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老街漫步)「迪化街十連棟」--- 百年老屋改建,新舊建築並陳,文創進駐開啟共榮商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札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歡迎寫文的新朋友一起加入Potato Media,Potato Media是一個Web3.0區塊鏈社交挖礦平台,透過發文、留言、點讚、分享可以累積收益,為自己創造額外的收入!

使用SJKen的推薦碼,成為我的戰友,SJKen的推薦碼:iC5DqULSq  ,點擊推薦連結,就可以註冊會員,方便又簡單,雙方都會獲得100積分喔,感謝大家。



週日(2022/07/17)下午與好友相約到迪化街喝完咖啡後,一路在迪化街隨興逛逛,在靠近台北橋迪化街一段的尾段,有一處百年老屋集體改建的景點「迪化街十連棟」,從迪化街 1 段 348 至 366( 雙 ) 號 共 10 棟巴洛克式建築的二樓百年房屋,是迪化街一段唯一集體改建基地面積最大的建築案。搭乘北捷中和新蘆線,從「捷運大橋頭」站下車,沿台北橋邊的平面道路往環河北路方向,約莫10分鐘的步程即可到達「十連棟」,交通十份便捷。

「迪化街十連棟」除了改建新大樓外,建商也致力保留百年舊屋「立面騎樓」的部分建物,並加以鋼骨補強整修完成,號稱「十連棟」,與新大樓前後並立,更顯得位於前面走過歷史滄桑老屋的彌足珍貴。「迪化街十連棟」靠近迪化街一段的老屋,保留了迷人著磚瓦建築,在每棟老屋天花板上都有一盞盞象徵喜慶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漫步其中彷彿走進了時光的甬道,充滿了懷舊的氛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從「迪化街十連棟」中間入口進去,剛好面對著改建後棟新建築的入口,各有特色的建築工法,展現了不同世代人們的視野與專業。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在最尾端迪化街一段370號的一棟老屋改建成「如記蔬廚」,是一家專賣蔬食的餐廳,光是佇足在餐廳門口,看著門前的石敢當,牆上獨特的神獸浮雕,還有那讓人為之目眩神迷的天花板與店門,極盡奢華古色古香雕梁畫棟的浮雕,都讓人看得嘆為觀止,頻頻讚歎不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迪化街十連棟」修膳後前棟老屋共有二層樓,我們順著木梯一路上行,攀登上了二樓,就可一覽無遺老屋與新樓,一紅一白前後兩棟特色建築相互輝映的美景,再加上藍天白雲綠意盎然的盆栽,都讓遊客漫行期間,有許多可欣賞的氛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老屋一、二樓如今由各類文創店家進駐,不定期會舉辦過市集活動等。上了二樓的走廊也是很有餘韻,下午陽光正好,穿過紅磚綠牆的光影,流轉連通著各棟室內外的角落,特別適合自拍與攝影,這裡的空間適合各類辦公室租用,作為商品展覽場所使用,現由「綻堂」經營陳列圖畫,古物、藝品等各種產品供人參觀,同時還附設販賣咖啡飲品供遊客品嘗。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從老屋二樓也可一覽無遺改建後有實際住家的新建築,一樓兩側還有特色商店,也很適合入內參觀,整個建築與居住空間規劃良善完整,環境保持得十分乾淨,讓人心情輕鬆愉悅,喜歡畫街的朋友,下次前來時,別忘了一路順著迪化街一段走到底,欣賞這新舊交錯相映成輝的「迪化街十連棟」。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迪化街十連棟
營業地址:103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348 ~ 366號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日11:00 ~ 21:00
營業電話:(02) 2557- 3606
FB粉絲頁 : 迪化街十連棟

(註)本篇圖文皆由本人親自拍攝撰寫,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非商業使用歡迎載明出處後轉載分享本文,如需移作商業使用,請與本人連繫合作細節,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下載、轉載、分享、塗改,盜用必究,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區建築真的好美!
輕煙飄過-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20
從建商、居民到建築設計師共同有心的維護翻修,才讓新舊並存相得益彰。
Red-avatar-img
2022/07/18
迪化街和大稻埕,台北的歷史,謝謝分享呢~~
輕煙飄過-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20
不客氣,老街還有很多故事,有空再寫文多多介紹。
丫丫阿嬤-avatar-img
2022/07/18
喜歡古色古香的建築。
輕煙飄過-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20
不只古色古香,這區裡也有新建時尚的大樓建築。
avatar-img
輕煙跟你聊聊
170會員
662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輕煙跟你聊聊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Mini.D Coffee高雄鼓山美術館店」是一棟兩層樓的用餐空間,推門而入,左手邊是寬敞的點餐櫃檯,可以看見各種甜點的展示櫃,也可以看見店員烹煮咖啡的身影, 待在其中享用一杯冷熱咖啡或茶,與店內提供的輕食,包括甜點、蛋糕、布丁、吐司等,價格都很平易近人!
Thumbnail
2025/04/05
「Mini.D Coffee高雄鼓山美術館店」是一棟兩層樓的用餐空間,推門而入,左手邊是寬敞的點餐櫃檯,可以看見各種甜點的展示櫃,也可以看見店員烹煮咖啡的身影, 待在其中享用一杯冷熱咖啡或茶,與店內提供的輕食,包括甜點、蛋糕、布丁、吐司等,價格都很平易近人!
Thumbnail
2025/03/31
這家藏身在超隱密的巷弄中的特色咖啡廳「玉虫画室咖啡 tama.atelier」,一棟結合了咖啡廳、畫室與圖書館的複合式藝文空間, 從2021年開幕至今已將近四年,由一位畫家 Fanko 狗仔之家開設,但經營咖啡廳與甜點都交由專人負責,經過了入口設計極其精巧的金魚缸後,裡面的金魚肥碩很吸睛!
Thumbnail
2025/03/31
這家藏身在超隱密的巷弄中的特色咖啡廳「玉虫画室咖啡 tama.atelier」,一棟結合了咖啡廳、畫室與圖書館的複合式藝文空間, 從2021年開幕至今已將近四年,由一位畫家 Fanko 狗仔之家開設,但經營咖啡廳與甜點都交由專人負責,經過了入口設計極其精巧的金魚缸後,裡面的金魚肥碩很吸睛!
Thumbnail
2025/03/29
一走進去就被寬敞明亮的室內空間所吸引,店內左邊是點餐櫃檯,有態度專業和善的店員為客人解說餐飲、點餐結帳提供取餐號碼牌, 點好餐飲就能任擇一處桌椅坐下,用餐空間一分為二, 前面的用餐區靠近綠川東街的兩側明亮舒適,能一邊享用餐飲一邊欣賞街景 ; 
Thumbnail
2025/03/29
一走進去就被寬敞明亮的室內空間所吸引,店內左邊是點餐櫃檯,有態度專業和善的店員為客人解說餐飲、點餐結帳提供取餐號碼牌, 點好餐飲就能任擇一處桌椅坐下,用餐空間一分為二, 前面的用餐區靠近綠川東街的兩側明亮舒適,能一邊享用餐飲一邊欣賞街景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老街每間房子的立面牌樓究竟在表述甚麼?遊客在沒有導覽解說下是難窺其奧,來大溪老街除了品嘗賴祖傳豆花、百年油飯、里長嬤碗粿外,不妨在每座牌樓前駐足一下欣賞他們的藝術之美。
Thumbnail
老街每間房子的立面牌樓究竟在表述甚麼?遊客在沒有導覽解說下是難窺其奧,來大溪老街除了品嘗賴祖傳豆花、百年油飯、里長嬤碗粿外,不妨在每座牌樓前駐足一下欣賞他們的藝術之美。
Thumbnail
此次鄰長旅遊晚上入住位在蘆洲徐匯中學站與捷運共構的成旅晶贊飯店,晚餐後早早就到飯店 check in ,都住在捷運站樓上了,當然要善用這個便利功能搭捷運到附近走走,選了個離徐匯中學站不遠的大橋站,猶如走進電視電影懷舊場景的大稻埕迪化街,我們都初次來訪,感覺特別興奮。 有全台最響亮年貨大街名氣的迪化街
Thumbnail
此次鄰長旅遊晚上入住位在蘆洲徐匯中學站與捷運共構的成旅晶贊飯店,晚餐後早早就到飯店 check in ,都住在捷運站樓上了,當然要善用這個便利功能搭捷運到附近走走,選了個離徐匯中學站不遠的大橋站,猶如走進電視電影懷舊場景的大稻埕迪化街,我們都初次來訪,感覺特別興奮。 有全台最響亮年貨大街名氣的迪化街
Thumbnail
近年的復古風潮,讓老屋有了新生命,許多街區改造整修之後,帶來栩栩生機。有一陣子喜歡按圖索驥四處泡咖啡店,並非自己對咖啡的理解有獨到之處,老房舍前生可能是宿舍、學堂,或者是診所,保持原貌略加整修,一磚一瓦盡顯故事,隨著光影遊走撫摸,穿越時空的fu於焉產生。
Thumbnail
近年的復古風潮,讓老屋有了新生命,許多街區改造整修之後,帶來栩栩生機。有一陣子喜歡按圖索驥四處泡咖啡店,並非自己對咖啡的理解有獨到之處,老房舍前生可能是宿舍、學堂,或者是診所,保持原貌略加整修,一磚一瓦盡顯故事,隨著光影遊走撫摸,穿越時空的fu於焉產生。
Thumbnail
如此單純的“騙照”,荒謬不及中國特色的“碰瓷”或“祈福騙局”,布局不如網路感情榨財的“甜心圈套”或“在線預付”.....
Thumbnail
如此單純的“騙照”,荒謬不及中國特色的“碰瓷”或“祈福騙局”,布局不如網路感情榨財的“甜心圈套”或“在線預付”.....
Thumbnail
「迪化街十連棟」除了改建新大樓外,建商也致力保留百年舊屋「立面騎樓」的部分建物,並加以鋼骨補強整修完成,號稱「十連棟」,與新大樓前後並立,更顯得位於前面走過歷史滄桑老屋的彌足珍貴。「迪化街十連棟」靠近迪化街一段的老屋,保留了迷人著磚瓦建築,在每棟老屋天花板上都有一盞盞象徵喜慶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漫步其
Thumbnail
「迪化街十連棟」除了改建新大樓外,建商也致力保留百年舊屋「立面騎樓」的部分建物,並加以鋼骨補強整修完成,號稱「十連棟」,與新大樓前後並立,更顯得位於前面走過歷史滄桑老屋的彌足珍貴。「迪化街十連棟」靠近迪化街一段的老屋,保留了迷人著磚瓦建築,在每棟老屋天花板上都有一盞盞象徵喜慶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漫步其
Thumbnail
走在台灣的街道巷弄中,有時候彎過一個轉角,在小巷盡頭,或許就能遇見一幢洋房或是一間三合院落,在一片高樓大廈當中,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路上碰巧遇見一棟樣式別緻、氣度或恢弘或沉穩的老房子,心情必然又驚又喜,那如果是走進一間老房子,還能看見全台灣其他五十間老房子的絕代丰彩呢?
Thumbnail
走在台灣的街道巷弄中,有時候彎過一個轉角,在小巷盡頭,或許就能遇見一幢洋房或是一間三合院落,在一片高樓大廈當中,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路上碰巧遇見一棟樣式別緻、氣度或恢弘或沉穩的老房子,心情必然又驚又喜,那如果是走進一間老房子,還能看見全台灣其他五十間老房子的絕代丰彩呢?
Thumbnail
終於來到李騰芳古宅,我們從左院門進到外埕,外埕有兩對旗杆座,觸目三合院細緻建築,那曾經的榮景歲月好似重現。古宅山牆有著吉祥寓意的泥塑裝飾。進入內埕即見到門廳屋脊上有著如弓一般的優美曲線,尾端呈現著燕尾翹脊。
Thumbnail
終於來到李騰芳古宅,我們從左院門進到外埕,外埕有兩對旗杆座,觸目三合院細緻建築,那曾經的榮景歲月好似重現。古宅山牆有著吉祥寓意的泥塑裝飾。進入內埕即見到門廳屋脊上有著如弓一般的優美曲線,尾端呈現著燕尾翹脊。
Thumbnail
雙十連假第一天,利用颱風來臨前的天氣正好,呼應台灣文化協會創立百年,睽違多時的,我又再訪了大稻埕。 因為疫情以及搬回桃園的關係,這是我今年第一次到大稻埕,景物依舊,仍舊是讓人不自覺沉迷的漫步調。
Thumbnail
雙十連假第一天,利用颱風來臨前的天氣正好,呼應台灣文化協會創立百年,睽違多時的,我又再訪了大稻埕。 因為疫情以及搬回桃園的關係,這是我今年第一次到大稻埕,景物依舊,仍舊是讓人不自覺沉迷的漫步調。
Thumbnail
穿越時空就在抬頭的那一瞬間 這兩天的台北溫柔多了,雖然說會有下雨的可能,但日頭的光芒沒那麼驕傲,讓人更能睜大雙眼看看,連微風都回來了
Thumbnail
穿越時空就在抬頭的那一瞬間 這兩天的台北溫柔多了,雖然說會有下雨的可能,但日頭的光芒沒那麼驕傲,讓人更能睜大雙眼看看,連微風都回來了
Thumbnail
台北人一日的風格散步_迪化街 散步路徑: 北門捷運站2號出口出來,一路往北,走塔城街接迪化街 必訪: 青鳥居所 鱸魚來了 必買: 富自山中、高建桶店 必吃: 想吃就吃
Thumbnail
台北人一日的風格散步_迪化街 散步路徑: 北門捷運站2號出口出來,一路往北,走塔城街接迪化街 必訪: 青鳥居所 鱸魚來了 必買: 富自山中、高建桶店 必吃: 想吃就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