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準備以軍備競賽迎戰中國的擴張野心:台灣,日本與地緣政治系列 (5)
安倍的遇刺,讓修憲勢力在日本參議院的大選得到177席,超過3分之二的多數所需要的166席。這是二戰結束以來,日本第一次如此逼近修憲,在「國家正常化」上可能跨出關鍵的一步,把自衛隊轉型成正規軍,而且不只是在被攻擊之下才來防守,而是可以有攻擊能力,甚至可以先發制人。
在美國眼皮底下,在美日安保條約的約束下,在日本的國家安全思維從陸地擴張轉型成海上運輸線的安全下,在民選政府的控制下,都會使得日本的重整軍備不至於發展成以前的那種軍國主義。
(1)
不過,這將產生新的地緣政治效果。第一是,日本將部署中程導彈,從北海道到九州,射程可能達到2500公里,建立精準打擊與遠程打擊能力,以便創造源頭打擊與先發制人的效果。
如果從琉球群島南端的石垣島來看,這樣的中程導彈的部署可以涵蓋的打擊範圍,顯示在下圖中:
第二,增加飛彈防禦能力,例如部署更先進的薩德飛彈防禦系統。
第三,建立「對敵基地的源頭打擊能力」,不止是防守而已,而是也要有攻擊能力,除了軍事資產與部隊之外,還包括前敵指揮中心,以及在北京的中共中央軍委在內。
第四,日本會改裝直升機航母為輕航母,讓最先進戰鬥機F-35B可以垂直起降。據說目前已經改裝完成一艘了,總共有八艘要改裝。每艘輕航母估計可以承載40架左右的F–35B,將是相當可觀的戰鬥力量。
第五,日本也會增加潛艦的建造,說不定比照英美澳三國同盟協議,爭取美國把核潛艦技術移轉給日本。
第六,讓美軍在日本領土上部署核子武器。
第七,出口日本製造的軍火給盟友或戰略夥伴。這將意味著日本的軍工產業的重新崛起,對刺激日本經濟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八,日本正規軍將配合美軍,出兵海外,執行聯合國的維和行動,或共同防禦條約下的任務,不再侷限於日本周邊地區而已。
第九,日本要重視新型態的作戰方式,例如增加網路作戰能力,還有生物戰,氣候戰,對抗中共的紅色滲透,等等。
也就是說,新的軍備競賽來了!日本將跳下來玩這一場新的權力遊戲。
(2)
這場軍備競賽的幕後,當然是中共。可以這麼說,日本的重整軍備,至少有受到一個刺激,就是經過衛星照片,發現中共在新疆那邊有一個日本空中預警機的模型物體,做為測試與訓練遠程飛彈的精準打擊能力之用。在七月上旬,該模型物體已經被炸毀。
日本空中預警機長這樣:
在中國新疆地區的衛星照片顯示,有近似日本空中預警機模型物體:
這就意味著當中共要對台灣動武的時候,會先打一場「反介入戰爭」,會先攻擊日本領土上的美軍基地與日本基地,目的是要切斷日本與美國對台灣的軍事支援。
簡單講,日本已經有這個覺悟,中共打台灣之前會先打日本!
其實,安倍講「台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有事,也就等同於日美同盟有事」,真正的意思在這裡:
不是台灣被攻擊,日本會被波及而已,
而是在台灣被攻擊之前,日本自己首先會被攻擊!
所以,日本才必須追求「國防正常化」,建立遠程打擊能力,建立對敵基地的攻擊能力,而不是只能在挨打之後才被動防守。
(3)
日本的重整軍備會產生一個額外效果,就是日本的軍工產業將復活,有助於刺激經濟,真正擺脫「失落的30年」。
回顧1930年代美國的經濟大蕭條,羅斯福的新政只能把失業率從25%降到14%,後來是1939年9月1日希特勒下令進攻波蘭,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才讓美國的失業率從14%降到4%的充分就業水準,也就是說,是戰爭解決了經濟蕭條的問題。
日本在1990年代初期泡沫破掉以後,經濟陷入長期困境,至少有一個原因,是日本不能發動戰爭,或者說,至少因為日本不能有軍工產業來吸收過剩資金,過剩技術,與過剩產能。現在,美國對日本軍事鬆綁,讓日本的軍工產業重新崛起,對日本的經濟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4)
最後,談到台灣。台灣正好處在外部兩股勢力之間,一邊是中國大陸,一邊是美日軍事同盟,表面上好像可以玩平衡,但是其實不行,因為台灣不只是面對地緣政治,也面對價值觀的選擇!
台灣必須選擇站在民主自由陣營這一邊,來對抗極權專制政權的對外擴張野心,所以台灣的選擇其實很清楚,就是要以自己的強大國防,來阻止中共對台灣的任何軍事冒險。
就台灣來講,對中共示好,會被中共解釋為「你終於撐不住了」,於是你的友善只能鼓勵侵略。
相反地,只有強大的拳頭,有能力做源頭打擊與精準打擊,才有資格談和平與安全。
對日本與美國來講,這個戰略思維是一樣的,就是必須具備足夠的嚇阻能力,才可以阻止侵略戰爭於事前。這也是烏克蘭戰爭給台灣與日本的啟示:與其事後再來反擊,不如事前有足夠的嚇阻能力,以阻止戰爭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