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期間,對我來說屋頂的設計似乎一直都是個難題;好像將內部設計完,再蓋一塊板就完事了,想要斜屋頂就將牆削出高低差,想要平屋頂就加個女兒牆(有時候甚至連女兒牆都忘記加);而那塊屋頂永遠都是敷衍的一層「板」,也因此我的屋頂曾被黃老說過幾次;但仍然還是無法理解,明明我都把屋頂從0.1的板材換成0.2的了,老師為甚麼還是不滿意? 仍舊徘徊在“屋頂不應該是這樣 ”的問題上。
(或許有些人會很納悶為甚麼這種簡單的東西還搞不懂,但沒辦法,許是我的慧根及理解力還不足,至少在實習期間理解了,也算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因此將經驗在此做一分享及記錄。也歡迎學長姐或相關領域人士在評論區分享指教。)
關於這個困擾我很久的屋頂,算是第一個在學校聽不懂的,但事務所教會我的東西,這也大概是我在事務所實習學到的第一件事。
我們實習生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製作一棟個人住宅的模型(以下通稱林宅),而此住宅平面形狀約成一個ㄇ字型,皆以斜屋頂構成之,比較特別的是其中一邊的屋頂還融合了木造結構。製作模型時建築師基本上不會在場,只有中途來看過我們幾次(不得不說建築師真的超忙);實習生們就看著電腦中的3D模型,對照著圖面開始做;其中關於我們如何在1:50的模型中克服曲型牆先不提,在製作屋頂上可是確確實實的被指正過好幾次。
先從厚度開始說好了,屋頂真的不會只有一塊板就完事,模型是如此,實際施作當然就有更複雜的程序,林宅屋頂厚度(含屋頂蓋瓦)約有20cm 厚,因此1:50的模型就要做出0.4的厚度,屋瓦材質的板材也要做出區分,還不單單只是這樣,在以往的訓練中常常忽略的天溝、落水口、屋脊收邊等也要做出來,1:50的模型可以呈現的東西真的非常多,而在做的過程中,我才真真正正的意識到一個能蓋出來的建築涵括了多少的細節;儘管為了方便模型的製作會取捨掉一些東西,但反思之前在學校的模型製作,會發現實在忽略掉過多應該注意的細節。
這裡可能有人會說:啊能在時間之內趕出一個像樣的模型跟圖面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誰還會要求這麼多? 嗯......的確,也有些老師認為模型只是為了更好的去思考設計(當然這並沒有錯),不用太計較;但我認為有沒有經過這一方面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則只是為了讓內部不要淋到雨或讓自己的設計看起來比較像「建築」一點,而加了一塊「板」上去真的是很沒有意義的行為。
建築師也會讓我們在做模型時去對林宅的設計做一些思考,透過這些過程去觀察想像,再配合一些對建築師的提問,可發現屋頂的擺放、走向、斜率、材質、顏色......等,都被蘊含了設計者亦或是業主的想法,甚至是排水溝槽的落水位置,都是順應著業主所想要的冥想空間而去進行設計,一切都被賦予意義性的色彩;所謂的空間不再是死氣沉沉的方塊,而是充盈著流動性及生命力;這都是我在學校不瞭解但有一直嘗試去觸碰的思維。
對於頂板:除了屋頂板,還有天花板,對於這兩個東西必須學著分開思考(這也是在學校時,老師一直提到的東西),在斜屋頂的製作上更明顯,斜屋頂並不代表內部空間也擁有非水平的頂板,有時候為了營造某種空間品質,天花板的設計會讓人感知不到外層斜屋頂的存在;至於天花板的厚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空調、燈具及部分管線的配置等都會互相影響。
而關於結構,在做木構屋頂的時候,建築師補充了一些我們所欠卻的知識(或許可以說是常識),諸如木頭桁架的先後排列順序,木材搭接方向與力量傳導的關係及複合材料的搭配等等。在過程中也有對我們提問相關問題,讓我們真的有在動腦,而不是一昧被動地接收知識。
每根木頭都有各自承載力的任務,不僅僅只是為了美觀而已。
經過幾天製作模型的過程,雖說我離業界專業的施作設計還有一大段距離,至少我對於屋頂的瞭解又稍微進了一步。
以上,為我在事務所學到的屋頂相關知識,粗淺的用文字記錄並分享之,實際內容其實更加的豐富,但要真正的去操作過才能結合學到的知識及經驗(就不多說了)。
建築設計絕對離不開「人」,亦或是「使用者」的關係,如何讓使用者在內部感到真正的舒適,正是設計者需要去思考的問題;我待的公司設計風格較偏向有機建築設計,建築師本身對於有機建築也有一套自己的看法;關於我在事務所學到的有機建築之後應會另外寫一篇,算是我跟建築師進行的第一場討論(比較像是我們問問題,他答完後反問我們這類的交流)。
當然我也不是完全的吹捧林宅的設計,在其中也有發現某些問題,而建築師的回答不是那麼的能說服人,許是因為一個被設計的建築真的包括了蠻多面向的,之後有機會再記錄分享。
p.s.照片中的木桁架結構模型是我們被建築師指正4、5次後,修正的結果。負責屋頂的我和另位一位姊姊做到差點哭出來。(嗷,還有以為屋頂做完了,結果老闆不滿意顏色,重新貼材質的部分,這個也修改了2、3次Q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