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蹦蹦跳~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Jan 28, 20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一個去年就想造訪,但被陽光毒辣嚇跑的地點。

百年前台灣,瘴癘寄生蟲橫行、水利設施不通,當時的政府在南台灣興建這自來水廠是宣告新時代的巨作。依照館內介紹,這個遠在台南偏遠處的水利設施,在市中心的林百貨也受惠,享受著打開水龍頭就有水的便利,【自來水】之名,其來有自。一旦乾淨的水取用方便,衛生條件立即提升,瘴癘寄生蟲病當然減少,這政策的推行總是環環相扣,見樹又見林。1896年,台灣的日治時代正式開始,這年當時總督府開始建設水利設施,濱野彌四郎跟著來台,應該是將青春付諸於這塊土地,完成台灣北中南水道計畫。

濱野的足跡片遍布台灣西部,

濱野的足跡片遍布台灣西部,

扭轉水龍頭就有乾淨水嘩啦啦流下,是多麼神奇且奢侈的事。記憶所及,民國75年之前,番路並無自來水的可用,即使奶奶的老家被徵用成仁義潭水庫,但居住在旁的我們依舊是抽用著井水,一口井供應著好幾個大家庭使用,大家得節制用水,地下水的補充不見得都來的即時。甚而媽媽與一些鄰居阿姆到小溪旁洗衣,偶爾有水蛇嚇著大家,或者是我蹲在石旁觀察那水黽水上飄。

疫情三年,因孩子在中正大學借了一套主題日本明治維新的漫畫,我慢慢對於一個世紀半的日本政局發展有了認識,以往教科書短短的幾句維新哪能把那個春天萌芽的朝氣表達萬一?維新想向上的蓬勃力量,影響了台灣直至今日。濱野彌四郎,當年來台時也只有30歲,他帶出來的後輩八田與一,更設計了嘉南大圳。然而回想2019在訪日本時,我的感受是日本彌漫一種很沉暮的氛圍,當時有個很怪念頭跳出:

日本需要打掉重練,需要經歷一場戰爭。

沒想到台灣近來的危機升級,間接地刺激日本人,或許我那很奇怪的念頭可能成真。反觀台灣社會,總有一群愛說著一代不如一代、緬懷大江大海陳腐語言的人,自己高高在上的批判他人,卻故意忽略有志年輕人努力開創新局的勇氣與決心。或許台海危機也是台灣的轉機,藉此刺激你我努力開創新局,擺脫那些陳腐的失敗主義。

raw-image
raw-image

嘉義民權東路有個日治時期建造的水錶室,如今依舊很華麗地蹲踞在人行道旁。民權東路底的自來水廠,毫無特色與隱私建築,在那水錶室前簡直是廢墟,更遑論山上的水道博物館前。

華麗吧!

華麗吧!

後記:改編自早先在新聞台的紀錄https://mypaper.pchome.com.tw/hare/post/138132880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野兔的沙龍
14會員
142內容數
兔走東西南北,所見所聞有感思,紀錄為了將來好回憶。
小野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7
時間的計數,很是殘忍但也慈悲。殘忍的是在壯年期的我,日復一日,不經意地就濃縮成一年;相較之下,還在童年期或剛脫離童年期的兩兄弟而言,時間是個魔法師,他們對它的期待遠大於未知的恐懼。而時間的計數也是慈悲的,因為不捨晝夜的意識,而學著有意義與目的凝視,在氣息吸取與吐納,感受晝與夜或利用空間轉換來延長外在
Thumbnail
2024/02/07
時間的計數,很是殘忍但也慈悲。殘忍的是在壯年期的我,日復一日,不經意地就濃縮成一年;相較之下,還在童年期或剛脫離童年期的兩兄弟而言,時間是個魔法師,他們對它的期待遠大於未知的恐懼。而時間的計數也是慈悲的,因為不捨晝夜的意識,而學著有意義與目的凝視,在氣息吸取與吐納,感受晝與夜或利用空間轉換來延長外在
Thumbnail
2023/09/01
兩年前到六重溪的泡到之行,意外地瞥見六溪香路古道入口,對於一個喜歡走走看看、街巷亂走的人而言,不啻是一個探索解密的去處。白河六重溪,應該平埔族之界,有修繕過的公廨,也有後來道教信仰的廟宇。中途停留一間宮廟【重興宮】,建於清道光年間,歷史相當久遠,
Thumbnail
2023/09/01
兩年前到六重溪的泡到之行,意外地瞥見六溪香路古道入口,對於一個喜歡走走看看、街巷亂走的人而言,不啻是一個探索解密的去處。白河六重溪,應該平埔族之界,有修繕過的公廨,也有後來道教信仰的廟宇。中途停留一間宮廟【重興宮】,建於清道光年間,歷史相當久遠,
Thumbnail
2023/08/25
剛看到這個地名,有三個想法:川文山之名很特別、森林卻又是農場、為何稱之保育。大多數的網頁資訊沒有解釋為名字的含意,倒是特別提到地主配合植林,成就如今滿山的桃花心木,這解釋了保育的由來。至於為何森林又稱之為農場,或許是在配合保育政策之前,這裡滿是芒果樹的關係。
Thumbnail
2023/08/25
剛看到這個地名,有三個想法:川文山之名很特別、森林卻又是農場、為何稱之保育。大多數的網頁資訊沒有解釋為名字的含意,倒是特別提到地主配合植林,成就如今滿山的桃花心木,這解釋了保育的由來。至於為何森林又稱之為農場,或許是在配合保育政策之前,這裡滿是芒果樹的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位於台北市公館商圈的『台北自來水博物館』(自來水園區),為台北市定古蹟(三級古蹟)。整個園區包括了自來水博物館、量水室古蹟廣場、水鄉庭園、水岸廣場、生態景觀步道以及環境教育中心等等,是非常適合假日前往參觀的景點,也是非常適合親子活動的地方。
Thumbnail
位於台北市公館商圈的『台北自來水博物館』(自來水園區),為台北市定古蹟(三級古蹟)。整個園區包括了自來水博物館、量水室古蹟廣場、水鄉庭園、水岸廣場、生態景觀步道以及環境教育中心等等,是非常適合假日前往參觀的景點,也是非常適合親子活動的地方。
Thumbnail
山上水道花園博物館一個去年就想造訪,但被陽光毒辣嚇跑的地點。 百年前台灣,瘴癘寄生蟲橫行、水利設施不通,當時的政府在南台灣興建這自來水廠是宣告新時代的巨作。依照館內介紹,這個遠在台南偏遠處的水利設施,在市中心的林百貨也受惠,享受著打開水龍頭就有水的便利,【自來水】之名,其來有自。
Thumbnail
山上水道花園博物館一個去年就想造訪,但被陽光毒辣嚇跑的地點。 百年前台灣,瘴癘寄生蟲橫行、水利設施不通,當時的政府在南台灣興建這自來水廠是宣告新時代的巨作。依照館內介紹,這個遠在台南偏遠處的水利設施,在市中心的林百貨也受惠,享受著打開水龍頭就有水的便利,【自來水】之名,其來有自。
Thumbnail
1920年代,隨著台北市的發展與人口的增加,原有的台北水道系統的供水能力已經無法負擔整個大台北地區的用水量。於是在第十一回台北市協議會於1927年1月通過實施第二次擴張工事,決定選定水質佳的大屯山做為水源,建設草山水道。當時由有著台北水道之父的威廉巴爾頓先生帶領,其學生濱野橫四郎一同在陽明山探勘建設
Thumbnail
1920年代,隨著台北市的發展與人口的增加,原有的台北水道系統的供水能力已經無法負擔整個大台北地區的用水量。於是在第十一回台北市協議會於1927年1月通過實施第二次擴張工事,決定選定水質佳的大屯山做為水源,建設草山水道。當時由有著台北水道之父的威廉巴爾頓先生帶領,其學生濱野橫四郎一同在陽明山探勘建設
Thumbnail
這次連假,我們到了嘉義,和爸爸的親戚團聚,於是我們安排了一個小旅行,打算好好放鬆身心,聽到要出去走走,大家心情也都不錯,走~~一起出去走走~~go go~
Thumbnail
這次連假,我們到了嘉義,和爸爸的親戚團聚,於是我們安排了一個小旅行,打算好好放鬆身心,聽到要出去走走,大家心情也都不錯,走~~一起出去走走~~go go~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無法出國度假,在國內旅遊的我們,是否也發現了許多從未見過的台灣之美呢?!大部分的台北景點都征服過後煩惱沒地方去嗎?別擔心,接下來這處隱藏版陽明山景點,絕對會是入到你的旅遊名單,那就是擁有「亞洲第一湧泉」以及「藍寶石泉」美名的「陽明湧泉」!過去1年僅開放3小時,這次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無法出國度假,在國內旅遊的我們,是否也發現了許多從未見過的台灣之美呢?!大部分的台北景點都征服過後煩惱沒地方去嗎?別擔心,接下來這處隱藏版陽明山景點,絕對會是入到你的旅遊名單,那就是擁有「亞洲第一湧泉」以及「藍寶石泉」美名的「陽明湧泉」!過去1年僅開放3小時,這次
Thumbnail
地點: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原台南水道-淨水池區 日期:2020/11/22
Thumbnail
地點: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原台南水道-淨水池區 日期:2020/11/22
Thumbnail
台南這些年已成為台灣的顯學,除了來自台灣各地的旅人,還有操著各國口音的背包客,塞滿了大街小巷,不管是來吃美食的,看老建築的,尋訪廟宇古蹟的,或者只是喜歡在巷弄逛逛,閒坐在特色咖啡館的,每個人手拿一本旅遊書,然後得其所哉。 不過,若是以為台南只有這些文青喜歡的小確幸,就真的是太可惜了,很多人不知道,在
Thumbnail
台南這些年已成為台灣的顯學,除了來自台灣各地的旅人,還有操著各國口音的背包客,塞滿了大街小巷,不管是來吃美食的,看老建築的,尋訪廟宇古蹟的,或者只是喜歡在巷弄逛逛,閒坐在特色咖啡館的,每個人手拿一本旅遊書,然後得其所哉。 不過,若是以為台南只有這些文青喜歡的小確幸,就真的是太可惜了,很多人不知道,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