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養

含有「正向教養」共 35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被拒絕的勇氣」,是一門至今我仍在學習的一門課也是我希望我可以帶領孩子從小就有個正確的觀念。 我們家姐姐是110年疫情最嚴時候出生的寶寶,孩子被迫出生後因為疫情影響少出門,出門時帶口罩,家人們也都帶口罩,少了言語刺激,卻多了一個其餘年代孩子沒有的回憶及經驗,造就的是孩子的語言發展會較延遲,但因為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一家與保姆之間半年相處的點滴,以及保姆離職後作者夫婦的反思。文章探討了親密關係中情緒邊界,與原生家庭課題分離的議題,並分享了作者童年經驗及對未來親子關係的期許。
Thumbnail
好的保母那是千金難求啊!
Jay-avatar-img
1
Jay-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所以如果可以,孩子自己帶最好。
1
我與星星有個約會 (亞斯柏格症的孩子,教養分享) 前言 終於還是寫了我與小王子的教養文(現在統稱自閉症,小王子又屬於高功能自閉症) 本來我是不想寫的,因為覺得自己並不是什麼專家,也只生了這麼一個兒子,實在擔心會引人誤解。 會想寫文的起因是緣於三月底,依照慣例兩年要帶兒子去一趟身心科,做著千遍一律
Thumbnail
潔希李-avatar-img
4 天前
林燃(創作小說家)-avatar-img
8
啊~~~好辛苦~~~秀秀... 既然有研究紫微斗數,就從子女宮破解小王子的"先天個性",再從Ta的父母宮探知"小王子是怎麼看父母的角度",裡面一定有玄機在,那就是必修的雙向課程。不可能絕對能解決乾淨,只能努力創建親子的新相處生活模式吧。
林燃(創作小說家)-avatar-img
8
2
潔希李 真的!!!累人 但也無可奈何
2
一位新手爸媽分享與保姆之間發生的糾紛,從最初的信任與依賴,到後來的矛盾與衝突,以及最終結束合約的過程。文中探討了僱主與受僱者之間的界限、信任與尊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平衡善良與原則。
Thumbnail
全職奶爸在照顧兩個孩子的過程中,體悟到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文章探討了正向思考與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並分享作者透過學習正向能量管理,來應對育兒挑戰,以及改善自身健康狀況的經驗。
Thumbnail
一位父親分享他請育嬰假,全職照顧孩子的經驗,描述社會觀感、公司協調的過程、以及對這段旅程的期待與反思。
Thumbnail
Alfreda-avatar-img
2025/03/03
Jay-avatar-img
2
我家是樂樂和安安,一路全職陪伴他們兩個已經9年了。雖然小萌娃的樣子只能留在心中,日子也變得不全然不只是自己的,但因為這些珍貴的回憶,一切都非常值得。
Jay-avatar-img
2
Ja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6
2
Alfreda 你真棒!相信我們都會一起創造更多回憶的!
2
這篇文章提供五個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正向教養的方法,包含用選擇取代命令、讓孩子參與規則制定、溫和堅定地設立界限、理解孩子情緒並幫助其表達、以及用鼓勵替代讚美。正向教養著重在愛與界限之間取得平衡,幫助孩子培養自律、責任感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Thumbnail
人家都說:台灣很美。風景美、人更美 那有沒有可能,在台灣四處遊玩的時候, 我們也能帶著像是要出國玩般的興奮之情去面對呢? 心血來潮,我決定安排一場「冒險之旅」 在沒有工作的周六一早我問孩子們: 「今天,我們去冒險!你們想去嗎?」 孩子們眼睛都亮了!頭抬地高高的、異口同聲興奮地看著
Thumbnail
上週未參加了Dr. John Banmen的線上講座。在分組做案例討論結束後,一位學習者向貝曼博士提問:「您覺得自己在第一次的談話中,做了甚麼重要的工作? 所以可以快速地在諮商關係中建立信任?」 貝曼補充了案主來談前的一些經過與背景,接著,他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貝曼說:「我認為我沒有做什麼特別
從養樂多之旅到探討心靈成長,本文作者因為看到錫蘭製作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從中了解到心理學對於現今社會的重要性,並分享閱讀《心流》的心得,反思育兒的旅程與心流狀態的連結,以及如何從中獲得幸福與樂趣。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2/23
謝謝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