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高中時,哥哥開始經營麵包店,中秋節也賣中秋禮盒,蛋黄酥、綠豆椪、廣式月餅,哥哥都會做,還自行開發了客家口味月餅,除了多聘請師傅增加人手,我和大妹放假也加入生產行列。
哥哥和師傅負責製作餅皮、炒料、拌料,控制火候。我們這些臨時工,就幫忙把皮包入餡料,蛋黃酥、梅子酥包好後,塗上蛋汁烘烤;綠豆椪包好,放入圓圈模中壓成扁平狀,蓋上店名紅印,送入烤箱烘焙;廣式月餅包好則要撒些粉,放入餅模印出來,塗上蛋汁烘烤。
臨時工包餅手法不夠道地熟練,餅皮厚薄不像師傅拿捏得恰到好處,底部常常比較厚,口感沒有那麼好。
大學在知名連鎖老餅店商業設計中心打工,全國30多間分店,産品全部在中央工廠生產線機械化製作,規格化按照標準程序製作,不會有臨時工手做厚薄不一致的問題。
有趣的是,創史店為營造現場烘烤香氣四溢的節令氣氛,中秋節前半個月左右,會從工廠大量運冷凍月餅到創史店現場烘焙,一盤盤擺在店裡,好香好誘人,致使排隊人潮絡繹不絕。
到台中縣跑新聞,豐原、神岡是糕餅之鄉,由於當地開發得早,文人雅士懂得吃,加上往來贈禮,造就豐原糕餅業興盛,中正路糕餅店密集,有數十家,一直延伸到神岡社口。曾經跟著消保官、衞生局在中秋前夕,到知名餅店稽查,看到人工手做的老店內,找了一大群二手師傅、臨時工幫忙。
說到這裡,大家看出其中貓膩了嗎?小規模經營知名老店家,平時賣的綠豆椪、蛋黄酥等各式月餅數量固定,是師傅手做;但是中秋佳節訂單爆量,若沒有中央工廠機械化製作,難免會招募二手師傅、臨時工幫忙,皮、餡料配方、烘烤火候仍照功夫來,但是包餡就沒有辦法那麼講究了。
因此,若非應景買來過節,是糕餅愛好者,反而建議可以錯開中秋旺季到這些手做名店買喜歡的糕餅,品質會更好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