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used to(去適應,習慣它吧)

2023/05/20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你必須學著去適應它
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要學會去適應這個環境」,學著 “融入” 大家,但實際上,對於任何人,任何一個有獨立意識的生命個體而言,究竟,是讓他毫無保留的做自己比較好,還是要委曲求全,逼迫自己去迎合這個大環境
這篇一樣要延續「身心健康系列」這個主題,我大概再寫個一兩篇,就會暫時結束這個專題,等以後有新的理解,才會再繼續寫
許多擁有身心症,亦或是先天性格不同於人,例如亞斯伯格,高敏感的族群,從小到大,經常會被這個大環境體制「明示」或強制規定要「服從多數」,強迫壓抑自己的喜好,感官認知,生活運作模式,來適應「一視同仁」的規則
姑且先不論,「一視同仁」,「服從多數」這兩個觀念是如何的落後,不僅拖累文明社會進步,更大大降低了個體的創造性等更嚴重的問題,先就身心症,或亞斯伯格個人來討論
當你透過強硬手段,逼迫他們去「習慣」主流人類的油膩,虛偽與那些各式各樣的潛規則,對當事者而言,就如同,你叫一個懼高症的人從高樓往下跳一樣,那不僅不會真的使他適應,還高機率,會造成他長久的心理創傷

機率

實際上。應該是要去適應大環境的「或然率」,習慣「取捨」與「抉擇」
適應“環境”,本身一點意義都沒有,許多文章,作者,學者,甚至都已經出書的人,講者等等,都會「很武斷」的下結論,否定個體的獨特性,有種「只要個體無法適應周遭」,就必然是個體的問題,並且拐著彎,將責任歸咎到個體身上
他們會把話講得「很漂亮」,總是希望人們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要“自覺”,要 “自己” 去想辦法,要自己去調適,以至於能自在處於大環境中

滿清末年

但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非常可笑的,如果你今天生在滿清末年,或不用,光是生在今天,中共統治的中國就好,當你被環境壓得「喘不過氣」,大環境 “內捲”,商業運作模式單一,甚至連有自己的思想都不被允許
那我請問你?這時,如果你抱怨環境,旁人卻叫你「去適應它」,你認為誰才是魔鬼?當然,你可以說,我舉的範例太極端,但你又要如何確定這個「極端」?
絕不是文字遊戲,而是基本的邏輯命題,當年生在滿清的多數人,如果不是已經「放棄」去改變大環境,並且 “默認” 了這一切,他們又要如何自處,那時起來革命的人,剛開始,相信是極少數

說適應都是騙人的

其實,不要只講政治歷史,科技,藝術,乃至任何生活上的創新都是,如果沒有「不滿足」與 “渴望”,文明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光是基本民生好了,你如果習慣茅坑,就不會去發明馬桶,你若覺得用火就夠了,也就不用發展電器了
諸如此類範例,實在太多去適應「較差的」,就不必做革新了,這不只是國家,小到企業,個人都是,並且,多數人會以為,不該「適應」,該求進步的象限維度只局限於物質或體制,但實際上,變革的起點,永遠是人心
其實說什麼,都會有人有反面論述,例如,當我這樣講,就一定會有人說:「你怎知道他們創新是源自於不滿足」,的確,投入創新改革的人,理由可能有百百種,最常見的,甚至只是單純的熱情驅動
但,那又如何
這並不影響一個事實,無論當事人是經由什麼目的,又或者經由誰的手,結果就是,「既定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當然,也不必然是不好的,因此,並不是凡事都要求個體去適應環境,而是應該好好思考,到底問題,本質是什麼

真實情況

我知道,我這種說法,很容易讓人覺得「字多又打高空」,但實際上,如果每件事都草草帶過,自以為理解,實則根本不甚,只會導致行與知永遠無法合一,因為沒有懂到骨子裡,同樣的,“打高空”,也是會了要先建構穩定的原理基礎
回到身心症,泛自閉,高敏感等個案,與環境適應之間的關係,我認為,應該說,事實是,個體應該選擇適應的是「機率」本身,並且學習取捨
先意識到,事情與人,兩者都沒有一個真正「完美」的狀態存在,只能從裡面去挑選,抉擇,你們可能會認爲這很簡單,但這對我上面提到的那些族群來說,往往是一個心底始終沒有真正接受的事實

代償

但多數人也沒有比較優越,只是大部分的人,很快接受事實的同時,對事物也沒有深究的好奇心,對任何情況都止於蜻蜓點水,渾渾噩噩,過了一生,算不上多痛苦,但也沒多開心,收穫也就那樣
很多說法,對於身心症患者都會說,你要去找到「平衡」,或者「調適」好,實際上,這種講法極度空泛,根本沒有回答問題,其實,患者,或任何自身適應不良的人,除了少數狀況輕微的人,大多應該採用的方法是「代償」,而不是那些有的沒的

What is 代償?

這是一個練健身的「名詞」,就是 “利用其他區塊” 的肌肉發力,去補償原先需要那塊肌肉發力的區塊
舉例,如果你在做「二頭肌」舉啞鈴訓練,卻一直扭腰,就代表你無意間用了腰部肌肉去施力,這種練法在健身上其實多半是不被建議使用的,除非你有特別目的,例如要練某些動作,區塊之類的
但為何,我會說身心適應不良,要用「代償」,原因是,許多身心症,或先天有泛自閉,高敏感特質,以及隨便,各種一大堆有的沒的,有些是真的先天「缺乏」某項要素,或某些東西

瞎子的聽力

有種說法是,瞎子的聽力比正常人好,那是因為他在看不見的情況下,其餘感官就要比別人來得更靈敏優越,紫微斗數上看也是,某方面越強的人,對應面往往越殘缺,很少有人是完美的
像是有研究指出,亞斯伯格症的人,實際上是腦中缺乏或有缺少「鏡像單元」神經,導致其無法很快地解讀他人的弦外之音,或對人際環境變遷,做出「舉一反三」,多數人身上常見的條件式反應,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以主觀感知認定去驅動情緒,做出判斷及行動
這種情況下,個案無法透過很自在自然的模式,去做到和一般沒有這類特質的人一樣的反應或狀態,但這無所謂,因為,亞斯伯格有其「很強」的屬性,就是「持續力」與「執行力」
這並非代表他們有極高的意志力,對於無法吸引他們的事物,亞斯伯格經常靜不下心來,不過,一但他們對事物產生好奇心或慾望,那在沒有強大外力破壞下,他們時常能持續研究,或執行單向特定活動直到宇宙盡頭

雙面刃

這樣的特質是一把雙面刃,執著在不好或不該的事情上,往往會無法輕易自拔,但若選對了方向,很有可能做到天下第一,因此,就算亞斯伯格症不擅長人際交往與社會運作,但是,重點來了
一但,他將這些看作一門能讓自己取得成功的學問或技能
就很容易會做到極致

比爾蓋茲

很多怪人大神都是亞斯伯格,亦或是被懷疑有亞斯伯格,事實上,亞斯伯格在性格光譜上,和「學者症候群」,藝術工作者,思想家,革命份子,戰爭犯,理工宅,極客,或很多有特殊長才的特質是極度接近的
擁有此類性格光譜的(含被懷疑)名人,有比爾蓋茲,馬克祖克柏,伊隆馬斯克,托洛斯基,普丁等等一大堆,因為,實際上,許多事情,沒有一定的偏執是做不到,也做不出來的
這裡沒有要去探討個案的正邪屬性,只是,套用我前面說的,擁有先天人際,環境判斷缺陷的人,如果將他的能量,思考力,意志力以擅長的方式去使用,一樣能活出一片天
這些人就算不擅長人際,還是能一路做到最大尾,比多數圓滑的人來得更聰明狡詐,事實上,以學習模式來說,如果泛自閉傾向的人,將思考方向轉而去「追根究底」理解研究人際與社會倒底是個什麼東西,往往不但不會失敗,反倒會成為最強的那個
當然,結果不一定是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在尚未學習完整前,幼年,青年所遭遇到的創傷,讓他們在內心層面上,使終站在群眾的對立面,但這邊只是要很誠實的說,亞斯伯格雖有人際上的弱勢,但最終表現不一定真的會輸,只要找到突破點,戰力完全不會輸一般人

守夜人

同樣的,焦慮症舉例也是,在以前的文明中,許多部落,國家都需要有半夜起來站崗,守夜的人,當然有不少是採輪替制,總之,這類人中的 DNA 也以一定比例流傳至今,這並不是一定,只是提供一個參考
容易緊張的人,雖然在生活中經常遭遇不便,但,如果能將緊張化為一種「動力」,在不超出實際能改變的範圍內,未雨綢繆,先下手為強,主動行動,有時倒並不見得是壞事
反觀,許多人看似很淡定,實則就這樣「淡定」了一輩子,任由機會,光陰,可能性從他生命裡不斷消逝,永遠採取被動守勢,蹉跎一生

去你的適應

無論什麼缺點,我都可以舉出「應用得當」的話,它有什麼優點,這才叫「角度的藝術」,要比詭辯的話我不會輸,因為我根本就沒有在詭辯,而是說出了事情完整,不戴濾鏡的全貌
我其實很討厭有人說「適應環境」這個詞,你要適應什麼?我不懂?實際上,我以為,人只需要去就個別「事情」去看,“究竟怎麼做比較好?”就行
如果自己真心想過,認為一些抉擇是對的,或一些特質,對自己並沒有造成傷害,當和外界發生衝突時,有時也不用一昧反省自己,可以搞清楚狀況再說,說不定,是「這個社會還追不上你」,就如同 “人選之人” 裡面的台詞一樣

什麼是自由

如果沒有這樣的角度,這個社會,乃至文明,就仍然會停留在舊世界,以某種換湯不換藥的方式,在「檢討被害者」,況且身心症,亞斯伯格的個案,還不像女權或各種左膠,有力量去發起社會運動,人數足夠的去爭取各種權益(但實際上他們比那些人更辛苦

先進

什麼是先進?自由?實際上,像前幾年很流行的什麼「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什麼寫的,好像很受歡迎,那就是因為大多人都已經壓抑到腦袋壞了,連講那麼淺的東西都能看那麼爽,我早發現,大多數人會點贊閱覽的東西,知識層面上其實都非常膚淺,甚至似是而非
綜觀亞洲,台灣其實是最自由的,中國不用說,最近當我越來越了解日本他們自己的 “社會風氣” 時,我才發現,動漫根本只是他們內心對自己不足的投射,日本社會大多人活得很壓抑,自殺率很高,總要遵守各種無意義的上下關係,還要會讀空氣,看臉色,就如同半澤直樹那樣
日本呈現在觀光客,外國人眼中的高秩序與繁華,有時候就是建築在他們這種凡事將責任歸咎於個體的文化,才逼迫每個人將事情做到一定程度
我聽過有人說,日本是個多數人都習慣忍耐沈默,但只要有個帶頭的衝出去,所有人都會跟著一起解放的社會,難怪他們會幻想出魯夫,大門未知子那樣的角色,因為他們內心其實也是期待自己能做到,或有英雄出現的
當然,這種模式形態,不僅造就了日本社會高穩定的輸出,各領域的達人,也不盡然消除了他們的創意,但在「創造力」創新方面,許多作品,或是產業,也就淪於重複及老調,某種程度上,陳舊的規範,才是日本真正的捆龍鎖
對於多數資質平庸一般的大眾而言,遵守既定規範還是不錯的,因為他們也只適合這樣,至少不會搞破壞,但對於少數特別,擁有過人才華,異常感知,或先天殘缺的人來說,不建議去壓抑,或扭曲自己的能量,以求符合社會

趕快總結(立場論)

不小心寫太長了,其實我不是不會簡潔,而是盡量想講完整,加上現在生活,往往一整天說不到三句話,憋久了,總需要有個抒發空間,反正東西會找到適合的對象,相信還是有人會接受這種風格
寫這篇,是因為,在我過去的生活中,許多朋友都用著「我不喜歡的方式」和我相處,有些不理解我的人,會用他們「習以為常」的標準來要求責備我,其實過程中我極度痛苦,甚至經常懷疑自我價值,深深感覺到一種被遺棄感
好似全部人都沒事,我也就「應該要沒感覺」,大家喜歡,覺得舒服的模式,我就「要也必須感到愉悅」(多數霸凌)
曾經,當我開始有些自律神經失調,因此不願意太經常參加酒局時,我朋友竟然對我說:「你毛很多欸」,我有嘗試解釋我的狀況,但他們聽不懂,便認為那「不存在」,我許多家人親戚,至今,仍舊不相信有身心症狀的存在
那些人裡,不少人,在我面前,說著我不喜歡的話,做著會刺激到我的行為,當我決定和他們斷絕聯繫,或直接翻臉發難時,他們千篇一律的指責我「無情」,或是 “自我”
我承認至今仍有些忿忿不平(雖然都過很久了),真的也是有不少情緒滯留,當他們一個個,都只站在自己立場數落我忽略我內心的傷悲,恐懼,每個人都不把我當一回事,卻只要求我去理解它們
那我呢?
其實,我並不認為以「立場」論是非是絕然錯誤的,有時甚至是「真理」,他人如果都以“他們的立場”,以各自眼中看出去的視角去要求外在,制定規範,那麼至少個體,我,也要堅決守護自己的立場,爭取我的空間,這完全沒錯
寫這些,是希望來日若有類似我的人看到,他會知道他不孤單,並且知道該怎想,怎麼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新世紀糟糕戰士
新世紀糟糕戰士
部落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