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的親子對話》一個新手爸的使用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指令多於傾聽、怒罵多於等待、不滿的情緒多於欣賞,那是傳統教養的高壓方式。

也許以前的社會,媽媽真的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小孩的教育和吃都是媽媽一手處理,爸爸通常就只負責賺錢。

所以以前的媽媽難免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選擇了高壓的教育方式。

那現代社會的父母,能夠有時間多傾聽、多等待、多欣賞嗎?

我個人認為是可以的,因為我們比以前的人資訊更流通,更快的吸收他人的經驗反省自己, 爸爸和媽媽之間更可以分工,不會認為教養只是一方的事情,更可以溝通分享。

我們的忙碌不亞於以前農業社會的生活,甚至在不同角色中切換更容易讓人心力交瘁。

只是我們人的優點就是會看後照鏡學習,透過李儀婷老師的這本「薩提爾的親子溝通」的實際對話例子,我們可以藉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自己在親子溝通這條長達20年以上的未來道路,開得順暢一些。

#實踐心得

其實「薩提爾的親子對話」這本書,我自己是有點當成參考書在使用。

每每和孩子溝通卡關時,就會拿出來找類似的例子,想參透老師是怎麼化解當下的困境的。

一開始當然效果不太好。

想當然爾,老師實踐了薩提爾5年不只,而我身為一個只想套範本的,速成親子溝通專家的父親,怎麼有可能一下將話語傳達到孩子的內心呢?

不過幸好,老師的書裡有提到一件事,只要每天比昨天的自己進步就好了。

儀婷老師的先生上”How to人生學”的訪談裡的一句話也接住了我:

「孩子永遠都會原諒父母,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何不道歉呢?」

是阿,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會給自己第二次機會,那我又何必多想,

今天溝通不順利,明天再嘗試就好啦。


我自己針對四歲的女兒連假後不想上學,進行了三個禮拜的叫起床記錄。

以下三個重點分享:

  1. 不要在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進行溝通。

因為我自己是如果要出門的東西沒有準備好,會很煩躁的人。所以如果一邊要叫女兒起床,一邊還要自己換衣服收拾東西,心情會很阿雜,當天通常都是大人發火,小孩崩潰大哭收尾。

所以唯一解是自己早點起床,先把自己準備好,再去叫孩子。

又在過程中,發現自己早起血糖低,容易發脾氣。所以叫孩子前自己先吃點東西,都有助於接下來的溝通。

2. 孩子的不要有時後不是真的不要。

我自己本身的經驗是,小朋友的詞彙能表達的有限,他們的不要,背後有很多原因。

有時間、有心情的話,我們當然可以嘗試拆解不要的原因,並協助解決。

但沒時間,或當天大人自己的狀況就已經焦頭爛額的話,不危及生命的問題,我們都可以讓它跑一跑。

套句電影裡的話:「讓子彈飛一會兒。」

不要上學,這句話我女兒講過千百次,從一開始只會說「因為小朋友太多」,

到後來各種理由「因為在學校沒有朋友」(後來問老師說是她最好的朋友請假,而不是其他小朋友不跟她玩)、「中午午睡要跟自己班的女生睡,不要跟男生睡」、「中午只要吃炒飯、炒麵和咖哩飯」。

最近一次最離譜的是,出門前突然跟我說頭痛不舒服。

問她說是否感冒,她說對。

問說那去看醫生?她說不用。

問說那感冒要看醫生才會好啊,不然禮拜六不能出去玩。

她說禮拜六感冒就好了。

各種狀況真的是遇到才知道,平常多修養自己的內心,讓問題發生時能多一點餘裕可以平靜的處理。

3. 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儀式。

女兒除了愛找理由不去學校外,愛賴床也是讓我頭痛很久的一個問題。

我試以下叫起床方式:

(a).叫起床前10分鐘,先打開房間的燈,放輕柔的鋼琴音樂。  

結果: 有意賴床的孩子,燈再亮都沒有用。

(b).誘之以利。跟她說床可以吃好吃的糖果或喝牛奶。

結果: 第一天有用,當糖果沒了,或她睡意大於食慾時都還是以失敗告終。

(c).動之以情。拜託她起來,不然上班要遲到了。遲到就沒辦法好好賺錢給她們花,曉以大義。

結果:通常就是爸爸自己好話說盡,不耐煩到極點,就直接抱起床。

開啟崩潰⇒安撫⇒花時間冷靜⇒比原本預期花更多時間出門的模式。


最後的最後,我讀到了瓦基在「閱讀前哨站」分享的一句話:

「沒有人會為了KPI起床。」

這句話本來是要給大人,讓大人找到自己的夢想,每天被夢想叫醒。

可是孩子們的夢想呢?

如果他們的夢想就是每天跟你在家玩怎麼辦呢?


於是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嘗試,既然有睡前儀式,那我何不來個起床儀式呢?

因為女兒睡前都會要我讀三本故事書,於是我便嘗試早上在她耳邊念故事書。

第一次念的是納尼亞傳奇的「奇幻馬和傳說」。

講到會說話的馬的時後,她原本緊閉的小眼睛慢慢的睜開,靜靜的聽書中的描述。

講到一個段落時,我便把書本闔上: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邊,明天再繼續。

再摸摸她的背,讓她慢慢的坐起來。就完成了我們的起床儀式。

不敢說找到了萬靈丹,至少是一個我們雙方都能接受的和諧的模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樂樂爸的沙龍
6會員
20內容數
樂樂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08
從前從前有個Elaine公主。 她遇到每個人都叫”ㄟ”。 “ㄟ,可以幫我拿那本書嗎?” “ㄟ,幫我丟一下衛生紙。” 跟朋友坐車出去, 朋友還沒下車,她就把車門鎖上。 她朋友只好在車內眼巴巴的等她回來救她。 “喔~我完全忘了你呢~” 跟朋友出去吃飯, 吃完她從來不拿帳單,也不會給朋友錢。 『對啊。』
2022/09/08
從前從前有個Elaine公主。 她遇到每個人都叫”ㄟ”。 “ㄟ,可以幫我拿那本書嗎?” “ㄟ,幫我丟一下衛生紙。” 跟朋友坐車出去, 朋友還沒下車,她就把車門鎖上。 她朋友只好在車內眼巴巴的等她回來救她。 “喔~我完全忘了你呢~” 跟朋友出去吃飯, 吃完她從來不拿帳單,也不會給朋友錢。 『對啊。』
2022/09/06
《人生4000個禮拜》 這本書最重要的三件事? 1.先支付你自己 2.限制進行中的工作 3.抗拒重要性中等的誘惑 哪一個故事或案例讓我印象深刻?
2022/09/06
《人生4000個禮拜》 這本書最重要的三件事? 1.先支付你自己 2.限制進行中的工作 3.抗拒重要性中等的誘惑 哪一個故事或案例讓我印象深刻?
2022/08/30
最近女兒學校開始教注音符號的寫字,一個禮拜大概有2~3天有作業。 家裡剛好也有一本注音符號的練習本,我就跟老婆討論說是否要拿出來給她寫。 「不要啦!萬一她之後寫膩了,去學校不想寫了怎麼辦。」老婆說。 於是我花了一個禮拜六早上,種了一個種子,試看看。 她寫一個”一”,我也跟著寫一個”一”。。 比如:
2022/08/30
最近女兒學校開始教注音符號的寫字,一個禮拜大概有2~3天有作業。 家裡剛好也有一本注音符號的練習本,我就跟老婆討論說是否要拿出來給她寫。 「不要啦!萬一她之後寫膩了,去學校不想寫了怎麼辦。」老婆說。 於是我花了一個禮拜六早上,種了一個種子,試看看。 她寫一個”一”,我也跟著寫一個”一”。。 比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帶孩子真的是比教課還要累! 現在的父母親普遍都晚婚也晚生 年紀大了,真的體力招架不住...... 光是開個車來回就很傷神了 然後頂著大太陽,陪孩子去海邊踩水 真的體力吃不消 看著孩子的發展,又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這是一種對孩子的責任 也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認同 有時候
Thumbnail
帶孩子真的是比教課還要累! 現在的父母親普遍都晚婚也晚生 年紀大了,真的體力招架不住...... 光是開個車來回就很傷神了 然後頂著大太陽,陪孩子去海邊踩水 真的體力吃不消 看著孩子的發展,又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這是一種對孩子的責任 也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認同 有時候
Thumbnail
當父母試著把自主權交給孩子,他就會漸漸學會管好自己。 當然分寸和原則還是得把握住,不是完全的放任。 父母往往放不下的,是不忍心孩子跌倒、失敗。 明明知道這條路坑坑疤疤、到處都是石頭,不小心走會跌倒,就想要提醒,甚至幫孩子搬開石頭、填平道路。 但這樣孩子會以為,所有的路都是這麼平坦好走,失去學習、磨練
Thumbnail
當父母試著把自主權交給孩子,他就會漸漸學會管好自己。 當然分寸和原則還是得把握住,不是完全的放任。 父母往往放不下的,是不忍心孩子跌倒、失敗。 明明知道這條路坑坑疤疤、到處都是石頭,不小心走會跌倒,就想要提醒,甚至幫孩子搬開石頭、填平道路。 但這樣孩子會以為,所有的路都是這麼平坦好走,失去學習、磨練
Thumbnail
當長輩說:「你的孩子看到人都不會叫(打招呼),這樣沒禮貌!」「天氣這麼冷,他穿短褲出門,感冒了怎麼辦?」這些話聽到當媽媽的心裡,就會變成「我沒教好孩子!」「我是個不夠好的媽媽!」
Thumbnail
當長輩說:「你的孩子看到人都不會叫(打招呼),這樣沒禮貌!」「天氣這麼冷,他穿短褲出門,感冒了怎麼辦?」這些話聽到當媽媽的心裡,就會變成「我沒教好孩子!」「我是個不夠好的媽媽!」
Thumbnail
指令多於傾聽、怒罵多於等待、不滿的情緒多於欣賞,那是傳統教養的高壓方式。 也許以前的社會,媽媽真的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小孩的教育和吃都是媽媽一手處理,爸爸通常就只負責賺錢。 所以以前的媽媽難免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選擇了高壓的教育方式。 那現代社會的父母,能夠有時間多傾聽、多等待、多欣賞嗎?
Thumbnail
指令多於傾聽、怒罵多於等待、不滿的情緒多於欣賞,那是傳統教養的高壓方式。 也許以前的社會,媽媽真的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小孩的教育和吃都是媽媽一手處理,爸爸通常就只負責賺錢。 所以以前的媽媽難免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選擇了高壓的教育方式。 那現代社會的父母,能夠有時間多傾聽、多等待、多欣賞嗎?
Thumbnail
我自認是個認真的母親,孩子出生後,初為人母,面對孩子身體、人際關係等種種的問題,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翻遍網路文章以及書局書架上滿滿親子教養的書籍,每一本都認真閱讀,買回家試著實際操作運用。名符其實的孩子照書養。 父母真難當! 儀婷老師用許多生活的事件,舉例說明如何運用薩提爾模式在親子教養上。
Thumbnail
我自認是個認真的母親,孩子出生後,初為人母,面對孩子身體、人際關係等種種的問題,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翻遍網路文章以及書局書架上滿滿親子教養的書籍,每一本都認真閱讀,買回家試著實際操作運用。名符其實的孩子照書養。 父母真難當! 儀婷老師用許多生活的事件,舉例說明如何運用薩提爾模式在親子教養上。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書名】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27日   幾年前因為孩子的情緒困擾,我開始接觸薩提爾的講座跟工作坊。才了解到人跟人的對話不只是輕鬆簡單的聊聊,而是能夠有意識的、有脈絡的對話。也因此,我讀遍很多有關薩提爾的書。 有一陣子,發現自己閱讀太多,但
Thumbnail
【書名】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27日   幾年前因為孩子的情緒困擾,我開始接觸薩提爾的講座跟工作坊。才了解到人跟人的對話不只是輕鬆簡單的聊聊,而是能夠有意識的、有脈絡的對話。也因此,我讀遍很多有關薩提爾的書。 有一陣子,發現自己閱讀太多,但
Thumbnail
【講座】家有青少年-親職教育講座: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講者】李儀婷 作家 雖然孩子還在國小階段,不過眼看著再兩年就要進入青少年了!有幸聽到這場講座,幫助我提前認識一下青少年會面臨到的狀況,或許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能夠傾聽、跟理解和同理青少年真的重要。 講座摘要內容: ■所有社會體系以及的教
Thumbnail
【講座】家有青少年-親職教育講座: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講者】李儀婷 作家 雖然孩子還在國小階段,不過眼看著再兩年就要進入青少年了!有幸聽到這場講座,幫助我提前認識一下青少年會面臨到的狀況,或許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能夠傾聽、跟理解和同理青少年真的重要。 講座摘要內容: ■所有社會體系以及的教
Thumbnail
當人一有期待,就會帶動內在向上驅使的動力,產生浮現在冰山上層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落空時,人便會因無法承受失落的痛苦,而產生讓人錯愕的行為。諸如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追求情人不成,生氣辱罵對方,或做出恐怖行徑等等都是例子。
Thumbnail
當人一有期待,就會帶動內在向上驅使的動力,產生浮現在冰山上層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落空時,人便會因無法承受失落的痛苦,而產生讓人錯愕的行為。諸如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追求情人不成,生氣辱罵對方,或做出恐怖行徑等等都是例子。
Thumbnail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是一本易懂、但不好上手的書,老實說,甚至讓我一度想逃避,為什麼?因為它讓我必須誠實面對、認真思考心中想要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是一本易懂、但不好上手的書,老實說,甚至讓我一度想逃避,為什麼?因為它讓我必須誠實面對、認真思考心中想要的親子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