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勝緯-avatar-img

柯勝緯

10 位追蹤者
不拍片的電影系大四生、業餘影像評論者,關注作者電影、實驗影像、錄像及當代藝術。 Letterboxd : Winston Ko
avatar-img
9會員
26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與上檔關美館「三次哀悼的練習」同樣帶有著人與外物之間共有經驗的臨摹、紀錄(重演),但此種狀態的達成卻並非是用許哲瑜慣用的3D建模掃描技術:灰白色、人物場景帶有殘缺、彷如有意自成為瑕疵翻模現實的影像質地,而是利用藝術家實拍之影像視角和展映形式,來轉化過往以來所處理的虛構之下的媒介與生命模組。
Thumbnail
我在今年抓住暑假將逝、開學即至的空隙,與女友從台北一路南下至高雄。這次旅程的起頭是一來自己已三年多沒復返這片土地,並很期盼能在這片海潮之地獲得新的感知,二來則是自己獲得了一張高美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的免費入場票券,因此也順便做一個藝文觀展之旅。 而在客運上搭了將近五小時的車程,
Thumbnail
在此次金馬連映的兩部作品——科斯塔的《火之女兒》與王兵的《黑衣人》湊合成的一個「類短片」單元絕非出自拚時長或者已大師之名騙觀眾錢的考量(?)因今年坎城在選映兩部作品時便也是將它們並至於一塊進行放映(聽說中國獨立影像展則是把《火之女兒》與洪常秀聯合套售),同時科斯塔與王兵也是當代關於獨立、自由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柯勝緯
Costa於西班牙的個展https://ajuntament.barcelona.cat/lavirreina/en/exhibitions/song-pedro-costa/617?fbclid=IwAR3aIrguX8kn1Y9BfFnIXprBsQeaeq5hIynFFhddN4unzHk6cn-LGReqKkQ#none
對《致命清算》本身沒什麼意見,反正《不可能的任務》系列本身就不太能做為諜報片來看待,頂多是增添間諜元素的動作片,可以把它與新世紀版的《007》系列並列,只不過《不可能的任務》是將兩者皆倡導的國族主義,移植至伊森韓特的個人主義之中(美國是無私的,為保護所愛之人犧牲自我也在所不惜),因此伊森在每一集
Thumbnail
整部通篇漫長的「偽緩慢電影」其實從頭到尾只揭示了,女性依舊是個受到男性主體形構出的社會所箝制之下的客體。
Thumbnail
在觀看時不斷聯想到藝評課老師提到的「形式主義批評」,這種出於文學語言的書寫方法主張去除作品的外緣探究(作者生平、時代背景、社會意義) ,而是將文學(作品)劃定為一個單一文本並僅關注它所帶來的感受經驗以及語言本身,其中很令人弔詭的一個概念即是陌異化(defamiliarize),亦即實際使用的語言和文
Thumbnail
這樣的想法最初不該迸生的,但是直到Paul Dano飾演的伊萊第一次佈道時的那場戲,我們本該是透過Daniel Day-Lewis飾演的丹尼爾的視角來審視這場瘋魔儀式,但是當伊萊竭力的嘶吼和誇張的肢體表演嘗試將那看不見的惡靈驅之室外時,面對著伊萊的是身為坐在影廳的觀眾,而Robert Elswit的
Thumbnail
本次影展的主題發想聚焦在「座標」以及延伸而出的自我定位。我認為要為座標立下一個定義或示例通常離不開數學計算的網格及象限、地理學方面的經緯等,但若能將座標從抽象或平面的分類及定位機制抽出,並在日常經驗中取得某種相應的借照,或許能嘗試避免流於過多感受或概念的迸生,而間接導致在還沒進入正式的論述之前,發
Thumbnail
avatar-avatar
KD
很有趣的觀點 發人省思
電影起始於一段源自於劇情後半部的DV錄像,接著畫面定格(其中更能看到一位女人屏幕前的倒影)、裂解,空間也跟著瞬移至光線明爍不定的銳舞(rave)派對,一位女子佇立於畫面中央闔著眼沉思(操作),源自於電影結尾的送機錄像立刻顯現,接著畫面再次經歷裂解的程序,並隨之倒放。這一開頭基本上完整的陳述了《日麗》
Thumbnail
阿多諾在《論流行音樂》中指出流行音樂的三大作用特徵:標準化、消極被動和社會黏著劑,大致指涉為一旦某種音樂或歌詞風格受到歡迎,便會遭到商業體系的濫用,形成「標準的結晶化」,我們消費者所聽到的所有音符皆是工業下預先消化過後的「偽個人化」產物,這使得聽音樂本身轉向為一種被動接收的過程,而現代的資本主義勞動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