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愛不偏執 Ch.4】「我不要!」不要甚麼?「我不知道!」:潛意識的偏執保護機制

2022/08/1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把「偏執」分為三個層次,它既是(1)一種發展上正確的情緒經驗與反應,也可以是(2)偏執人格,是發展早期因從未被修正而殘留的猜疑和戒備的混合物,以及是(3)偏執型精神病的過程。前面三篇我們討論的主要是來回於 1 和 2 層次之間。
「偏執性格」(paranoid character),幾乎人人皆有之,且往往被環境中公開或隱藏的敵意所推動、放大,也會因為環境的友善而緩解、收縮。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第一個敵意就來自「出生」,因為小嬰兒被動的從原本保護他的子宮中被排擠出來,這是個身體與皮膚感受上從「不被慾望」的入侵。當這些身心的不適(如佛洛依德說的,出生作為第一個對現實的恨、Rank 提出的出生焦慮、Klein 所指的被害的潛意識幻想)未得到父母的照顧而真實地緩和,日後就會反映在對各種干擾的拒絕上,幾乎是一種潛意識強烈的蔑視態度、一種莫名的嫌惡之情:「我不要!不要!不要弄!不要碰我!」
我們很能夠在照顧小孩、乃至在情人(另一種意義上的「小孩」、baby、寶貝)的對話中看見這種模式。當我們問對方:「不要甚麼?」的時候,他(她)會說:「我不知道!」。
也許你只是想給對方吃他最愛的食物、問他要不要早點休息、想幫她穿個外套……他(她)意識上也知道你的行為是善意的,但內心就是有個頑固的東西在頑抗,莫名說出一句:「我就是不要!」
偏執情緒及機制,其實總是在自我保護。但這裡「保護」的意思是指,當個體原先處在一個已經穩定的狀態以後,不論好或壞的干擾,全都是對這個狀態(如躺在沙發上,完全不想動)的入侵,因此都要去抵抗!
我們今天要一路深入了解這些事情的心理現實是怎麼一回事,它與自我、現實、敵意的關係,以及偏執將怎樣發展到第 3 層去。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5 則留言,僅發佈於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