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灰色地帶作戰看海巡未來發展方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年來中國以「灰色地帶」(gray zone)作戰(如持續對臺及周邊海域進行軍機及船艦的襲擾、軍事演習、飛彈試射等行動)不斷對台灣政府及民眾施加壓力,所幸在海空軍及海巡積極應對之下,均能化險為夷,其中海巡署在前署長李仲威乃至現任署長周美伍均由海軍轉任,透過大量新造艦艇,已成功將海巡署轉型為類似美國海岸防衛隊的「第二海軍」,在此次第四次台海危機過程中,海巡與海軍充分合作與中國海軍多次海上對峙,但也發現仍有可以精進之處,建議參考日本海上保安廳朝向艦艇大型化、強化艦艇武裝、強化空中兵力等方向發展:

1. 艦艇大型化:近年日本海上保安廳新造艦艇也不斷大型化,為了在釣魚台海域與中國抗衡甚至建造了滿載排水量7175噸的敷島號(PLH-31)巡視船,而台灣海巡署目前僅有少數艦艇超過1000噸,至於新下水的安平艦(CG-601)雙船體巡防艦排水量僅600噸,屬於鋁合金材質,並不適合這類衝突甚至船艦衝撞使用,未來應以2000~4000噸級傳統單船體鋼質巡防艦(具有直升機甲板)為海巡主力。

2. 強化艦艇武裝:由於海軍移交的40mm快砲數量不足(自用都不夠),所以部分海巡艦艇改以中科院研製的「鎮海」火箭彈系統(六組七聯裝70mm火箭),這在世界實屬罕見,一般多以40mm快砲為主要配備, 202廠曾研發過T-92 40快砲,若真有研發能力應發展艦艇版供海軍及海巡使用,若真不行亦可向外採購,因火砲可在危急時先進行警告射擊,而火箭則是面的殺傷,完全是不同的作用。

3. 強化空中兵力:由於過去政府資源有限,而將警政署空警隊、消防署空消隊、交通部民航隊及海巡空偵隊等單位合併為內政部空勤總隊,造成各機關無即時空中單位可支援,而空勤總隊也只會飛而無法了解各領域的需求,因此應參考美日等國海岸巡防單位設立專屬空中支援力量,包含定翼機及旋翼機,才能確保我經濟海域甚至領海的安全,也才能即時配合海巡艦艇的活動,進一步支援海軍捍衛海疆的作為。

台灣是海島國家,有一支功能完整戰力強大的海巡艦隊,配合海空軍有力的支援,才能守護漁民確保周邊經濟海域的利益,並維護台灣海運暢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ommy Chi諸葛風雲的沙龍
7會員
19內容數
2022/10/08
近日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著書「台灣的勝算」,希望能拋磚引玉讓國人重新思考:台灣如何面對人力、物力數十倍的中國武力威脅與侵犯時的戰略規劃,為宣揚其論點讓全民接受,李前總長還密集在媒體曝光,其論述有部分確實可行卻也存在部分矛盾,因此常被斷章取義;這位擔任過潛艦艦長、參謀總長的海軍將領,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
Thumbnail
2022/10/08
近日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著書「台灣的勝算」,希望能拋磚引玉讓國人重新思考:台灣如何面對人力、物力數十倍的中國武力威脅與侵犯時的戰略規劃,為宣揚其論點讓全民接受,李前總長還密集在媒體曝光,其論述有部分確實可行卻也存在部分矛盾,因此常被斷章取義;這位擔任過潛艦艦長、參謀總長的海軍將領,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
Thumbnail
2022/09/18
由後備指揮部看精進國軍組織調整 日前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國防部考量國軍整體「地面」防衛作戰需 求,由陸軍統籌運用動員能量,預訂自今年7月1日起,將後備指揮部編配陸軍 司令部,其主管原為2022年1月1日才剛成立的「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此 舉看來國防部可能將後備部隊都定位為地面部隊,若只有
Thumbnail
2022/09/18
由後備指揮部看精進國軍組織調整 日前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國防部考量國軍整體「地面」防衛作戰需 求,由陸軍統籌運用動員能量,預訂自今年7月1日起,將後備指揮部編配陸軍 司令部,其主管原為2022年1月1日才剛成立的「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此 舉看來國防部可能將後備部隊都定位為地面部隊,若只有
Thumbnail
2022/09/15
近日媒體報導國防部邱國正部長正研究,將自明年一月一日起,陸軍各軍團全銜將正式廢止,正式脫離最後一個自大陸沿用至今的軍制,也從大陸軍的門面思維轉型為務實的聯合兵種作戰型態,此舉為國軍甚至臺灣的安全帶來深遠且正面的影響,讓國軍上下對於這位陸軍官校正45期裝甲兵科、南非陸軍參大、美國陸軍戰爭學院、駐外武官
Thumbnail
2022/09/15
近日媒體報導國防部邱國正部長正研究,將自明年一月一日起,陸軍各軍團全銜將正式廢止,正式脫離最後一個自大陸沿用至今的軍制,也從大陸軍的門面思維轉型為務實的聯合兵種作戰型態,此舉為國軍甚至臺灣的安全帶來深遠且正面的影響,讓國軍上下對於這位陸軍官校正45期裝甲兵科、南非陸軍參大、美國陸軍戰爭學院、駐外武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從二戰後中華民國跑來台灣,海軍一直都是以接收美軍二手艦,維持一個數量龐大的海軍艦隊,所以本質上海軍預算的額度完全不能匹配海軍船隻的數量。這點從陽字號驅逐艦,到1990年代以後的二代艦,都是如此。 199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以便宜的價格接收美軍8艘濟陽級巡防艦(一艘約23億),花大錢買6艘法國的拉
Thumbnail
自從二戰後中華民國跑來台灣,海軍一直都是以接收美軍二手艦,維持一個數量龐大的海軍艦隊,所以本質上海軍預算的額度完全不能匹配海軍船隻的數量。這點從陽字號驅逐艦,到1990年代以後的二代艦,都是如此。 199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以便宜的價格接收美軍8艘濟陽級巡防艦(一艘約23億),花大錢買6艘法國的拉
Thumbnail
2023年9月28日,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SS-711)正式對外亮相,並完成命名暨下水典禮,顯示台灣水下作戰能力進入新里程碑,從過去外購困境加國際現實下,台灣建構水下戰略藍圖舉步維艱,如今開花結果後,不只是國防產業進步,更是強化台灣及西太平洋海域的安全。
Thumbnail
2023年9月28日,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SS-711)正式對外亮相,並完成命名暨下水典禮,顯示台灣水下作戰能力進入新里程碑,從過去外購困境加國際現實下,台灣建構水下戰略藍圖舉步維艱,如今開花結果後,不只是國防產業進步,更是強化台灣及西太平洋海域的安全。
Thumbnail
輕型巡防艦=海巡1000噸級CG1001的船體+塔江級的武器偵蒐裝備+華陽VLS/拖曳式聲納,盡量挑選成熟裝備的組合。
Thumbnail
輕型巡防艦=海巡1000噸級CG1001的船體+塔江級的武器偵蒐裝備+華陽VLS/拖曳式聲納,盡量挑選成熟裝備的組合。
Thumbnail
台灣戰力是要用來打甚麼的?如果是海空戰,那長期型募兵才有辦法操縱複雜的高科技兵器,去搶奪台灣海峽的海空權。如果你是想打陸戰,就需要一大堆拿步槍的阿兵哥去面對面互射,那徵兵制才OK。以前蔣介石想要反攻中國,所以需要一大堆陸軍去登陸中國,現在台灣要防衛國家,海空戰才是重點戰力。
Thumbnail
台灣戰力是要用來打甚麼的?如果是海空戰,那長期型募兵才有辦法操縱複雜的高科技兵器,去搶奪台灣海峽的海空權。如果你是想打陸戰,就需要一大堆拿步槍的阿兵哥去面對面互射,那徵兵制才OK。以前蔣介石想要反攻中國,所以需要一大堆陸軍去登陸中國,現在台灣要防衛國家,海空戰才是重點戰力。
Thumbnail
海巡署2023年預算書: 4000噸級巡防艦2021年4月29日第1艘交艦及第2艘下水,6月28日第3艘開工,12月27日第3艘安放龍骨。 1000噸級巡防艦2021年2月3日第2艘開工,9月9日第1艘下水,11月24日第2艘安放龍骨,12月6日第3艘開工。
Thumbnail
海巡署2023年預算書: 4000噸級巡防艦2021年4月29日第1艘交艦及第2艘下水,6月28日第3艘開工,12月27日第3艘安放龍骨。 1000噸級巡防艦2021年2月3日第2艘開工,9月9日第1艘下水,11月24日第2艘安放龍骨,12月6日第3艘開工。
Thumbnail
台灣海軍要在哪邊作戰?照馬英九與親中派的首戰即終戰或是終戰指導來說,海軍就是守在台灣周邊,等中國來打。但如果台灣真的想要打贏中國侵略戰爭,不利用周邊海洋的防衛縱深,就是擺明要打輸投降。
Thumbnail
台灣海軍要在哪邊作戰?照馬英九與親中派的首戰即終戰或是終戰指導來說,海軍就是守在台灣周邊,等中國來打。但如果台灣真的想要打贏中國侵略戰爭,不利用周邊海洋的防衛縱深,就是擺明要打輸投降。
Thumbnail
隨著2023國防預算送往立法院審查,海軍確定把震海原型艦案,改成兩艘2000噸輕巡防艦原型艦案,同時進行6500噸驅逐艦的研究案,以及美國台灣政策法推動,台灣海軍的未來規劃就有新一步的調整。
Thumbnail
隨著2023國防預算送往立法院審查,海軍確定把震海原型艦案,改成兩艘2000噸輕巡防艦原型艦案,同時進行6500噸驅逐艦的研究案,以及美國台灣政策法推動,台灣海軍的未來規劃就有新一步的調整。
Thumbnail
台灣是海島國家,有一支功能完整戰力強大的海巡艦隊,配合海空軍有力的支援,才能守護漁民確保周邊經濟海域的利益,並維護台灣海運暢通。
Thumbnail
台灣是海島國家,有一支功能完整戰力強大的海巡艦隊,配合海空軍有力的支援,才能守護漁民確保周邊經濟海域的利益,並維護台灣海運暢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