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照顧好,迎戰大腸癌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5,000名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是不容忽視的疾病。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鴻華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與遺傳、環境以及飲食習習相關,國人喜好油炸、燒烤類食物,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這也是大腸直腸癌蟬聯11年癌症榜首的原因。

目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治療成效不錯。

治療大腸直腸癌最有效的方式是手術,第一期治癒的機會幾乎到90%,第二期有70%~80%,第三期也將近50%~60%以上,即使到了第四期,如果還是能夠開刀的話,五年的存活率還有40%,這幾年最大的改變就是轉移腫瘤的切除,很積極,除了標靶治療和化學治療以外,就是只要有轉移的地方,能夠切除就能夠治療,所以千萬不要放棄機會。 
治療大腸直腸癌時,依治療方式不同會有不一樣的副作用,以放射線治療來說,也就是俗稱的電療,可能讓周遭器官受影響,引起發炎。在治療大腸直腸癌時,放射線治療若影響到小腸,造成拉肚子、噁心、嘔吐、小腸發炎;若影響到膀胱,則會帶來放射性膀胱炎,造成血尿。
在接受化學治療時,使用的藥物不同,反應也不太相同。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疲倦,有些藥物則會容易造成掉髮,有些則會讓人四肢末端感覺異常、手腳發痲,碰到冰會像被電到,定位感不佳、變得較笨拙等問題。
接受標靶治療時,若使用抗表皮因子生長藥物,會影響表皮生長,因此病人容易長痘痘、甲溝炎。若用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則可能造成病患高血壓蛋白尿、甚至導致腸穿孔等問題,因此曾有出血、中風病史的患者就不適合使用這類型的藥物。

陳鴻華醫師表示:「接受治療時,有些副作用是無可避免的,例如化療後有些人會掉髮,但只要之後不使用藥物後,頭髮就會再長出來,所以別太擔心。如果用藥後噁心嘔吐的情形嚴重,現在也有效果不錯的止吐劑,能減輕病人的不適。至於用藥後產生的高血壓,也需要用藥去控制、預防高血壓的併發症。」


營養支持改善體力,提升生活品質

陳鴻華醫師說道,癌症治療期間,營養支持的目的在於避免患者體重下降、減輕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提高對治療所引起副作用的耐受力,並降低感染的機率、以及修補因治療對於身體組織造成的損害。

營養支持可以分成幾個層次。如果在癌症治療時,患者吃得下、胃口還可以,就要多吃富含蛋白質、熱量的食物。病患能吃就很重要,只要吃得夠,不一定需要補充其他營養品。若怕營養不夠,現在市面上營養品非常多樣化,各自有強調的特性,像是魚油多一點、蛋白多一點,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比較、選擇。由口進食是最好的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病人的腸胃道暢通但實在吃不下,不得已的狀況下可以考慮用鼻胃管、腸管灌食,但若能由自己進食,讓腸胃道吸收營養還是較理想的狀態。

第三種狀況是患者腸子吸收不良、腸子沾黏、阻塞,必要時就得從靜脈給與營養。
營養支持對於癌友來說相當重要。「好的營養支持,不僅可延長壽命,還能改善生活品質,」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吃的感覺對病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照顧過許多患者,有人在狀況不好時最後的願望是想喝點熱湯,感受熟悉的味道。」

有研究報告指出,對於癌症末期的病人,若加上營養支持,就可以讓病患多活兩個月。營養支持可讓癌友較有體力,改善生活品質,不需要整天躺在床上,可以起來活動,甚至到外面社交,而這些都要有足夠營養才能做得到,如果沒有體力根本無法達成。


迎戰大腸癌 營養充足很重要!

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夠進食最重要。飲食中要盡量達到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量。蛋白質對於所有的組織修補都需要,患者接受手術前,醫師都會先檢測病患體內的蛋白質含量,若數值降很低,表示癌友營養不良,蛋白質都被消耗掉了,組織修復能力一定不好。同樣的道理,蛋白質低的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一定比較差。也就是說,當體內蛋白質足夠,才有夠本錢接受各種治療。

陳鴻華醫師強調,營養支持基本上一定要有高蛋白。蛋白質會被消化分解為人體需要的胺基酸,然後被細胞吸收,並將胺基酸組成各種蛋白質。此外,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游離胺基酸是麩醯胺酸,存在肌肉、肝臟、與腸道各處,可是相對來講消耗也快,需要的時候可以補充。
目前台灣醫學研究團隊也有人體臨床實驗研究探討「小分子褐藻醣膠」與免疫、發炎或癌症藥物的關聯[1],作為癌症治療在營養方面的支持,目前持續有多項相關臨床實驗進行。此外, 2019年的一篇文獻中,小分子褐藻醣膠與一般萃取出大分子結構的褐藻醣膠相比,有較好的吸收率[2]

癌症患者應盡早規劃營養照顧計劃,積極補充營養是抗癌的關鍵;在癌症患者中有高達40%的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因此營養治療佔相當重要角色,多數研究都指出,在腫瘤治療期間,適當及足夠的營養決定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手術是否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

陳鴻華醫師提醒道,要百分之百預防大腸直腸癌其實很困難,即使是同樣一家人,遺傳因素相同、生活環境也相同,依舊是有的人得病,有的人就不會。然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從日常生活、飲食中遠離一些導致癌症的因素。像是我們該盡量減少紅肉、加工肉品(例如香腸、肉鬆、熱狗等)。飲食選擇,還是天然的最好。

務必遠離有害物質,絕對要戒菸,飲酒不過量。大家可能會以為檳榔只和口腔癌有關,其實吃檳榔也會傷害到腸胃道,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最好還是要遠離這些有害物質。空氣汙染也是致病原因。
除了遠離有害物質、選擇天然食物之外,也得定期做篩檢。50歲以上的族群可先做糞便潛血反應,如果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就要做大腸鏡檢查。陳鴻華醫師提到,「大腸鏡是最有效的檢查方式。」藉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症。

陳鴻華醫師呼籲民眾,為了愛你的家人,從今天開始改變生活、注重健康、關切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疾病後,也絕對不要放棄治療,讓我們都能健康“腸腸”久久,遠離腸癌威脅,戰勝癌症,打造「腸」久人生。

參考文獻:
1. Tsai HL, Tai CJ, Huang CW, Chang FR, Wang JY. Efficacy of Low-Molecular-Weight Fucoidan as a Supplemental Therap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ar Drugs. 2017;15(4):122.
2. van Weelden G, Bobiński M, Okła K, van Weelden WJ, Romano A, Pijnenborg JMA. Fucoida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in Relation to Anti-Cancer Mechanisms. Mar Drugs. 2019;17(1):32.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營養照顧好,迎戰大腸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7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的心臟每分每秒都賣力跳動,負責推動全身血液循環的重要任務,不難想像,當心臟功能變差無法推動足量血液維持身體所需就會造成「心臟衰竭」。病患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疲倦與下肢水腫。
在免疫風濕病裡,關節炎是常見的表現,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
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因為肺部實質本身是沒有神經的,但當有肺部症狀產生時,多數患者癌細胞可能已有轉移。 常見的肺部症狀大多為咳嗽、咳血、胸痛或呼吸困難等,若腫瘤影響近端的氣管或支氣管,會導致咳嗽、咳血,如果侵犯肺部外圍的肋膜則會引起胸痛,肋膜積水會使患者呼吸困難。
炎熱的環境對心臟會有什麼影響?林韋丞醫師表示,在炎熱環境之下容易流汗,如果大量流汗沒有補充水分,會有脫水的現象,嚴重可能出現休克。而且大量流汗除了流失水分之外,也會流失電解質,導致電解質失衡。 對於本來就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處於炎熱的環境而大量流汗,會使得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容易產生心律不整
已有很多研究發現,營養不良的癌症病患接受治療的效果會比較差。王馨羚營養師表示,營養不良會讓患者的體力變差、降低治療效果及生活品質,以致病情惡化等問題。 王馨羚營養師指出,評估癌症病患的營養狀態時,除了營養攝取量之外,還會去了解營養攝取的種類,是否符合患者體態以及體重變化所需要的建議量
三陰性乳癌患者無法使用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且惡性度較高,比較容易轉移到肺臟、大腦等遠端器官,接受治療後也比較容易復發,尤其容易於三到五年內復發。 值得注意的是,三陰性乳癌的患者通常較年輕,可能小於五十歲,甚至小於四十歲,而不是六十幾歲的銀髮族。當患者本身有乳癌基因BRCA變異的話,亦較易罹患三陰
我們的心臟每分每秒都賣力跳動,負責推動全身血液循環的重要任務,不難想像,當心臟功能變差無法推動足量血液維持身體所需就會造成「心臟衰竭」。病患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疲倦與下肢水腫。
在免疫風濕病裡,關節炎是常見的表現,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
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因為肺部實質本身是沒有神經的,但當有肺部症狀產生時,多數患者癌細胞可能已有轉移。 常見的肺部症狀大多為咳嗽、咳血、胸痛或呼吸困難等,若腫瘤影響近端的氣管或支氣管,會導致咳嗽、咳血,如果侵犯肺部外圍的肋膜則會引起胸痛,肋膜積水會使患者呼吸困難。
炎熱的環境對心臟會有什麼影響?林韋丞醫師表示,在炎熱環境之下容易流汗,如果大量流汗沒有補充水分,會有脫水的現象,嚴重可能出現休克。而且大量流汗除了流失水分之外,也會流失電解質,導致電解質失衡。 對於本來就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處於炎熱的環境而大量流汗,會使得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容易產生心律不整
已有很多研究發現,營養不良的癌症病患接受治療的效果會比較差。王馨羚營養師表示,營養不良會讓患者的體力變差、降低治療效果及生活品質,以致病情惡化等問題。 王馨羚營養師指出,評估癌症病患的營養狀態時,除了營養攝取量之外,還會去了解營養攝取的種類,是否符合患者體態以及體重變化所需要的建議量
三陰性乳癌患者無法使用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且惡性度較高,比較容易轉移到肺臟、大腦等遠端器官,接受治療後也比較容易復發,尤其容易於三到五年內復發。 值得注意的是,三陰性乳癌的患者通常較年輕,可能小於五十歲,甚至小於四十歲,而不是六十幾歲的銀髮族。當患者本身有乳癌基因BRCA變異的話,亦較易罹患三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分享肺部與腸胃鏡健檢:此篇分享健康檢查目的跟檢查前的準備
Thumbnail
從罹癌院長變抗癌名醫!醫師5招抗癌飲食抑制癌細胞生長 蔡松彥(神經科暨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 編按:曾經熱愛登山、體能極佳的蔡松彥醫師,在2014年確診肺腺癌合併鱗狀癌,儘管積極地接受治療,卻還是逃不過復發的狀況,後來靠著飲食養生、運動保健,以及最重要的正確心態,讓他的人生下半場出現了不同的轉折。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1)治療要針對巢穴區域的腫瘤幹細胞, 即常規療法的效力難以達到之處。 2)摧 毀或改變維持腫瘤的微環境。 3)毒殺細 胞周期運行中或不參與運行的細胞。 4) 克服會保護腫瘤幹細胞基因受損後DNA 修復的機制。本文提出併用40-43℃局部 熱療能滿足上述條件,以對付腫瘤幹細胞 的抗癌方法。
Thumbnail
治療全身各部 位早、中、晚期的腫瘤,包括復發和轉移腫瘤,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極度輕微,單一腫瘤治療1-5天的短療程,每天20至40分鐘門診式的照射,壓力極其輕微,不失為最人道的治癌。 台灣的早期腦瘤、#肺癌、#肝癌,如選用電腦刀治療已經納入全民健保付費。 有了電腦刀1-5天無創無毒的治癌法。
Thumbnail
預防大腸癌及在放化療、手術後的飲食管理是大腸癌患者和高風險族群極需關注的問題。 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有助於預防大腸癌,也能在治療過程中支持身體恢復。 **3不:** 1. **不吃加工肉製品:**加工肉製品如香腸、燻肉含有防腐劑和化學添加劑,長期攝取增加大腸癌風險。 2. **不吃高脂肪食物:
Thumbnail
在當今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健康常常被我們忽略,尤其是腸胃道健康,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然而,腸胃道的健康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整體身體狀況,包括消化、吸收以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文將由輝雄診所帶領大家,深入探討如何維護腸胃道健康,從而有效預防大腸癌、胃癌等疾病。   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注意
Thumbnail
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完了蛋白質流失性腸病的成因種類跟診斷,再來要講到治療部分,以往都會以免疫調節藥物為主,但後來研究顯示飲食上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治療的大概方向? 👩‍⚕️因在腸道淋巴管擴張症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發炎性慢性腸道疾病相關,所以可以優先考慮飲食控制!
分享肺部與腸胃鏡健檢:此篇分享健康檢查目的跟檢查前的準備
Thumbnail
從罹癌院長變抗癌名醫!醫師5招抗癌飲食抑制癌細胞生長 蔡松彥(神經科暨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 編按:曾經熱愛登山、體能極佳的蔡松彥醫師,在2014年確診肺腺癌合併鱗狀癌,儘管積極地接受治療,卻還是逃不過復發的狀況,後來靠著飲食養生、運動保健,以及最重要的正確心態,讓他的人生下半場出現了不同的轉折。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1)治療要針對巢穴區域的腫瘤幹細胞, 即常規療法的效力難以達到之處。 2)摧 毀或改變維持腫瘤的微環境。 3)毒殺細 胞周期運行中或不參與運行的細胞。 4) 克服會保護腫瘤幹細胞基因受損後DNA 修復的機制。本文提出併用40-43℃局部 熱療能滿足上述條件,以對付腫瘤幹細胞 的抗癌方法。
Thumbnail
治療全身各部 位早、中、晚期的腫瘤,包括復發和轉移腫瘤,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極度輕微,單一腫瘤治療1-5天的短療程,每天20至40分鐘門診式的照射,壓力極其輕微,不失為最人道的治癌。 台灣的早期腦瘤、#肺癌、#肝癌,如選用電腦刀治療已經納入全民健保付費。 有了電腦刀1-5天無創無毒的治癌法。
Thumbnail
預防大腸癌及在放化療、手術後的飲食管理是大腸癌患者和高風險族群極需關注的問題。 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有助於預防大腸癌,也能在治療過程中支持身體恢復。 **3不:** 1. **不吃加工肉製品:**加工肉製品如香腸、燻肉含有防腐劑和化學添加劑,長期攝取增加大腸癌風險。 2. **不吃高脂肪食物:
Thumbnail
在當今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健康常常被我們忽略,尤其是腸胃道健康,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然而,腸胃道的健康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整體身體狀況,包括消化、吸收以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文將由輝雄診所帶領大家,深入探討如何維護腸胃道健康,從而有效預防大腸癌、胃癌等疾病。   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注意
Thumbnail
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完了蛋白質流失性腸病的成因種類跟診斷,再來要講到治療部分,以往都會以免疫調節藥物為主,但後來研究顯示飲食上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治療的大概方向? 👩‍⚕️因在腸道淋巴管擴張症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發炎性慢性腸道疾病相關,所以可以優先考慮飲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