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三部曲(一)學習的本質與特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學習像拼圖,像出遊,像畫圖,像蜘蛛網
今天想整理我讀了五本書的心得(高手學習、深度學習的技術、大腦喜歡這樣學、超速學習、躍遷)來討論學習這件事,
篇幅很長,所以分成三段,分別是學習的本質與特性成為專才成為天才與通才,另有番外篇:套用在我自己身上的學習計畫

學習的本質

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誕生,
此乃動機
而越複雜的問題越有價值,因為要解決越困難,所以要學習一個複雜技能,必須先看懂它的輪廓,
此乃視野
最後再找出解決的方式,此乃方法。
想像一下,你要拼圖之前,要先買才能開始拚對吧?那為什麼想買?這就是動機,買回來之後是先看盒子上面的圖,還是直接開始拚?這就是視野;怎麼拚比較有效率?這就是方法。
道理大家都懂,放到學習上就完全不一樣了,
我要學英文,為什麼?感覺以後用的到阿,先學發音、文法、型態?先從字典的A開始背單字拉;
我要學寫程式,為什麼?因為大家都在學阿,整體架構是什麼?不知道,先print一個hello world出來再說。
誤以為努力一萬小時就可以成功,自以為時間跟意志力是無限的資源。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學習,就像一張網,每個知識是一個點,許多關聯知識變成一條線,再跟其他相關知識連成一張網,就像拼圖一樣,每個知識獨立來看就像一小塊無意義的拼圖,當跟它附近的拼圖組在一起時,你才看懂那是什麼,當整張拼圖組起來,你才看懂這又是什麼。
知識的基礎是記憶。
但大腦會自動把無意義的雜訊忘記,要讓知識變得有意義,就要先理解。
而促使人花費大量體力與腦力去理解的原因,便是運用。
然而,運用也不過就是走別人走過的路,但傳奇、大師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創造,把一幅拼圖拼完,就是一張你早就知道的圖,那要怎麼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圖畫,當然是把別張拼圖拿來用,Switch就是把遊戲機結合樂高結合手機傳感器而成的全新創造。

學習的特性

不同的目的與領域自然有不同的特性,看似不同,卻又互相關聯。
  1. 對數增長技能 V.S. 指數增長技能:
    對數增長技能例如開車,一開始進步很快,但學會之後,開五年跟開十年,進步的幅度不大,指數增長技能如賽車,一開始過彎速度突破不了,來不及煞車產生碰撞,後來突然飛躍成長,成為傳奇。明明都是開車,為什麼差這麼多?差別在於刻意練習其實學開車一開始也有經歷一段指數增長期,也就是從駕訓班畢業到剛上路這段期間,一開始進步緩慢但開了一個月突飛猛進,但接下來三五年進步趨緩,時間是成為高手的必要因素,但絕不是主要因素。
  2. 內隱知識 V.S.  外顯知識:
    內隱知識聽起來很生澀,其實就是大家說的自然而然,語感就是將語言這項外顯知識內化成內隱知識,沒辦法清楚說明,只能透過不斷練習而得。所有知識一開始都是外顯知識,直到你內化了,才變成內隱知識,如武俠小說中所說的,無招勝有招。
  3. 規則與變因象限:
    規則少,變因少的知識:例如文書處理、拼圖
    規則多,變因少的知識:例如寫程式、國考
    規則少,變因多的知識:例如打籃球、做電商
    規則多,變因多的知識:例如寫演算法、造電動車
    越往下越難被機器取代,因為機器擅長的是規則與記憶,不會理解與創造。
  4. 軟技能 V.S 硬技能:
    軟技能需要掌握的是感性,硬技能需要掌握的是理性,但凡越理性的工作,越容易被機器取代,例如律師處理合約、醫生判斷病因。
 規則越多,變因越多,越需要感性的工作,越難被替代。

小結

認知學習的本質可以使你套用於每個想學習的領域,就像出遊總要先看地圖再出發一樣,本質即是看地圖,以後想學習什麼新的東西,請先看地圖;
而認知學習的特性,可以讓你明白你想學的領域是否處於競爭激烈的賽道,就像出遊的行程內容一樣,越有趣越有深度的行程越有其價值。
從底層的角度出發,便也可以了解機器的威脅在哪,什麼樣的工作容易被取代,
因為機器學會了記憶,學會從變因找關聯性,但還不懂的理解因果,還不懂的創造,這正是人的價值,但也僅限於目前。
最後,要用一句話總結這篇的話,我想就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吧。
下一篇會介紹要怎麼走最快抵達目的地,快不代表走馬看花,快代表的是有效,不走彎路、不堵車。






































專題名稱由來是結合我喜歡的費曼跟查理, 期許把部落格當成書寫的同時讓五歲小孩也看得懂。 主題核心為人類運作手冊,範疇包含但不限於賽局、行銷、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科技趨勢、數據分析、投資理財...etc 阿窮是真的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說服別人改變有兩種方向,放手煞車與踩油門,這邊談的是如何放手煞車
1.機會成本 2.殘餘價值(折舊) 3.飛輪效應 結論:總歸一句就是判斷時間與價值的關係。
說服別人改變有兩種方向,放手煞車與踩油門,這邊談的是如何放手煞車
1.機會成本 2.殘餘價值(折舊) 3.飛輪效應 結論:總歸一句就是判斷時間與價值的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開始學習計畫前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學? 該學什麼? 如何去學? 為什麼學的主要歸類 本質性的學習 為了學習而去學習 不確定將來如何使用 功能性的學習 學習這個技能或主題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學什麼? 概念 若某些事物需要被理解而非只是記憶,就屬於概念 ex: 學習人工智能
學習是三個階段的循環: - 具體階段:情報收集,紀錄體驗 - 抽象階段:抽象化,模型化,發現模式 - 應用階段:實踐,檢證 西尾泰和這一套學習的三階段循環:具體,抽象,應用, 是一個很好的起始框架。 嘗試實踐它,然後持續修改, 你就能逐漸找到自己學習新事物的獨門心法。
Thumbnail
前期先針對整體流程模仿 可以快速理解一個主題如何拆解成不同的要素 快速取得一個學習的利基點 一個好的方式就是以完成專案為目的下去學習 為何要做Project Based的學習,而非一步一步完成課程? 因為直接做專案可以最快的碰到問題,知道自己還缺少哪方面的認知 人類無法用抽象的事物把事情
Thumbnail
6 篇文章|9928 字 學習觀|教育心理學|學習技巧 序 親愛的讀者 在現今,學習已成為終生的旅程。每一次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自我實現的階梯。這本書是為了那些渴望深化自我,追求成長的您準備的。 我們從一章「建立學習基礎」開始,探索如何透過正確的心態和基本技巧來打造學習的良好基礎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深度學習的技術》中的五大學習部分:記憶力,理解力,知識網,拓展能力與生活應用。作者分享了對於這些學習部分的心得與建議,並提供了主題相關的書籍推薦及閱讀資料。
Thumbnail
學習要有成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要「Study Hard」,除了努力學習外,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又或者一直拼命努力,真的就會有所回報,有好的成效嗎? 了解大腦的模式 在認真學習前,如果可以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模式,將能更有效率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指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神經網路,分別是專注式思考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Thumbnail
 需要考慮周詳為何要學習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為何要學習似乎是一種巧合,但如果我們從一個更大的角度看待問題,這似乎是一種不可避免的事實。柯爾律治曾講過,哲學是科學中的科學。這段話讓我的心境提高了一個層次。對於一般人來說,為何要學習究竟象徵著什麼呢?為何要學習改變了我的命運。那麼,為何要學習究竟是怎麼樣的
Thumbnail
無論是現在、過去還是未來,學習如何學習都是終身受用的技能。迭代和進步是軟體工程師的追求。文章提出學習程式的四大關鍵:實踐、輸出、整理、思考,並期望讀者能在選擇的路上一路前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開始學習計畫前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學? 該學什麼? 如何去學? 為什麼學的主要歸類 本質性的學習 為了學習而去學習 不確定將來如何使用 功能性的學習 學習這個技能或主題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學什麼? 概念 若某些事物需要被理解而非只是記憶,就屬於概念 ex: 學習人工智能
學習是三個階段的循環: - 具體階段:情報收集,紀錄體驗 - 抽象階段:抽象化,模型化,發現模式 - 應用階段:實踐,檢證 西尾泰和這一套學習的三階段循環:具體,抽象,應用, 是一個很好的起始框架。 嘗試實踐它,然後持續修改, 你就能逐漸找到自己學習新事物的獨門心法。
Thumbnail
前期先針對整體流程模仿 可以快速理解一個主題如何拆解成不同的要素 快速取得一個學習的利基點 一個好的方式就是以完成專案為目的下去學習 為何要做Project Based的學習,而非一步一步完成課程? 因為直接做專案可以最快的碰到問題,知道自己還缺少哪方面的認知 人類無法用抽象的事物把事情
Thumbnail
6 篇文章|9928 字 學習觀|教育心理學|學習技巧 序 親愛的讀者 在現今,學習已成為終生的旅程。每一次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自我實現的階梯。這本書是為了那些渴望深化自我,追求成長的您準備的。 我們從一章「建立學習基礎」開始,探索如何透過正確的心態和基本技巧來打造學習的良好基礎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深度學習的技術》中的五大學習部分:記憶力,理解力,知識網,拓展能力與生活應用。作者分享了對於這些學習部分的心得與建議,並提供了主題相關的書籍推薦及閱讀資料。
Thumbnail
學習要有成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要「Study Hard」,除了努力學習外,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又或者一直拼命努力,真的就會有所回報,有好的成效嗎? 了解大腦的模式 在認真學習前,如果可以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模式,將能更有效率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指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神經網路,分別是專注式思考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Thumbnail
 需要考慮周詳為何要學習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為何要學習似乎是一種巧合,但如果我們從一個更大的角度看待問題,這似乎是一種不可避免的事實。柯爾律治曾講過,哲學是科學中的科學。這段話讓我的心境提高了一個層次。對於一般人來說,為何要學習究竟象徵著什麼呢?為何要學習改變了我的命運。那麼,為何要學習究竟是怎麼樣的
Thumbnail
無論是現在、過去還是未來,學習如何學習都是終身受用的技能。迭代和進步是軟體工程師的追求。文章提出學習程式的四大關鍵:實踐、輸出、整理、思考,並期望讀者能在選擇的路上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