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紐約公共圖書館》- 那乘載著無限想像和廣大使命的場所

更新於 2022/08/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Ex Libris: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2017)
就當今正值學生時期的書卷年華來說,善用圖書館資源查找資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也自然而然會將圖書館視作為公共的「學術辭典」,但或許這樣一個枯燥的形容詞也同時是在削弱「圖書館」本身所持有的意義和價值。不知還多少記不記得幼齡時期的我們皆存有著對文字和圖像的旺盛學習力,那是一個電子數位尚未完全普及的時代,而在身邊最有機會獲得免費且快速的實體來源便是圖書館,藉此,便捷且豐富的「藏書空間」即是人們對此加上的第一註解。

但懷斯曼的視角卻也漸漸從這樣的單一詮釋可能中,破譯出圖書館給與的不同面貌,最顯而易見的即是每日開館前在門外等待的人龍們,你很難想像並同時說服自己:「他們全都是渴求閱讀並來借書的」,這樣集體期許知識賦權的現象或許要回溯至三哲時期的古希臘才會發生,相近卻又不同的,有些人是為了免費的網路資源而來,或是尋求一個集體卻兼具私人性的自習環境,這便又再引領出了更多不同的面相:在所有信息幾乎毫秒內皆能信手捻來的時代,你很難相信有誰能不被這樣的世代所受惠到,但事實即是,體制外的人們依舊大有人在,而圖書館作為一個公共且無排他性的開放空間,自然便承擔起了一定區域內的「數位中心」身分,它使網路變得更加靠攏大眾,而非只是中產階級或藍領們放置於私領域或辦公需求的產物,當然這也同時衍生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究竟有沒有不被開放的對象,而那評判的標準又在哪?片中並未在毫無保留的會議中拋出解法,而到今後也或許會依舊持續著無解的狀態。
Ex Libris: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2017)
但我認為這樣一個難以用限定語詞定義的模糊狀態也正是圖書館在當代所持有之使命的完美提喻:一個時時刻刻呼應城市「社區」訴求的空間,它使知識或是資訊當中那些帶有菁英思想的包裝卸除,毫不畏懼過往的價值評斷,而只迎合當下,一切的目的其實僅僅起於「知識的傳達」這樣看似抽象卻宏大的目標,而至今日,長青藝文課程和親子的陪讀等活動的定期舉行,使民眾和這個空間在互相的參與之下,產生出了某種形而上的意識,一個關於社區的形塑就此成形,每日的工作觀察也不難發現時常前來的熟面孔,以及各個退休之餘前來服務的志工們,重要的並非他們是何許人也,而是從他們身上瞥見圖書館所代表或已然達成的象徵。
「圖書館」早已不只涵蓋它字面上的意義,而是不斷迎合著社會的需求進行變化
這並不只僅僅限於紐約公共圖書館,更是全世界所有的公共圖書館也秉持著的精神。書本早已非圖書館的標誌,而是提供一個平台、環境,藉著與民眾們對於資源的交互分享、流動和滋養,彙整出地方所持有的文化系譜,懷斯曼所擔任的角色一直皆是那如幽靈視角般的採訪者,但所紀錄出的是集體中所常駐、熟知的空間記憶,那最清晰的面貌。
avatar-img
9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柯勝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傳統的身心二分法之中,「身體」是個完全被蔑視的單體,它囚禁著心靈、精神和我們的靈魂,阻止我們於形式上獲得更高維度的攀升,換言之,它即是源自古老、刻印在我們上頭的動物性先祖,一個代表著只施行生存思維和偶然感知
同樣是以「禮車」這一長形器械作為角色的所在,Carax在同年《花都魅影》中將它置換成Mr. Oscar多重身份切換的裂解器官,它像是具自主意識的有機體,除了賦予新的角色,也同時引領故事本身在內外文本之間不斷交錯(宛如知曉劇情發展的全知者),直至達成對於「電影」這項古老藝術文化的終極自反。
對漫長的電影一直都莫名的毫無抵抗力,拋卻三幕劇結構的制約框架對我而言才算是真正實質意義上的,履行影像這一媒介優越之處的第一步,至於該如何更加昇華在這前提建立之下的作品,便是作者呈現藝術價值和思想的空間。
泰倫斯·馬利克(Terrence Malick),這位在當代美國作者中堪稱如謎一般的人物,其創作軌跡最早可追朔至美國新好萊塢電影尚未完全成形的年代(當然主流評論或學者並未將他與史柯西斯等一票人劃分為同類),並時至今日依然以極少量的產量時不時出現於世人眼中。
他貌似已對一個在線性的時間流動裡,為筆下角色送葬的官能性活動感動十足厭倦,電影史上的不斷重複、挪用正在使整個媒介步入一個更為匱乏的狀態。
在傳統的身心二分法之中,「身體」是個完全被蔑視的單體,它囚禁著心靈、精神和我們的靈魂,阻止我們於形式上獲得更高維度的攀升,換言之,它即是源自古老、刻印在我們上頭的動物性先祖,一個代表著只施行生存思維和偶然感知
同樣是以「禮車」這一長形器械作為角色的所在,Carax在同年《花都魅影》中將它置換成Mr. Oscar多重身份切換的裂解器官,它像是具自主意識的有機體,除了賦予新的角色,也同時引領故事本身在內外文本之間不斷交錯(宛如知曉劇情發展的全知者),直至達成對於「電影」這項古老藝術文化的終極自反。
對漫長的電影一直都莫名的毫無抵抗力,拋卻三幕劇結構的制約框架對我而言才算是真正實質意義上的,履行影像這一媒介優越之處的第一步,至於該如何更加昇華在這前提建立之下的作品,便是作者呈現藝術價值和思想的空間。
泰倫斯·馬利克(Terrence Malick),這位在當代美國作者中堪稱如謎一般的人物,其創作軌跡最早可追朔至美國新好萊塢電影尚未完全成形的年代(當然主流評論或學者並未將他與史柯西斯等一票人劃分為同類),並時至今日依然以極少量的產量時不時出現於世人眼中。
他貌似已對一個在線性的時間流動裡,為筆下角色送葬的官能性活動感動十足厭倦,電影史上的不斷重複、挪用正在使整個媒介步入一個更為匱乏的狀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攝影師透過紋理玻璃拍下的植物影像,呈現出魔幻般的視覺效果,讓人感受到動態、溫度、時間和情緒的多樣面貌,充滿意想不到的美。
Thumbnail
《心理學的法則》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台灣這片土地,你也喜歡台灣的公路,那麼我建議你買一本回家看。看完你會發現,原來台灣的公路也有它一番的傳奇的。 不要懷疑,余風,就是他的本名。 為什麼我知道呢?因為他就是我認識30年的國中好友啊~ 底下是作者余風的個人部落格,筆者強力建議大家去他的blog看看 有許多台灣的好
Thumbnail
二分化直覺偏誤 負面型直覺偏誤  直線型直覺偏誤 恐懼型直覺偏誤...
Thumbnail
★在心中培育安心感的種子吧! ●總是莫名感到不安? 總是很嗨、很興奮? 動不動就覺得累了? 肩膀很痠,頭很痛? 胃腸疲弱,容易吃壞肚子? 與人相處時太費神,事後筋疲力盡? 很敏感,容易受到氣味、聲音、光線和人的影響? 這些問題很可能都跟你的自律神經息息相關! 自律神經一旦失調,各種身心疾病就會隨之而
Thumbnail
一場異常嚴峻的寒流,讓一個圖書館員跟一群讀者舉辦了一場佔領活動,我們不知道在這場活動後會改變什麼,但至少他們為自己發出了聲音。 《公共圖書館員》它沒有告訴我們答案,但它讓我們思考,究竟社會公眾的內涵是什麼。
Thumbnail
《The Public》,直譯的話是公眾、大眾,而相較於這次台灣翻譯的《公共圖書館員》,我反而更喜歡中國對這個片名的解讀《良知堡壘》或是公眾堡壘。 從片名就能知道,《The Public》是一部與公眾議題息息相關的作品,但為何台灣會在該片上映四年後才將作品引進國內,放上大螢幕呢?
Thumbnail
在紀大偉教授的導讀中提到,如今當我們被疫情受困於家中時,或許正因此多了時間可以回頭面對那些堆疊成山或累積一層薄薄灰粉,沒有機會打開的書本,甚至是拾筆書寫、抄經。
Thumbnail
一走進圖書館,映入眼簾的是懸掛於館內天井的公共藝術作品《陣風》(Gust of Wind)。這件由英國藝術家團隊保羅.考克斯基(Paul Cocksedge)所創作的公共藝術,成了館內最大的亮點,相信也會是未來「超夯的文青系打卡點」!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攝影師透過紋理玻璃拍下的植物影像,呈現出魔幻般的視覺效果,讓人感受到動態、溫度、時間和情緒的多樣面貌,充滿意想不到的美。
Thumbnail
《心理學的法則》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台灣這片土地,你也喜歡台灣的公路,那麼我建議你買一本回家看。看完你會發現,原來台灣的公路也有它一番的傳奇的。 不要懷疑,余風,就是他的本名。 為什麼我知道呢?因為他就是我認識30年的國中好友啊~ 底下是作者余風的個人部落格,筆者強力建議大家去他的blog看看 有許多台灣的好
Thumbnail
二分化直覺偏誤 負面型直覺偏誤  直線型直覺偏誤 恐懼型直覺偏誤...
Thumbnail
★在心中培育安心感的種子吧! ●總是莫名感到不安? 總是很嗨、很興奮? 動不動就覺得累了? 肩膀很痠,頭很痛? 胃腸疲弱,容易吃壞肚子? 與人相處時太費神,事後筋疲力盡? 很敏感,容易受到氣味、聲音、光線和人的影響? 這些問題很可能都跟你的自律神經息息相關! 自律神經一旦失調,各種身心疾病就會隨之而
Thumbnail
一場異常嚴峻的寒流,讓一個圖書館員跟一群讀者舉辦了一場佔領活動,我們不知道在這場活動後會改變什麼,但至少他們為自己發出了聲音。 《公共圖書館員》它沒有告訴我們答案,但它讓我們思考,究竟社會公眾的內涵是什麼。
Thumbnail
《The Public》,直譯的話是公眾、大眾,而相較於這次台灣翻譯的《公共圖書館員》,我反而更喜歡中國對這個片名的解讀《良知堡壘》或是公眾堡壘。 從片名就能知道,《The Public》是一部與公眾議題息息相關的作品,但為何台灣會在該片上映四年後才將作品引進國內,放上大螢幕呢?
Thumbnail
在紀大偉教授的導讀中提到,如今當我們被疫情受困於家中時,或許正因此多了時間可以回頭面對那些堆疊成山或累積一層薄薄灰粉,沒有機會打開的書本,甚至是拾筆書寫、抄經。
Thumbnail
一走進圖書館,映入眼簾的是懸掛於館內天井的公共藝術作品《陣風》(Gust of Wind)。這件由英國藝術家團隊保羅.考克斯基(Paul Cocksedge)所創作的公共藝術,成了館內最大的亮點,相信也會是未來「超夯的文青系打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