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遺失的專注與思考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社群媒體

先說 我的經驗不一定是絕對



更不會是全對


很長的時間裡,我不斷嘗試減少又減少我使用 ig 臉書 油管的時間

我的體驗是,的確,我會損失不少得知「最新消息」或是『新奇事物』的機會

但好處是,我擁有更多時間

完成我的計畫,和至少有產出更多的作品



raw-image


思考的長度

與廣度


其實,最主要的重點,並不是說,使用那些軟件就必然會耗費掉許多時間,而是這些東西的本質,很容易會『岔開』我的思緒,使我不容易延續我的「思維」,有時候,是會使我忘記我原先在想什麼


但更多時候,是當我花費大量時間在媒體平台時,不自覺的,我的大腦運作機制會停止,這種停止,並不是「定靜」的那種『止』,而是有點類似於「呆滯」,或者,可以把它想像成是某種程度的『精神耗弱』



raw-image


什麼是耗弱





簡單來說


就是精神上的很累



這種東西,是溫水煮青蛙

不會說一下子就感覺到有明顯的疲勞

但如果堅持『滑手機』持續好幾個小時

或甚至是看電腦螢幕也行


過程中,沒有輸出,沒有自我對話,沒有深度思考,也沒有太多反饋,就只是不斷瀏覽,觀看,這樣的動作持續重複,很快的,身心就會感覺到不舒適


但如果,長期都處在這樣的行為狀態裡

很難體會出不同與差別



raw-image




易於中斷


人的思考其實都很短淺



並且易於被打斷



並非是對誰,或對什麼事物的指責,而是直接很明白的闡述一個現象,人腦在沒有刻意長時間訓練的前提下,注意力無法維持很久,更別說待在『思考』狀態的延續時長


因為,人一天的進食,以及睡眠習慣,導致腦袋很難常態性的保持在很『銳利』的狀態,或許我能聽清楚別人在說什麼,也能把手邊的事處理的很好,但是,當我需要大量用腦,或是進入「深度思考」,把一些問題,煩惱裡清楚時,我卻發現,我經常感到心有餘力不足



raw-image




寫日記


腦子為什麼會這樣



我不知道


要去問專家



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人,至少我,要專注『定』在一個議題,不管是人事物,甚至是解決電腦問題,或是一般的事務性困擾,要想到完全透徹,並且每個關節,邏輯,都能彼此不矛盾最終,確立出規則,是十分困難的


這種問題,是自從我開始寫日記後發現的,我會利用寫作的空間,在備忘錄,或Word檔裡面,把煩惱或抱怨,以及想思考的問題直接用白話描述出來,過程中,自己會產生靈感,而後,就會「自己回覆自己的問題


也是在這種自我對話的過程中,我才發覺,原來,自己原先的思緒有多麼「單調」或是「混亂」,這樣的東西,根本不可能幫助我完成要完成的事



raw-image


短邏輯

薩古魯說



短邏輯是致命的



這點也是我開始嘗試用「寫」的來思考後,發現的問題

人的思緒,很容易跳開

所以說,不求甚解並不是心理上的『故意』


而是「生理」上的『必然如此』

但是,現今,無論是人生

亦或是面對『嶄新』「混亂」的大環境


要想立於不敗,或至少存活

都必定要將腦力,思維的專注程度

拉到一個連自己都沒想過的水平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世紀糟糕戰士的沙龍
14會員
32內容數
我要幫助人,因為那些人需要正確的學習資源,我有些方法能終結人類身心方面的痛苦,雖不見得完整,但稱得上很有用
2023/06/15
在這個世界上 許多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習慣性的將符合「受害者」形象的人“自動歸類” 為弱者,而武斷的,以刻板印象來看,將表面上「看起來」較為強勢的人,定義為壞蛋,或加害者 這本質很扭曲,但卻極端符合人性,某種程度上,甚至非常「直覺」,就像強尼戴普的離婚案,多數人在一開始「傾向」認定安柏才是對的一方,
Thumbnail
2023/06/15
在這個世界上 許多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習慣性的將符合「受害者」形象的人“自動歸類” 為弱者,而武斷的,以刻板印象來看,將表面上「看起來」較為強勢的人,定義為壞蛋,或加害者 這本質很扭曲,但卻極端符合人性,某種程度上,甚至非常「直覺」,就像強尼戴普的離婚案,多數人在一開始「傾向」認定安柏才是對的一方,
Thumbnail
2023/05/20
你必須學著去適應它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要學會去適應這個環境」,學著 “融入” 大家,但實際上,對於任何人,任何一個有獨立意識的生命個體而言,究竟,是讓他毫無保留的做自己比較好,還是要委曲求全,逼迫自己去迎合這個大環境 這篇一樣要延續「身心健康系列」這個主題,我大概再寫個一兩篇,就會暫時結束這
Thumbnail
2023/05/20
你必須學著去適應它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要學會去適應這個環境」,學著 “融入” 大家,但實際上,對於任何人,任何一個有獨立意識的生命個體而言,究竟,是讓他毫無保留的做自己比較好,還是要委曲求全,逼迫自己去迎合這個大環境 這篇一樣要延續「身心健康系列」這個主題,我大概再寫個一兩篇,就會暫時結束這
Thumbnail
2023/05/16
看醫生 這其實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不得不說,生活中,大多數的疾病或症狀,我們還是必須求助專業醫生,也只有這樣做,才是最正確的,但是,關於身心症方面,應該如何去「看醫生」,其實,不少人都不是真的清楚 一樣先聲明,這一切都僅是我的個人經驗,無需負責,也只要參考就行,關於身心症,我曾經因緣際會去過三
Thumbnail
2023/05/16
看醫生 這其實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不得不說,生活中,大多數的疾病或症狀,我們還是必須求助專業醫生,也只有這樣做,才是最正確的,但是,關於身心症方面,應該如何去「看醫生」,其實,不少人都不是真的清楚 一樣先聲明,這一切都僅是我的個人經驗,無需負責,也只要參考就行,關於身心症,我曾經因緣際會去過三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