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無愛不偏執 Ch.8】自戀者的偏執 VS 偏執者的自戀:那些被理想化與被妒忌的人與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於一個人心智裡的偏執傾向或狀態,我們習慣它有一個「因為他被害了太多次,所以不得不偏執」的起源印象。

臨床工作中我們當然會有類似的發現,但也不全然;或是說,「被害」的定義其實要先被確立。小孩子的精神是很容易受到影響的,這種「脆弱性」成為了被害的前提,而那個被害所指的,可能只是一件單一但重要的事:對理想化的他人(主要是父母)的極度失望。

對父母的極度失望,且這個失望是發生在小學至中學間,也就是「伊底帕斯情結」理應建立又得到處理以消落的時期,往往造成人們心中萌生起(或理論的說:回到並固著於早期的偏執心理位態)一個堅固的偏執性格底座。

這個偏執性格對主體而言常常是「不自知的」,它很可能反映在他人的評價中:很自我、太做自己、固執、頑固、偏激、從不低頭、死不道歉、從不認輸……直到成年以後,人們才因為生活中(職場、人際、家庭)的問題而慢慢意識到自己好像有點需要談談的心理困擾,而往往又在「想了好幾年」以後,克服了內心種種有名或莫名的阻抗,才來到諮商裡──你也是這樣嗎?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81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2022/10/20
今天是【無愛不偏執】系列的最後一篇,從偏執的情感(Ch.1 & Ch.2)、職場中的偏執(Ch.3 & Ch.4)、用兩個案例說明偏執的嫉妒(Ch.5),再到怯場與網紅心態(Ch.6)、炒熱氣氛的浮誇人際關係(Ch.7)和自戀者的偏執(Ch.8)……如果再寫下去,讀者大概也會開始對我偏執起來,或以為
Thumbnail
2022/10/20
今天是【無愛不偏執】系列的最後一篇,從偏執的情感(Ch.1 & Ch.2)、職場中的偏執(Ch.3 & Ch.4)、用兩個案例說明偏執的嫉妒(Ch.5),再到怯場與網紅心態(Ch.6)、炒熱氣氛的浮誇人際關係(Ch.7)和自戀者的偏執(Ch.8)……如果再寫下去,讀者大概也會開始對我偏執起來,或以為
Thumbnail
2022/09/22
焦慮爆發,是偏執人格者時不時突發的內在災難。 這種一時爆發的焦慮,是會隨時間而平復的,而這一股焦慮其實可以被稱做「嫉妒」(jealousy)。 ──也許我們可以說他們屬於那些很愛「炒熱氣氛」的人。 不可少的注意力:看我這裡! 誇張只因我很怕? 最後我們來看精彩的副歌歌詞所描述的:
Thumbnail
2022/09/22
焦慮爆發,是偏執人格者時不時突發的內在災難。 這種一時爆發的焦慮,是會隨時間而平復的,而這一股焦慮其實可以被稱做「嫉妒」(jealousy)。 ──也許我們可以說他們屬於那些很愛「炒熱氣氛」的人。 不可少的注意力:看我這裡! 誇張只因我很怕? 最後我們來看精彩的副歌歌詞所描述的:
Thumbnail
2022/09/08
如果今天一位個案來到諮商室,說:「心理師,我每次上台都會怕、會抖,怎麼辦?」 如果您曾經就類似情況求助於心理諮商,我想心理師的工作方向大概是這三種之一。 今天我同樣是以精神分析一步步剖析「怯場者」的內在,以及指出為何「偏執性格」與「怯場」一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可以從「網紅」現象得以探究。
Thumbnail
2022/09/08
如果今天一位個案來到諮商室,說:「心理師,我每次上台都會怕、會抖,怎麼辦?」 如果您曾經就類似情況求助於心理諮商,我想心理師的工作方向大概是這三種之一。 今天我同樣是以精神分析一步步剖析「怯場者」的內在,以及指出為何「偏執性格」與「怯場」一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可以從「網紅」現象得以探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文章探討霸凌行為的根本原因,以及受害者和施害者在心理與生理上的影響。透過個人經歷反思,提出反霸凌措施的無效性,並引用研究顯示受害者經歷的心理創傷與生理指數的相關性,最終強調生活中的自我修復與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文章探討霸凌行為的根本原因,以及受害者和施害者在心理與生理上的影響。透過個人經歷反思,提出反霸凌措施的無效性,並引用研究顯示受害者經歷的心理創傷與生理指數的相關性,最終強調生活中的自我修復與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創傷…來自於經驗這不可否認,簡單的解釋就是當人遇到困境、高壓環境、嚴重事故、霸凌、傷害等以致身心受創,即使事件已過許久大腦仍會不經意出現相同畫面,造成生理心理不適而嚴重影響生活。
Thumbnail
創傷…來自於經驗這不可否認,簡單的解釋就是當人遇到困境、高壓環境、嚴重事故、霸凌、傷害等以致身心受創,即使事件已過許久大腦仍會不經意出現相同畫面,造成生理心理不適而嚴重影響生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勒索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透過對常見情緒勒索語言的分析,揭示其對受害者自尊心和情感健康的負面影響,並探討其根源與轉變的方法。理解情緒背後的創傷,能幫助人們更好的處理與他人的互動,並從中學會如何愛護自己。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勒索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透過對常見情緒勒索語言的分析,揭示其對受害者自尊心和情感健康的負面影響,並探討其根源與轉變的方法。理解情緒背後的創傷,能幫助人們更好的處理與他人的互動,並從中學會如何愛護自己。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性侵害案件相關人員可能成為的第二受害人的情況,以及對其產生的情緒和心理衝擊。除了性侵害當事受害人外,也需要關注處遇相關人員的壓力與需求,以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與協助。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性侵害案件相關人員可能成為的第二受害人的情況,以及對其產生的情緒和心理衝擊。除了性侵害當事受害人外,也需要關注處遇相關人員的壓力與需求,以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與協助。
Thumbnail
或許,在這裡談一個來自破碎家庭(或說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切題的。這樣的孩子無意識地花時間找尋他的父母。把這樣的孩子帶回家愛他是眾所周知的不足。發生的事情是,一陣子以後,被收養的孩子得到希望,開始測試他發現的環境,以證明他的監護人能否客觀地恨。他似乎唯有在被恨過之後才能相信自己被愛。
Thumbnail
或許,在這裡談一個來自破碎家庭(或說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切題的。這樣的孩子無意識地花時間找尋他的父母。把這樣的孩子帶回家愛他是眾所周知的不足。發生的事情是,一陣子以後,被收養的孩子得到希望,開始測試他發現的環境,以證明他的監護人能否客觀地恨。他似乎唯有在被恨過之後才能相信自己被愛。
Thumbnail
  內在小孩是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指的是在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存在著一個類似於童年時期的自我存在。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在20世紀初提出的,他認為內在小孩是一種自我存在的投射,代表著個人對自己童年時期的經驗和記憶的深層意識。   內在小孩的內涵包括童年時期的各種情感體驗、需要和渴望,包括受到
Thumbnail
  內在小孩是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指的是在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存在著一個類似於童年時期的自我存在。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在20世紀初提出的,他認為內在小孩是一種自我存在的投射,代表著個人對自己童年時期的經驗和記憶的深層意識。   內在小孩的內涵包括童年時期的各種情感體驗、需要和渴望,包括受到
Thumbnail
心理創傷是指在遭受壓力、痛苦或震撼事件後,當事人無法有效處理的情緒和經驗,這種創傷可以包括身體或情感上的傷害,如意外事故、暴力、性侵或其他創傷性事件 當一個人的心理創傷無法完全被意識所接受和處理,而轉進了淺意識層面,就不太容易直接察覺或了解,這些心理層面包含了我們的態度、信念、渴望、恐懼和經驗
Thumbnail
心理創傷是指在遭受壓力、痛苦或震撼事件後,當事人無法有效處理的情緒和經驗,這種創傷可以包括身體或情感上的傷害,如意外事故、暴力、性侵或其他創傷性事件 當一個人的心理創傷無法完全被意識所接受和處理,而轉進了淺意識層面,就不太容易直接察覺或了解,這些心理層面包含了我們的態度、信念、渴望、恐懼和經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