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玩索-台灣游泳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進入夏日炎炎的七月,總覺能泡在冰涼的水中是件幸福的事。今日的我們是如此,百年前沒有冷氣與電風扇的人們更是如此,因此自古以來有戲水消暑的習慣。但這樣的「玩水」是如何轉變成以競技為主的「游泳運動」呢?

raw-image

日治初期,游泳活動在台灣只有零星舉行。1907年體育俱樂部(台灣最早的體育推廣組織)成立水泳部,並在古亭一帶以天然河道設立川端水泳場,以推廣水上活動。這是台灣最早的常態游泳活動,但因為台人忌水的傳統觀念以及水泳場位在日人活動範圍等因素,主要以日本人參加為主。

raw-image

水泳場成立後,周邊不少學生也開始利用暑假期間參加游泳訓練。各學校也開始舉行游泳課程,例如國語學校從1909年開始,每年在基隆舉行暑假游泳講習會;總督府中學校則自1907年暑假起,在基隆的大沙灣進行為期三周的水泳場練習。

raw-image

進入191、20年代,游泳設施開始在台灣各地出現,台灣人與女性也漸漸參與游泳活動。1916年,前文提到的體育俱樂部水泳部出現了第一位台灣籍學員,1920年則出現了第一位女性學員。另外,因為川端水泳場1912年因洪水被毀,民眾開始有了興建游泳池的呼聲,但因為經費問題一直沒有施行。

raw-image

1920年代起,台灣的體育開始蓬勃發展,新成立的全島性體育組織-台灣體育協會積極推動包含游泳在內的多項體育活動。他們舉辦了多項賽事來吸引民眾認識游泳活動,其中規模最大的就屬1925年的全島水泳大會,共120餘位來自各地的選手參加,還有跳水等特殊項目。而各地的地方性團體也積極舉行游泳比賽或講習,游泳在此時已可說是社會團體為為流行的夏日活動之一。

raw-image

這樣的游泳熱潮自然也帶動硬體上的更新。1926年,台北市役所在旭小學校(今東門國小)附近興建「東門游泳池」。這是台灣第一座標準大型游泳池,設有一座50公尺標準游泳池以及一座兒童池,另外附有跳水台、沖洗間、茶水間等設施。游泳池一開幕便造成轟動,首日共1300餘人入場,該年度總計入場人次達3萬多,以當時台北市20餘萬的人口來計算,縱使計入重複人數,比例依舊相當可觀。

raw-image
raw-image

除了一般民眾外,日本政府也積極的在各級學校推動游泳教育。例如1922年的《台灣公立公學校規則》便將游泳列為應教授項目。而各學校也陸續出現游泳課、游泳社團、校際游泳比賽以及臨海教授等相關活動,少數學校甚至在校內設游泳池供學生使用。雖然受到前述台灣人忌水的傳統習俗與場地的限制等因素,成效始終未如有志者所期望的普及,但一連串的政策已開啟日治時期台灣游泳運動的黃金時代。

raw-image

進入戰爭時期,游泳運動開始與戰爭國民總動員結合,從休閒、競技賽事的性質轉變為強調身強體健、求生技能的一面,並喊出「全民皆泳」的目標。日本政府做了不少的努力與改變,比如賽事增加著衣競泳、搬運競泳等強調求生的項目;鼓勵甚至半強迫各級機關舉行游泳賽事;將學校游泳教育改為教學必要科目等。這樣的大舉推行確實有收到一定的效果,然而受到戰爭時期物資缺乏、學校教育不穩定的影響,「全民皆泳」的實際效果應該依舊不如預期。

raw-image

戰後,統治者思維的不同、戰後百廢待舉以及始終不曾破除的水鬼迷信等因素下,社會與學校的游泳教育進入了一段漫長的沉寂期,「全民皆泳」與相關的口號,也成為一個被遺忘的單純口號。

參考資料:鄭人豪<日治時期台灣游泳運動史之研究>
台灣大學 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士林校史館
校園生活記憶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島嶼索隱_Hidstory的沙龍
11會員
11內容數
8/9是日本的野球之日,如果你是台灣人一定知道,棒球是我們的國球,而台灣的棒球是在日治時期引進,並逐步蓬勃發展。在這百年的歷史中,究竟有著那些不為人知的棒球歷史故事呢?
2022/10/12
在台灣的登山史中有條橫越百年的重要路線。他起源於日軍對原住民的鎮壓,轉變成為登山步道,又進化成為橫越東西的重要道路。究竟,在說的是哪條道路呢?
Thumbnail
2022/10/12
在台灣的登山史中有條橫越百年的重要路線。他起源於日軍對原住民的鎮壓,轉變成為登山步道,又進化成為橫越東西的重要道路。究竟,在說的是哪條道路呢?
Thumbnail
2022/10/04
玉山,台灣第一高峰,談起台灣的山無可避免地必須要提到這座聖山。但你知道他有甚麼過去嗎?甚麼時候開始被人們所熟知的呢?不同時代的人眼中又有怎樣的樣貌呢?
Thumbnail
2022/10/04
玉山,台灣第一高峰,談起台灣的山無可避免地必須要提到這座聖山。但你知道他有甚麼過去嗎?甚麼時候開始被人們所熟知的呢?不同時代的人眼中又有怎樣的樣貌呢?
Thumbnail
2022/09/24
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有間建築,號稱是台灣最奢華的建築,其內裝用金壁輝煌都算是謙稱,外觀更是集所有古典主義建築精華於一身。其奢華程度甚至引起日本國會的關注與譴責!?究竟是怎麼樣的建築這麼厲害呢?
Thumbnail
2022/09/24
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有間建築,號稱是台灣最奢華的建築,其內裝用金壁輝煌都算是謙稱,外觀更是集所有古典主義建築精華於一身。其奢華程度甚至引起日本國會的關注與譴責!?究竟是怎麼樣的建築這麼厲害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山上水道花園博物館一個去年就想造訪,但被陽光毒辣嚇跑的地點。 百年前台灣,瘴癘寄生蟲橫行、水利設施不通,當時的政府在南台灣興建這自來水廠是宣告新時代的巨作。依照館內介紹,這個遠在台南偏遠處的水利設施,在市中心的林百貨也受惠,享受著打開水龍頭就有水的便利,【自來水】之名,其來有自。
Thumbnail
山上水道花園博物館一個去年就想造訪,但被陽光毒辣嚇跑的地點。 百年前台灣,瘴癘寄生蟲橫行、水利設施不通,當時的政府在南台灣興建這自來水廠是宣告新時代的巨作。依照館內介紹,這個遠在台南偏遠處的水利設施,在市中心的林百貨也受惠,享受著打開水龍頭就有水的便利,【自來水】之名,其來有自。
Thumbnail
公開水域曾經只是水手和漁夫的活動範圍,現在卻對所有年齡、能力和背景的泳者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對未知事物的挑戰取代了對未知的恐懼。人類曾經只會用船隻橫渡海峽與湖泊,現在則經常有泳者無所畏懼地泳渡。河流與海灣以前主要用於商務運輸,現在則是體能和競賽的常見場地。從前,人類遠離公開水域;現在,接受挑戰的游泳人
Thumbnail
公開水域曾經只是水手和漁夫的活動範圍,現在卻對所有年齡、能力和背景的泳者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對未知事物的挑戰取代了對未知的恐懼。人類曾經只會用船隻橫渡海峽與湖泊,現在則經常有泳者無所畏懼地泳渡。河流與海灣以前主要用於商務運輸,現在則是體能和競賽的常見場地。從前,人類遠離公開水域;現在,接受挑戰的游泳人
Thumbnail
與海平線相連,近距離陪伴大船驚喜入港的無敵海水游泳池,最美的日出可能也是最美的夕陽。 和平島公園,怎麼可以這麼喜歡 ♥️
Thumbnail
與海平線相連,近距離陪伴大船驚喜入港的無敵海水游泳池,最美的日出可能也是最美的夕陽。 和平島公園,怎麼可以這麼喜歡 ♥️
Thumbnail
近日筆者接觸到有關台灣及鄰近地區的日本弓道組織成立經過的資料,很值得跟同好分享,希望能促進各地弓道愛好者交流,或為有志研究日本弓道海外發展者留下記錄。
Thumbnail
近日筆者接觸到有關台灣及鄰近地區的日本弓道組織成立經過的資料,很值得跟同好分享,希望能促進各地弓道愛好者交流,或為有志研究日本弓道海外發展者留下記錄。
Thumbnail
九月秋意涼,重陽登高時。華人過去有重陽節登高的傳統,而台灣身為多山之國,登山也一直是熱門的運動選擇。但你是否想過,過去400年中,登山對不同時代的台灣人有著甚麼樣意義呢?現代以休閒健身為目的的登山又是甚麼時候,引進台灣並成為主流的呢?
Thumbnail
九月秋意涼,重陽登高時。華人過去有重陽節登高的傳統,而台灣身為多山之國,登山也一直是熱門的運動選擇。但你是否想過,過去400年中,登山對不同時代的台灣人有著甚麼樣意義呢?現代以休閒健身為目的的登山又是甚麼時候,引進台灣並成為主流的呢?
Thumbnail
這個夏天真的比往年熱,不僅沒有颱風,連雨都下得少,正因如此,這兩個小孩幾乎每個星期都在玩水,除了去海邊、溪邊,在家裡連浴缸也是一週要泡兩次,這個週末,我們帶他們去『有水的公園』玩,位置就在新竹市,除了玩水,旁邊還有一座新竹市水道取水口展示館,這裡可是日據時代就存在的古蹟喔!
Thumbnail
這個夏天真的比往年熱,不僅沒有颱風,連雨都下得少,正因如此,這兩個小孩幾乎每個星期都在玩水,除了去海邊、溪邊,在家裡連浴缸也是一週要泡兩次,這個週末,我們帶他們去『有水的公園』玩,位置就在新竹市,除了玩水,旁邊還有一座新竹市水道取水口展示館,這裡可是日據時代就存在的古蹟喔!
Thumbnail
今天是日本的海之日(7/18),日本是一個強調游泳教育的民族,而在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自然也深受影響,究竟游泳運動是怎麼來到台灣的呢?
Thumbnail
今天是日本的海之日(7/18),日本是一個強調游泳教育的民族,而在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自然也深受影響,究竟游泳運動是怎麼來到台灣的呢?
Thumbnail
活動行銷達人鄭衍洲分享   國際衝浪公開賽證明了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性   鄭衍洲與台東黃前縣長夫婦、前交觀處處長 WSL代表餐敘 衝浪的發展歷史其實從美軍駐防台灣的時候就算開始了,但是經過了幾十年,台灣的衝浪一直在台灣組織不少,協會不少,但.....一直都零零星星, 小打小鬧,始終在小圈子繞,別說
Thumbnail
活動行銷達人鄭衍洲分享   國際衝浪公開賽證明了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性   鄭衍洲與台東黃前縣長夫婦、前交觀處處長 WSL代表餐敘 衝浪的發展歷史其實從美軍駐防台灣的時候就算開始了,但是經過了幾十年,台灣的衝浪一直在台灣組織不少,協會不少,但.....一直都零零星星, 小打小鬧,始終在小圈子繞,別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