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出頭的時候,在台北穩定下來的那個工作,其中一項職務是幫老闆管網站(從架站開始)那時我有一大段時間是思考著「未來的網路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的?整整二十年後,當時我所想像的世界,幾乎都一一實現了。
我沒想得太多,曾經擘畫著整個網站的架構,需要把老闆的影劇作品作一系列的上傳至網路,成為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好讓所有的影迷或是書迷可以重頭瀏覽他的作品,即使有許多作品在二十年後的現在看起來已是不合時宜的令人難以想像也不再有感動,但仍然有著他不同階段的作品思考以及創作成果。
也許我的想法在當時走得太快或是太前面。
當時還沒有影音平台,但大夥都就著BT、驢子彼此共享資源的下載「找不到」「院線沒有上映」的新舊影視作品,然後防不勝防地在每部火熱劇集上映時被共享到任何沒有版權觀念的平台上,且至今如此。
我曾經在上班後的下班時間無所事事就窩在驢子網站或是各大影音論壇下載著一部又一部一播出就有人翻譯好的日劇,以及替每個女友找她們喜歡的導演、編劇、演員的影視作品,那些台灣沒有上映的、年代久遠的、時代經典看不膩的⋯⋯全都躺在我的硬碟裡,而且我會費工的從rmvb檔找軟體轉成DVD光碟(或VCD畫質)再拿至沒有第四台的電視用DVDplayer播放。
或者,我還會很認真的以中文字數為排序,將電視劇分成日劇、台劇像圖書館的排列一樣,一項一項地放進我收藏DVD的盒子裡,再用表格表列出這些收藏,順便再表列我自己看過的所有作品。
這樣毫無版權觀念的下載、共享的確不是一個好的行為。等到我不再是個月光族、影音串流也開始扭轉我們的收視習慣後,付月租費收看、進電影院觀影,成了我「使用者付費」的實踐。我有兩個付費的平台:My Video和Netflix,以及手機門號送的Hami Video及買手機送了三個月的Apple TV,真的特別喜愛的電影我會買下來收藏。
而在那之間DVD與影音串流時代串接的前幾年,我沒事就會進DVD出租店及有賣DVD的店家尋寶,蒐集那些29~99元不等的DVD片子(有一套動畫當時沒有心一橫買下來至今遺憾不已:浦澤直樹的《怪物》)與那些下載下來的片子一樣,它們都好好的被我收在家的角落,也與我所有的書一樣,我心裡總是想:總有那麼一天老了沒事幹了,要把它們全部都拿出來看。(其中有很多是我看過再買DVD收藏的。)
在瘋《陽光先生》的後續,我開始在各個影音平台尋找相關演員的舊作,以李炳憲和金泰梨為主,到卞約漢早年的作品,或是編劇金銀淑那些發燒劇。金泰梨的作品比較新,我幾乎全都看過(剩《勝利號》還沒看),卞約漢的則找到了幾部和他得獎的作品,倒是李炳憲因為有部分年代久遠,平台雖然搜得到但不在架上無法看,轉而在google找到有賣家在拍賣上出售DVD!(大概就是那些出租店的賣家。)
啊!DVD!多麼久遠的東西,這年頭發行DVD的片商我都覺得很有勇氣。新電影下檔後常常不到三個月就上平台了(阿湯哥的也上了喔~)何必發行DVD?但有些舊作就是平台上沒有無法看,只得轉而買DVD,再重啟不知道還能不能用,連遙控器都不見的DVD player!
以我的收藏來看,有很多片子都是沒有上架而我是以39元買入的(例如:拉斯馮提爾的《Dogville》)或者是必須搭著演員或導演的話題性突然出現在架上的,像是阿湯哥的《香草天空》、《關鍵報告》,再不就是你突然哪天會看到「啊啊啊~~~它終於上架了啊!」如李安的《色戒》這週火燙的上了幾個平台,雖然我有DVD,也去院線花錢看過三次,但平台有就可以隨選即播了~~
想起《一級玩家》的綠洲(也就是未來的元宇宙世界)能夠容納這麼多的資訊量嗎?未來的世界能讓那些舊的、值得一看再看的作品,可以全部都放到世人的資料庫隨找即有嗎?
前陣子家裡換了新的電視,我才想起我有DVD player,而為了讀《陽光先生》原聲帶附的DVD,也翻找出外接DVD光碟機在電腦上播放。
也許走進元宇宙的時代是遲早的事。但某一些再不見天日的作品,也許仍然需要藉由那些老時代的機器讀取,才能看見更多早期還未進入如此豐富的影音時代的作品,也才能很清楚看見一個創作者的變化、成長,或是從中看見影視創作經過不同年代有著不同的敘事方法,且融進不同時代的元素。
二十年前我曾經想像的網路世界,應該不到元宇宙的想像,但接近影音串流的現狀。唯一的不同是:沒想到在現今,我會重新發現DVD存在的必要,好讓我看見那些平台不上架看不到,但我想看的作品。
拜青年時期的瘋狂蒐集的習慣,我的DVD player還有很多事可做!
圖:20220826,買來的二手DVD,一部很難懂的(也不一定要懂)、陳英雄的舊作,集合了喬許哈奈特、木村拓哉、李炳憲、余文樂的電影《幻雨追緝》看得我快睡著,但我的遙控器不見了不能倒退只好撐著看完。看完只有一個心得,陳英雄風格也差太多了一點,他也是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