,以及他們和身體的關係——那真是一種互相奉養,也是一種帶著神性的借貸關係。
Thumbnail
在自己真正感知「身體」之前,對於舞蹈的理解,僅只達展示,並不能體會觸發心神的共鳴。所以過去看戲劇比看舞蹈節目來得多。直到在舞團工作,和舞者們變成朋友,我近身觀看他們的身體,以及他們和身體的關係——那真是一種互相奉養,也是一種帶著神性的借貸關係。
Thumbnail
大家在練舞時都會有一些小小的挫折,好比是跟不上別人、這一個舞步我怎麼學我都學不會...... 今天就是要來跟大家說如何克服這些小困難。 有些人會有一個問題,就像開頭說的  我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個時候就有一個很快的解決辦法,若你是有去專門給人家教的,就可以直接請老師拍一段當天練習的舞蹈影片自己
Thumbnail
大家在練舞時都會有一些小小的挫折,好比是跟不上別人、這一個舞步我怎麼學我都學不會...... 今天就是要來跟大家說如何克服這些小困難。 有些人會有一個問題,就像開頭說的  我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個時候就有一個很快的解決辦法,若你是有去專門給人家教的,就可以直接請老師拍一段當天練習的舞蹈影片自己
Thumbnail
    熱愛街舞的我跟跳舞的緣份,似乎要從大二升大三的暑假開始說起。某天,有個朋友跟我分享她去某間舞蹈教室跳舞的經驗,於是內心生起一股想要學舞的慾望,當時街舞教室都有讓新生免費試跳一堂的活動,於是我就抱著一股衝勁,在某個假日的下午,衝到台北捷運劍潭站的一間街舞工作室,體驗人生中第一堂舞蹈課。可想而
Thumbnail
    熱愛街舞的我跟跳舞的緣份,似乎要從大二升大三的暑假開始說起。某天,有個朋友跟我分享她去某間舞蹈教室跳舞的經驗,於是內心生起一股想要學舞的慾望,當時街舞教室都有讓新生免費試跳一堂的活動,於是我就抱著一股衝勁,在某個假日的下午,衝到台北捷運劍潭站的一間街舞工作室,體驗人生中第一堂舞蹈課。可想而
Thumbnail
因為最近又開始練瑜珈了,所以想起了很多小時候學舞的事情,間接好像也是影響著自己以及關於自我探索的一部分,我比較少講述這方面的故事,所以也試著想透過文字紀錄一下... 記得小時候很喜歡被綁頭髮,感覺就是在位子上等待,當離開位子的時候,就會轉變成一個美麗的樣子。 我爸媽都有把我每個時期的照片保留下來
Thumbnail
因為最近又開始練瑜珈了,所以想起了很多小時候學舞的事情,間接好像也是影響著自己以及關於自我探索的一部分,我比較少講述這方面的故事,所以也試著想透過文字紀錄一下... 記得小時候很喜歡被綁頭髮,感覺就是在位子上等待,當離開位子的時候,就會轉變成一個美麗的樣子。 我爸媽都有把我每個時期的照片保留下來
Thumbnail
想飛的鋼琴天才像少年維特的煩惱, 跟爺爺訴說自己的懊惱...... 爺爺露出頑皮的一笑, 豁達的將他最寶貝的帽子丟掉, 引來孩子的驚訝,嚇了一跳。 「你要先放棄掉一些東西, 在你尚未確定的時候。」 女孩的思考能力還沒有開始發育好, 還沒回過神就已經站在教室裡舞蹈。 分班考試排排站好,一人抽一
Thumbnail
想飛的鋼琴天才像少年維特的煩惱, 跟爺爺訴說自己的懊惱...... 爺爺露出頑皮的一笑, 豁達的將他最寶貝的帽子丟掉, 引來孩子的驚訝,嚇了一跳。 「你要先放棄掉一些東西, 在你尚未確定的時候。」 女孩的思考能力還沒有開始發育好, 還沒回過神就已經站在教室裡舞蹈。 分班考試排排站好,一人抽一
Thumbnail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用自己所從事的事情,去學習與應證生命的道理,所從事的事只不過是個「介質」,藉由它必須被理解的重點與細節、示現的困難和被解決的管道,以及它與周遭環境的對應,我們一步步的經驗如何掌握大小事情,同時也從中學習到原來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以及之於我,外面的世界又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
Thumbnail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用自己所從事的事情,去學習與應證生命的道理,所從事的事只不過是個「介質」,藉由它必須被理解的重點與細節、示現的困難和被解決的管道,以及它與周遭環境的對應,我們一步步的經驗如何掌握大小事情,同時也從中學習到原來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以及之於我,外面的世界又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